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錦集6篇

學識都 人氣:9.9K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師學習心得體會模板錦集6篇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xx年x月xx日,xx教師進修學校特地邀請了“中華吟誦廣東中心”的xx吳教授,爲我們講授《吟誦與國學教育》。

在講座上,xx吳教授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矛盾能夠把《紅樓夢》倒背如流,魯迅幼小時期就能背下《綱鑑》,而楊振寧在初入中學時背誦過整本《孟子》……事實證明誦讀中國經典會使腦子變聰明。

帶着好奇之心,我認真地聽吳教授講課。吳教授先把吟誦的入門法則發給了我們,讓我們認真領會。然後依着法則,吳教授帶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吟誦《登鸛雀樓》和《清明》。老師們在吳教授的帶領下由拘謹地讀到放開來讀,由原來的朗讀也變爲依字行腔地誦讀, 教室裏吟誦之聲此起彼伏,老師們興味盎然。對於如何找入聲字,吳教授告訴我們:我們先用台山方言把詩句讀一次,那個讀得又短促又用力的就是入聲字。根據吳教授說的辦法我們都試着找入聲字,結果基本上都能把詩句中的入聲字找出來。

下午是最開心的時刻,因爲我們分小組進行練習吟誦。各個小組根據吳教授教的吟誦方法,再加上手勢來吟誦古詩文,教室裏氣氛熱烈,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聲不斷。輪到表演吟誦的時候,有兩個小組竟然能夠以唱的形式來吟誦古詩文,令我佩服不已。

通過培訓,我知道了吟誦是中國唯一的誦讀方法。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一定會把所學到的吟誦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讓我的學生也能感受到吟誦的魅力!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微課”是當前教育教學中的一個熱點話題,也是本次國培學習的重點。通過學習微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的幾點膚淺的感受:

 一、對微課的理解

微課是微型課程的簡稱,是教師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組織起來的相對獨立與完整的小規模課程。它以視頻爲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有別於傳統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它能使學生和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問題。

二、微課的特點

1、小:即微課容量小,目標明確,具有相對獨立性。微課的內容往往是一個具體的點,而非一個泛面;持續時間較短一般控制在5—8分鐘。

2、活:即微課內容的選擇範圍廣泛,內容相對集中。微課可以涉及很多課程內容外領域並且適合於不同學生。微課立足於當前教育教學工作,選題貼近學校、貼近教師、貼近教育教學實際即可。

 三、微課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要求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資源開發與利用能力,信息技術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微課製作更能體現教師這一綜合能力的運用。不會OFFICE辦公軟件,不會視頻、音頻的剪切與處理,根本談不上微課。

通過網絡國培教育的學習,尤其是對微課知識的學習,使我對微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也學得了一定的製作技能。我將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深入研究學習並且反思微課教學,不斷的嘗試微課教學研究,進一步提供自身的綜合業務素質。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不久前意外碰到的一位畢業已久的女生對我說的話令我感動不已,她說她對她們小學五、六年級時我擔任他們辦主任的情景非常懷念,永遠難忘。她很感謝我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學高爲師,德高爲範。”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中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教師對其的影響不僅是一時的,更是一生的。我記得有一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師們齊聚在巴黎,有人問他們最難忘的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幾乎是幼兒園、中小學的教師和生活給了他們深刻的印象和啓迪。

“爲人師表,教書育人”。因此教師這一職業是神聖的,擔負着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鉅、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的天職。這段時間學校又一次組織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規範的內容有六條,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終身學習。這六條規範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規範教師的育人行爲,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通過反覆學習,我覺得《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的核心問題是師德修養問題。

師德修養實際上是教師道德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行爲和習慣諸要素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舊到新質的矛盾運動過程,因此也就決定了它是一個長期的艱苦過程,這就必然要求教師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師德認識的提高、師德情感的陶冶、師德意志的磨練、師德信念的確立,還是師德行爲和習慣的培養都不可能是短時期的、輕而易舉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個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不斷的選擇自己的行爲,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和發展,會提出許多新的問題,教師總是面臨新的選擇考驗,教師道德修養也就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而是要求越來越高,永無止境。所以每一個教師都要長期修養,不斷磨練,做到堅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質修養不斷提高,達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適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來說個性的重要,因爲,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杆,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

透過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嚴以律己,注重言行。

爲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潛力,每一天都帶着一份好情緒投入到工作中,帶着微笑迎接孩子。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的應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能夠說每一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來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

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爲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內在的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紮實有效。

第三,刻苦鑽研業務。

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爲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務必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並在教學實踐中鍛鍊和提高。我們必須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用心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四,注重團隊合作。

