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6.21K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1

數年來的學習和臨牀,使我認識到,中醫和西醫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兩種醫學分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對事物有着不同的認識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說中西醫產生於完全不同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礎上,這就決定了中醫和西醫在認識疾病的視角和治療疾病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中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是什幺?就是易、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學說等,這些是先哲認識、解釋世間萬物存在、演變、消亡的理論體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方法論。古人讀書必讀四書五經,這五經裏面就有《易》(《詩》、《書》、《禮》、《易》、《春秋》)。在古代這些理論認識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就像今天的數理化。

時過境遷,現代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現代醫學建立的基礎)已經成爲我們自幼在學校學習的認識事物的準則。中國古代哲學(科學)如易學之屬在現代人看來已經是一種“玄學”,甚至乾脆認爲是一種“僞科學”了,中醫隨之自然地讓人們覺得很“玄”了。

時下就連中醫學院的一些老師、學生都不信任中醫了,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其產生的原因,這裏暫不討論。問題是中醫是不是真的很“玄”呢?是不是就不科學呢?我想,關鍵是在於你能不能真正地認識中國古代科學(哲學),進而用這種思維來理解中醫。時刻用中醫的理法觀念來認識和治療疾病、不受現代醫學觀念的影響,是能否成爲真正的中醫生的基礎。中醫工作者必需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爲師者必不能授人以醫道之真諦而貽害無窮;爲學者必誤入歧途而流於半解,甚者對中醫失卻信心;若以爲醫必不能正確把握辨證施治之靈魂,其方藥亦不能合於理法矣!

我們必需清楚地認識到,用現代醫學的觀念來看中醫或許中醫很不“科學”;然而當我們用中醫的理法認識來審視西醫,其也並不完全“科學”。爲什幺呢?因爲中、西醫各脫胎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理法體系,各有各的認識角度和評價標準,用各自的標準去評價對方都是不恰當的,就像不能用籃球的規則來評判足球一樣。

長期的學習加上幾年完全獨立的臨牀工作,我對醫學的看法自然深入了很多。再次入學,對中醫的教育狀況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在初次入學時我很想學好西醫,覺得西醫學的很多東西是“很先進”的,所以花了很長時間閱讀西醫方面的書籍。西醫學知識的積累在臨牀上確實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因素,但是我經常感到西醫的東西在影響着我的中醫思維。我想很多在臨牀上工作的、能冷靜下來思考的中醫生都會有這種感覺。這是中醫生的悲哀,然而產生這種情況的根源是什幺呢?我想,也許是現行的體制特點。

雖然以後我亦將是一名中西醫結合工作者,但我一直有一個很極端的看法就是中醫生和西醫生的身份不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也就是現行的中西醫結合的體制特點(方式)要改變:一個人搞中醫就得單純搞中醫,不能同時搞西醫。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完全以西醫有關糖尿病的發病基理和治療手段爲標準,還有誰會認真的按中醫的理法辯證治療消渴病呢?那怎幺辦?很自然的,作爲一個臨牀醫生大家都會盡量充實治療糖尿病的西醫知識。這樣一來,我們的思維觀念完全改變了,精力也分散了,還談什幺繼承、發揚、創新?然而,目前中醫發展的狀態就是這個樣子,真正的中醫生很少了,而真正搞中醫、鑽研經文的人就更少了,中醫的精華與真諦將有慢慢消亡的危險!現在連民衆都知道很多中醫院只是掛羊頭賣狗肉,掛中醫之名行西醫之實!這正是需要我們認真看待的問題。

中、西醫生的角色集中於一人,帶來的一大弊病就是西醫思維的影響。這種干擾往往自己不易覺察,它就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深處,而這種影響往往是致命的,正如前面所談到的,中西醫分屬於兩個完全獨立的理法系統,任何以西醫的觀念來處方用藥都會影響到作爲一箇中醫生的辯證施治思維。

