新企業績效研究論述論文

學識都 人氣:2.54W

一、新企業的現狀

新企業績效研究論述論文

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經濟發展模式的多樣化,我國的創業潮流已不可阻擋。據全球創業觀察2011年的最新報告,在GEM的54個成員國中,中國的早期創業活動指數(TEA)排名第1,與2010年的第15位相比,實現了大幅提升,但既成企業的比例相對TEA低了約11個百分點。以上信息揭示,一方面我國的創業活動指數整體較高,新企業的興起助長了我國的創業氛圍,完善了我國的創業環境,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了我國經濟在國際化高速路上快速健康前進的助推器;而另一方面,我國的創業成功率偏低,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強烈的挑戰。客觀上講,是受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下滑的經濟週期的影響,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新企業本身存在許多問題。其中,績效是衡量企業效益的重要指標,要保證新企業健康生存、快速成長,關鍵是要提高新企業的績效。因此,大力促進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就要把重點集中於新企業績效的提高上。

二、新企業績效研究

1.新企業績效理論

企業績效的概念很廣泛,在不同時期、不同的研究內容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儘管學者們對企業績效的認識並不完全一致,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企業績效既強調結果也強調過程。所謂新企業績效,實際上是在企業績效的基礎上,嵌入新企業這樣一個特殊的背景環境,它包含於企業績效,卻又表現出獨特的一面。研究新企業績效時,必須以新企業這個特定環境為中心,圍繞4個視角來展開,即羣體生態論視角、戰略適應論視角、資源論視角、認知論視角。它們分別強調的是,外部環境、創業戰略的選擇、組織內部的資源和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創業者特徵對新企業績效的影響。

2.新企業績效的影響因素

保證新企業的生存甚至快速的成長,關鍵是要提高新企業的績效。而影響新企業績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筆者綜合前人的觀點,認為新企業績效大體涵蓋為外部環境及內部環境兩個方面。(1)外部環境的影響,主要涉及到地域的差異和產業階段的變更。一方面,新企業高度依賴於周圍環境中的資源,汲取資源是新企業正常運營的關鍵(Schoonhoven&Romanelli,2001),而地域環境的差異將引起不均衡的資源分佈,從而導致新企業的生存與成長受到限制(Lechner&Dowling,2003);另一方面,產業發展階段的變更以及產業特性的差異,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市場份額的增加(Gilbertetal,2006)。(2)內部條件的限制,主要體現在新企業領導者的自身素質以及資源的獲取與利用。首先,領導者自身素質對新企業成長的影響,表現為人格特質與認知方式的差異性。早期的學者們認為,新企業領導者的倫理觀、偏愛取向以及心理素質等決定了企業的走向,而隨着經濟環境的日趨複雜,開始更多地研究考慮領導者的認知方式,認為機會識別和資源利用能力對新企業績效有着顯著影響(Chandler&Hanks,1994);其次,企業是資源與能力的統一(Penrose,1959),這在新企業中有着更深刻的意義。與成熟企業相比,新企業在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結構上的差距,直接導致了其績效之間的差距(Heir-man&Clarysse,2004)。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部環境強調宏觀上的調節,內部環境注重微觀上的控制。與外部環境相比,提高自身素質,控制內部資源等內部條件的改變,才是新企業謀生存、求發展的'關鍵。那麼,新企業應該如何解決資源短缺問題?對此,學術界普遍認為,新企業資源的獲得,是與創業者所在的社會網絡息息相關的。因此,擴展和利用創業網絡對新企業來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創業網絡研究概述

1.創業網絡理論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波利(Birley,1985)就將社會網絡引入到創業活動中,開啟了創業網絡研究的先河。Aldrich和Zimme(r1986)進一步拓展了創業網絡的相關研究,深刻體現了社會網絡對創業活動的重要作用。此後,創業網絡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並逐步向縱深發展。隨着對創業網絡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內外對創業網絡的內涵進行了大討論。Birley(1985)認為,創業網絡是新創企業創業者與外界環境的相互聯繫,具體劃分為正式網絡和非正式網絡。Donckels和Lambrech(t1995)則認為,創業網絡是新創企業在初創時獲取資源、信息以及社會支持等,用以認知和利用機會的一種特殊途徑。每個時代的背景不同,創業網絡的具體內涵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在當前經濟高速發展、信息極度流動、以及創業潮流湧現的社會中,創業網絡更多強調的是,創業者與其有關的個體或組織所形成的認知、合作和信用關係。

