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讀後感範文

學識都 人氣:2.17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方法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方法讀後感範文

學習方法讀後感範文1

聽了魏書生老師的報告之後,我們又上網查詢了一下關於魏書生理論的資料,更加明確了蘇靜提出的“特色即卓越”是怎樣的一個概念。在他身上有蘇霍林斯基的影子,有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葉聖陶的腳印,以及有許多教育學家及流派的影響,但他的教育工作者主張使人耳目一新,他的教育實踐令人讚歎不已,他的教學效果令人折服,我們總結爲三個方面:

一、做一個健康快樂的領跑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老師要健康生活,快樂工作,魏書生老師視教育家爲一種影響手段,視教書育人爲利他亦利己的心靈酸辣湯,視工作爲一種快樂,讓這份快樂的情緒影響學生,使學生懂得“生活快樂爲本”的道理。孩子雖然不一定能夠道出其中道理。卻也能夠心領神會。而他其中用到的最重要的方法。

二、以身作則,做一個先進的帶動人

他教給孩子們認真讀書,自己首先就刻苦鑽研。他所教給孩子的學習方法,就是他自己在認真讀書、刻苦學習中所得到的成功體驗,就是向學生傳授其所得的自學方法和科學規律的再現。他規定孩子們堅持“道德長跑”,他自己率下寫下了幾百萬字的日記、筆記、文稿,他也不辭勞苦並且快樂的和學生一起做着這些事情。

當然,僅僅這些可能不夠成爲一代教育家的標準。因爲他關於成爲科研的勞動者,他在生活中工作中做到了:1、明確自己的方向,悠然中獲得一種收穫,在搞科研問題上,他提到的“天天記、經常翻、精心改”,都非常適合我們的老師。)

2、守住眼前快樂的陣地,如何做到快樂,自行解放自我,即高度的相信自己,即使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有信心能夠達到我們希望的目標。其次,珍愛自我,要時刻用職業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經常用教師職業道德這把尺子來衡量自己,珍愛自己的勞動成果,別人不會爲你的勞動成果而感到過程的艱辛,最後超越自我,假如我們認爲一件事情不可能完成,那我們就把它分割很多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即使成功不了,那我們離成功也八九不離十,還有什麼事情比將要成功、正在成功、已經成功更讓人快樂的呢?

三、習慣的培養,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他讓孩子做到的“五個一分鐘”等,所謂的小事情卻體現了大道理一分鐘家務體現了培養孩子的.動手自理能力,一分鐘日記體現了培養孩子的反思能力,一分鐘踏步體現了培養孩子的生活狀態,一分鐘軍歌體現了培養了孩子的情緒, 一分鐘注意力、記憶力的提高訓練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堅持下來,長此以往對孩子的全面提高與促進的作用,充分體現了我們新課改三個維度的培養。

“去其浮華,留其本質”,用最有效的方法去處理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認爲魏書生理論的最好詮釋。

學習方法讀後感範文2

學法指導,是老師通過一定途徑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和引導,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並靈活用於學習中,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二是使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中能選擇並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

當今世界,日新月異,人類科學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劇增,科學技術以空前的規模迅猛發展。學生在學校教育階段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侷限而陳舊,每個人只有不間斷地自主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需要。因此,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後續學習所必需的基礎知識,更要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因此在小學階段就必須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促使學生由不想學到想學,由不會學到會學,最終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境界。

學法指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既需要內容內在的必要條件也需要外部與支持條件。對於小學生學法指導,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着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是個體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動中的具體體現,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在因素。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學習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在因素。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讓學生自己 “想學”“相信自己能學”.

要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就必須引導學生親身獲得成功的體驗,鼓勵和幫助學生通過努力獲取成功。對學生取得每一點進步和成功予以肯定和鼓勵,對失敗幫助分析原因,通過努力改進達到成功,樹立自信。儘可能地發掘學生的長處,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己長處的機會,爲學生設置合適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將長期的,困難的目標分解成具體的近期的簡單的目標,使學生看到從事複雜學習任務過程中自己的每一步進展,更多地體驗到學習的進步和成功,認識自己有可以挖掘的潛力。

爲學生樹立合適的榜樣。我們爲學生樹立的榜樣差異不能太大,使學生看到同伴的進步與成功會相信自己也有能力達成。比如我們爲學生成績稍差的學生所樹立榜樣是原來與之成績相當且近來進步明顯的學生,而不是尖子生。這樣就有可比性。使學生相信:“原來情況差不多,他努力了能夠進步,我通過努力也一定能行。”

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當學生把學習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把失敗歸因於努力不夠,就更容易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反之,學生把成功歸因於運氣等不可控因素,把失敗歸因於能力不足,就很容易喪失信心,放棄努力。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在建立富有成效的歸因信念,把進步歸因於自己的努力,他們的學習會更加努力,會體驗到更強的學習動機,對後繼學習的效能感也會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