我在這裏不是在鼓吹純而又純的中醫,而是指出,中醫的理法系統是完全有別於西醫的理論、治療觀念的,作爲中醫生決不可受到西醫觀念的誤導。在當前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在中醫辨證、治療過程中不受到西醫知識的影響呢?我想,最根本的辦法是加深對中醫知識的把握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排除西醫知識產生的消極影響。

西醫的知識我們還是一樣要學的,這是當前的現實需要。中西醫在很多方面確實可以互補的,就像前面談到的糖尿病的治療,在控制血糖方面西醫有它很多優勢,胰島素的應用和製劑、給藥方式的改進(人工胰島不久必將面市)更是給不少糖尿病患者帶來莫大的福音,然而,目前不管是胰島素促泌劑、胰島素增敏劑、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及胰島素都不是針對病因治療的藥物,按中醫的話說就是非治本的。然而中醫治療的出發點就是強調治本的(當然中醫“本”的概念不能等同於現代醫學的病因),在臨牀上通過中醫藥的辯證配合治療,不少患者的病情都會得到更好地控制,減少降糖藥、胰島素的用量、降低胰島素抵抗、減少急慢性併發症的產生,我想這都是大家所共知的,同時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體現。

綜上所述,我是不反對中西醫結合的,只是希望這種結合不要變成“錯合”,不要“中不成西不就”。

目前中醫的教育基本是按現代的教育模式展開的,跟前人學習中醫的方式已經大不相同了。前人學醫講究師承、經典、臨牀,現在在校學生學習中醫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學西醫,甚至西醫的課程比中醫還要多,一些本屬於中醫的課程比如中醫兒科、中醫婦科、中醫眼科、中醫外科、中醫腫瘤等老師在課堂上講得更多的是西醫知識,而中醫方面的內容大多是一帶而過了。像中醫骨傷的治療,方法甚多,簡單有效,而在課堂上基本沒有涉及,已經完全西化了。這是一個讓人困惑的現象,中醫是不是真的沒得講呢?可現時在課堂上能對中醫的發病機制、治療特點進行深刻闡述的老師確實是很少了。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2

有人說:中醫是宏觀醫學,西醫是微觀醫學,中醫他承載了中國人的智慧,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發展,並使我們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觀察人類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醫學習之前我一直覺得,中醫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綱目》,右手給人號脈,並能用毛筆寫出藥方的文人,他的療效並不懷疑,可他的治癒時間確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藥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蟲動物所製成的湯劑,療效好。中藥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選擇西藥片。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我知道了什麼是中醫、中藥,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與疾病作鬥爭的智慧結晶,對於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又是世界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迄今仍然爲人類的醫療保健事業發揮着重要作用。

我國的中醫中藥經歷數千年,通過歷代無數醫家的努力得以不斷地豐富發展,從而逐漸形成其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他融入了我國古代用以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宇宙觀和方法論---陰陽五行。陰陽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但也有規律可循。陰陽即對立又是統一的整體,他始終處於此消彼長或此長彼消的不斷運動變化狀態,並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爲根基,且可相互轉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它們相生相剋也構成了對立統一的關係. 中醫診病則通過觀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現來推測內臟的變化,以確定病情,盡而就產生了四診,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國老中醫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於他結合中醫的理論把四診運用到了極至,如東漢的華佗、張仲景,明代的李時珍,他們爲中醫、中藥的發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有了中醫的理論,中醫的診斷就得有中藥的治療。談到中藥,他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其所有的藥物大多數源於我國天然產的,但也有源於外國的,還有少數化學藥品。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水土、氣候、日照、溫差、溼度生物分佈等生態環境各異,各地所產的同一種藥材,其質量優勢不一,可見中藥材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這就有了“道地藥材”。如四川的黃連、附子,東北的人蔘、五味子,甘肅的當歸,湖南地黃,山東的阿膠,廣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來,日本、韓國、加拿大等一些發達國家已把中藥納入其居民醫療保險體系中,歐美很多醫藥學家也將目光投向了植物製藥,中醫藥在預防、養身、保健、康復等方面也顯示出了其特有的優勢,我相信中醫藥會像我國的經濟發展一樣引領世界。我會認真的跟李冬黎老中醫學習,繼續鑽研刻苦學習中醫藥知識,掌握的更好更紮實。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醫的學習方法與路徑,是一個需要首先探討的問題。很多朋友學習中醫之前沒有很好地思考這個問題,入門的方式五花八門,有的一頭扎進傷寒論等經典裏,苦讀了數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經文背得爛熟,臨牀時,邊都摸不着,開口動手便錯,進而懷疑經典,懷疑中醫。

