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到底從何而來

學識都 人氣:2.61W

焦慮總會讓一個人的內心充滿疼痛和苦楚,而想要趕走焦慮,我們就需要清楚焦慮到底從何而來。

焦慮到底從何而來

我們都認識一些像下面三個例子特徵的人:一個例子是一位女性。起初,她看起來友善、熱情,愛幫別人做事,喜歡恭維別人。但很快人們發現她總想要求別人,不善獨處,不接受朋友的建議,不喜歡男友在她不在的情況下獨自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她與人的關係從不能保持長久,但她一遇到下一個男人,就會墜入愛河。第二個例子是一個男性,他的大學同學幾乎都不喜歡他,他一說話就挖苦人,有時話語尖刻,他看不起所有人,我從沒聽到他說過別人的好話。現在他是個殘酷無情——儘管成功——的生意人。第三個例子是一位女性,她的工作是在一個小公司繪製圖表。她很少與同事往來,因此,現在有這種活動時,人們都不再叫她。她沒有朋友,每天晚上都是獨自度過。

這三個人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在與不適當感和不安全感進行殊死搏鬥。儘管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爲是把別人驅開,但在內心裏,他們是膽怯、可憐的人。

新弗學派的卡倫·霍妮(Karen Horney)會認爲這三個人都具有神經症。這些人與他人互動的方式阻礙他們發展出無意中渴望進行良好的社會交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破壞性人際交往風格其實正是他們避免焦慮感的一種防禦機制。

霍妮確定了三種交往風格,她把這些風格稱爲接近人羣、反對人羣和脫離人羣。

(1)接近人羣一些兒童學會了靠強調自己的無助感來應對他們的焦慮,他們依賴他人,強制性地尋求父母或養育者的喜愛和接受。他們獲得的同情使他們暫時免除了焦慮,但兒童卻承擔了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使用這些對策的風險。其結果是,這些人對被愛和被接受產生了強烈的需要。

他們認爲,只要他們能找到愛,一切都會好的,他們不加選擇地依附於身邊的某個人,因爲他們覺得任何一種關係都比孤獨、無助和被冷落好。如果你曾經接觸過這樣的人,你肯定會贊同說和這樣的人長期交往是無意義的,他們不會愛,只會索取;不會分享感情,只會要求感情。正是由於這樣的神經症風格,每一段新的關係必然長久不了。

(2)反對人羣應對焦慮的另一種方式是戰鬥。有些兒童發現,攻擊性和敵意行爲是對付不良家庭環境的最好手段。他們攻擊或傷害其他兒童,以此來對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適應感進行補償,他們由此獲得了短暫的權利和班上其他兒童的服從,但他們沒有真正的友誼。這些兒童長大後,他們會更熟練地使用這種神經症的風格,他們可以比其商務對手更強,用傷害性的語言痛斥其他人。在兒童和成年人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一種總是要欺壓他人的需要,霍妮認爲,這種神經症風格以‘外化’爲特徵,這一看法與弗洛伊德提出的“投射”的概念相似。這就是說,這些人從他們童年期遇到的'人那裏瞭解到,所有的人從根本上講都是帶有敵意的,都是想要得到他們能得到的所有東西。基於這樣的認識,他們的反應就是在別人對他們做什麼之前先對別人採取行動。他們認爲愛和其他積極情感都是愚蠢和軟弱的,他們只在用得着別人時才與他們建立關係。與這種風格的神經症患者交往一定是膚淺、令人難堪和痛苦的。

(3)脫離人羣有些兒童採用第三種策略來應對他們的焦慮,他們不是以依賴或敵意的方式與人交往,而是簡單地不理會外部世界。誰會需要他們?這些兒童的對隱私和自我滿足有強烈渴望。長大成人後,他們尋找那些不與人打交道的職業。他們迴避情感、愛和友誼。因爲情感上的依戀可能會使他們回憶起童年經歷的痛苦,所以他們對情感體驗變得麻木。他們避免焦慮的方式是簡單地避免參與。愛上這類人肯定是一個錯誤——你的情感將得不到迴應,因爲他(她)根本感受不到你的情感。因此,對雙方來說,這種關係將是膚淺的、單向的。

背後是什麼願因把這些人帶到今天這樣悲哀的境地的?

霍妮認爲神經症是兒童期不正常的人際關係,特別是那種製造焦慮感的家庭環境造成的。父母製造這種焦慮感的方式簡直是五花八門:

“直接或非直接的控制,漠不關心,行爲古怪,不尊重子女的個人需要,缺乏真正的指導,蔑視的態度,讚揚太多或沒有讚揚,缺乏可信賴的溫暖,不得不在父母意見不一致是作出決定,責任太多或責任太少,過度保護,與其他兒童歌訣,不公正,歧視,不兌現承諾,敵意氣氛,以及周圍環境中暗藏的虛僞。”(1945/1966)

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一工作既缺乏相應的培訓,又沒有明確規定什麼人能養育兒童或是怎樣養育兒童。

其結果是,很多兒童缺少個人價值觀,他們對父母感到害怕,不知道怎麼與他們相處,擔心因他們不理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不公正的懲罰,他們感到不安全和不適應,渴望溫暖,需要支持,但卻得不到。這些兒童感到迷茫、害怕、焦慮。

成長於這種焦慮環境的兒童,會很快發展出一種應對具有威脅性的成人的對策。

從積極角度來講這些對策在減緩焦慮上是有效的。但從消極角度來講,他們逐漸習慣於依賴這些對策,甚至把它們應用於家庭外的其他人身上。他們成年後,兒時對人際交往的恐懼仍繼續存在。從根本上來講,這些人認爲社會交往是焦慮的來源。結果,他們爲消除焦慮而形成了神經症的人際交往風格。

TAGS: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