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學識都 人氣:1.08W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

教師要把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裝在頭腦中,有意識地、自覺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爲教學的靈魂。《數學課程標準》把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細化爲四個方面: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而且明確地把四個方面的目標並列作爲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整體目標。可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是很重要的課程目標之一。

1、營造輕鬆課堂,激發學習熱情

作爲教師每節課都要精神飽滿的走進課堂,以自己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微笑帶給學生,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信賴帶給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在學生心目中就會建立起可親、可敬的形象,喚起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創設導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應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有趣的,有意義的,應當使學生願意親近數學,對數學現象保持一定的興趣。要注意點化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讓學生享受學習數學的融融樂趣。教師一定要講究導課的藝術,以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智力情緒。只有情感這條“根”扎深,纔會有“枝繁葉茂”的數學課堂教學,才能使數學課堂充滿人文的情懷、蓬勃的活力。

3、引導經歷過程,形成科學態度

初中數學的特點是:知識內容前後連貫,系統嚴密,邏輯性強,這就決定了數學教育具有嚴謹性、確定性。教師根據學習數學的研究方法,讓學生參與觀察、操作、推理、驗證。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懂得觀察事物要認真細緻;計算要細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可以鍛鍊自己,完善自己;推理、驗證使學生懂得知識來不得半點馬虎。在這一系統活動中,還要鍛鍊自己的意志和信心,正確面對成功和失敗。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2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它是以教材爲中心,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的相互作用,使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創新意識,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教育改革中教師是關鍵,學生是主體。同時,教師能力的提高及學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實踐的探究中逐步確立。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要想發展,必須要將實踐與探究融爲一體,使之成爲促進師生髮展、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反思則是將二者有效結合。那麼應從哪些方面實現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構建呢?

一、要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

當前,老師講學生聽已成了教學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要反思,就要有內容。所以學生就要先進行課堂簡要摘記。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爲,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有利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提高個人的創造力,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節。

二、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具體有以下五種方法:

1。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爲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

2。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爲背景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所以認識相對有限。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瞭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概念形成的關鍵是重視意義建構過程,而不僅僅是單調記憶,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自我創新。

3。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景來決定解題方法,這種方法受具體情景制約的,如果不對它進行提煉、概括,那麼它的適用範圍就有侷限,不易產生遷移。

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後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方法,並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範圍廣泛的數學思想。

4。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於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中經常出現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也是學生的思維創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劣,優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着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展,在對問題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化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學生形成一個系統性強、相互聯繫的數學認知結構。

5。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錯誤的重要原因。結果常常出現不符合實際,數據出錯等現象,特別是一些“隱性錯誤”發生頻率更高。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正作業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他們的反思能力。

三、從課後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抽些時間回顧所學的內容,摸索知識之間的一些規律和自己在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啓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四、幫助學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經常引導學生反思時,如每次只是這樣簡單地做一做,學生很快就會有厭煩情緒,這就需要我們在每次引導學生這樣做的時候,給與其大量的鼓勵、啓示和評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這樣做的好處,使他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得到激勵和啓示,並在後面的學習中獲得成功。如:在平時,每次引導學生反思時,我都會大力表揚那些思考認真的同學,對一些同學能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的,就引導大家都向他學習。我經常對學生說: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況下比以往有所進步,這就是最大的成功,那麼這個學生就是一個勇士了,因爲他已能戰勝困難,獲得勝利了。讓孩子們感到自己在不斷地反思後,能夠不斷地成功,能夠經常地、認真地反思,那麼學生就會在反思中真正領悟生活和學習的思想、方法,優化自己的認知結構,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3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

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爲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

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爲“經驗型”的,認爲自己的教學行爲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爲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爲學生準備數學,即瞭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爲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啓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第二節教學反思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爲選擇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仍有一定的啓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提供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可以“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爲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

教學行爲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爲了促進學得好。在新課程實驗中,學習分段函數時,讓學生去了解出租汽車的出租費用、或家長工資中的扣稅標準,並寫出調查報告。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特別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意義,最有啓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歎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能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形成了可以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意義的討論。

由於所處的教學環境相似、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知識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展開對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設計教學活動、相互聽課、做課後分析等等。交流的話題包括:我覺得這堂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是……,我覺得這堂課比較糟糕的地方是……;這個地方的處理不知道怎麼樣?如果是你會怎麼處理?我本想在這裏“放一放”學生,但怕收不回來,你覺得該怎麼做?我最怕遇到這種“意外”情況,但今天感覺處理得還可以,你覺得怎樣?

4.文獻資料

學習相關的數學教育理論,我們能夠對許多實踐中感到疑惑的現象作出解釋;能夠對存在與現象背後的問題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能夠更加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教學經驗;能夠更大限度的做出有效的教學決策。閱讀數學教學理論可以開闊我們教學反思行爲的思路,不在總是侷限在經驗的小天地,我們能夠看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行爲有哪些與特定的教學情境有關、哪些更帶有普遍的意義,從而對這些行爲有較爲客觀的評價。能夠使我們更加理性的從事教學反思活動並對反思得到的結論更加有信心。更爲重要的是,閱讀教學理論,可以使我們理智的看待自己教學活動中“熟悉的”、“習慣性”的行爲,能夠從更深刻的層面反思題目進而使自己的專業發展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教師的職業需要專門化,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它的最爲便利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徑是教學反思。沒有反思,專業能力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提高,而教學反思的對象和機會就在每一個教師的身邊。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4