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忙。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在工作中我們就應注意與老師的合作,不計較個人得失,以羣衆榮譽爲前提,做好每一項工作。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爲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12月4日,經濟系黨支部組織召開了以"解讀新黨章"爲主題的學習活動。經濟系、思政部全體教工、學生黨員、團學聯合會主席團成員、各部部長、協會主席、各班團支書參加學習,XXXX負責組織。下面,談談自己學習《黨章》的一些心得體會。

新黨章增加了將近700字,現在是27段。增加的這幾段主要是寫入了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整體佈局——即在黨章中更加鮮明的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

"科學發展觀"部分,共8段。其中第7、8段是新增加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集中全黨智慧,提出了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這區區169個字,將科學發展觀寫入了黨章,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有的。它告訴我們兩個事情:1、科學發展觀和前人的思想有什麼關係?——它跟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又是與時俱進的。2、作爲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科學發展觀對我們的工作、對我們的事業將有什麼作用?——它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在這裏,我對這段話特別有感觸:"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髮展黨歷盡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爲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鬥"。還記得上課時我曾和學生們談起,我是生長於改革開放以來的"80後",是眼看着中國從物質匱乏的年代一步步走到今天這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小時候扒着玻璃櫃臺看着裏面的素色橡皮都無比憧憬;到後來家旁邊開了第一家只有在早期香港電影裏才能看到的"超市",經常走在裏面流連忘返,覺得無比幸福;到現在,衣食住行用各個方面都享受着無比便利的現代化條件......這些改革開發以來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我們感同身受。

這一段,把迄今爲止從改革開放以來所有的成績和進步的原因或者說是根本的原因提出了論斷,這個論斷就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包括這條道路,包括這個理論體系。而談及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髮展"這三個要求,便是一點也不意外、一點也不空洞、一點也不輕鬆的事情了。是啊,雖然與曾經的歷史相比,我們現在身處相對和平的年代,但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更何況,我們還身兼着"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這一段,不僅對我們取得的成績總結了原因,更重要的是爲我們的將來指明瞭任務和方向,這理當激勵並鞭策着我們全體黨員,爲之奮鬥!

作爲一名基層的共產黨員,我深深的感觸到自己的所作所爲是多麼的渺小,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些方面沒有嚴格的要求自己,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我很慚愧。所以,這次的學習也可以說自己應該爲自己敲一下警鐘,告誡自己要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武裝自己、完善自己,以適應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中社會的發展。要認真履行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服從黨的組織和領導,嚴遵黨的紀律,雖然自身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是作爲一名中共黨員,我願意以黨和政府爲中心,緊緊圍繞其周圍,與所有人一起,把自己微小的力量付出,爲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奉獻出一份光和熱。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3月17日我們有幸到臨沂九小參加了臨沂市教研室組織的第五次骨幹教師集體學習研討活動。爲期兩天的學習討論,我們雖然僅僅是列席,沒有參與發言,但是我們每時每刻都感覺自己沐浴着知識的春風,在明媚的春風裏,成長拔節。聆聽着一節節情趣橫溢的作文課,感受着一次次睿智精當的評課議課,我禁不住暢想自己能否在若干年後也成爲他們的一員,和更多行業精英們彼此悉心交流實踐所得,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而那該是怎樣的幸福場景!一個成功的教師生涯也不過如此。

說到此次活動,集體研討的主題是作文教學。不同於閱讀課,作文課的教學向來是塊難啃的骨頭,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學生願意寫,有的寫,進而寫的好,是語文教師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其實想一想,用自己的母語進行寫作,只要是會說話,就無非是把想說的東西訴諸筆端,用我手寫我心,可是在我們的現實教學活動中,作文課卻成了大多數學生最討厭的課。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就流行這樣一句話:“前怕狼後怕虎,小學生最怕星期五”,因爲星期五要寫作文,直到現在,這種情況似乎仍未改觀。

爲了更好地,更有針對性地進行研討,來自四個縣區的老師分別爲我們呈現了四節作文教學,內容涉及到:讀後感的寫法,父母的愛,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以及寫身邊的一個人這四個專題。聽了這幾節課之後,我感覺自己雖然從未教過作文課,也很久沒上過作文課,但是對於作文該怎麼教差不多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他們的教法不同於我上小學時的那種授課流程,而是更加關注學生,更注重方法的傳授與點撥,真正秉承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道,讓學生在大框架下寫出自己的小個性,張揚起自己的小風格。下面我將就此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想:

