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護理品行障礙的兒童

學識都 人氣:2.5W

 如何護理品行障礙的兒童一:

如何護理品行障礙的兒童

由於少年品行障礙特別是少年犯罪,是一個複雜的涉及廣泛內容的社會歷史問題,並非單純的醫療問題,探討干預和治療以前必須先要探討客觀預防,這就勢必要闡述我國關於對少年犯罪的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理政策和措施,限於篇幅,僅對微觀預防方面略加討論。

品行障礙是兒童行爲問題的嚴重後果,一旦孩子的行爲問題發展爲品行障礙,它的治療是無藥可用的,而行爲治療及心理治療可能有些幫助,但矯治起來十分困難。所以早期預防對於防止品行障礙的形成極其重要。

在預防方面,首先在家庭養育管教上,爲使兒童行爲問題避免發展成品行障礙,作爲家長要給孩子建立一個溫暖、充滿愛心的家庭。處於兒童期的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尚不完善,再加上其模仿性強,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缺乏抵抗力,所以家長要注意避免孩子與不良的人或宣傳品接觸,並建立民主型的親子關係。兒童的心理髮展有其獨特性,個體間又有明顯的差異,如果父母及教師從成人的角度出發,盲目地在孩子之間進行攀比,很容易使孩子內心緊張、焦慮,這類兒童多趨向於退縮,會用攻擊性行爲來發泄其內心的緊張情緒。因此,父母和老師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氣質特徵,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使之心情愉快,減少緊張焦慮。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據調查,非智力因素所致的學習困難佔學習困難兒童的93.1%,厭學、逃學及其他行爲問題明顯增多,所以,早期教育應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人格的培養、心理的健康爲基礎。

父母要善於教育和引導,使孩子得以順利地逐漸地完善社會化過程,即主要地使孩子學會社會規範、行爲準則,確立正確的是非和道德觀念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家庭和社會的關係。其次,學校是孩子進一步發展社會意識的最重要基地。孩子們接受了深入的社會學習,特別是在校接受智能和品德的培育,有力地發展了個人內省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漸地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少年違法或犯罪行爲,並非單純少年自身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因此,在預防、干預上必須把上述着眼於家庭的微觀預防與宏觀預防(國家、社區性預防干預和與治療系統)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保護廣大少年兒童,以及預防、干預,治療少年品行障礙及其嚴重類型的社會網絡系統,形成和發揮整體性積極保護干預的組織和力量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說由家庭管教、到學校教育,社區幫助小組幫教,工讀學校集中管理教育到少年管教所、勞動教養組織懲處性集中改造教育等形式一體化預防、干預、教育、改造的完整體系。並針對不同性質問題不同危害社會程度區別對待,處置。發揮國家、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

當前就微觀預防和干預來說,重要任務在於提高父母親的文化教育素質,以改善和加強兒童、少年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針對孩子管教上的粗暴、縱容和對孩子的嬌慣溺愛。

就大多數品行障礙患者來說,他們的反社會行爲都是一時性的表現,一般是在接近成年以前這些行爲就漸漸減少,甚至消失了,對這類患者的預防、干預的責任,主要是落在雙親的肩上,而且根據國內外經驗都證明:最有效的干預者,就是患者的父母親。也有一些反面教訓說明,如果警察或政府機關過早地對輕微情節品行障礙的兒童少年進行干預往往會把事情弄糟,這種干預往往形成明顯精神創傷。這是因爲兒童、少年年紀較小,身心發育不成熟,缺少辨別是非能力,易於接受外界不良影響,爲了保護未成年人避免精神傷害,以利於患者的改過自新。對輕微或初犯的品行障礙患者要儘可能地避免社區干預或公、檢、法部門審理,對家庭、學校管教和教育不能取得明顯效果的品行障礙或者嚴重情節的患者,根據條件和情況可參加鄰里街道、居民組織等有關幫教小組或社區工讀學校以取得社區性干預或治療,多數患者可留在原學校、工廠、單位等,參加幫教小組接受幫助。一部分人,可送到工讀學校接受集中教育。國外通常所強調的治療性社區干預措施,是教給參與者的以解決人際關係困難和改善家庭關係的技巧和方法。工讀學校是挽救輕微危害行爲的特殊教育機構之一,在校的品行障礙兒童少年,一般經過1~2年的集中學習和接受幫助教育,認識和改正錯誤以後,重新回到正常學校繼續學習。也可根據條件參加工作,對罪行輕微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少年,我國實行有效的一種方法是勞動教養,它是一種強制性教育改造措施,在管理方式上在勞動條件上都與監獄不同。

對罪行嚴重,具有較大危害性的少年,或者業已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少年犯罪分子必要依法懲處。對少年犯的關押教育必須貫徹教育感化和改造的精神,懲辦的目的在於把罪犯改造成爲有益於社會的新人。

最近以來國外較廣泛應用的是應用行爲矯正治療(Farraigrm,1979;Gross,1980;Pattason等),建立一種居留性集體之家(residential group homes)一般建立在社區之內,這類機構不同於傳統管教機構,在於把少年違法犯罪者置於一種類似家庭方式的生活環境之中,在機構內部強調的是自我控制和加強責任心,由專門教師、心理學家訓練少年的社交技巧,在機構中的年輕人可以拜訪雙親,以及與一些朋友保持聯繫,有條件可返回原來學校學習,良好表現者最終可以返回雙親的家中。Sarason(1998)和Pattecson(1974,1980)等還在推行此種治療中專門給患者和他們的父母同時接受有關知識、經驗的學習和培訓,藉以改善家庭成員中以及社會的人際關係而取得較好效果。

如何護理品行障礙的兒童二:

兒童出現品行障礙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些孩子本性就是壞的嗎?作爲老師和家長該如何引導這些孩子呢?

