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合集七篇

學識都 人氣:7.83K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合集七篇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作爲邁入大學生活的學生來講,一開始,大學、社會對我來說都是很陌生的,甚至有時候覺得它們距離自己是那麼的遙遠。當前的大學生活除了孤獨,就是對大量課餘時間無法利用的茫然,整天過着一種教室——宿舍兩點一線的生活,沒有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做一個整體的規劃。甚至沒有正確的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專業。而經過職業發展教育課的學習,在老師的講解和指引下,我開始慢慢地撥開眼前的團團迷霧,摻望自己的未來,開始重新認識自我和自己所選擇的專業,甚至也開始構畫自己未來的職業藍圖。我想在職業生涯中我的收穫和體會是頗多的。

隨着我國勞動力市場競爭與開放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向失業,就業問題隨之凸顯。全國絕大多數高校都開設了職業發展課,有的高校將課程的時間跨度從大一延續到大四,還有很多高校建立了針對本校學生的就業網站,初步實現了“制度化、專業化、全程化和信息化”的目標。然而,職業發展教育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其課程體系建設還不完善,而與這門課程有關的理論研究和教改實踐更是處於起步階段。大學生職業發展課的課程既強調職業在人生髮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通過激發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促使大學生理性地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並努力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地提高就業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的—門公共必修課程。通過教學,使大學生能夠從態度、知識和技能三個層面做好就業準備,並對自身職業生涯進行合理規劃。大學生職業發展課既是一門“理論課”,又是一門“實踐課”;既是一門“知識課”,又是一門“技能課”。學習這門課程之後,讓我對職業發展的相關理論有所瞭解,具體實踐當中以規劃發展自身的職業生涯。

高等教育大衆化的背景下,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 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對 大學生職業素養、 職業技能的要求日漸提高, 大學生就業指導和職業教育已引起了高校和全 社會的廣泛關注。構建大學生職業教育與發展服務體系,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提升 大學生就業質量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長久之策。 爲順應形勢, 高等學校應不斷加強大學 生職業教育, 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學生自身成才 的需要。