星期二(5月15日),縣教研室來我校進行了20xx年上半年教學視導活動,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講評課活動,數學學科授課教師是:任守昌和我兩個人。從課堂的整體效果看,我這節課學生掌握的還是達到了預定的目標(不等式中的分類思想),但是還是有一定量的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還是存在着差距,這需要教師再付出一定的心血。課堂效果還不是很理想,部分學生主動參入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

以我自己個人來看,課堂中還有一定的不足:

(1)學生參入的熱情還不夠,小組活動不是很到位,在小組展示和交流、學習的過程中,仍然是學生參入面不夠廣泛,僅僅是幾個學生的展示舞臺,沒有大範圍、全員的參入,這是這節課的失誤之處。

(2)加強對學生主題地位的關注,給學生以嘗試,放手學生還不夠,還是有點不敢全放給學生。

(3)小組活動時,一個組去處理,需要另一個組去補充,不是單一的教師給予補充,小組之間需要加強交流,組與組之間的互動還沒有體現。

結合我這一節課,我覺得小組學習下一步需要注意的工作重點是:

(1)小組評價需要加強,可以是分數評價,但是要讓學生自己記錄,自己評價。

(2)組內互助面要廣,同組之間要有檢查,有督促。

(3)小組管理上還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4)教師要做到心中有組,有交流。

(5)展示問題,需要有好的方法,不是教師去單獨的把題目再讀一遍,這樣不利於學生自己對於題目的把握和理解,教師應該放手學生,大膽的讓學生去獨立的思考和理解,自己去找題目中的關鍵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從這個問題也反映出下一步教師的工作的重心和關鍵點。小組合作學習,如果用好的話,既能減輕教師的工作量,還能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合作意識。能起到大面積的提高教育教學(此文來自)質量,“差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和方向,我們必須把所謂的“差生”的轉化工作做好。在實際教學中,相互之間多學習、多交流。把先進的教學理念灌輸到每位教師的頭腦中,只有這樣,才能轉化思想,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5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反思是學生對自身思維進行重新認識和檢驗的過程,是學生學習進步的體現.通過反思,學生的錯誤得到糾正,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能夠發現題目的規律與方法,加深對知識的認識程度,提高思維的變通性,從而提高做題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解題反思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境化的課堂是以興趣爲基礎的課堂.只有有了興趣,學生纔會自主創新、學習.興趣的來源可以是學生反思後的進步.數學教學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還包括許多實踐和操作.正因如此,它給了學生犯錯誤、糾正錯誤、反思錯誤的機會,而這個機會能不能把握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課堂上的引導.反思,有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認知結構.反思教學是一種能夠加強和鞏固知識的方法,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加深對問題的橫向理解和縱向探究,拓寬知識面,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反思解題能力.

二、指導學生進行解題反思,促使學生掌握反思思維方法

剛開始,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進行反思,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指導,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提高反思能力,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初中生還不夠成熟,要想他們一次性準確全面地處理問題比較困難,那麼此時保證他們處理問題的準確性就需要反思.通過反思,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加熟練地解題.在解題反思的過程中,學生心中所想的不再是題目本身,而是與題目有關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維,看問題的角度提高了一個層次,從單純地解題到深層次地思考,總體思考能力得到提高.

三、鼓勵學生進行錯題反思,培養學生的反思思維能力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由於過於自尊而將自己的錯題藏起來,不進行錯題的反思,那麼他們就不會進步.爲了讓學生認識到錯題反思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進行錯題反思.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在解決問題中反思、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使學生在反思的過程收穫成功.

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分析錯誤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重新掌握或者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並指導學生自主地檢驗作業結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總之,反思作爲人的一種能力,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數學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練習解決數學問題.數學是需要學生自主思考的.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在所難免,此時需要學生進行反思,題目用到的知識點是哪些,使用的方法又是哪些.學生只有不斷進行反思,才能掌握數學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6

正數和負數

對於初一新生來說,本節課的語言方面感到很吃力,因爲之前他們學的數學都是藏文版,現在他們既要克服語言的障礙,又要理解題意。本節課是我在學生對溫度有一定的認識,對負數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瞭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過程,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感受正,負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創造精神將隨新課程的實施而得到充分的發揮.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做了適當的調整,並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拓展新課程的內涵.在課堂上,我努力使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擁有者轉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

從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呈現學生的原認知,由此深入展開對問題的探究.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記錄數據,請同學們來記錄下面三組數據.要求記錄時做到準確,簡捷,快速"這樣開放性的活動,以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爲研究素材,呈現出了幾種不同的記錄結果,透視出學生的原認知狀態,在此基礎上展開對新問題的研究,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又能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策略.爲實施有效的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活動方式.從天氣預報中聽一聽;在存摺上認一認;根據各地的氣溫讀一讀;在實際生活中舉例說一說??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動手做,而且動腦思考問題,再通過交流就能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數學的思想和具體的學習方法,這樣的數學活動實效性就明顯.