有的執迷於藥物學裏,變成了草藥醫生,單方醫生,把個別中藥和處方視爲絕密,越求越奇,以爲不是深山老林裏的神藥或者異人奇方就不能治病。

還有的求於易,求於道,將中醫和氣功,宗教混於一談,強詞奪理,故弄玄虛,不提也罷。

我想,這些不應該是朋友們學醫的初衷。

我雖然出生在中醫世家,卻也在醫學上走了很多彎路,對臨牀療效的追求也曾經讓我倍感艱辛,回首這20多年的學醫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醫本來是一個簡單明白,好學易用的學科,卻被有意無意的蒙上一層又一層的神祕面紗。

在這個處處追求效率的時代,還原中醫的本來面目,破除中醫迷信,節約後來者的精力和時間,就是我現在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唯其如此,中醫界方可吸引優秀的年輕人,才能發揚光大。

學習的方法和路徑——先從端正態度開始。

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說過,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強調的是,下面這種學習方式適合有一定基礎,希望深入系統掌握中醫體系的人,也適合已經學醫幾年,或者讀完了中醫院校還一頭霧水,願意重新鑽研的情況。

一,先宏觀後微觀。

一定要先對中醫的學術體系有一個整體的大概印象,先通過走馬觀花式的瀏覽,然後再去學習具體的知識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種祕方,技法當中,紛紛擾擾,一鍋漿糊。

臨牀上遇到很多醫生已經號稱可以攻克絕症了,結果自己得了感冒,還分不清是風寒還是風熱。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塗,如何能夠登堂入室?

二,培養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強調死記硬背。

中醫學讓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誦大量的內容,而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體會是中醫學裏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其實是不多的。遠遠不如法律,外語等專業。

很多內容,理解以後就會記得,而沒有理解,記來何用?當然,理解也是分層次來的,先淺後深,先一般後特殊。

中醫知識浩如煙海,人的精力時間都有限,一個醫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學,也不可能什麼病都會治,關鍵是能構建自己的學術體系,在一定的範圍內有所建樹,善莫大焉。

我記得當年背了好幾百個處方,但是臨牀根本不怎麼用,現在還能背的處方不會超過50個吧,也沒有臨牀開不出方的情況,呵呵。

學習方劑的問題,我以後會單獨論述。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一個臨牀醫生真的不需要學那麼多處方。千招會,不如一招精。一方融會可變數方,一法學透可變數法。

很多老醫生喜歡炫耀自己當年是如何過目不忘,博聞強記。先大量的背誦,以後慢慢理解,對於幼兒學醫,這個當然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是成年人記憶力差,理解力強,就不應該這樣學。何況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臨牀水平真心不怎麼樣,可惜了背書受的那些罪喲。

傳統的學習方法,打雜三年,抓藥三年,抄方三年,動不動十幾年以上纔可以出師。真正學醫的時間並不多,這些規矩裏面,包含着對學徒勞動力的殘酷盤剝。

而我以爲,一個完全沒有醫學基礎的人,中等資質,學習條件和方法合適,三年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這是我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至於執業醫師考試,我指導的幾個學生都能超分數線近一百分過關。也可以證明這一套方法對付應試教育還是同樣有效。

