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預測員工的心理狀態

學識都 人氣:1.35W

這是一個大數據時代,那麼我們又能不能借用大數據預測員工的心理狀態呢?“大數據”預測員工的心理狀態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數據”預測員工的心理狀態

大數據”“神經元學習”“人工智能”,這些新潮的名詞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尤其是“阿法狗”和李世石的世紀大戰,更是把前沿科學結晶帶入我們的認知當中。也許有些人會提出質疑:這對我們的生活來說,意義何在?不久前,谷歌採用了新的神經網絡算法,來升級其核心產品——谷歌翻譯,從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個疑問。

在培訓和管理領域,相似的顛覆性局面是否也會發生?新的技術、交互與呈現形式,是否會改變未來的培訓過程,顛覆管理的方法?基於我們多年來的人工智能培訓研究和實驗型項目,這樣的改變已經在悄然發生。

數據建模

預測員工心理狀態趨勢

計算機自主學習的強大,在於無止盡地自我完善,具有無與倫比的適應性和自生長性。事實上,人工智能看似神祕,其實充斥着大量的數學計算的研究過程。在人才發展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員工的心理狀態趨勢,從而激發員工的熱情。

我們曾啓動了管理環境對人類心理的影響研究,旨在尋找那些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最佳管理環境方面的實踐。目前已積累了3414個管理環境樣本,並針對每個樣本持續採集了約5年的員工心理及行爲數據,調研不同企業所採取的管理戰略以及具體的執行方案。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建模和驗證工作,發現不同的管理方式下的員工心理狀態變化趨勢,尤其是工作動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可預測的。

事實上,在分類或趨勢預測的背後,是龐大的數據演算,建模和預測的過程包含了繁複的統計過程,包括描述統計與推斷統計。

藉助“員工激勵與動機管理”沙盤可以預測並反饋員工的心理及行爲變化

與此同時,“預測”這一點對於人工智能應用而言很重要。因此,我們設計了沙盤工具“員工激勵與動機管理”——既然動機和行爲是可預測的,那麼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用物理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

通過人工智能將各種管理環境中發生的事件融入其中,沙盤能夠圍繞動機水平高低、績效程度好壞兩個維度,對虛擬的企業員工進行分類,並讓沙盤參與者針對各類管理事件作出虛擬的處理選擇。根據學員的選擇,計算機可以預測並反饋其心理及行爲的變化。這種運用了人工智能的沙盤工具,其預測準確性高達84%,置信水平0.95。這就意味着,如果一個參與者做了決策後,沙盤將能準確地預言各類員工的心理及行爲變化趨勢。

運用人工智能進行“無責任的”開放式推演,在培訓過程中能允許參與者不斷試錯。學員根據自身的管理環境,可以實驗出合適的管理方法,並對培訓中所獲得知識進行實時驗證。

技術迭代展開更高效的自主學習

隨着90後員工踏上工作舞臺,打破了傳統的人工智能數據建模思路和方法。之前的模型設計思路通常是建立一個個假設,比如,正向激勵與負向激勵的抵消性、個人得失與他人得失的對比性、個人得失與環境公平性關係等。在此基礎上,通過數據集的分類統計來驗證假設的科學性,同時,調整參數來觀察預測的可靠性。但是新的數據集所具備的'特點,極大地顛覆了先前的結果,尋找新的解決方案迫在眉睫。

此時,基於神經網絡的計算機自學習技術,即神經元自學習,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相比以前的人工智能培訓工具,神經元自學習更爲繁雜。爲了讓計算機高效地自主學習、識別行爲模式,我們需要將調研結果解構成更基本的參數“告訴”計算機,從而得出對應的結果。

“員工激勵與動機管理”沙盤

虛擬人物的前後左右移動,代表他們動機或績效的趨勢性變化

展開神經元自學習具有一個明顯的優點,每當調研和統計結果有所更新,計算機就會自動對這些數據進行新的學習,對模型進行修正。這個過程是動態的,不需要人爲干預。而且,當計算機再次遇到一個新世代富有特色的信息集合,甚至可能自主地推翻之前的模型設計,重新構建新的統計描述方式。

神經元學習不僅節省了時間和精力,更能爲沙盤推演參與者提供更深入的信息——通過選擇處理事件,能夠歸納出參與者的管理風格傾向性。這是傳統培訓和沙盤工具做不到的。

超越培訓爲管理帶來新思路

作爲培訓產品來說,人工智能培訓工具已經足以彰顯其魅力,它允許學員在虛擬環境中試錯,讓工作效率得以改進。我們認爲,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對現實世界的指導。

以我們的沙盤工具爲例,一個實際使用者能從這個工具中得到許多培訓之外的有價值的信息。他可以在遇到“員工要求加薪”“員工消極怠工”“員工集體離職”“員工尋求晉升”“辦公室政治”等各種管理事件時,讓系統給出各種模擬的結果,評估各種行爲的可行性,儘量做到趨利避害。這個工具超脫了培訓範疇的桎梏,真正在工作中產生價值。

我們一直在設想這樣一個場景:在不久的將來,通過調研以及人工智能自學習的方式,可以在更多領域給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建議,包括工作、家庭、子女教育、愛情、社交,以APP爲載體,成爲每個人的私人心理顧問、人際關係顧問,幫助人們觀察世界、預知周遭環境的變化。我們認爲,未來應用人工智能進行調研和實驗的方向之一,是在更大範圍內蒐集、整理數據和信息,比如對中國“高領導力人羣”的研究、關於職場人士的家庭及情感模式研究、關於人才選拔實踐研究等。

我們熱衷於這樣天馬行空的幻想,並一直在進行多樣性的人工智能嘗試。其探索過程本身,就着實令人着迷。我們堅持一個原則,始終不曾改變:創新,或淪爲看客。

TAGS:預測 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