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介紹

學識都 人氣:2.8W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成立於1985年,其前身爲地礦部武漢計算站。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計算機學院不斷髮展壯大,現設有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絡工程四個系,國土資源信息系統研究所一個;擁有湖北省計算機應用技術重點學科一個,地學信息工程博士點一個,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碩士點兩個。現已形成的穩定研究方向有:智能計算及應用、地學信息工程、數據庫及數據挖掘、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多媒體應用技術、三維可視化技術等,並逐步形成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其他新方向。

  計算機學院現擁有一支高學歷、高水平、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在70餘人的教師隊伍中,博導3人,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講師40人(其中博士20人、在讀博士16人);獲得科研究成果20餘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國家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9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教師中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人,“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 人,“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最高獎——金錘獎”1人。目前,已經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佈的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證書7項。

  學院堅持“以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爲先導,以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爲主體” 的辦學方向,依託學校地學優勢,辦出具有地學與空間科學爲特色的計算機學科。以“智能計算及其應用技術”及“地學信息工程”學科方向爲突破口,帶動演化硬件、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並行分佈處理及三維可視化、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信息系統及計算機應用支撐技術、圖形圖像處理與多媒體等相關研究方向共同發展。近年來學院承擔了一大批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國防科工委預研項目、國防“十一五”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攻關項目等);先後完成了40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獲得過一批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研究成果,“地質礦產點源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開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可視化地學信息系統軟件平臺 (GeoView)和涵蓋基礎地質調查、礦產地質勘查、災害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勘察和礦山開發等領域的一系列應用系統。發表了高級別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在國內外專業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20篇學術論文被SCI檢索,120篇學術論文被EI檢索,241篇學術會議論文被ISTP檢索。建立了空間智能計算與演化技術實驗室、演化硬件實驗中心實驗基地2個,新增計算機應用技術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崗位一個,成功舉辦了四屆智能計算及其應用國際學術會議及第七屆可演化系統國際會議。

  計算機學院始終堅持“開放、競爭、聯合”的辦學的理念。先後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New Brunswick大學、日本會津大學建立了廣泛的交流和合作,聘請多名外籍計算機專家爲我院特聘、講座教授;學院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方針,現建有國防科工委、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華東計算機研究所、中船總公司709研究所等多個產、學、研基地。現有在校碩士生200餘人,本科生1200餘人。近二十年來,學院已爲社會培養了4000餘名合格的畢業生。他們中既有中科院、清華、復旦等著名院校的高級研究人才,也有CompaQ、華爲、騰訊、聯想集團等大型公司的研發人員,更有在工商、稅務、交通、郵電、銀行、教育、衛生等領域的工作人員。

  現在,計算機學院作爲一個團結、充滿朝氣的集體,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並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爲把計算機學院建成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學院而努力奮鬥!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計算機學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