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可以多舉一些和學生現實生活有關又經常接觸到的生活實例,加深他們的印象,讓學生更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有理數

有理數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運算是建立在小學算術運算的基礎上。有關有理數運算的教學,在性質上屬於定義教學,歷來是一個難點課題,教師難教,學生難理解。有一個比較省事的做法是,略舉簡單的事例,儘早出現法則,然後用較多的時間去練法則,背法則。但新課程提倡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單元教學設計上儘量考慮有利於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設計的思路符合新課程倡導的理念。

本節課我們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對教材內容進行取捨、深加工、再創造,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個性的

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清楚,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自主學習。

數軸

這一節課後,針對兩個班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其中《數軸》這一節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感悟:

一、問題的引入

我在黑板上設計以下三種情境:A、一隻老虎和一隻獅子從同一地點出發分別向東西方向跑去,比較相同時間後它們所在的位置(奔跑速度不同)B、放風箏C、溫度計。

二、問題的探索

在問題的探索上,我採用了師生雙邊活動。通過師生雙邊活動產生一種動態效果,使學生在充滿好奇心的狀態下,在老師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較多的時間和空間的條件下,親身參加探索發現,主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

三、習題的配備

整個習題的配備大致是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的,面向全體學生,採用多種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並且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學生對數軸任意兩點之間的大小關係理解進一步的加強以及對相反數概念的理解。

四、設計思想:本課之所以這樣設計,理由是:(1)從教學目標看,數軸是數形結合的典範,也是數形結合思想的初次出現,抽象性較高,同時它也是重中之重的概念,所以老師必須提供足夠生動的

背景,使學生獲得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2)從教學藝術的需要看,運用生動活潑的場景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愉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的最佳狀態。在這種教學情景中,學生理解最深刻,記憶最牢靠。特別要強調的是:深刻的感性認識是學生在理解、記憶、應用等思維活動過程中的強有力的支撐點。(3)在動態的演示與多種情況的歸納,有利於提高學生動態解決問題的意識,建立運動的觀點,同進也有利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4)一些感性認識的建立,也有利學生學習下一節“絕對值”的概念,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相反數

本節課我盡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是:一個操作、三個討論。

相反數這節課實在數軸一節課後學習的,而數軸又是初中數形結合的一個重要圖形, 所以我重點利用數軸對相反數進行理解。我讓學生在一張白紙上畫數軸,並將數軸沿原點對着折,感受互爲相反數的兩數的對稱性。通過對這還比較容易的解決了0的相反數是0這一難點。(因爲對摺後遠點與本身重合)

本節課我設計了三個地方讓學生分組討論。第一次討論是通過觀察兩個互爲相反數的兩數,討論它們的異同點及在數軸上的位置關係;第二次討論是讓學生討論是否任何有理數都有相反數;第三次討論是讓學生討論化簡雙重符號的數的規律。通過參與其中某些組的討論,我感覺到學生通過討論既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增強的合作交流的能力。特別是對0是否有相反數的討論,同學們都很投入,討論得很激烈,有的認爲有,有的認爲無,他們都各持己見,最後 在我的引導下得出0的相反數是0的結論。

本節課的教學我也覺得有不足的地方。 我設置的三次討論的時間都比較短,每次都只有2——3分鐘,學生討論得不夠深入。可能設置少一兩次討論,而討論的時間長一點會更好。最後就是這節課針對中考的練習少了一點。這些都是我以後在教學中要加強的。

絕對值

對初一新生來說,絕對值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數學術語。

本節課我首先複習相反數的知識,從一對相反數在數軸上的位置,自然引出它們距離原點相等。接着舉例:出租車從車站出發,向南行了10千米,又從車站出發向北行了5千米。如果用正負數表示兩次運行的情況,需要先規定一個正方向,假設向北爲正,則分別是-10千米和+5千米。可是要想知道這兩次運行中,出租車一共用了多少油,與方向還有關係嗎?該與什麼有關呢?面對這些問題,學生紛紛說出,只與從出發點到目的地的距離有關。對。我及時給予鼓勵,並在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7

我從事初中歷史教學2年,期間常向同事請教並商討歷史教學問題,探究歷史教學新方法,對歷史教學進行探討與學習。

長久以來,學生是在教師指導下,被動的學習,死記硬背。通過對教育改革方面的學習,我瞭解到,目前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通過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調整,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現在在教學工作中談到的有效性教學,要求在開展有效的接受學習的同時,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爲學生建構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多渠道獲取知識、將所學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與實踐的的機會。這樣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作爲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如何把教育改革中的新要求應用到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呢?

(一)抓好理論學習和培訓。

“一個優秀的教育者首先是優秀的受教育者”, 因此每一位教師要強化學習的意識,加強學科理論和教科理論的自學。我在本學期做法如下:

1.歷史教研組舉行一次教學理論讀書會,結合教育教學實際暢談交流讀後感受;

2.經常進學校閱覽室,廣泛地閱覽教育教學報刊雜誌,做好摘抄筆記。

(二)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工作。

1.抓好每一節課,將上課時間都作爲自己的試驗時間,教學中進行實施,敢於創新,大膽探索。

2.定期執教課題研討課。結合學校的教研活動公開課,聯繫課題研究內容上好公開課。

3.結合自己的課例寫好課題研究教學反思,做好課題研究相關資料的積累工作。

4.寫好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並進行組內交流。

(三)積極開展各種教學活動

1.認真參加集體備課研究。備課組是教學研究的最基層組織。實施以備課組爲單位進行單元集體備課有助於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助於教學經驗的交流,有利於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雜症。通過先自備,後集體備,最後個人二次備課的方式,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

2.開展組內的`聽課、評課活動。認真聽取每一堂公開課,圍繞課題研究主題展開討論。

3.向本校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優質課教師和具有豐富經驗教師學習,將業務水平的提高落到實處。

實踐告訴我們,在科學研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問題。通過學習挖掘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歷史本來就是豐富的、多側面的,因此我們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將課內課外的資源加以整合,最終化爲己有,進行大膽的調整,找出最佳方案。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8