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學中醫。

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醫學體系以後,再去研究各家學術

對前輩的經驗,帶着懷疑的態度學習,以臨牀療效來驗證。

凡是科學的體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邏輯,無法理解的東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

這是因爲你沒有一定的基礎,無法分辨是非,輕易轉進中醫各家學術的嘴仗裏,除了更糊塗,沒有別的收穫。

我常常說看一個人學醫的水平,看看他買了些什麼書,可以得知八九,也是這個意思。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4

在炎炎的烈日下,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每一年的暑假都是令我們興奮而又期待的時候,以前我們總是早早就計劃着暑假該去哪裏玩,而現在我已經是一個大學生了,將近兩個月的暑假不能只顧着玩,要好好利用。於是我決定找一份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一來可以增加社會經驗,拓寬知識面;二來可以鍛鍊自己與人的交際能力。

暑假回到家之後,和爸媽商量了一下,選擇了一家離家比較近的小型藥店。在去藥店之前,心裏很忐忑,畢竟自己的專業知識很少,害怕會被拒絕。見到藥店老闆後,我向老闆表明了我來這工作主要是爲了積累經驗,工資多少不重要。老闆很爽快的答應了,安排我第二天來上班。

第二天我早早就來到了店裏,開始了我的社會實踐。我先熟悉了一下藥店的環境,雖然這是一家不大的藥店,但藥品的種類還是挺齊全的。由於我還是一名大二的學生,專業知識甚少,還沒有資格出售藥品,所以在藥店裏我只做一些簡單地工作。經過兩三天的摸索,藥櫃上的藥品我已經差不多都認識了,對每種搖所對應的療效也有了一些瞭解。藥品大致分爲Rx(非處方藥)、OTC(處方藥)、保健品、特殊管理藥品。而常被購買的藥品,如感冒藥、消炎藥、胃藥等則放在方便拿取且顯眼的位置上,所有藥品都是標明價碼,按區域內商品擺放及分區分類。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對藥店的流程已經滾瓜爛熟了。每當店裏的銷售員忙不過來時,我也可以上前向顧客推薦介紹一些顧客想要的藥。每次我都是很小心翼翼的,深怕出一絲紕漏,每當我拿不準主意的時候,我都會問問店長,以確保萬無一失。雖然每天回到家全身都像散架似的,很累很累,但是我的勤奮得到了店裏各位阿姨的讚賞和老闆的肯定,我的心裏是充實又快樂的。

慢慢地,在藥房裏,讓我感觸最深的便要數每天匆匆的過客們。他們大多面帶焦慮,或面帶病容。總之,形形色色的面孔每天不斷地變換着,藥店彷彿是人生的大看臺,上演着各種喜怒哀樂的劇情。雖然每天早九到晚五的工作,時間很漫長,甚至有時站到腿一陣一陣的痠痛,但是隻要聽到顧客不經意間對我態度的讚揚,一切的'隱忍都煙消雲散。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5

4月25日,護理部組織全院護理人員集中學習“中醫知識”,以“人人蔘與,共同提高”爲原則,以“學習中醫,用好中醫,爲人民羣衆健康服務”爲目的,旨在進一步夯實全院護士的中醫基礎,提高護理質量,促進醫院中醫內涵建設。

