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諺語>

有關黃河的諺語(集錦15篇)

學識都 人氣:9.43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諺語吧,諺語是熟語的一種,是流傳於民間、言簡意賅的話語。那麼,都有哪些廣爲流傳的諺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有關黃河的諺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黃河的諺語(集錦15篇)

有關黃河的諺語1

一、跨越黃河的場面讓人驚心動魄。

二、我們的祖先幾萬年前就生活在黃河流域。

三、九曲黃河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地流向大海。

四、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打動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

五、又一座黃河公路大橋落成通車。

六、黃河一旦決口,將淹毀許多良田。

七、《黃河大合唱》是一支激情澎湃的戰歌。

八、自然博物館裏陳列着一具龐大的黃河象骨骼化石。

九、黃河以它奔騰咆哮的氣勢流向大海。

十、黃河千百年以來一直奔騰不息的的流經黃土高原。

十一、站在山頭眺望,黃河像綵帶向前蜿蜒,田野空曠,遠處炊煙裊裊,真是江山如畫,美不勝收。

十二、我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攻下這項難題決不罷手。

十三、他一口咬定在黑板上亂寫亂畫的是我,我真是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

十四、1938年,蔣介石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使幾十萬老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流離顛沛,四處逃命。

十五、《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譜寫的。

十六、秦嶺疊嶂層巒,是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分水嶺。

十七、奔騰不息的黃河承載了多少華夏文明。

十八、雨過天晴,站在華山頂上,遙望黃河,不禁令人心曠神怡。

十九、那黃河水勢浩蕩,向東急流。

二十、當年軍閥混戰時期兵亂不定,加上黃河決堤,蟲災連年,老百姓真是災難深重啊!

二十一、黃河水滔滔不絕地流了下來。氣勢雄偉,大氣磅礴!

二十二、舊中國,黃河經常決堤,許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逃荒外地。

二十三、黃河奔流不息,養育了一代代的華夏兒女。

二十四、黃河的水奔騰不息,波浪滔滔,壯觀極了。

二十五、你看那黃河上的老艄公,一個個神態自若,在驚濤駭浪中履險如夷,毫無懼色。

二十六、走到黃河壺口岸邊,瀑布之水如萬馬奔騰,飛流直下,發出陣陣轟鳴之聲,其景象壯觀極了。

二十七、黃河彷彿是一位慈祥的母親正哺育着自己心愛的孩子。

二十八、想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過黃河,渡長江,一舉解放了全中國。

有關黃河的諺語2

1、天下黃河富寧夏。

2、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3、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4、黃河清,聖人出。

5、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6、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

7、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8、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9、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10、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1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12、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13、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黃河決於口而心不驚慌。

14、跳進黃河洗不清。

15、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16、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7、不到黃河心不死。

18、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9、鯉魚跳龍門。

20、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21、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22、說盡黃河只爲水。

23、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24、一盆河水半盆泥。

25、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26、九曲黃河十八灣。

27、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28、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29、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30、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31、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32、不到黃河心不甘。

33、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34、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35、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有關黃河的諺語3

不到黃河心不死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黃河水清 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爲祥瑞的徵兆。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跳進黃河洗不清 比喻無法擺脫嫌疑。

礪帶河山 黃河細得像衣帶,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與國共存,傳之無窮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海晏河清 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海晏 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難俟 俟:等待。很難等到黃河水清。比喻時間太長,難以等待。

鯉魚跳龍門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礪山帶河 礪:磨刀石;山:泰山;帶:衣帶;河:黃河。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盪也決不變心。

負石赴河 河:這裏指黃河。揹着石頭跳進黃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負石赴淵”。

河不出圖 河:指黃河。黃河當中沒有出現河圖。古代相傳每當聖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時則不是聖明之世。指時當亂世。

河汾門下 河:黃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黃河、汾水之間設館教學,遠近來此求學者達一千餘人,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程之、薛收、溫大雅等都是他的門徒,而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時稱“河汾門下”。後用以比喻名師門下,人才濟濟或人才輩出。

河漢江淮 黃河、漢水、長江與淮河的合稱。比喻胸懷寬廣。

河清海竭 黃河水清,大海乾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人壽 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壽”極言人之長壽。

河清社鳴 《文選·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聖人生,里社鳴而聖人出。”劉良注:“里社,神祠也。”後以“河清社鳴”爲太平祥瑞的象徵。