本節課教學還算順利,有成功也有失敗;爲了很好地體現新課標三維目標和四基核心,我在教學時充分展現了概念的生成過程,不但讓學生學習數學的一些現成結果,還讓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我運用了活動教學形態,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採取“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情境創設的手段,先讓學生通過對比圖形大小理解面積概念,然後循序漸進的學習面積單位。我想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這節課做一反思:

一 、成功之處

1、親歷實踐,感知“面積”

面積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中,使理解和建立面積這一概念效果很好。課的一開始,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讓學生感到數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着引導學生通過摸、比、找、看和指身邊物體的面,讓學生從觸覺和視覺中直接感知物體表面有大有小,從而總結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緊接着又通過觀察比較黑板上所畫的長方形、圓形、“⌒”及大屏幕中菱形、正邊形、五角形等引出什麼是封閉圖形、封閉圖形的面積;然後又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概括出面積的含義。這樣分層教學,降低了學生理解概念的難度,不僅讓學生全方位地感知什麼是面積,又充分展現了面積這一概念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對面積這一概念由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更注重了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關注生活中的物體。

2、創設矛盾,強化體驗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面積單位的建立。爲了突破這一難點,讓學生理解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使數學知識成爲學生看得見、摸得着、聽得到的現實,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我巧妙地設計了比較紅、黃、藍三張彩紙的大小,將學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引導學生自己探索、解決矛盾,把知識和能力溶爲一體,鍛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使他們經歷了從觀察——重疊——拼擺——用統一的標準來擺——面積單位的建立這一過程,從而理解了:要正確比較出兩個圖形的大小,所選擇的用於拼擺的圖形,形狀、大小必須相同,拼擺後會出現空隙的圖形不適合;真正體會到用正方形測量比較方便。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探索規律,有利於學生面積單位的表象形成。學生始終在興奮中思考、探索,知識的學習成爲了自我需要,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挑戰和樂趣。

3、鼓勵動手操作,重視表象形成

新課標指出: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我在每一環節的設計中都很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在摸一摸中感知了物體表面的大小;在擺一擺中理解了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在說一說、拿一拿、畫一畫、找一找、試一試等一系列操作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正確建立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的表象。

4、鞏固運用中,盡享數學樂趣

用數學的眼光審視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現象,這纔是享受數學知識帶來的無窮樂趣。因此,我爲孩子們提供了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徵與生活經驗,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活動,

一畫、找一找、試一試等一系列操作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正確建立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的表象。

4、鞏固運用中,盡享數學樂趣

用數學的眼光審視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現象,這纔是享受數學知識帶來的無窮樂趣。因此,我爲孩子們提供了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徵與生活經驗,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活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享受成功的樂趣。例如:我設計的爲小馬哈“修改數學小日記”這一活動,貼近生活,學生在爭着搶着去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同時,也爲小馬哈的馬虎而捧腹大笑,享受到了極大的快樂,並感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不學好數學就會弄出大笑話。“在同桌合作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量一量中”,使學生不僅學會了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從中掌握測量的技巧,更是體會了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還有美妙生活化的填空題”中,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擁有着學習知識的興趣,也讓課堂上充滿着孩子的歡聲笑語,課堂才富有靈動的氣息。

二、失敗之處

1、這節課概念性知識點比較多,需要給學生大量的體驗,由於時間關係感覺給學生的體驗還不夠,導致知識點落實得不夠紮實。

2、本課內容安排十分多,讓學生感知面積用時太長,特別是封閉圖形那部分:感知封閉圖形的概念(怎樣的圖形是封閉圖形、怎樣的圖形不是封閉圖形)——探究封閉圖形的大小——不是封閉圖形大小不能確定——揭示封閉圖形的面積——歸納面積的含義,導致課堂上習題訓練不多,顯得前鬆後緊。

3、課堂上有效的評價語言在本節課中也體現不夠完善,在評價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評價語言單調,不夠多元。缺乏數學思想、方法等實質性評價。

三、改進措施

1、繼續學習新課程標準,依照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執行課堂,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給學生大量的學習資源,讓孩子們能夠充分體驗、感受,把知識點落實得紮紮實實。

2、把握好課堂時間,合理安排教學任務,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交流、表現時空。

3、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改變過去單獨由教師評價學生的狀態 ,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參與到評價中,特別是學生自我評價,一方面可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也能提高他們的自我反思能力。讓“評價”走進孩子的“心靈”,充分發揮數學課堂的評價功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和諧、健康的發展,也是我今後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四、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面積和麪積單位》分成《面積》和《面積單位》兩節來上,這樣既可以使這節課的概念性知識多得到分散,又可以讓孩子們在足夠的時間裏進行實踐探索、感知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9

新的課改實驗教材綜合性增強,實踐、操作性的內容增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應用新教材,如何引導學生去學成爲關鍵。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所改進,充分考慮學生的好奇心和榮譽感,鼓勵學生多討論多參與,讓學生有機會講述自己的見解,教師有“度”的進行課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師由過去單一的指導者變成了學習者、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同時,又培養了自身的能力,發展了自身的特長。

一、賞識學生可以無限地激發學生的內動力

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爲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每一點點的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人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老師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那麼,你就說他已經具備哪些品質,不斷地被賞識和被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

二、多種多樣的興趣激勵法進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要改變觀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校特點,發揮優勢,數學科課堂教學模式還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學特色。

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0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筆記 “思之不慎,行而失當”反思意識人類早就有之。“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證。而當今社會反思已成爲人們的自覺行爲,何況作爲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適時反思教育的得與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擔任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目前學期工作已基本結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由於新教材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於教材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於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係,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

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於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捨、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中考熱點和中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