作爲一個大學生,對職業認識不強是客觀存在的大問題。對職業的是認知不夠,從而導 致大學生在擇業的時候,不能從自我認識出發,不能從興趣、價值觀、能力等方面深入分析 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在整個大學學習過程中,學習的目的性、方向性不足。或 許,再考大學的時候,很多人能明確的認識到自己喜歡什麼、知道將來選取那個專業 。但 這並不意味着隨着高考壓力解除, 接觸到不同於高中被動式學習的環境, 每個人都能夠明確 的知道將來自己要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心得體會《學習職業發展教育後的心得體會(一)》。 很多學生要麼對學習感到很茫然, 要麼就跟風的去考 取各種各樣的證書。 最終直到畢業的那一天, 才認識到大學四年的時間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 用。這也將導致擇業的時候,不清楚職業的具體要求,對選擇的職業不喜歡從而跳槽,或者 沒有獲得所擇職業要求的能力,在升遷的路途中並不順利。 我國高校在職業發展教育上有所短缺。 很多高校並沒有一個完備的、 健全的職業教育組織。很多學校只是設立了大學生職業就業中心, 而中心僅僅指導大學生如何去獲得一個職業,並沒有指導學生怎麼去選擇自己的職業。 就業指導侷限於幫助學生了解就業政策、準備就業 材料、提高就業技巧等方面,以便畢業生就業時現學現用。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大學生知道自己將來要工作,可不明白自己將來的工作和自己所學的知識有何聯繫學生正處在職業的探索期間,需要對自己的未來做出決定,他們所需求的遠遠要超 出一門職業教育課所給予的。沒有專門機構的負責,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學生的內在需求 給本得不到滿足。社會也要對職業教育的缺失負起責任。現代社會商業化、市場化的轉變是必然的。這就 意味着大學教育和要和市場緊密的接軌。 大學教育固然要負起指導職業教育的重任,市場也不例外。很多企業公司只在用人的時候抱怨員工在某一方面的欠缺,指責教育的不完善,卻不明白自身對職業教育知道的不作爲。一些專家認爲大部分的大學生將來所就的職業和大學生的所學專業是沒有關係的。這個理論在社 會上甚是流行。好像還得到了很多認可。甚至有的學者專一寫書來闡釋:大學的學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會一種生活態度。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無助於就業,大學重要的是學習生活態度。這就導致了新的“讀書無用論”的產生。這是對大學教育的否定。這是對知識的否定。 這種理論將會誤導整個社會。 職業發展教育對學生的擇業、 就業有着重要的指導和教育意義。學生對職業的認識需求是很強烈的,僅僅幾節課的時間是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的。 當今社會處於激烈的變化過程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也要相應地改變,打破傳統 的"一業定終身"的理念, 就業, 再就業是大趨勢, 職業生涯規劃也隨之根據各種變化來調整. 所以環境的變化導致自我觀念的變化, 反映到職業生涯規劃上來, 就不能一次把終生的職業 生涯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都確定下來. 再者,我覺得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點內容應該是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與職業 適應. 從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來看,職業生涯發展經歷了不同時期,一種觀點認爲職業生涯的階段分爲四個時期:①職業準備期:職業準備期是形成了較爲明確的職業意向後,從事職業的 心理,知識,技能的準備以及等待就業機會.每個擇業者都有選擇一份理想職業的願望與要 求,準備充分的就能夠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順利地進入職業角色;②職業選擇期: 這是實際選擇職業的時期, 也是由潛在的勞動者變爲現實勞動者的關鍵時期. 職業選擇不僅 僅是個人挑選職業的過程,也是社會挑選勞動者的過程,只有個人與社會成功結合,相互認 可,職業選擇纔會成功.③職業適應期:擇業者剛剛踏上工作崗位,存在一個適應過程,要 完成從一個擇業者到一個職業工作者的角色轉換.要儘快適應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環境,工 作方式,人際關係等.④職業穩定期:這一時期,個人的職業活動能力處於最旺盛時期,是 創造業績,成就事業的黃金時期.當然職業穩定是相對的,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人才流動 加快的今天,就業單位與職業崗位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⑤職業結束期:由於年齡或身體狀 況原因,逐漸減弱職業活動能力與職業興趣,從而結束職業生涯. 所以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側重點應在職業準備,職業選擇,職業適應三個階段. 大學生要對職業進行物質,心理,知識,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準備,還要根據各方面的分析 與自己的職業錨合理客觀地對職業做出選擇. 對即將踏入的職業活動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 預期,包括工作的性質,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級關係都要快速適 應,迅速成爲一個成功的職業者。

職業目標的日漸清晰,使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明確的定位,一旦確立了自己的職業目標後,就會朝着這個目標奮進,更積極地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使自己更多地具備職業目標對我要求的知識和能力。職業發展教育課也有利於我們把握現階段學習和工作的重點。從自己今後的目標中,找尋自己現階段所必須把握住的東西,有重點地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

同時,讓我重新開始重視社會發展的趨勢、考慮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甚至對每個人才所應具備的各項能力的要求。使我的職業規劃能更爲貼近現實社會的實際需求,具有現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讓我們深刻地理解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以及它對於我們未來生活的重大意義,也使我對職業有了進一步地瞭解,解開了我原來對職業諸多的偏見和迷團。。

在總體上,大學生就業工作任重而道遠,做好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規劃與指導,不斷 完善其指導服務體系是教育工作者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 只有以此爲突破口, 把大學生職業 發展教育作爲當前素質教育的一項核心內容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各個階段, 建立完善的職業生 涯教育體系,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科學的輔導。我覺得職業發展教育課十分貼近我們大學生的生活,具有很大的現實指導意義,讓我受益匪淺。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8月29日上午,實驗中學開學工作會議在多功能會議室召開。幾位校長在會議上的分別進行了講話,描繪了今年我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宏偉藍圖,爲我校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指明瞭方向。局長在講話中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習了竇局長的講話後,我感到我們肩上的責任是如此之重,我們的教育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和發展。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不光承擔着傳授知識的責任,更肩負着育人重任。我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爲此,我要從現在做起,努力成爲人格修養的楷模;我們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重言教,更重身教;我們要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去教育和感染學生。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學習了校長的講話後,自己有幾點粗淺的體會,希望與大家共勉:

1、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是爲師之前提,加強自身的學習和專業水平的提高,研究新方法、解決新問題;靠提升業務來得到學校、家長、學生的認可。