2.創業網絡與新企業績效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雖並未形成完整統一的創業網絡理論,但在創業活動日益頻繁的大環境下,創業網絡與新企業績效的關係研究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多數學者通過研究指出,創業網絡對新企業績效有着積極的影響。著名學者Birley等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創業網絡與提高新企業績效成顯著正相關。Havnes和Senneseth(2001)認為,創業網絡能夠帶來新企業員工人數、銷售額甚至是市場份額的增加,從而促進新企業績效的提高。同時,他們也發現創業網絡對新企業績效的影響並不是立竿見影,而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的。Lemer等(1997)也認為,創業網絡能夠促進新企業績效的提高,但他們通過對以色列女性創業者的研究指出,強關係對新企業績效的影響更大。隨着研究的逐漸深入,部分學者對關於創業網絡與新企業績效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見解。Butler等(2003)通過從信息獲取的角度,對泰國100家制造業企業展開研究,發現儘管創業網絡能給創業者帶來更多的信息,但是其與新企業績效之間並沒有顯著關係。而2009年,國內學者顧琴軒和王莉紅更是發現,創業網絡與新企業績效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而是呈倒“U”型關係。綜上所述,創業網絡作為新企業資源獲取的高效渠道,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企業績效的提高,奠定了新企業的生存和成長的基礎,但基於創業網絡理論的不完善,學術界關於創業網絡與新企業績效之間的關係還存在一定的分歧。其分歧主要是,創業網絡對新企業績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資源的供給上,而從影響新企業績效的內部條件來看,資源是其根本,而機會識別和資源利用的能力同樣不可或缺。在這樣的背景下,學術界對創業網絡與新企業績效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尚未十分明晰。與此同時,以Zaccaro(2004)和許一為代表的國內部分學者提出了柔性領導力理論,以適應當今複雜的社會經濟環境。筆者認為,柔性領導力將能很好地對創業網絡與新企業績效的作用機制進行補充。

四、柔性領導力研究

1.柔性領導力理論

柔性在管理領域的出現,始於豐田汽車公司提出的“柔性製造系統”(FMS)概念(董華、鄧玉勇,2002)。之後,以哈特(Hart,1937)與貝克曼(Backman,1940)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對柔性進行了相關研究。亨克傅博達(Volberda,1998)在對柔性(組織柔性)的研究中指出:“柔性(組織柔性),是組織領導者所擁有的一種現實或潛在的能力,領導者依靠這種能力來促進管理控制力的提升速度”。同時,加里尤克爾(Yukl,1999)認為:“柔性領導者是通過平衡相互競爭中的各種需要,使繁雜的管理層和子系統之間保持協調和一致”。據此可知,西方管理理論認為,柔性領導力理論強調,領導者以組織願景為出發點,靈活地應對組織環境和情境的變化,從而與組織成員一起高效地實現組織目標。與傳統的領導力相比,柔性領導力更加註重領導者應對組織環境和情境變化時的靈活多變性。國內學者杜玉先(2002)指出,所謂柔性領導力,就是指以研究組織成員的心理和行為為基礎,採取非權力影響力,形成一種使組織成員認同和自覺服從的潛在説服力,促進由組織意志向組織成員自覺的行動轉變。這種領導方式更加註重協調、溝通和激勵,更加註重個性化領導,更加註重非權力性影響力(羅中樞,劉桂花2005)。以往柔性領導力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對環境和情境的適應能力,以及非權力影響力的運用。而在當今,企業內外部環境日趨複雜,柔性領導力的研究重點,應轉移到對組織資源以及環境變化的適時調整和快速應變方面,並在此過程中去創造變化形成競爭優勢。

2.創業網絡、柔性領導力與新企業績效的關係

創業網絡對新企業績效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資源的供給上,而柔性領導力則主要強調對資源的整合及應變,其在創業模型中能否發揮相應的作用,而且起到的是中介作用還是調節作用,學術界在這方面鮮有研究。

(1)從理論上看,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和應變能力,有利於提高創業網絡對新企業績效的影響作用。資源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穩定地獲得並整合有形資源的能力是新企業得以生存的關鍵(Hudson,1990;Weiss,1981)。提高新企業的績效,不僅需要充足的資源,還需要通過卓越的資源整合能力,將這些資源進行精妙地配置並充分利用,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創業網絡能夠為新企業獲取資源,而獲取的資源是否有價值,關鍵在於如何匹配使用和增值。創新性地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排劣取優,提煉新的競爭資源,有利於新企業績效快速提升。創業網絡的有限性,使得新企業從網絡關係中獲取的資源已不能滿足其持續性成長的需要。在這種背景下,通過提升資源整合能力,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時推動對外部資源的挖掘和攝取顯得十分必要。

(2)企業的應變能力是企業素質的集中體現。衡量一個企業素質的高低,不單要看它的經營方式、盈利能力以及組織成員素質等各項水平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它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去求生存、謀發展(郭學文,1994)。應變能力對新企業的突出作用,表現為對內外部干擾的抵禦,保證既定生產、銷售以及利潤目標的順利完成;也表現為將創業網絡提供的各類最前沿的信息資源及時有效地轉化成生產力,從而鞏固新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地位;還表現為對市場中出現的先進技術能及時進行引進,進而提高生產效率。

(3)靈活是新企業最突出的優勢,然而其劣勢也十分明顯。規模普遍不大,抗風險能力弱,資源明顯短缺,市場份額相對狹小。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資源的整合能力以及應變能力,促進資源利用效率以及抗風險能力的提升,是新企業績效得以快速增長最有力的保障。當然,實踐當中柔性領導力在創業網絡對新企業績效影響中的調節作用是否明顯,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五、結論

面對我國創業大潮湧現而創業成功率低的局面,要提高新企業創業的成功率,就必須解決資源短缺問題。而構建創業網絡是對上述問題最有效的解決措施。因此,對創業網絡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資源嵌入過度”、“資源嵌入不足”是目前創業網絡存在的兩種非常實際的問題,所以,能否通過利用柔性領導力對企業內外部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有效應對資源的變動,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新企業績效,促進新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也有着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