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對中考的研究不夠,對中考的考試範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瞭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於複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4、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穫,有多大收穫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麼”,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麼”和課後反思“學生還想學什麼”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於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複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 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 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複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數學複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3. 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 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4. 基於以上情況,我認爲作爲學生中考的把關者,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於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複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並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

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爲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於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於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複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中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

2、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爲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複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侷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於傳統的計算層面,要蒐集材料,適當拓寬。

4、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麼、補什麼,從對象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採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複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複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複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複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並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分清脈絡。在總複習時,要突出一個“總”字。面對上千的題型,通過複習,要使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計算證明,小到具體的知識點,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絡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於以往總複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蒐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四、複習提示和建議。

在複習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學會整理錯題,把試卷和做過的練習題裏的錯題整理出來,專門抄寫在一個本子上,及時訂正反饋。教師要加以選擇,並要求學生有選擇性地做基礎知識練習,讓學生走出題海。關於閱讀理解,現在出題內容越來越接近生活,因此,學生複習時應加強練習,廣泛接觸各種題型,拓展知識面,同時要有意識地積累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可減少中考時的答題失誤。

總之,中考數學複習階段非常重要,複習可以查漏補缺,能使知識達到系統、全面。雖然我們已經逐認識到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和對學生指導的緊迫性,但是離相對滿意的數學課堂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爲學生的數學發展和輕鬆面對中考作出更大的努力。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

【摘要】所謂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後對教育行爲全程的反思。內容涵蓋:教學情景預設及自我反思;課堂反思及生成;教學實踐預期與現實反思。教學反思是實施課程教學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反思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風風火火的課改實驗中,如何真實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和能力,構建起師生互動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的核心,因此,教師個人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教學反思,不斷地總結經驗,充實自身的教學技能,提升創新意識。

【關鍵詞】教學;反思;學習數學;教師;學生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爲:“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成爲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這凝練成公式就是“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該公式體現了教師成長過程應該是一個總結經驗、捕捉問題、反思實踐的過程。教師對過去的教學行爲做出理性的審視和評判,在看似無問題的地方發現問題,揭示出行爲背後所隱含的觀念和意識,促進智慧的生成和實踐行爲的進一步提升。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反思題目結構特徵可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反思解題思路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反思解題途徑,可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反思題結論,可培養思維的創造性;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思思維的敏捷性;反思還可提高學生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可以說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因此,培養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要求做好課堂簡要摘記

要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爲,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節。

2.指導學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開展反思性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反思性的學習。學生的實踐反思,可以是對自身的認識進行反思,如,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課堂中的內容,都可引導學生多問一些爲什麼?也可以是聯繫他人的實踐,引發對自己的行爲的比較反省,我們可以多引導學生進行同類比較,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對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或是周圍的一種思潮的分析評價。

具體有以下五種方法:

①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爲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

②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瞭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自我創新。

③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後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方法,並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範圍廣泛的數學思想。

④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於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中經常出現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也是學生的思維創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劣,優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着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展。

⑤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錯誤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正作業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他們的反思能力。

3.從課後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情況的自我反思中加強反思能力的培養

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反思還可提高學生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可以說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學生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

鼓勵學生結合解題後的反思,提出問題,並將其指定爲反思內容之一,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能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還能培養學生的不斷探索的精神,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保護和培養。這無疑對學生“心態的開放,主體的凸現,個性的張顯”是十分有益的。通過解題後對習題特徵進行反思,用自己的語言或數學語言對習題進行重新概述,培養思維的深刻性,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提高解題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由於我要求學生對學習各環節進行反思。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課前準備充分;課堂上對新知進行自我探究,尋求規律;課後進行復習檢查。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反思意識明顯有所增強。有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己針對前期的錯題主動重新練習,由此可見,學習對於學生來說不再是一鐘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種主動的獲取過程。學生初步實現了“學會學習”、形成了反思行爲習慣化。大部分學生能在學習之前、之中、之後會就學習計劃、學習過程、學習結構等進行自覺、自主反思。在課內,善於對同學的觀點提出批評意見,甚至於對教師的、課本中的一些觀點提出反思意見。經過一段時間的具體實施,我發現許多曾經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都對數學有了濃厚的興趣,也使我真正體會到只要你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學生便會還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

轉變觀念在初中數學課堂開展閱讀教學研究初中數學分層作業的實踐與研究初中數學“問題解決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2

長期以來,對教師教學的要求強調領會教學大綱、駕馭教材較多,所以教師鑽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學生思維活動較少,因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法也少。學生對知識的獲得一般都要經過主動探究,小組合作,主動建構過程。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讓感到數學好學,把學數學當成一種樂趣,真正做初中數學的小主人。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使我們的學生能夠主動地、獨立地學習,到達新課程要求標準。具體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長期艱鉅的任務,抓好學法指導對今後的學習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引導學生預習,細心讀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本事

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明白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新知識的理解,數學本事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異常重視課堂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預習前教師先佈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本事。

二、加強互助學習,共同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差生的自信心外,更應當充分利用優等生這個教育資源,進行好生差生配對,這也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它從以人爲本的理念出發,關注了差生的發展,構建了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的,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它也彌補了教師課後輔導時間不足的缺陷。

三、課內重視聽講,培養學生的思維本事

初中新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所以,上課時要緊跟教師的思路,進取展開思維預測下頭的步驟,比較自我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一樣。異常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

四、指導學生思考

數學學習是學習者在原有數學認知結構基礎上,經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構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由於這種工作最終必須由每個學習者相對獨立地完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進行思法指導,教師應着力於以下幾點:使學生到達融會貫通的境界。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多思、勤思,隨聽隨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於大膽提出問題;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