 品行障礙係指兒童或青少年反覆而持續地出現違反與其年齡相應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範,包括反社會、自我傷害、攻擊性或對抗性行爲,他們會採取過激的行爲傷害自己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在情緒反應上體現神經質、焦慮、不安、擔憂、敵意、易激惹的特點,因而面對這類型的病人,不僅要有愛心、耐心和誠心,還要求護理人員業務水平過硬,能夠及時有效的做好心理護理。那如何做好這一個非常特殊羣體的心理護理呢?

一、心理護理的程序:

心理護理評估:通過與青少年及其家人等的交談、詢問、利用治療護理的

一切機會了解青少年的人格特徵,找出現存的或潛在的心理問題。

確立心理護理診斷:在收集大量心理信息的基礎上,對各種資料進行分析。

確立心理護理診斷,提出護理目標。

制定心理護理計劃:應針對青少年心理問題,提出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

實施心理護理計劃:通過心理護理計劃的實踐,使青少年能有效地應對自身問題,改變影響認知的心態和行爲,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軀體症狀。幫助其消除心理危機,解除疑慮,堅定信心,使其主動接受和配合治療。

心理護理效果評價:主要是對已實施的各種心理護理措施是否有效地解決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而作出客觀的估計。

二、心理護理的方法

(一)不同性格特點的心理護理

外向型的青少年易於與護士交流,他/她善於表達個人的情感,但同時可能出現一些急躁、魯莽的情緒和行爲;而內向型的青少年,則可能表現出現退縮、顧慮、多愁善感等疾病行爲。因此,護士在心理護理過程中,應當先了解青少年的性格特徵,來合理預見其對品行障礙所持的態度和將來可能採取的行動,以針對性地採取治療和護理方法。

(二)針對不同的情緒做心理護理

恐懼、緊張情緒,應針對可能引發恐懼緊張的原因做好指導工作,並設法消減這些引起恐懼的原因。如在做檢查前,向青少年解釋清楚檢查的目的,涉及到哪些部位,可能會產生哪些反應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在治療、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當以精湛的技術爲青少年服務,儘量少給其增加痛苦,以消除疑慮害怕心理,便會積極配合治療。

焦慮情緒,護理人員首先了解引起焦慮不安心理的原因,爲青少年介紹醫院有關疾病的知識及過度焦慮會帶來的危害;要注意引導青少年適當地發泄焦慮的情緒;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工娛活動和學習,使之生動有趣,調動青少年的積極性,減輕孤獨與焦慮,穩定情緒。

根據需要進行護理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護理人員根據青少年的具體情況和需要層次,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護理,達到最佳護理的目的。

1.首先要滿足青少年的生理需要,如醫療環境、營養膳食、得到充分休息等;

2.滿足自尊的需要,要尊重青少年,不能以牀號來稱呼,特殊檢查時,應考慮其隱私問題。

3.滿足青少年對信息瞭解的需要,如醫院環境、規章制度、周圍病友、主管醫師、護士等。

4.滿足青少年對疾病知識的檢查、治療等掌握的需要。

5.滿足青少年愛和歸屬的.需要,鼓勵親屬朋友定期來院探視,同時組織青少年參加文娛活動和心理課程等。

6.滿足青少年適應與發展的需要。從正常人到病人,再從病人到正常人,青少年面臨着角色轉換的問題,因此應當在角色轉換時期給予相應的指導,避免出現角色衝突等。

(四)語言藝術護理

在護理工作實施中,語言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通過與青少年的懇切交談,幫助其正確認識和對待自身心理和生理問題,使其得到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多運用積極、健康的語言,傳遞利於恢復健康的信息,增強青少年的信心。對青少年在交談中表現出來的情緒情感反應,護理人員要能體察,及時給予安慰和同情,讓其合理地疏泄煩惱,解除壓抑的痛苦,得到心理上的寬慰和滿足。

採用暗示護理

暗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最常見的特殊的心理現象。一般而言,積極的言語刺激,可使不正常的生理活動恢復正常,而惡性的言語刺激則會產生消極的暗示作用,導致身心疾病。在心理護理中利用暗示,可以消除患者對疾病的顧慮,提高治療效果。暗示療法的使用,首先要建立在良好的護患關係、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一定要有醫學心理學的專家指導,切不可亂用。

環境與心理護理密切相關

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優美舒適的環境則對人的心理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它使人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從而增進健康。

病房牆壁可選用合適的顏色,如淺藍色和淡綠色使人感到怡靜、舒適;奶油色給人柔和悅目、寧靜的感受;病房的空氣要清新、溫溼度適宜,無異味,同時要陽光充足;在病室和病區內擺放卡通的玩具和書籍、走廊亦可擺設綠色盆景植物和壁畫等,藉以點綴美化環境,增添生氣和美感,調節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清靜的環境能減輕病人的煩躁不安,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充分放鬆和休息,醫護人員也能夠專注有序地投入工作。

三、總結

品行障礙青少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羣體,我院青少年心理科護士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同時做好青少年心理護理。心理護理的程序具有相對性,心理護理的步驟具靈活性,心理護理的過程循環往復,心理護理的理論需要在臨牀實踐中不斷髮展和完善 。護士通過溝通、瞭解、疏導,配合藥物、行爲、心理治療的過程是使青少年改變生活和交往態度,發展有建設性的交流模式和成熟有效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