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諺語>

黃河的諺語15篇

學識都 人氣:2.64W

黃河的諺語1

黃河的諺語15篇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

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跳進黃河洗不清。

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聖人出,黃河清。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黃河十八彎。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黃河九曲十八彎。

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黃河的諺語2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意義:比喻沒有達到某種目的就永不放棄

相關故事: 從前有個叫棺材的男孩,八歲時,父母雙亡,以要飯維持生命。他傍晚時吹簫,黃員外閨女愛聽,名叫黃河,所以就叫他到她樓下吹。有一天,棺材在吹蕭時,小姐的手帕落在了蕭上,他們倆之間便心生好感。員外知道後,把棺材打了一頓後趕了出去,棺材再也沒有吹簫了,小姐很寂寞,就偷偷去看他,他看見了棺材的墓碑,十分悲痛,這時,棺材打開了。

2、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意義: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清。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爲黃河的泥沙。黃河以泥沙多而聞名於世。我國古人常以"黃水一石,含泥六鬥"、"黃河鬥水,泥居其七"等來描述黃河的多沙狀況。黃河的平均含沙量爲35 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淨,真的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相關故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有時亦作“跳在/入/下黃河也洗不清”),可以說是一句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俗語,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份了。”

黃河的諺語3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

意義:比喻沒有達到某種目的就永不放棄

相關故事:從前有個叫棺材的男孩,八歲時,父母雙亡,以要飯維持生命。他傍晚時吹簫,黃員外閨女愛聽,名叫黃河,所以就叫他到她樓下吹。有一天,棺材在吹蕭時,小姐的手帕落在了蕭上,他們倆之間便心生好感。員外知道後,把棺材打了一頓後趕了出去,棺材再也沒有吹簫了,小姐很寂寞,就偷偷去看他,他看見了棺材的墓碑,十分悲痛,這時,棺材打開了。

2·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意義: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相關故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有時亦作“跳在/入/下黃河也洗不清”),可以說是一句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俗語,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份了。”

3·黃河清,聖人出。

意義:黃河清了,要出聖人了。而今國家昌盛,正在東方的民族中崛起,看樣子,彷彿真的要出聖人了。

相關故事:春秋時期,魯襄公八年(前565),晉國的盟國鄭國受到楚國的攻擊,是屈從於楚?還是抗擊楚兵等待晉兵來救?鄭國的當權者出現兩派,爭論激烈。主張歸順楚國的子駟,引詩爲喻:“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思是一個人想在有生之年見到黃河變清,幾乎不可能,等晉國出兵來救,也是等不上的。(《春秋左傳·襄公》)結果是他這一派佔了上風。那時的人們,以爲自然界和人世間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聖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災、冰雹、蝗蟲、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災害,都被看成是人們特別是“天子”幹了壞事,上天降下的懲罰。 ······

4·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意義:

相關故事: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裏平靜地流淌,灌溉着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XX多年的歷史。這裏物產豐富,名貴中藥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乾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裏“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裏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在省內奔流的黃河,從甘肅蘭州東下,闖過兩峽和黃土高原。迨進入中衛,河面漸寬,兩岸經過水流多年沖刷,沖積成中衛平原。黃河抵中寧後,被南北走向的賀蘭山脈擋路。相傳得大禹治水,引黃河水通過青銅峽峽谷向北流,進入寧夏腹地銀川平原。秦、漢、唐時“引黃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變爲“塞上江南”。流經寧夏五百多公里的黃河,描繪出一幅“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圖景。

黃河的諺語4

關於黃河的諺語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2.黃河清,聖人出。

3.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4.跳進黃河洗不清。

5.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6.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7.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8.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9.九曲黃河十八灣。

10.不到黃河心不甘。

11.天下黃河富寧夏。

12.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黃河決於口而心不驚慌。

關於黃河的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黃河的諺語5

1、俗語: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聖人出,黃河清

2、民謠: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3、信天游:黃河船伕曲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隻船哎?幾十幾隻船上,幾十幾根竿哎?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4、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黃河清,聖人出黃河百害,惟富一套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九曲黃河十八灣

5、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黃河心不死”"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黃河的諺語6

不到黃河心不死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黃河水清 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爲祥瑞的徵兆。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跳進黃河洗不清 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礪帶河山 黃河細得像衣帶,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與國共存,傳之無窮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海晏河清 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海晏 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難俟 俟:等待。很難等到黃河水清。比喻時間太長,難以等待。

鯉魚跳龍門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礪山帶河 礪:磨刀石;山:泰山;帶:衣帶;河:黃河。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盪也決不變心。

負石赴河 河:這裏指黃河。揹着石頭跳進黃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負石赴淵”。

河不出圖 河:指黃河。黃河當中沒有出現河圖。古代相傳每當聖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時則不是聖明之世。指時當亂世。