五、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但不是爛做搞題海戰術,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爲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

六、指導學生記憶。

教學生如何克服遺忘,以科學的方法記憶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很有益處的。初中新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分較多,理解記憶的成分較少,這就不能適應初中學生的新要求。

所以,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憶方法指導,這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3

對於剛從小學畢業,步入初一的新生來說,等待他們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這個新的環境與他們過去的環境不一樣:課程種類的驟然增多,知識結構的的巨大變化,以及教學資料和思維方式的要求提高,學習環境的改變。這些都使得大多初一學生措手不及,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所以我認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初一是引導入門,打好基礎的關鍵階段。下頭結合本人很短時間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關於如何搞好初一數學入門教學的體會和做法:

一、上好第一節課,取得學生的信任

初一學生會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產生害怕的心態,認爲進入初中後數學的知識將會變的十分複雜,從而產生擔心、甚至恐懼的心理。而教師就要及時幫忙學生克服這種心態。所以我在第一節課安排的是“生活中的數學”,在教學活動中我模擬生活、結合生活,賦予數學學習的現實意義。變單調乏味的數學學習爲一種體驗、一種享受,去關注學生的情感。“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社會各領域無處不有數學的巨大貢獻。引導學生將課堂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從心理上真正認爲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僅有學生對數學有了濃厚的興趣,纔有學習的主動性和進取性。而初一的新生的興趣很大程度受教師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課的機會,憑藉教師優異的教學素質,敏銳的數學智慧來感染學生,征服學生,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這將爲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運用啓發教學,激發學生的抽象思維意識

由於初一數學教材的知識結構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先是負數的引入,完成了有理數域的建立;然後又從具體的數過渡到以字母代表數,體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的飛躍,其特點是概念多,基礎性強,與小學相比資料較爲抽象,方法更爲靈活。所以在教學中,應教會學生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分析問題,構成“立體思維”意識,拓寬思維的廣度。基於上述原因,初一數學入門階段教學,重要的是幫忙和引導學生完成兩個轉變:一是由學習上的依靠性向主動性和獨立性轉變;二是由概念確定、推理的具體性和感性經驗向抽象的邏輯思維轉變。如果學生能適應這一轉變,取得學習的主動權,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我在引入“相反數”這個概念,向學生列舉兩個小動物從某地反向行走3米,要求學生用正、負數表示,之後啓發學生用加法計算,取數中絕對值,將各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將結果比較,讓學生經過自由辯論的形式,鼓勵學生說出不一樣看法,我在課堂中只要適時的調控,疑點自會越辯越明,最終歸納總結髮現“相反數”的特點。

三、因勢利導,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剛進入初一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初中的數學,此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顯得很重要。首先,要指導學生預習知識,提出章節資料的學習要求和目標,讓其圍繞目標預習教學資料,弄清例題,並完成簡單的一些題目,把存在的問題及時在書中註明;其次,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讓學生手動、眼動、腦動,重點記錄的資料要板書在黑板上提示學生,書上的資料要讓學生註明;然後指導學生作業,作業中,哪些須獨立完成,哪些可討論完成,哪些是在教師提示下討論完成,應分不一樣層次要求學生,同時對評改的作業要督促學生及時修改;最終,指導學生複習,要求學生及時複習所學過的知識,比如在學習整式加減過程中,做一些有關有理數的小練習,讓學生明確新舊知識的聯繫,還有就是指導學生歸納知識,找出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繫,從而將知識轉化成一個系統。

在學習過程中,初一學生研究問題較單純,不善於進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往往注意了這一面,忽視了另一面,只看到現象,看不到本質。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也要多給學生髮表見解的機會,細心捉摸其思考問題的方法,不要輕易下結論。

四、注重學生提問本事的培養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難以理解的問題,他們想獲得這些知識,好奇又心強,但同時他們的自尊心更強,很要面子,所以經常表現出一種膽怯的心理,害怕自我提問的不恰當挨教師的批評,也怕被同學取笑。所以,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敢於提問,首先教師要想辦法幫忙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放心提問。例如:對於情緒緊張而敘述不清楚的學生,教師能夠幫忙其說清意思,對於提問有錯誤的學生,教師不要批評或諷刺,挖苦,要表揚他們的閃光點。另外在課堂上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提問競賽活動,一組提出問題另一組回答,組內能夠補充回答,這樣學生將在競爭的氣氛中消除思想顧慮,就能夠大膽的質疑和提問。

在教學中要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提問本事,不能都按照課本按部就班,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不斷改革教學方法,進取採用科學的手段促使學生樂於提問,敢於提問,正確提問,在提問中受益,在提問中得到知識。

五、教學資料適當,精煉多講

在目前的數學教育中,數學教學普遍存在着這樣的下良傾向:加快教學進度,壓縮新課教學時間。這種做法使得知識發生過程遭到壓縮,學生的思維活動被教師的灌輸所替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不到應有的培養,知識的階段複習受到削減,結果是基礎不實,