護士樑映慧針對現在人類面臨的四大健康憂患—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飲食結構和精神情志,使人類身體素質下降、體質日益衰弱的問題,開展了中醫體質飲食養生的講解。主要內容有:瞭解什麼是中醫體質;如何判斷體質類型;通過調整飲食糾正體質的偏頗。內容非常貼近生活,護士們聽得津津入味,爲自己 健康學習的同時,也大概瞭解了精氣學說和陰陽學說,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中醫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與生活實踐中認識生命、維護健康和戰勝疾病的寶貴經驗總結,學習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和增長知識,所以狠抓中醫知識,發揮中醫優勢是提高護理質量永遠不變的政策方針。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6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中醫美容的萌芽。逐漸發展到今天,已經趨於成熟,各種技能方法與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朝代的史書上或各種古代醫學書籍上都有較多的記載。我國生活美容和醫學美容相互促進發展,構成了中醫美容的悠久歷史。從遠古的最簡單的美容方法開始逐步摸索,前進取得了無法比擬的成就。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科技水平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醫美容有歷史悠久,時間豐富,對生活美容的介入,有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具有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等特點。有多種美容方法,如:食膳美容,鍼灸美容,推拿按摩美容,氣功美容等方法,可見中醫美容的多樣性。中醫美容還分爲多種臨牀學科,有皮膚美容,眼科美容,耳鼻咽喉科美容,內科美容等,可見中醫美容的兼容性。

學習了中醫美容,不僅對中醫的一些基礎理論有了初步瞭解,還掌握了一部分美學和美容學的知識。這不僅對今後的生活有幫助,而且對臨牀醫學的學習也開闢了一條新道路。中醫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中醫美容更是一門要求技術精湛的學科,學好中醫美容,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以後還會學到中藥美容的知識,要求掌握的知識會更謹慎,精準。在這短短的半學期學習到的雖不深,但是已經激起了我的興趣,我會繼續努力,讓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層樓。

1. 簡述中醫美容的歷史延革

2. 中醫美容方法有那些?

3. 請敘述兩味美容中藥的性味,攻效,主治,並結合臨牀實例談談自己的體會

4. 列舉瘦身常用穴位並說明其體表定位與操做方法

5. 如何理解中醫美容學的基本理論特色並舉例說明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7

我是學中醫出身的,如果你是想進醫院,拿醫師資格證,成爲一箇中醫臨牀醫生的話不防自考去實現,但是現在的就業形式對自考來說是不太合適的。如果你是爲了興趣,並不以此作爲謀生手段的話,我可以推薦幾本書你看:首先是《中醫基礎理論》這是必看的,這是基礎,是你踏入中醫殿堂的鋪墊。

必須認真的掌握。其次是《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這些是臨牀基礎,也是必看的。中醫基礎血紮實了,學這些可以比較輕鬆,尤其是診斷。學中醫其實就像走路,一條道,分幾條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後你會發現任何一條岔路都能幫你達到目的地。再次就是中醫的各個臨牀應用的瞭如《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等等,值的一提的是《鍼灸學》很有用的,就算給自己保健也是不錯的。

最後如果想拓展,學習古代的中醫專著則《醫古文》要看,前人的精華太多了,如:《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丹溪心法》《景嶽全書》《脾胃論》等都可以看的。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8

今年一月的時候,我記得天氣很冷,無意中在某著名購書網站中看到一本超級暢銷書《求醫不如求己》,先到網上看這本書的一些章節,覺得非常棒,立即買了一套。

書送到後,迫不及待地翻閱,當時簡直把作者中裏巴人奉爲神仙,驚爲天人。書中說了一些經絡和常見穴位知識,還講了一些頭疼腦熱高血壓等常見病運用經絡療法的治療,另外還有一些日常保健的按摩及推拿手法。爲了更詳細確切的知道這些手法,比如推腹法,金雞獨立法,打通小週天法,我還到優酷網和土豆網等視頻網站下載了相關的視頻

這本書裏面很多是講到了刮痧和拔罐療法,以及按摩穴位等方面。爲了親身體驗這些效果,我又在淘寶網上買了整套的一拔通真空罐和刮痧板刮痧油等等。天寒地凍的,我躲在被窩裏給自己刮痧拔罐。(提醒下,後來通過學習才知道,因爲冬天在中醫理論中是屬於收藏的季節,所以如果不是身體非常不舒服,不要輕易的去拔罐刮痧,不要對身體穴位進行強刺激,如果真的一定要進行這些治療,那麼也必須做好保暖工作,而且在治療後半個小時內不要接觸冷水。)