河清雲慶 黃河水清,雲呈五彩。古人以爲太平祥瑞的象徵。

魚爛河決 魚肉腐爛,黃河潰決。比喻因自身原因潰敗滅亡而不可挽救。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論》附錄漢班固曰:“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

有關黃河的諺語4

關於黃河的諺語

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2.黃河清,聖人出。

3.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4.跳進黃河洗不清。

5.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6.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7.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8.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9.九曲黃河十八灣。

10.不到黃河心不甘。

11.天下黃河富寧夏。

12.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黃河決於口而心不驚慌。

關於黃河的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

有關黃河的諺語5

1、俗語、諺語

跳進黃河洗不清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天下黃河富寧夏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黃河十八灣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2、成語

砥柱中流、中流砥柱 :形容人很堅強,不屈不撓,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樣。也比喻在動盪艱難環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海晏河清、河清海晏: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山帶礪、礪山帶河:黃河細得像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盪也決不變心。

黃河水清: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爲祥瑞的徵兆。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俟sì河之清:等待黃河變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實現。

涇渭分明: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波濤洶涌:水勢騰涌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驚濤駭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關於黃河的俗語 諺語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黃河十八灣

鯉魚跳龍門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九曲黃河十八灣

說盡黃河只爲水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九曲黃河十八灣 一碗河水半碗沙

背起棺材過黃河 —— 連後路都準備好了

不到黃河心不死 ——頑固不化

隔着黃河握手 —— 差得遠

黃河的水,長江的浪—— 源遠流長

黃河決了口 —— 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黃河裏的水 —— 難請(清)

泥娃娃跳黃河 —— 洗不清;洗不淨

跳到黃河洗不清 —— 太冤枉;冤枉

3、人物故事

飛渡黃河戰閻軍——紅軍東征戰役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對陝北蘇區的第三次“圍剿”,從而使得中央紅軍在陝北初步站住了腳跟。然而陝北地區地瘠民稀,難以供養突然猛增的紅軍隊伍。陝甘紅軍能否生存下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如何將中國革命引向新的階段?下一步戰略方針是什麼?這些問題成了軍委領導所關注的焦點。

毛澤東力主東征

關於紅軍的行動方向和戰略方針問題,當時在黨內領導層中並沒有取得認識上的一致,有的同志認爲目前我們剛到陝北,剛站住腳,應鞏固一段時間再往前發展,有的主張往西,向寧夏發展,有的主張往北,向內蒙發展,以便背靠蘇聯,也有的要先往南,打擊東北軍、西北軍的力量,以求鞏固陝北根據地。

毛澤東同志的意見是在發展中也可以鞏固,部隊應向東發展。1936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央在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關於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確定“把國內戰爭同民族戰爭結合起來”,“準備對日直接作戰的力量”和努力“擴大紅軍”的方針。這個決議發佈後,多數同志同意戰略方向向東,但有的同志仍怕紅軍主力東進後,陝北根據地可能喪失。特別是李德在所謂《對戰略的意見書》中,誣衊毛澤東同志東進是想要挑起蘇日戰爭。因此,1936年1月31日,軍委在延長開會研究戰略方針,毛澤東同志在會議上反覆說明,東征討閻無論政治上軍事上都對我們有利,我們執行的是“發展中求鞏固”的方針,但仍有部分同志擔心黃河天險,渡過去後有沒有回不來的可能。經討論研究最後取得了共識,出師山西、進行東征

就已是箭在弦上了。此時我們的紅軍指戰員多麼希望在完成了震驚中外的壯舉之後,能好好地休息一番。但他們知道,不打敗軍隊和日本侵略軍,就永遠也不會得到安寧。因此,一接到東征的命令,紅軍指戰員立即打起精神驅除往日的疲勞,磨拳擦掌,積極地投入到東征的各項準備工作之中。

東征戰役,歷時75天共殲敵7個團俘敵4000餘人,擴展紅軍8000餘人,不僅粉碎了閻錫山苦心經營的黃河封鎖堡壘線,更重要的是,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從這一戰可以看出毛主席是偉大的戰略家,