經過對學生平常的發現,我發覺學生在學習上的成功和失敗在學生心理上會引起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對學習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剛進初中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本事相對還比較欠缺,如果有的教師“望生成龍”心切,剛開始一味趕進度,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複習或用來補充資料,提高要求,這很容易造成學生對教師所講知識沒時間去消化,理解不透徹,導致作業無從下手,錯誤率高,測驗得不到好成績,這給學生增加了失敗的情感體驗。尤其當學生接連遭受失敗時,學習數學的興趣被挫傷,其後果是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害怕,厭惡情緒,甚至產生“反正學不好,乾脆不學了”的想法,這對我們以後的教學工作極爲不利。所以初一教學進度要適當放慢。如有理數的運算中學生能夠記住運算法則卻不能熟練正確運用等,針對初一學生興趣和毅志力特點,我在每一個運算法則學完後都安排有練習課,使學生能夠鞏固做學知識,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我在教學資料的安排上有梯度,課堂上有意識地多安排一些練習的時間,精選一些中下學生“跳一跳,能摘得着”的例題,習題進行訓練,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學習的成就感。()這一組題目,由易到難,禮貌,兼顧到每一個層次的學生,以能者多做爲原則,使學生思維處於高度興奮和進取探討的狀態之

中,學生理解和輸出的信息大大增加,到達了個層次互補提高的目的。對於部分稍差的學生,我採取逐題完成的方法,不要求他們作業的數量,可是要求他們在有理數的計算中做一題就掌握一種題目的類型。開始階段也應多一些對作業的講評,使學生在講評中獲取成功感受,明白失誤原因,消除疑難問題。總之,進度要適當,教師教的節奏與學生學的節奏和諧發展,穩步推進。

總之,要使初一學生學好數學這門課程,首先是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而後要抓住學生的興趣特點,以培養學習興趣,爲初中學好數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教育教學隨筆教學隨筆新學年教學隨筆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4

1.培養良好的反思習慣。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創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問題情境,而且還要引導他們經常反思自己的認知過程,把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作爲意識對象,不斷地、積極地對其實施監視、控制和調整。逐漸使這種反思成爲學生自覺的學習習慣,從中體驗和認識有關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在解決複雜的數學問題時,對問題的反思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一是過程中的反思。即在審題過程中自已是否很好理解了題意,是否弄清了問題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繫。引導學生反問自己:見過這個問題嗎?見過與其類似的問題嗎?二是解題之後可引導學生作如下反思:解題使用的方法有沒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如果適當改變問題的條件或結論,問題將會如何變化?有什麼規律?本次使用的方法在以前是否用過?這些方法常用於哪些問題的探究?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通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和求解,悟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思路、方法、步驟和技巧,從而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

2.嘗試錯誤,激發反思。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錯誤,當錯誤的原因比較隱蔽時,容易產生反思認知體驗。這時教師要讓學生從中獲得反思的對象信息,並在反思中彌補知識上的不足和思維上的缺陷。通過反思,可以找出錯誤的根源所在,可以發現知識或思維方法上的薄弱環節。在某種意義上說,學生的思維質量可以在嘗試錯誤後的反思過程中得到優化。

3.反思數學思想方法,提高數學素質。

在解題時如先思考題目特徵,尋求基本思想方法,或在每一次解題後,都對自己的思路做出評價,將解題過程中反映的數學思想、方法進行總結、概括,這樣長此以往,不僅能鞏固知識,避免解題錯誤,還可以把解奐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及對問題的再認識轉化爲一個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優化他們的數學思維,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4.設計變式問題,誘導反思。

變式問題的解決有助於數學知識的靈活遷移。教學中要倡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的變式訓練,精心創設一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求知熱情的由淺人深、多層次、多變化的問題情境。在變式訓練中反思各種變式所共有的本質要素,揭示問題條件與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其隱古較深的知識規律。

5.優化認知結構的反思。

在解決問題之後.應重視知識的概括和提煉,反思探究知識的縱橫聯繫,歸納出有更高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的觀念,融會貫通並有序儲存,形成活化的知識組塊,優化認知結構。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是否具備丁與解決問題有關的合理的知識結構,通過解決問題是否達到了促進知識掌握的目的。發現自己知識結構的缺陷,應如何補救?總結本次探究的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本次學習的知識與以前的知識或相關學科的聯繫,從而提高反思認知能力。

6.對學習過程的全面反思。

應引導學生全耐反思學習的各個環節(預習、上課、作業、複習及學習評價等)以及反思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活動也有重要的影響.要引導學生通過對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意志的分析與評價,讓學生反思自己存在哪些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這些措施都十分有利於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是反思的,投有反思的學習不可能深刻,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學習是反思的,反思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重構自己的經驗,彤成自己的行動策略和方式。因而應使反思由過去單純的心理現象變成一種可操作的實踐行爲,直接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作用,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教率。

總之,反思能引起主體內心的衝突,動搖主體已有的認知結構的平衡,從而喚起思維,進入問題探究者的角色,實現由學習者到研究者的轉變。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爲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定義;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數的圖象的特徵和相關的性質;體會數形結合思想。

3、弄清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區別與聯繫;

4、 掌握直線的平移法則簡單應用 ;

5、能應用本章的基礎知識熟練地解決數學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構建比較系統的函數知識體系, 能應用本章的基礎知識熟練地解決數學問題。

難點:對 直線的平移法則的理解,體會數形結合思想。

三、教學媒體:大屏幕。

四、教學設計簡介:

因爲這是初三總複習節段的複習課,在這之前已經複習了變量、函數的定義、表示法及圖象,而本節的教學任務是一次函數的基礎知識及其簡單的應用,沒有涉及實際應用。爲了節約學生的時間,打造高效課堂,我開門見山,直接向學生展示 教學目標,然後讓學生根據本節課的複習目標進行 聯想回顧,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例如,在“圖象及其性質”環節中,老師讓學生自己說出一次函數圖象的形狀、位置及增減性,不完整的可讓其他學生補充 糾正 。這樣,使無味的複習課變得活躍一些,增強學習氣氛。 隨後教師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標準答案,然後教師組織學生以比賽的形式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爲了鞏固知識點,學生解決每一個問題時都要求其說出所運用的知識點。