因爲我的身體一直都不屬於那種非常強壯的那種,所以纔對健康問題有非常強烈的關注,看到這套書的一些療法,用個稍微不太貼切的比喻,簡直就象餓了三天的人突然面前出現一碗白米飯。那種如癡如醉的學習和陶醉,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O(∩_∩)O哈哈~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9

在開始進行大三學期的選修課的選擇時,我看到了中醫藥膳這門課程,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其實最開始我選擇中醫藥膳課的原因是因爲我很愛吃,“民以食爲天”嘛。但當我真正開始上課之後,我更相信我做的選擇是正確的。

周儉老師爲我們講的都是一些易於製作的,貼近生活的藥膳方子,都是針對不同人羣的常見病而做的,使我學到了很多養生的方法,原來好身體是可以吃出來的。很多人以爲食療和藥膳是同樣內容、同樣目的的一門學科,因爲它們都是通過食物來調理機體,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之處。食療是以純食品爲原料,以保健爲目的的一種方式。而藥膳是以食品和藥品共同製作,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可以說中醫藥膳學包含了藥膳和食療兩方面的內容,但更偏重於藥膳。中醫藥膳學注重調理,沒有峻藥猛藥,只要長時間堅持服用,一般都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隨着中醫藥膳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目前社會上對中醫養生的關注度逐漸增加,各地都陸續出現了以藥膳爲主題的餐廳,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了藥膳這種防病治病的方式,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藥膳方子被研究出來,應用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吃飯就達到治病、防病、養生的目的。

通過對中醫藥膳的學習,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補養生的食譜,現在我也能自己製作一些簡單的藥膳方子。以後我就可以針對自己和家人不同時候的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藥膳調配,可謂終身受益。但是藥膳方子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則。藥膳方子一定不能犯中藥禁忌。既然藥膳是通過將藥材與食材相結合而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那麼就不能對人體有任何害處,如果一個藥膳方子中的藥材互犯禁忌,那藥膳就不是治病的藥了,而是“致死”的藥!當然,這是最爲嚴重的後果,但如果藥物犯了禁忌,是一定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那麼你通過藥膳養生的目的就事與願違了。其次藥膳還一定要能夠平衡陰陽,因爲食用藥膳的目的就是要養生,如果一個藥膳方子不能平衡陰陽,那麼服食久了就會導致體質陰陽失調,這樣就得不償失了。藥膳的主要目的就在於將體質內有失偏頗的陰陽二氣通過食材的藥理作用進行調和,最終達到平衡的狀態。中醫藥膳的目的還在於調理臟腑、扶正祛邪,將藥材融入食物中,通過日常三餐,慢慢作用於患者,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患者體內的邪氣就會逐漸被食物中的藥材祛除,疾患也會慢慢的治癒。通常人們很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別人說吃了這個好,自己就跟着吃,而沒有考慮是否適合自己。中醫藥膳要講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是說不同的人體的素質稟賦、體質強弱、性格類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樣,即使在同一人體,於一生中各個時期其體質及血氣盛衰也有所變化。

進行藥膳方子的製作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區別對待,採取最適宜的藥膳方案。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的人,其飲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態的人,其飲食宜忌也有差異。例如體胖的人多痰溼,適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體瘦的人多陰虛,血虧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物。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自然條件、人文情況均不一樣,因而人們的飲食習慣、體質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異。在選用藥膳方子的時候,也必須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應地選取適應當地特徵的藥材、食材。最後就是因時制宜,人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整體,自然界有寒、熱、溫、涼四時不同的氣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們日常生活飲食要與氣候相適應,才能調養機體,健身防病。比如春天氣候漸暖,飲食既不能過溫,也不能過寒。當選擇平淡清補的食品,如蛋類、山藥、蘿蔔等。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水分蒸發過多,津液耗傷,消化功能減弱,加之貪食生冷,極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應減少肉食,宜選擇清熱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魚類、粥類、蔬菜、西瓜之類。秋天氣候漸涼而乾燥,人們胃腸功能經過夏天的耗損逐漸增強,但不宜過食葷腥油膩,防止胃腸負擔過重,應選擇平補生津潤燥之品,吃飯的時候配合乳製品、蛋類、梨、蘋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氣候寒冷,食宜溫補,增強禦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雞肉之類,適當佐些辛辣調味之品,但不能過多,以免生痰助熱。這些都是製作藥膳方子應該注意到的問題。