2、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是教育之核心,在課堂教學中“奮力拼搏”,用自己的個性與魅力去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3、注重合作溝通。教育教學中遇到問題,多與同行交流磋商,在交流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黨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勵個性發展,促進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一個有機整體。德育的核心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崇高的人生目標,使學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爲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奉獻精神的人。智育不是簡單灌輸知識,而是點燃人心智的火焰,把受教育者內在的潛質開發、啓蒙出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追求新知。體育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可以培養人的堅毅勇敢、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精神。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審美情趣,激發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來的嚮往。多年來我們所強調的素質教育,實質上就是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是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有機結合。

教育要發展,根本在改革。教育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堅決破除不利於教育發展的障礙,爲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教師應該成爲傳道、授業、解惑者,成爲具有教育智慧的學者,成爲人格修養的楷模。如果說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其光輝之處就在於教師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從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教師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必須更加重視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廣大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學爲人師,行爲世範”。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教師的知識和業務水平決定着教育的質量。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和獨特的教學藝術,具有出色的教學效果和對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是我們必須具備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爲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是我們工作的目標。我相信,只有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竇局長的講話精神,立足本職工作,就一定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xx-8-30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爲響應十八大的號召,我單位於7月20日開展了以推進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爲主題的學習教育大會。我們由領導帶領學習了孫書記關於推進黨的羣衆路線,改進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重要講話和中央出臺的“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等文件。

羣衆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它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因此我們要在圍繞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前提下,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爲民務實清廉爲主要內容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着力解決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羣衆的工作能力。

首先是要高度重視抓好落實。要牢固樹立爲人民服務和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觀點,虛心向人民學習,堅持羣衆利益無小事,始終站穩羣衆立場,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把羣衆滿意作爲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切實增強貫徹黨的羣衆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抓好落實。

其次是要加強勤奮務實的作風建設。倡導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使務實成爲一種風尚,端正工作態度,以實際行動體現在作風轉變上。調動大多數人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庸、懶、散、奢不良風氣,加強績效考覈和紀律考覈,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使全體人員不會懶、不敢懶,更不敢不作爲,亂作爲。對存在庸、懶、散、奢,不作爲、亂作爲,索拿卡要的人或事,要敢於過硬,敢於處理,敢於曝光,使人人敬畏制度、紀律。

最後深入基層,走進羣衆,固化爲黨員幹部的`常態行爲,一切爲了羣衆着想。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乘着“創先爭優”活動的勢頭和東風,通過系列辦法舉措,讓黨員幹部深刻剖析在貫徹羣衆路線中存在的問題,擺正同人民羣衆的關係,知道“我是誰”;藉助鮮活有效的活動載體,讓黨員幹部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始終與羣衆站在一起,明確“依靠誰”;弄懂“爲了誰”。

通過紮實有效的實踐活動,讓黨員幹部增強宗旨意識,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實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爲人民實現願望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我們的“中國夢”不再是夢。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彌勒縣中醫院開展“做人講品德、做官講品行、做事講品質,弘揚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爲主題教育活動。近來,全縣掀起了 “三品三德” 學習高潮,這些天,我認真地學習了《彌勒縣衛生系統深入開展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大討論活動實施方案》及《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深刻地認識到“做人講品德、做事講品質、做官講品行”這“三品”在我們工作、生活及學習中的重要性,而“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這“三德”更是我們社會和諧、國家安定、民族文明傳承的基本準則。

先有良好的個人品德,纔能有和諧的家庭美德,有了無數個和諧的家庭,才能爲社會的更加美好做出貢獻,才能使我們社會大家庭安寧團結,有了安定的社會環境,我們纔能有條件從事自己嚮往的職業,在各自的崗位去遵守職業規範,實現自我價值。反之,只有在遵循職業道德規範中去努力工作才能實現個人價值,個人價值提高了,家庭成員的職業修養、文化素養也會隨之上升,就會產生一個個和諧美好的家庭,每個家庭的美德修養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公德品味自然就上升了。

要正確對待所有身邊的人。要客觀看待自己同事,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有虛心學習的寬闊胸襟,不居功自傲,真誠坦率地與他人打交道。