五、教學過程:

1、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定義 :

一次函數:一般地,若y=kx+b (其中k,b 爲常數且k ≠0 ),那麼y 是x 的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對於 y=kx+b ,當b=0, k ≠0 時,有y=kx, 此時稱y 是x 的正比例函數,k 爲正比例係數。

2、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區別與聯繫:

(1 )從解析式看:y=kx+b(k ≠0 ,b 是常數) 是一次函數;而y=kx(k ≠0 , b=0) 是正比例函數,顯然正比例函數是一次函數的特例,一次函數是正比例函數的推廣。

(2 )從圖象看:正比例函數y=kx(k ≠0) 的圖象是過原點(0 ,0 )的一條直線;而一次函數y=kx+b(k ≠0) 的圖象是過點(0 ,b )且與y=kx 平行的一條直線。

基礎訓練一:

1、指出下列函數中的正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①y = x +1 ;②y = - x/5 ;

③y = 3/x ;④y = 4x ;⑤y =x (3x+1 )-3x ;⑥y=3 (x-2 );⑦y=x/5-1/2 。

2、下列給出的兩個變量中,成正比例函數關係的是:A、少年兒童的身高和年齡;B、長方形的面積一定,它的長與寬;C、圓的面積和它的半徑;D、勻速運動中速度固定時,路程與時間的關係。

3、對於函數 y = (m+1 )x + 2- n ,當 m、n 滿足什麼條件時爲正比例函數?當m、n 滿足什麼條件時爲一次函數?

3、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7、k,b 的符號與直線y=kx+b(k ≠0) 的位置關係:

k 的符號決定了直線y=kx+b(k ≠0 );b 的符號決定了直線y=kx+b 與y 軸的交點。當k>0 時,直線; 當k<0 時,直線。

當b >0 時,直線交於y軸的;當b <0 時,直線交於y軸的。

爲此直線y=kx+b(k ≠0) 的位置有4 種情況,分別是:

當k>0 , b >0 時,直線經過 ;當k>0 , b <0 時,直線經過 ;

當k<0 ,b >0 時,直線經過 ;當k<0 ,b <0 時,直線經過 。

基礎訓練二:

1、寫出一個圖象經過點(1 ,- 3 )的函數解析式爲 。

2、直線y =- 2X - 2 不經過第 象限,y 隨x 的增大而 。

3、如果P (2 ,k )在直線y=2x+2 上,那麼點P 到x 軸的距離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數 y =(3k-1)x,, 若y 隨x 的增大而增大,則k 的取值範圍是。

5、過點(0 ,2 )且與直線y=3x 平行的直線是 。

6、若正比例函數y = (1-2m )x 的圖像過點A (x1 ,y1 )和點B (x2 ,y2 )當x1 <x2 時,y1 >y2, 則m 的取值範圍是。

7、若函數y = ax+b 的圖像過一、二、三象限,則ab 0 。

8、若y-2 與x-2 成正比例,當x=-2 時,y=4, 則x= 時,y = -4 。

9、直線y=- 5x+b 與直線y=x-3 都交y 軸上同一點,則b 的值爲 。

10、將直線y = -2x-2 向上平移2 個單位得到直線 ;

將它向左平移2 個單位得到直線 。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我這學期做的一節彙報課。教學任務基本完成,最後剩下一道綜合訓練題沒來得及探討,留作了課後作業。從本節課的設計上看,我自認爲知識全面,講解透徹,條理清晰,系統性強,講練結合,訓練到位,一節課下來後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不會有什麼漏洞。因爲複習課的課堂容量比較大,需要展示給學生的知識點比較多,訓練題也比較多,所以我選擇在多媒體上課。應該說在設計之初,我是在兩種方案中選出的一種爲學生節省時間的複習方法,課前的工作全由教師完成,教師認真備課,查閱資料,蒐集有針對性的訓練題,學生只要課堂上能按照教師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可沒想到,在課的進行中,我就聽到有的教師在切切私語,都是初三學生了,怎麼好象沒有幾個學習的。我也感覺到這節課確實有一大部分學生注意力渙散,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致於面對簡單的問題都卡,思維不連續。糾其原因,是我沒有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學生沒有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課堂訓練以競賽的形式進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後續的刺激活動,學生沒有保持住持久的緊張狀態。

課後我找到了學委和科代表,請他們協助我一同反思本節課的優缺點,並把在以往的章末複習時曾採取過的另一種複習方案闡述給他們聽,就是課前先把所有的複習任務都交給學生完成,教師指導學生瀏覽教材、查閱資料歸納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方法,並收集與每個知識點相關的有針對性的問題,也可以自己編題,同時要把每一個問題的答案做出來,儘量要一題多解。再由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彙編,在彙編過程中要去粗取精。課堂就是以小組爲單位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學生是主角,在這個舞臺上學生可以成果共享,在這個舞臺上學生收穫着自己的收穫。臺上他們是主角,臺下他們也是主角。

但是在初三總複習時,我理解學生的忙,所以能包辦的我就一律代做,以爲這就是幫學生減輕負擔,學生自己去做的事是少了,可是需要學生被動記憶的知識多;教師把一節設計的井井有條,想要學生在這一節課裏收穫更多,但被動的學生並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中去,降低了課堂效率,又把好多任務壓到課下,最後教師減輕學生的課後負擔的想法還是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