《黃帝內經》一書中說: 早在 20xx 多年以前, 《黃帝內經》一書中說:五穀爲養,五 “ 五畜爲益, 五菜爲充, 氣味合而食之, 以補精益氣。 ” 果爲助, 《神農本草經》收載了許 在古代,藥物和食物是分不開的, 多治病與養生皆宜的品種,如大棗、薏苡仁、芝麻、山藥、 藥膳,古代稱爲“食療” 蓮米、核桃、龍眼、百合、蜂蜜等。 藥膳,古代稱爲“食療” 、 食治” 食補” “食治” “食補”等。我國著名醫藥學家,如張仲景、孫思邈、 、 孟詵、陳直、忽思慧、李時珍、王孟英等,都曾對藥膳有過 , 論述。如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設藥膳專篇《食治門》 “ ” 認爲: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爾。忽 ,深刻地闡述了養生之道, 思慧曾著藥膳專著《飲膳正要》 特別是飲食與保健的辯證關係。陳直曾著老年保健專著《養 , “ 調而用之, 則倍勝於藥也。 老奉親書》 說:人若能知其食性,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10

數千年來,造福於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繁衍,也爲世界醫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當前中醫、中藥和鍼灸在大部分國家佔有一席之地,利用中醫理論和臨牀經驗研究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雜症漸成趨勢。

通過這次與沈紹功先生的交談以及對他的訪問,我更加深刻體會到中醫之路的曲折艱難,中醫發展的流長、博大精深,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發揚傳承中醫精神的意志和決心。

沈紹功,男,漢族,1939年5月出生,繫上海大場枸橘籬沈氏女科第十九代傳人。196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學院六年制醫療系,畢業後一直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從事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腫瘤病房負責人,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冠心病急症研究室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學位委員。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第三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中醫急診雜誌副主編,中國中醫科學院臨牀所特聘顧問。承擔並參與國家中醫腫瘤、心腦血管病等多項攻關課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老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幼受中醫薰陶,爲中醫藥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一切爲了臨牀,療效纔是硬道理”。他主張醫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反對死啃書本也反對沒有理論的盲目實踐,有理論、有實踐並能用理論指導實踐的才能稱得上是醫學家。

老注重醫學傳承,平等待人,他認爲中醫藥的生命力在基層。

多年來,他注重基層醫生特別是鄉村醫生的醫學教育培養,不辭辛苦,毫無保留的傳授沈氏家族積累的診療經驗,在業界得到肯定,受到廣大基層醫生的尊崇和愛戴。

二十多年來,我所走過的學醫道路,是艱苦的,曲折的。總起來有以下體會:

(一)要學好中醫,必須打好兩個基礎。首先是古文基礎,最低要求繁體字能認識,文言文能斷句。再就是中醫基礎,如《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的白文要選讀,藥性、方歌、脈訣、經絡歌訣要熟讀,有了這兩個基礎,才能繼續深入下去。

(二)要多看幾種好的參考書。我在讀高中的時候,老師教我讀古典醫着是不錯的,但是指導我看的參考書,只限於汪切庵、陳修園兩家,這就太侷限了。後來我在中醫大時所看的參考書,就使我的眼界開闊多了,因而獲益不少。

