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

學識都 人氣:4.43K

會考這個重要的考試在高二必考,所有我們要快速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才能在考試中旗開得勝。爲幫助同學們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政治會考必考知識點如下:

政治會考知識點總結

1、知道我國的國家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及其特點

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最大特點就在於它與剝削階級掌握的國家政權不同。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對分子實行專政。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人民專政的特點:是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

3、我國民主的特點在我國,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廣泛性——民主權利 民主主體

真實性——a.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

b.表現在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4、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性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政治保證。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只有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羣衆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打擊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5、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同時必須履行應盡的政治義務

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我國憲法對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作了明確規定: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

必須履行應盡的政治義務:

我國憲法在規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同時,也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

6、明確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於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7、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意義

“有序”,就是指“依法”,公民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進行,公民政治訴求的表達要通過正常的渠道和途徑展開。歷史經驗表明,無序的'政治參與方式會使社會付出較高的發展成本,會對社會的穩定、和諧造成消極的影響。

8、理解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

對決策者來說:(1)有助於決策反映民情,體現民主;

(2)有助於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全面性。

對公衆來說: (1)有利於促進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2)有利於增進公衆參與的熱情和信心、能力、政治責任感。

9、闡明公民參與民主監督

有利於消除貪腐,克服官僚作風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有助於廣泛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爲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意識。

10、闡釋我國政府的地位和基本職能

我國政府的性質: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

我國政府的職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2)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包括: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

(3)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宣傳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組織和發展科教文衛事業

(4)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11、闡明我國政府履行職能的宗旨和原則

政府的宗旨——爲人民服務 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對人民負責

12、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義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政府實施行政管理時,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

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政府依法行政現實意義:四個有利於:

有利於保障人民羣衆的權利和自由。

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

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利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於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民主法制建設

13、闡明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意義

A.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止工作失誤;

B.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權爲私用、權錢交易等貪腐行爲,保證清正廉潔;

C.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

D.才能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造福於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對人民負責、爲人民服務的政府。

14、知道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1)行政系統內部:上級政府、監察部門、法制部門、審計部門.

(2)行政系統外部:

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中國共產黨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衆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

15、說明我國政府的權威來源以及樹立權威的途徑

政府的權威,是指政府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認同的威望和影響力.

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服從,這是區別有權威與無權威的政府的根本標誌.

從根本上講,一個政府能否具有這種權威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

樹立權威的途徑:堅持權爲民所用;堅持情爲民所繫;堅持利爲民所謀

16、明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一切重大事務。

17、明確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職權

主要職權:立法權 決定權 任免權 監督權

地位(人大與其它權力機關的關係):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並受它監督。

18、說明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利與義務

人大代表和人民的關係:努力爲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人大代表的職權:審議權 表決權 提案權 質詢權 表決、發言免責權

19、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直接原因:A.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的。

B. 人民和歷史的選擇。

現實意義:這一制度以人民當家作主爲宗旨,真正保證了人民羣衆參與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20、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宗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直接原因: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

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做到

第一,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第二,才能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第三,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1、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II)

科學執政——真正認識客觀規律、落實科學發展觀。

民主執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依法執政——黨各級組織和領導要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相互關係: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

22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23概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24、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它們都是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

25、說明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內容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6、闡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明確我國絕不能照搬西方的政黨制度(III)

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1)性質: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主題與職能: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

我國不能實行西方多黨制的原因

國家性質和基本經濟制度決定的。主張在中國實行西方多黨制,實質上是要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其後果必將是人民政權的喪失、社會主義制度的顛覆。

27. 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28、說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內容

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9、闡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優越性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

社會基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佈特點

政治基礎——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民族關係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優越性:

A.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前提和基礎。

B.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C.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D.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30、說明我國宗教政策的基本內容

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信與不信的自由;信這個教與信那個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內有信這個派與信那個派的自由;有過去信現在不信,也有過去不信現在信的自由。

31、理解主權國家及其權利與義務

主權國家是當代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成員,是國際關係的主要參加者。(地位)

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

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32、說明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

聯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聯合國的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

33、說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

中國作爲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聯合國憲**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在世界裁減軍隊、環境保護、保障人權和解決地區衝突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國家力量是影響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34. 怎樣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並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展示世界多極化趨勢和國際競爭的特點;闡明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和平是發展的前提 發展是和平的基礎 二者相輔相成

35、

建立國際新秩序 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爲基礎

外交政策含義:外交政策是指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採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國外交政策的依據: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我國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

(1)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2)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3)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6、說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充分說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國際事務發揮着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隨着在國際舞臺上肩負的責任日益重要,中國外交正譜寫着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