首先,牛紀英老師在《輕叩作文教學大門》的報告中說道,我們應當透視作文教學的現狀,準確把握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具體說來,就是讓“低年級樂於寫作,中年級不拘形式,高年級富有個性”,我本人覺得這句話說的特別好。其實這纔是我們作文教學應當遵循的步驟,而我們現如今的作文教學一直存在一個急功近利的弊病。在此,最重要的莫過於低年段寫作興趣的培養。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我們一定要在此學段充分調動他寫作的積極性,畢竟興趣是作文的動力,強扭的瓜不甜。我們老師的工作就是讓孩子有慾望把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寫下來,喜歡拿起筆在紙上寫出自己想寫的東西,並由此享受到表達的快感,覺得自己做的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這樣就足夠了,哪怕只是零星的幾個詞語,哪怕沒有什麼文采,但這就是他想說的,想表達的,是用心書寫出來的東西,而不是擠出的牙膏,不是你讓我寫我才寫,爲了你高興我才寫,而是我自己高興我才寫,我自己悲傷我才寫。想一想還有什麼比這種自然地抒發更可貴!其實,我們作爲教師根本不用操之過急,希望孩子不僅字跡工整,用詞準確,而且才思飛揚,這無異於白日夢般可笑,這種熟能生巧的事怎是一日之功?況且,一旦孩子燃起了寫作的慾望,張開了寫作的翅膀,不用老師教,他們都會自己主動去追索把語言說流暢,把詞語用精當,把句子寫美妙的方法,這是學生主動邁出的步伐,絕非趕鴨子上架。而中年段的不拘形式更是要我們教師放開手,讓孩子們用學到的寫作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我手寫我心。到了高年級,應當更上一層樓,提倡富有個性的寫作。經過了小學四五年的沉澱,我們要學生追求並達到的目標是:讓學生的寫作、語言都能有屬於自己的標籤,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其實寫作同閱讀一樣,是非常個體化的行爲,倘若不能張揚出自我,千人一面,無情無感,真是味同嚼蠟,索然無趣。

其次,我想談的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的引導角色如何扮演,如何把握“導”的度。在這四節課例中,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每節課上,授課教師都在學生作文前用了一篇依照本次寫作主題的例文,讓學生讀,從分析這篇例文是怎樣寫的,用了哪些手法,分那幾個部分,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怎樣結尾,到之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這次寫作的方法,注意的事項。這種方法在我看來,在其有效性方面是有突出的優點的,學生有了一個比照的範本,知道這次要寫什麼,要怎樣寫了。但是這還只是一個最低端的成果,而且如果把握不好引到的“度”,就容易把學生引入八股文寫作的泥淖之中,失去個性。大家都學着例文前後呼應去了,都在開頭就把感受點表達出來了,試想這樣的作課對於我們童趣未泯的孩子而言是否有些太循規蹈矩,太殘忍了些?

再次,通過老師們的作文講評課,我也學到了不少東西,用兩個字概括就是“銜接”。就如同陳科長所說,我發現在這幾位老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都有點把講評課和之前的指導課搞脫節的現象。比如在作文指導課上出示的寫作要求,在作文講評修改中並未緊扣那些訓練重點,而是有些偏離主幹道,走到羊腸小徑上去了。其中就有一位老師在講評課上花了一大把的時間來修改學生的第一自然段,涉及到標點使用不當,錯字,病句。當時我就在想,這並不是一節語法課,而是一節作文課,這些作文元素固然重要,但是本次的訓練重點並非如此,那就要求我們教師選取學生習作中的典型段落,能反應學生此次訓練的薄弱點的段落,能代表班級大部分學生水平的段落進行重點展示,剖析。只有這樣,我們本次寫作訓練的達成度才高,才能實現此次教學目標。而且,我覺得作文教學應該更加註重與本單元閱讀教學的銜接,在教材編排時,編者也是有意讓本單元的習作重點與本單元的閱讀課文的寫作特色師承一脈,這無疑是方便了教師的講解,減少了訓練難度,可是這種銜接性在這幾位老師的課上表現的都不是十分明顯,使得作文教學有點單打獨鬥,形單影隻的淒涼。

最後,我在此次學習中聽到最多有關如何寫好作文的祕訣還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這是一個出鏡頻率最高的詞。閱讀已然成爲了通往寫作成功的不二法門。在閱讀中我們就強調“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寫作中我們也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的多了,語文自然也就學好了。沒有一個作家是靠老師教出來的,無非都是自己多讀多寫多感悟,日久沉澱。所以我們作爲語文教師,想讓學生在寫作方面有所專長和突破,還是要讓他們走進閱讀,用閱讀來豐富自己的表達,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