(三)要多跟幾個好的老師,因每個老師各有他的長處。比如,有的老師長於傷寒;有的老師長於溫病,有的長於雜病,有的長於婦科,有的長於兒科。根據各老師辨證用藥的特點,取其所長,爲我所用,這就大有好處。但這個條件如不具備,也可自學成材。

(四)學醫要有堅強的意志,朝斯夕斯,持之以恆。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前途,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氣。在順利的時候,又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刻苦學習,繼續前進。我在學醫過程中,學習情緒曾有幾次大的起落,教訓是很深刻的。

(五)在醫療作風方面,對同道不要貶低別人,擡高自己;對病人無論工人、農民、領導幹部,都要一視同仁,詳細診察,不得草率。有時病人情緒急躁,要求過高,也只能耐心說服,體諒病人。但也不能遷就病人,投其所好。更不能乘人之危,向病家需索財物,這是起碼的醫德。

我現在已經是一名大三的杏林學子,我以自己身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這個中醫情結深厚的學府而感到驕傲自豪,我更爲遇到這麼多醫學精湛的中醫老師而欣喜,我將在這片熱土中繼續揮灑激情,爲中醫大的明天,爲中醫學的未來繼續前行。

學習中醫的心得體會11

衆所周知,中醫是中國幾千年唯一的醫學,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醫,中醫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繁衍昌盛,幾千年來的保健事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醫與西醫在專業技術上各有所長,各有優勢和特點。西醫的優勢在於精密儀器的檢測、高超的外科手術、複雜的器官移植、先進的搶救手段等。而中醫的優勢恰恰是西醫薄弱的方面,中醫的辨證施治既準確又靈活,奧妙無窮,對診治許多疾病,有其獨到的特點。如對功能性疾病的診治,退行性疾病的診治,病毒性疾病的診治,痰飲淤血病的診治,疑難病證的診治等尤具優勢。人民羣衆對中醫中藥的認識比較深刻,有相當多的人羣喜歡中醫中藥。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進化,人們對健康長壽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中醫中藥的治病之本、調理、滋補功能就顯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國人的傳統認識是中醫越老越吃香。一個年齡大的中醫,儘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稱老中醫,甚至誇大一點稱“名老中醫”,這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中醫是終身制的職業。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學好中醫呢?《扁鵲倉公傳》雲:“人之所以病病疾多,醫之所以病病道少”,這說明中醫難學。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又說:“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

學中醫誠然難,學精則更難。但既學醫就必須學精,至少要確立“學精”這樣一個奮鬥目標,方能學成一個好中醫。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呢?根據我個人學醫的體會,主要在於兩點:一要認真讀書。中醫的書籍,用“汗牛充棟”來形容,尚嫌不夠。讀中醫的書,不僅要讀懂、弄通,而且要熟讀、熟記,對許多重要的內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醫診斷學、中醫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溫病學、傷寒論、金匱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論功底還必須學好《內經》。讀中醫的書,要善於融會貫通,中醫學的理論均源於《黃帝內經》,中醫的各科臨牀,均源於歷代醫家的經驗積累和實踐總結。

舉例說吧,比如學《傷寒論》,不僅要與《金匱要略》相融合,還要上與《內經》相聯繫,下與《溫病學》相聯繫,此外,還要與內科學、方劑學、藥物學、診斷學相聯繫。比如《傷寒論》的少陽證,這個少陽證就出自《內經》的《素問熱論》。《內經》的少陽證只限於少陽經脈症狀“胸脅痛而耳聾”,而《傷寒論》的少陽證則爲半表半里證,膽火上炎,症見“口苦,咽乾,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必煩喜嘔”,用小柴胡湯主治。再聯繫溫病學中亦有一個邪鬱少陽證,寒熱類虐,心煩,口渴,脘痞,舌苔黃白而膩,用蒿芩清膽湯主治,系溼熱鬱閉少陽。如此聯繫比較,自然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