河汾門下 河:黃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黃河、汾水之間設館教學,遠近來此求學者達一千餘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程之、薛收、溫大雅等都是他的門徒,而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時稱“河汾門下”。後用以比喻名師門下,人才濟濟或人才輩出。

河漢江淮 黃河、漢水、長江與淮河的合稱。比喻胸懷寬廣。

河清海竭 黃河水清,大海乾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人壽 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壽”極言人之長壽。

河清社鳴 《文選·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聖人生,里社鳴而聖人出。”劉良注:“里社,神祠也。”後以“河清社鳴”爲太平祥瑞的象徵。

河清雲慶 黃河水清,雲呈五彩。古人以爲太平祥瑞的'象徵。

魚爛河決 魚肉腐爛,黃河潰決。比喻因自身原因潰敗滅亡而不可挽救。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論》附錄漢班固曰:“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

黃河的諺語7

1、中流砥柱

意義:形容人很堅強,不屈不撓,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樣。也比喻在動盪艱難環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相關故事:砥柱在陝州東五十里,黃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貢》謂導河東至於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陝,會僉憲段君文濟飲間言及,躍然欲與之遊,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陝,則段君已先我遊,遂決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顏君如環命州學生熊釜、張崇勉從予,離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門集津。三門者,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門人門。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氾濫,禹遂鑿之爲三。水行其間,聲激如雷。而鬼門尤爲險惡,舟筏一入,鮮有得脫名之曰鬼,宜矣。三門之廣,約二十丈。其東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約三丈,週數丈。相傳上有唐太宗碑銘,今不存。

2、鯉魚跳龍門

意義:後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相關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裏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居住在黃河裏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和南孟津的黃河裏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紅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裏,帶動着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爲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着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爲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爲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黃河的諺語8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黃河尚有澄清日。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背起棺材過黃河,連後路都準備好了。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黃河的諺語9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

意義:比喻沒有達到某種目的就永不放棄

相關故事: 從前有個叫棺材的男孩,八歲時,父母雙亡,以要飯維持生命。他傍晚時吹簫,黃員外閨女愛聽,名叫黃河,所以就叫他到她樓下吹。有一天,棺材在吹蕭時,小姐的手帕落在了蕭上,他們倆之間便心生好感。員外知道後,把棺材打了一頓後趕了出去,棺材再也沒有吹簫了,小姐很寂寞,就偷偷去看他,他看見了棺材的墓碑,十分悲痛,這時,棺材打開了。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意義: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相關故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有時亦作跳在/入/下黃河也洗不清),可以說是一句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俗語,比喻很難擺脫干係、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我何玉鳳這個心跡,大約說破了嘴也沒人信,跳在黃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鳳的身份了。

黃河清,聖人出。

意義:黃河清了,要出聖人了。而今國家昌盛,正在東方的民族中崛起,看樣子,彷彿真的要出聖人了。

相關故事:春秋時期,魯襄公八年(前565),晉國的盟國鄭國受到楚國的攻擊,是屈從於楚?還是抗擊楚兵等待晉兵來救?鄭國的當權者出現兩派,爭論激烈。主張歸順楚國的子駟,引詩爲喻: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思是一個人想在有生之年見到黃河變清,幾乎不可能,等晉國出兵來救,也是等不上的。(《春秋左傳·襄公》)結果是他這一派佔了上風。那時的人們,以爲自然界和人世間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聖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災、冰雹、蝗蟲、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災害,都被看成是人們特別是天子幹了壞事,上天降下的懲罰。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意義:

述說的其實是傳統漫灌農業的輝煌和"米糧川"式的富裕。而今藉助市場經濟的春風,吳忠灌區各市縣大力發展節水灌溉、養殖魚業、開發特色旅遊業

相關故事: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裏平靜地流淌,灌溉着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裏物產豐富,名貴中藥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乾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裏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裏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在省內奔流的黃河,從甘肅蘭州東下,闖過兩峽和黃土高原。迨進入中衛,河面漸寬,兩岸經過水流多年沖刷,沖積成中衛平原。黃河抵中寧後,被南北走向的賀蘭山脈擋路。相傳得大禹治水,引黃河水通過青銅峽峽谷向北流,進入寧夏腹地銀川平原。秦、漢、唐時引黃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變爲塞上江南。流經寧夏五百多公里的黃河,描繪出一幅天下黃河富寧夏的圖景。

黃河的諺語10

1、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2、黃河清,聖人出

3、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4、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5、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6、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7、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8、天下黃河富寧夏;

9、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10、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11、天下黃河富寧夏

12、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13、九曲黃河十八灣

14、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5、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16、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跳進黃河洗不清;

17、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18、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黃河心不死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9、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20、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21、說盡黃河只爲水

22、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23、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24、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25、鯉魚跳龍門

26、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27、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關於黃河的成語:

【跳到黃河洗不清】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河清海竭】黃河水清,大海乾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長江大河】指長江和黃河。形容氣勢磅礴,奔騰不息。