爲後來紅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打下了基礎。

約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魯國西北部柳下屯(今濮陽柳屯)人展雄,領導了九千人的奴隸大起義,史稱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腳奴隸)起義。起義軍轉戰黃河流域,各諸侯國望風披靡。沉重打擊了奴隸主的統治,推動了我國曆史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起義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影響之深,是空前的。

有關黃河的諺語6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潛崑崙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

登龍門而南遊兮,拂華陰於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揚波。

體委蛇於後土兮,配靈漢於蒼穹。

貫中夏之能甸兮,經朔北之遐荒。

有關黃河的諺語7

1、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2、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3、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4、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5、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7、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8、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9、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0、黃河清,聖人出

11、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12、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3、九曲黃河十八灣

14、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有關黃河的諺語8

1、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2、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3、鯉魚跳龍門

4、說盡黃河只爲水

5、黃河清,聖人出

6、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7、九曲黃河十八灣

8、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9、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10、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11、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2、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13、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14、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5、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16、天下黃河富寧夏

17、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18、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19、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20、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有關黃河的諺語9

1、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2、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3、九曲黃河十八灣

4、鯉魚跳龍門

5、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6、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7、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8、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9、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10、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11、九曲黃河十八灣

12、說盡黃河只爲水

13、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14、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15、九曲黃河十八灣,一碗河水半碗沙

16、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黃河心不死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17、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18、黃河船伕曲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隻船哎?幾十幾隻船上,幾十幾根竿哎?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19、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20、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21、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22、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23、天下黃河富寧夏

24、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25、黃河清,聖人出

有關黃河的諺語10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

自古天下黃河富寧夏。

陽臺隔楚水,春草生黃河。

跳進黃河洗不清。

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聖人出,黃河清。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黃河十八彎。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黃河九曲十八彎。

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孤柏嘴着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有關黃河的諺語11

1、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2、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3、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4、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5、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6、天下黃河富寧夏;

7、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8、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9、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跳進黃河洗不清;

有關黃河的諺語12

1、中流砥柱

意義:形容人很堅強,不屈不撓,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樣。也比喻在動盪艱難環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相關故事:砥柱在陝州東五十里,黃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貢》謂導河東至於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陝,會僉憲段君文濟飲間言及,躍然欲與之遊,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陝,則段君已先我遊,遂決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顏君如環命州學生熊釜、張崇勉從予,離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門集津。三門者,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門人門。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氾濫,禹遂鑿之爲三。水行其間,聲激如雷。而鬼門尤爲險惡,舟筏一入,鮮有得脫名之曰鬼,宜矣。三門之廣,約二十丈。其東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約三丈,週數丈。相傳上有唐太宗碑銘,今不存。

2、鯉魚跳龍門

意義:後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相關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裏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居住在黃河裏的鯉魚聽說龍門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和南孟津的黃河裏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跳不好會摔死的!”,夥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紅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雲裏,帶動着空中的雲和雨往前走。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繼續朝前飛躍,終於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個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險了。這時,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夥伴大紅鯉魚,因爲我跳過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個挨着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別的跳過去化爲龍以外,大多數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黑疤。直到今天,這個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呢。後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爲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有關黃河的諺語13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一窮。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黃河尚有澄清日。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背起棺材過黃河,連後路都準備好了。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有關黃河的諺語14

鯉魚跳龍門、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黃河水清、礪山帶河、海晏河清

河清海晏、河山帶礪、九曲黃河

涇渭分明、砥柱中流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黃河十八灣

鯉魚跳龍門

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

黃河面噁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九曲黃河十八灣

說盡黃河只爲水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跛至天涯

有關黃河的諺語15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其一》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柳中庸《徵人怨》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 李白《古風》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願銜衆禽翼,一向黃河飛。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一》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崔曙《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李流芳《黃河夜泊》

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 李夢陽《秋望》

黃河怒浪連天來,大響谹谹如殷雷。 溫庭筠《拂舞詞》

黃河曲裏沙爲岸,白馬津邊柳向城。 高適《夜別韋司士》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李白《塞上曲》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 李白《公無渡河》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李流芳《黃河夜泊》

清口驛前初放船,,長淮東下水如弦。勁催雙櫓渡河急, 一夜狂風到海邊。李東陽《過黃河》

派出崑崙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川。 王安石《黃河》

亙地黃河出,天開此一門。千秋憑大禹,萬里下崑崙。 顧炎武 《龍門》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 元好問《水調歌頭賦三門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