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材料

學識都 人氣:4.05K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材料

班主任應該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的技巧 現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漸強調全程性、全員性。班主任要看到自己在心理輔導中的優勢,消除畏難情緒,勇敢地擔任起學生的心育工作。同時,班主任如果在學生心理輔導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的技巧,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有心理健康的意識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就明確提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完滿狀態。”儘管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越來越講求生命品質,全面的健康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但還仍有許多人對於心理上的健康不夠重視,甚至還存在諱疾忌醫的情況。我們講正確的意識是正確行爲的前提。做班主任更是應該主動消除錯誤觀念,樹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意識。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人甚至是名人都能勇敢地面對自己心理疾病

2、要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成天與天性調皮的學生在一起,如果缺少職業熱情,那就很難想象能把教育工作做好。現在有研究表明,許多教師在從事教育職業後的5-7年,不可避免會出現所謂的職業倦忌。原先對工作的那份熱情與喜愛逐漸消退。如何始終保持高漲的職業熱情,這不僅是學校領導要考慮的事,而且也是教師本人要解決的問題。我想其中根本的一條,還是要不斷學習鑽研,在不斷的解決問題中取得專業成長,增強職業效能感。有了對學生的一顆愛心,我們的教育行爲就會顯得自然而生動,其效果也會事半而功倍。心理輔導就是愛的慈善事業。偉大的文學家冰心講:“有愛就有一切。”缺少愛的力量,工作對我們來講就是一種痛苦,對學生而言可能就是一種折磨。

3、要克服角色衝突

心理學對角色的定義是指不同的角色所蘊含的行爲規範與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師、心理輔導老師等都有自己的行爲要求與角色定位。當要求一個人同時扮演好幾種不同的角色,就不可避免會存在角色衝突,也就是所謂的行爲規範矛盾。職業角色與生活角色就往往會出現衝突,“職業病”一詞也由此而來。班主任與心理輔導老師角色定位還是有着本質的區別,容易造成角色衝突。班主任要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對自我意識強烈、個性突出的學生,少一些指責命令,多一些溝通交流;少一些批評教育,多一些民主平等;少一些上綱上線,多一點溫情理解。

4、要正確把握好與學生的心理距離

人與人是有一定安全的心理距離的。心理學家常常用人與人之間的身體距離來衡量心理的距離。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目往往是高高在上。如果班上的學生看到你就遠遠地避開,那麼就可以認爲你與學生心理相距甚遠。所以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就要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法縮小師生的心理距離。

5、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諮詢技術

要注意傾聽。心理諮詢基本的技術之一就是要學會傾聽。真正的心理輔導應該是以傾聽爲其基本特徵的,可分成“外在表現上的傾聽”和“心理上的傾聽”兩種。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是心理健康的客觀保證。學生的心理困擾如果能得到社會系統的及時支持,那麼心理問題就能得到宣泄。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分青紅皁白,猛灌大道理的做法。當與學生的諮詢關係建立起來以後,班主任要注重啓發引導學生談出自己的心裏話。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談話內容,更不要動不動就進行是非評價。有時候學生僅僅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不需要你給他提出什麼具體的建議。你所要做的就是靜靜地聽,讓來訪學生感受到你的理解支持,從你的理解和支持中他會激發前進的力量。

要學會共情。共情即同感,又稱“同理心”。它是指輔導教師要放下主觀的態度和認識,設身處地去感受來訪學生的內心體驗,瞭解其所想所爲的動機原由,不要以自己爲參照標準去評判當事人的是非得失。輔導目的:要讓對方走出情緒的陰影,啓發他學會自己思考分析問題,尋找自我解脫的良策。這也是我們平時講的心理換位。使用“同感”,即“自他相換”,“用對方的眼睛看世界”。這有利於學生表達出更真實的內在感受,有利於發現學生更內在更全面的矛盾。班主任的“同感”,會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覺。很多時候,僅憑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礎,不少心理問題就能得到較好的解決。

要接納學生。 班主任教師要無條件地接受你的學生。要具備有教無類的思想,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學生都是可教育好的,要相信學生都是有發展潛能與空間的,要對教育充滿無限的信心與希望。使用接納技巧,其目的在於使來訪學生感到雙方談話無所顧忌,因而願意敞開心扉說出心底裏的話。 輔導教師要讓學生能充分表達並接納其表達,包含了以下三項基本技巧: ⑴姿態親和;⑵語調變化; ⑶適當迴應。

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與平衡。班主任也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七情六慾。當我們在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那麼又有誰來關注我們的心理健康呢?我們講助人自助。應該有兩層含義:一是心理諮詢最終的目的是要幫助來訪者達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長;二是心理輔導教師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應該得到維護,自已的專業也應該得到成長,自己的生活品質也應該得到提升。因爲我們在接受學生的諮詢時,接受的大多是負面的信息。這些負面的信息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威脅着我們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師學會自我擺脫心理煩惱與心理平衡,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建議班主任在自己諮詢工作結束之後,要從事一些簡單易行的活動,如聽聽音樂、參加文體活動、寫諮詢筆記等,讓負面情緒心理充分宣泄釋放出來,而後再邁着輕鬆的步伐回家或投入新的工作之中。

6、班主任教師應當學習並掌握一些團體心理輔導技術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景下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進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爲方式,以發展良好適應的助人自助的過程。它可以爲健康正常的人提供一種促進自身人格成長的學習機會和學習環境。因爲團體心理輔導技術的獨特之處和突出的效果,在國外和我國的港臺地區已經得到普及的發展,廣泛應用於學校教育、企業管理、軍隊訓練、心理治療等領域。

班主任教師應該學習並掌握一些團體心理輔導的技術,要適當開展一些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探索,在活動中快樂成長; 同時,學校也應該積極探索團體輔導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應用,將團體輔導應用於班主任這個特殊羣體,有效地調整班主任的心理狀態, 幫助他們調節情緒狀態、緩解心理壓力,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班主任自身的成長, 進而做好學生的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更好的充當學生心理健康導師。

班主任在運用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技術時,要切實注意保密原則;另外不要以爲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是萬能的,對自己沒有把握、沒有能力處理的學生心理問題,一定要及時轉介到專業的心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