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和思考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3.05W

生物化學是護理專業學生必學科目之一,在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有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後面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習。但顯示情況是,由於各種原因,生物化學教學的發展收到抑制,學生的學習質量不斷降低。因此,分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對生物化學的一線教學有着重要意義。

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和思考的論文

1.存在的問題

1.1課程學時偏少

隨着目前社會和護理行業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護理教育不僅增加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心理護理等多門新型課程,還加大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護理專業學生在生物化學方面的課時也越發緊張,導致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僅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增加了學習難度,學生無法深入學習。董芳娟的研究報告顯示,忻州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生物化學佔各全部總學時的比例為2.64%,有56.41%的護理專業學生能大部分生物化學教學內容。而在2013年,生物化學佔各全部總學時的比例為1.10%,而能大部分掌握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學生比例僅為32.13%,兩年的大部分掌握學生佔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報告指出學時的縮減程度與學生對生物化學的掌握程度有明顯的相關性,學時縮減程度越多,學生對生物化學的掌握程度越低。對此,本研究整理出我校護理專業2011~2015年生物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分配表,見表1。

1.2學生的畏懼心理

生物化學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且還具有知識架構龐大、複雜,知識點眾多等特點。學生必須在有限的學時內掌握大量的知識,這種情況下,學生極大可能會產生畏懼心理。這種心理問題將進一步導致學生學習質量降低。

1.3教材混亂

目前,我國教育部門尚未對護理部門統一規劃教材,而是教師或學校自主選擇教學教材。這種情況下,學校一方面可能會使用自己出版的教材,導致教材雖然貼合院校實際情況,但存在教學內容刪減較多,學生對知識理解不夠透徹,無法滿足護理行業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學校使用傳統教材,具有教學內容豐富、基礎知識點經典等優點。但隨之而來的是教學知識點落後、教學知識結構龐大、理論性過強、理解難度較大等缺點。第三種情況是學校選擇權威性外校編纂的教材,可能會出現與本校實際情況不符、教學專業偏差性較大等缺點。且教學教材混亂,也會導致教師對教材只有粗略的瞭解,上課時講的內容還是原來教材或老師認為經典教材的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

1.4教學方法固定

中國絕大多數院校現行的教學方法仍是以老師講課、學生聽講的傳統教學方法為主,缺乏新意,無法引起學生興趣。對於此,有部分院校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模式或多媒體結合傳統教學模式但由於生物化學知識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水平較低等因素,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優點並未有明顯的體現。一項關於生物化學影響因素的研究指出的,有43.8%的學生認為生物化學內容難學,有53.1%的學生認為無法跟上老師的教學思維。感覺到學習吃力,這真實的反應了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存在着嚴重的教學困難矛盾。

1.5師資不平衡

優秀的師資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學生的學習質量,而在護理專業的生物化學教學中,由於社會對護理的輕視和對醫學的重視。當前大部分院校都將優質教師投放在醫學專業教學中,護理專業分配的教師多為年輕、教學質量不佳或偏向行政管理的教師,師資力量不足。

2.對策

2.1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知識的嚮導”,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促進學生在課堂上課期間認真聽講,課後積極主動的進行自主學習。對此,建議:(1)在第一次上課前,首先向學生闡述生物化學對其日後工作和考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從現實生活取例向學生講述生物化學在日後工作中的應用,引起學生對生物化學這門課的重視。(2)教學最好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處進行導入,讓學生自然而言的進入生物化學的教學中。(3)利用大家熟知或感興趣的話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利用“三聚氰胺事件”引出蛋白質的相關內容,利用女生的減肥心理引出脂代謝的相關內容,以及利用“夜盲症”“敗血病”引出維生素的相關內容。

2.2優化與重組教學內容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以學生能熟練進行護理操作為主要目標。且對於生物化學的教學,也是以“實用”和“夠用”為度。基於此,建立學校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和內容進行調整。如整合和優化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選取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對相關性不大的內容進行簡略講解。如此既可以保證學生對生物化學知識的瞭解,又能在有限的時間裏保證學生掌握實用的知識。第二,學校還可以打破教學上固定的教學順序,現教學生命物質的化學組成、結構與功能等靜態內容,在教學物質代謝過程與調節機制、能量代謝等動態內容,最後再進行肝臟的生化特點、肝功能的改變與臨牀之間的關係等具體到人體臟器功能的內容。調整授課進程符合學生的學習思維順序,提高其學習效率。

2.3優化教學方法及手段

優秀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因此,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對護理專業的生物教學有重要意義。因此,建議學校可引進多種適宜的新型教學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學法採用問題導出討論的教學模式,既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選取現實生活中實際發生的、與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生活及疾病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如利用痛風症的致病機制講解嘌呤核苷酸的代謝,利用其治病機制講解核苷酸代謝的相關理論,利用“三高疾病”講解營養代謝物相關聯繫。通過案例教學法,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還能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除了教學模式的改變,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將生物化學內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利用動態圖形直觀的表現出現,簡化學生的教學內容,利於其理解和記憶。

2.4歸納總結法

生物化學的知識點不僅多,還比較零散,但多個知識點之間又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聯繫。學時很難將所有知識點完全串聯起來,瞭解每個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因此,課程完成後,老師可藉助知識點關係網圖,將三大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直觀的展現給學生,幫助其進行領悟,並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其次,知識點關係網可由學生和老師共同完成,繪製一次知識點關係網相當於將生物化學的知識再次複習一遍。因此通過知識點關係網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知識點關係網圖。見圖1。

3.小結

生物化學教學是醫護專業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對於護理專業的學生而言,熟練的掌握生物化學知識對其日後從事護理工作的基礎。因此,分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困境,並針對困境提出適宜的解決方案對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顯示,現在醫學院校的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存在課程學時偏少、學生對生物化學教學存在畏懼心理、教材混亂、教學方法固定、師資不平衡等多種教學困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影響教學質量。對此,建議學校通過利用多種措施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與重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及手段、歸納總結法等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和老師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