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能掩蓋焦慮?

學識都 人氣:9.57K

中國人深深的焦慮感大多來自一個問題:未來的出路在哪裏?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有錢就能掩蓋焦慮?

有錢就能掩蓋焦慮?

"如果說我是一個妓女,那麼我永遠是一個妓女。作爲一個妓女的本分,我會一直做下去。"這講述的是日本橫濱一位站街60年的妓女瑪麗。

網上很多人在談論她,在爲她的執着和本分而感動,甚至說這是身爲妓女的尊嚴。很少有人能夠看到她內心的悲哀,如果有選擇,她會選擇當60多年的妓女嗎?

瑪麗二十幾歲的花樣年華當了慰安婦,每天接待的美軍達50多人,有選擇的情況下,誰願意去?!

慰安所被關閉之後,很多慰安婦走上了妓女的道路,爲什麼?傷痕累累的她們根本沒有太多謀生技能,能做的也只有皮肉生意,而瑪麗也是其中一位。即便她可以被人稱爲"皇后陛下",即便她身着高雅端莊的歐式貴族裙裝,這都沒法掩蓋她的身份。

瑪麗在八十多歲時,寫給元次郎的信中說,我還有很多很多的夢想沒有實現。這話中的悲哀你能體會的到嗎?

我認爲,這份悲哀,一大部分是由她所處的時代造就。而我們現在的時代,也有些相似之處。

最近熱映的《小別離》,劇中表達了我們當下所面臨的`困境。雖然中國現在經濟發展起來,小康家庭越來越多,但是錢再多也掩蓋不了中國人內心深深的焦慮感。

劇中三個家庭,代表着三個不同的階級,而每個階級都有各自的焦慮。

琴琴媽覺得自己家沒背景,沒資本,就算孩子成績好,以後也難找到好工作。朵朵媽認爲孩子考不上好高中就進不了好大學。而小宇爸除了想把孩子送出去自己清靜,也希望他出去鍍金回來能接管自己公司。

這些都是大人們的焦慮,也是三個不同階級的焦慮。他們解決自身焦慮的途徑不約而同選擇了:把孩子送出國留學

這種感覺和瑪麗生活的年代雖不同,卻又相同。我們走出了百廢待興的時代,正走向一個發達而又穩定的階段,此階段的階層分化和固化越來越明顯。中國人深深的焦慮感大多來自一個問題:未來的出路在哪裏?

加拿大經濟學家邁爾斯·克拉克提出過一個概念,叫"蓋茨比曲線",這個名字的來源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這個曲線表示的是代際流動性和社會平等之間的關係--社會越不平等,子女就越可能被卡在和父母相同的階層裏無法向上流動。

圖像的橫軸是以各國基尼係數表示的社會不公平程度,其中基尼係數越大,表示社會越不公平;縱軸爲"代際收入彈性",即父輩的收入水平對下一代收入水平的影響,該數值越大,表示收入的代際流動性越低,子女處於父輩的經濟階層的可能性就越高。越靠上表明越難以流動,階層固化就越嚴重。

中國的排名如此之高,難道我們就沒有希望了嗎?

不,有希望!

全球複雜網絡研究權威、美國物理學會院士巴拉巴西在《爆發》一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觀點:人類行爲的93%是可以預測的,而剩下的那7%無法預測的人則改變了世界。

書中沒有給出7%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但至少他給了我們一個啓示:

世界上永遠存在這樣一類人,他能夠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緣、環境,他能夠掙脫時代對他的束縛,讓世界另眼相看,這一類人被稱爲英雄。

怎麼可以成爲這類英雄呢?

《人生七年》中的十四個孩子,他們身在高度階級固化的英國,每七年被採訪跟拍一次,你可以大致看到這些人的生命歷程,他們基本上都沒有逃出自己階層的宿命。

唯有一位農夫的兒子,考上了牛津,後來成了美國的大學教授。《56up》這一集的時候,他和出生上流社會的蘇西坐在一起接受採訪。他是十四分之一,剛好約等於是7%。

我這裏說的學習,並不是說考上名校就是會學習,而是學習的能力,不斷學習的態度。因爲這個世界上比你優秀,比你年輕,比你顏值高的人,他們依然在學習。

因爲50年前500強企業,現在80%已經不在其列。

因爲如今已不是一個可以純吃老本的時代。

一個會學習的人,能夠在任何領域,任何國家都強大無比!

如果你問我推薦你學習什麼?

我現在能想到的就是心理學。這是一門人人都需要的學科,不管你處在哪個年紀,不管你處在哪個職業,只要你與人接觸,你都需要它。因爲這是一門研究人的學科,也是一門教授如何與人打交道的學科。

出路,選擇,權利在你手裏!

TAGS: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