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高效課堂學習的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6.6K

5月14日至18日,由杜繼英副局長帶領的局直初中、小學校長及普教科、師訓科、督導室、教研室一行20人,赴濰坊、哈爾濱參觀學習,期間先後參觀濰坊市實驗小學、濰坊廣文中學和哈爾濱道里區經緯小學、哈爾濱市第七中學等四所學校,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參觀高效課堂學習的心得體會

之一:“真是奇怪了,難道這裏的樹都不落葉?”

無論是濰坊還是哈爾濱,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所到四所學校,路面、樓梯、牆壁、玻璃、桌椅、牆角、操場、廁所等等,沒有雜物、沒有污漬、沒有灰塵。索淑敏校長說:“我特別注意看了人家的廁所,和其他地方一樣的乾淨,說明不是臨時整理的”;翟曉明校長感嘆:“真是奇怪了,難道這裏的樹都不落葉?”;在哈爾濱市的街上,我們還驚奇地看到,在任一汽車站上都有的排隊候車現象,這些“奇怪”現象,足以說明那裏的人們的素質。

之二:“效率就是高!”

在廣文中學,我們有幸觀摩了一節語文課,作課的是應邀指導廣文中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餘映潮老師,課題爲《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本節爲主體閱讀課,餘老師按“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講一講”進行,其中“讀”的環節(用時15分鐘)主要是“吟誦全文”,餘老師先指導學生自讀,分別要求讀出“抑揚”,讀出“頓挫”,讀出“緩急”;再組織男女生集體讀;接着是試背誦,多數學生確實背誦的很完整。記的環節(用時10分鐘),主要是積累,餘老師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現海涅、汪國真、王家新的作品片段,要求學生“筆記”並自讀和齊讀。寫作環節(用時10分鐘),要求限時寫一篇百字左右的演講稿,題目自定,但要選用本節所學文章中的一、兩句,在老師示範之後,多數學生都在規定時間完成。講的環節(用時10分鐘),老師徵求學生個人意見後,先後有八位同學當場“演講”自己的作文,老師當即給予點評。最後老師播放了杜甫、李白的詩句結束本課。這節課,“讀”味厚重,當堂背誦,當堂寫作,當堂演講,不可謂不“高效”。

在濰坊市實驗小學,校長彙報、師生展示後,主持人要求杜繼英副局長可以給現場的五年級學生出題作詩,杜局長出的題目是“母親節感懷”。大約五分鐘後,陸續有學生現場展示並誦讀了自己的作品,其中有各種詞牌或自由詩,寫作速度和水平令人驚歎!

在哈爾濱市第七中學,參與接待的教師個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周到細緻,且格盡職守。參觀、聽取彙報、相互交流之後,就在交流現場,校長挽留我們觀看“參觀畫冊”,大屏幕當即播放了我們在七中參觀學習的主要圖片及文字說明。何贊朝校長說:“七中的接待能力就是強”;李琳華校長說:“我看當晚電視,哈爾濱電視臺就有咱們參觀學習活動的新聞報道”。

之三:“校園文化品位不一般”

在哈爾濱市第七中學,講解者有教師、有學生,他們能解釋校徽、校訓,能解說牆壁的圖片、標識,能回答參觀者的各個問題。這得益於哈七中的“校園文化研討會”,研討會不僅讓老師們加深了對辦學理念、校風、校訓等顯性文化的理解,而且讓大家對哈七中的工作目標達成廣泛共識,隨着顯性文化深入人心,這種顯性文化便成了師生心中的“行爲準則”,進而爲繼續豐富文化內涵打下堅實基礎。

在濰坊廣文中學,不僅百年前男子學校文華館、女子學校文美館還完美保留,而且廣文中學“適才教育”課程體系的三類課程已彰顯其各自作用。“學科課程”着重於學生知識和方法學習的“引橋”課程。通過“引橋課程”、“整合課程”、“梯級練習”對國家課程進行“生本化”的改造,使國家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情感需求,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夯實學生的發展根基;“活動課程”包括“大家系列”、“文化系列”、“實踐與探究系列”等近40個課程模塊,組成了學校特色課程,培養具有“大家風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的廣文學子,與省市地方課程有效整合支撐學校的特色培養目標,使培養的學生具備與衆不同的特質;“學校課程”以“自主-體驗”爲主要方式,包括“入校教育、離校教育、主題教育、綜合實踐、班會、國旗下講話、節日活動、學生社團、陽光60分、演講與口才”在內的十大活動課程體系。一系列豐富多彩活動課程的設置,切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要,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成爲提升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個性的強有力推手,也促使一大批素質全面、個性特長突出的學生從中脫穎而出。

在道里區經緯小學,走進學校大門,“奠基”兩個大字連同一本翻開的厚重的書清晰地映入眼簾。奠基,顧名思義奠定堅實的基礎。“奠基”二字,時刻提醒着經緯小學的每一名教師要爲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要爲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要爲學校的發展奠基,要讓經緯小學的每一名孩子,學習從這裏開始,成長從這裏起步。爲了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突出辦學特色,將樓廊文化的主題分別確定爲“樂”、“融”、“傳”、“創”,有效利用樓道兩側空間,一側開闢了“學校在我心中”、“家鄉在我心中”、“祖國在我心中”、“走向世界”四個板塊;另一側開闢了“關注成長”、“明星課程”、“繽紛社團”、“愛心義工”、“七彩評價”等內容,將無形的精神文化與有形的物質環境有機結合,發揮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學生一走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校園文化的吸引力。其中樓層文化主題定期變化、師生全員參與設計和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