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識都 人氣:1.35W

家長問:“我家孩子學習的時候很認真,一學就好幾個小時不休息。爲什麼學習還是學不好呢?”還有家長問:“爲什麼我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總說很痛苦,很煩躁呢?”

幫助孩子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個人要在學業上取得成功,一定要深入地研究學習方法。當他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如虎添翼,在輕鬆學習的同時,學習效率和效果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這樣,家長也輕鬆,孩子也會更加熱愛學習。

一講到學習方法,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讓孩子死記硬背。“死記硬背”的確曾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因爲古人所學的知識多爲歷史經典,任何思考都需要建立在熟悉的基礎之上。

但在現代社會,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廣泛,很多學科,尤其是數理化,是不適合死記硬背的。

每一門學科都有其內在的特點和規律,只有找出特點,掌握規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不加辨別,一律靠死記硬背,那麼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一無所獲。如果孩子用了十分的努力,卻得不到三分的收穫,心理上就會傾向於自我否定——以爲自己腦子笨,不管怎麼努力都學不好,從而放棄學習。

所以,學習一定要講究步驟與方法,但很多孩子不懂這一點,習慣於在老師講課的時候不斷地記筆記,下課後再溫習。如果按這種方法學習,學習效率不會很高,成績也不會很理想。

一個人對知識的掌握一般要經過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聽懂了;

第二階段:記住了;

第三階段:學會了;

第四階段:掌握了。

要想在“聽懂—記住—學會—掌握”這四個階段做到最好,就必須認真做好以下四個步驟。

專心聽課。 很多孩子不會聽課,他們在聽課時通常是這樣做的:在老師講課時,他試圖把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由於他們過於專注把老師說的話轉變爲文字,根本沒有時間去理解這些話的含義。當他們下課後再看筆記,不僅費時,效果還不好。

正確的做法是:在上課時的大部分時間裏,目光要始終盯着老師,盯着黑板,而不是記筆記。因爲老師講的內容絕大多數都能在書上找到,所以記筆記時只需要記住老師講的例子,以及幾個關鍵詞即可。注意力、焦點一定得跟着老師走,大腦要不停地分析老師講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闡述了哪些內容,然後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 ,一步步地聽懂老師講的話。

認真看書。利用自習課的.時間把課本上老師講的內容從頭到尾看一遍,一遍看不懂看兩遍,兩遍看不懂看三遍、四遍……直到把公式、定理、定義等知識點全部記住。

做例題。讓孩子把書上的例題抄下來,獨立地在草稿紙上演算一遍,再與例題的解題步驟一一對照。如果完全吻合,說明孩子已經學會了;如果不吻合,說明孩子並沒有真的搞懂,就需要返回第二步——認真看書,再來一次。

做習題。經過了前三步,孩子就可以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完成老師留下來的課後習題。

如果孩子能夠按照以上四個步驟學習,那麼學習的難度係數可以下降四分之三。在很多孩子眼裏,學習之所以那麼難,主要還是因爲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步驟,所以,家長一定要把這些方法傳達給孩子。

從學科屬性看,在現在國內通用的中學教育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理雖然屬於自然科學,但因其有大量需要記憶的內容,故傳統上將其劃分爲文科)屬於理科範疇,而語文、英語(國內也有部分學校將日語或俄語作爲第一外語)、歷史、政治屬於文科範疇。

理科與文科的學習方法有很大差別。如果把學習比作挖一條100 米長、2 米寬、2 米深的壕溝的話,有兩種做法。

第一種:先挖一個 1 米長、2 米寬、2 米深的坑,然後慢慢地向前推進至 100 米。

第二種:先挖一個 100 米長、2 米寬、20 釐米深的壕溝,然後回到開始的地方,沿着 100 米的長度,再向下深挖 20 釐米。不斷地反覆,最終把壕溝挖至 2 米深。

這兩種挖溝方法,分別代表理科和文科的學習方法。

理科充斥着大量的定義、定理和定律,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相互關聯的。所以,想要把理科學好,必須對每個知識點進行深挖,直到徹底弄懂了,掌握了,再向下一個知識點推進。

很多孩子之所以學不好理科,就是因爲在沒有搞懂舊知識之前,又學習了新知識,時間一長,腦子裏就成了糨糊。

文科由許多關聯度不大但瑣碎的知識構成,所以孩子需要在豐富背景知識的情況下,不斷地反覆瀏覽、背誦,直至最終理解。比如,當孩子親眼看到瀑布的時候,他纔會真切體會到什麼是“飛流直下三千尺”,才能真正瞭解作者在寫出這句詩時的真實感受。

TAGS:科學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