【負石赴河】河:指黃河。揹着石頭跳進黃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百川灌河】河:黃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黃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帶礪河山】帶:衣帶;礪:磨刀石;河:黃河;山:泰山。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盪也決不變心。

【河不出圖】河:指黃河。黃河當中沒有出現河圖。古代相傳每當聖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則不是聖明之世。指時當亂世。

黃河的諺語11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九曲黃河十八彎,一碗河水半碗沙。

聖人出,黃河清。

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黃河決了口,滔滔不絕。

跳進黃河洗不清。

黃河裏的水,難得清。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的諺語12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潛崑崙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

登龍門而南遊兮,拂華陰於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揚波。

體委蛇於後土兮,配靈漢於蒼穹。

貫中夏之能甸兮,經朔北之遐荒。

黃河的諺語13

1.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2. 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3.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4.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5. 天下黃河富寧夏

6.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7. 黃河清,聖人出

8.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9.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10. 九曲黃河十八灣

11. 鯉魚跳龍門

12.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13. 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14.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15.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16.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17.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8. 九曲黃河十八灣

19. 說盡黃河只爲水

20.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21.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22. 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23. 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黃河心不死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24.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25. 黃河船伕曲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隻船哎?幾十幾隻船上,幾十幾根竿哎?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有關黃河的傳說

 (1)黃河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一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萬頃良田。咬齧着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着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一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一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一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着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一年,一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一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裏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着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一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着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一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一個白鬍子阿訇,抖動着銀色的鬍鬚,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一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你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一看,不見了白鬍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着黃瓜,果然一個個蔫了,他心裏非常難過,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鬍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一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一層又一層。爾德老漢一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一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一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一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譁”地一下又併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鬍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種一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你揀最大的一個扔進黃河裏。那時,你走進河底洞裏,珠寶由你挑,糧種由你拿,還有一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你指哪裏,黃河水就流向哪裏。”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一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裏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裏結了一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一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裏,一直等到瓜熟。

這一天,天氣晴得沒一點子云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唸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裏。這時只聽黃河一聲咆哮,裂開了一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着河岸有個洞,洞裏珍珠瑪瑙應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一陣暴風狂吼,一時河面上波濤滾滾,一浪高過一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一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鬍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裏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樑。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一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着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2)炎黃二帝與堯舜禹的傳說

黃河和她的兒女們,是如何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門檻的,要揭開這個謎底,除了依靠考古文物資料外,還要利用古籍記載的許多遠古神話傳說。炎黃二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便可幫助我們探明黃河及其兒女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某些軌跡。

黃帝和炎帝其實並不是皇帝,而是古書記載中黃河流域遠古時代的兩個部落首領。黃帝和炎帝都出生於黃河的支流渭河流域,當時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時代。傳說他們都是“有熊國君”少典氏的後裔,“昔少典娶於有氏,生皇(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爲姬,炎帝爲姜”。這裏所說的“生”,並非說黃帝和炎帝是少典氏親生,而是說他們都是少典氏的後裔。“黃帝以姬水成”,是說他在姬水岸邊長大,因而以姬爲姓。姬水當即古漆水,發源於今陝西麟遊縣西部偏北的杜林,在今武功縣匯入渭河。姜水爲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在陝西寶雞匯入渭河。這就是說,炎黃兩個部落,最初的活動地區都在黃河的支流渭河的上游地區。

傳說黃帝原姓公孫,因長於姬水,才改姓姬;曾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因是有熊國君之苗裔,又稱有熊氏。他“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伶俐),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後來被推舉爲部落首領,率部遷徙到陝西北部定居。隨着農業生產的發展,爲了尋找更加平坦、開闊、肥沃的土地,又沿北洛河南下,到達今陝西的大荔、朝邑一帶。那裏的黃土地給了他們發展農業的便利條件,但不時出現的乾旱又困擾着他們,迫使他們去繼續尋找理想之所。於是,黃帝又率領族人從大荔、朝邑東渡黃河,順着中條山和太行山麓進入汾河谷地,再向東北遷移,到達今河北涿鹿附近。那裏有由桑乾河、洋河沖積而成的適宜農耕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供狩獵的山林,他們覺得環境非常優越,就定居了下來。

黃河的諺語14

1、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2、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3、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4、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5、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7、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8、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9、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0、黃河清,聖人出

1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12、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3、九曲黃河十八灣

14、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黃河的諺語15

1、天下黃河富寧夏。

2、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3、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4、黃河清,聖人出。

5、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6、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

7、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8、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9、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10、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1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12、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13、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黃河決於口而心不驚慌。

14、跳進黃河洗不清。

15、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16、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7、不到黃河心不死。

18、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9、鯉魚跳龍門。

20、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21、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22、說盡黃河只爲水。

23、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24、一盆河水半盆泥。

25、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26、九曲黃河十八灣。

27、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28、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29、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30、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31、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32、不到黃河心不甘。

33、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34、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35、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TAGS:黃河 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