職業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作爲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熱愛本職工作,對本職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工作要精益求精,這樣才能幹好自己的工作,造福於社會;其次,時刻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質修養。做到老老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不弄虛作假,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身業務素質。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信任、親近、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學生,不以言行侮辱學生,有損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爲不做。再次,作風正派,不參加迷信活動,不着奇裝異服,不濃妝豔抹,儀表舉止得體、大方,尊重家長,在公衆和學生中樹立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

我們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爲加快獨山的發展作出貢獻。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5

進行完本次新課標的學習,我收穫頗豐,我深刻領悟到,教師的指導一定要和學生的思考形成共鳴。正如古人所說“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要想形成共鳴,首先就要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教師再怎麼引導,也是勞而無功。我的收穫總結如下:

一、課程性質明確定位。

其定位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長期以來,語文課程的研究和實踐陷入了一定的誤區。現在理論研究者普遍傾向於認同將“言語性”作爲語文課程、語文教學最核心、最本質的屬性。語文教學的目標指向是語言文字運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在此過程中,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這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言文字運用”僅在前言中就出現了四次。新課標從“語言文字運用”的領域、能力規範等角度進行了全面論述,而且將重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的思想體現在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這是實驗稿中所沒有的。這些論述,表明了語文課程應主要“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更加貼近了語文的本質,學科特點更加凸顯,課程目標更加具體和明晰。這對於切實糾正語文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一些非語文、泛語文的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 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在古代,說某人能寫一手好字,寫書信,這人的語文素養就好,可見古代私塾的語文教學目的是何其簡單。雖然簡單卻包含了教會做“人”的基本能力這一亙古不變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爲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說說寫寫、讀讀背背。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講”、“練”、“考”中兜圈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這纔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三、高度重視識字寫字——識字減數量、寫字提質量

隨着電腦的廣泛應用,人們日常大量使用鍵盤輸入文字,使人們對漢字的讀寫和識記長期處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狀態中,常常會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而且,由於一些人只狹隘地單純從實用的角度認識漢字書寫,認爲鍵盤輸入已經可以代替寫字,久而久之,錯別字隨處可見、全社會漢字書寫水平每況愈下也早已成爲不爭的事實。就語文教學而言,有的教師認爲指導學生寫字是軟任務,缺少對寫字的練習指導,就是識字課中的寫字指導環節也常常是指導多、練寫少,學生真正寫字的時間少得可憐!有的教師教學中習慣用播放課件指導寫字,即使有教師板書範寫,其書寫水平也難如人意。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識字、寫字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認爲是爲了有效地進行書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過程,同時也是體認民族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文化理解的過程。寫字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審美能力,有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更何況“與其他任何一種文字的書寫相比較,漢字的書寫無疑是具有最多的講究,因而也是最需花費心智的一種活動。與此相應,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惟有漢字的書寫才能形成人類最偉大的藝術門類之一——書法。”

基於這樣的認識,在第一學段,新課標已將原來的“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改爲“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將第二學段的“20xx個左右會寫”減少爲“1600個左右會寫”。減少了寫字數量,適當減輕了學生的識寫負擔,體現了多識少寫的思想。這樣,不但符合低中年級孩子生理髮育的特點,同時也便於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第三學段的硬筆字還增加了“力求美觀”的要求。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強調識字寫字“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新課標還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本標準還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要求先寫“字表中的300個字”。可見,新課標將識字寫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這次網絡學習我獲益匪淺,並會將自己所學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學以致用,不斷進步!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6

上週五的時候,同事說,下週有我來代表語文組來彙報學習心得,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沒怎麼想,就答應了。可是沒想到答應好答應,真地做起來還真不好弄。

我的想法是把自己當年劃的句子整理出來。可是整理一會兒就不行了。當時劃了八百條,那整理起來不就麻煩大了。而時間又極其有限。決定整理到第六章。結果真的整理到第六章,已經是週二了。湛老師說,週四必須東西要出來。因爲週日出去的緣故,週二上了六節課。所以回到家,整理了四十幾條就睡了。週四要去聽課,也就是青浦講座,所以週四的課掉到了週三,又是六節課。但是資料還是沒出來,可是自己身體吃不消,於是從十一點左右開始睡,睡到十二點,起牀,工作到四點。把摘錄做完了。其間老婆打電話來,對私自買躺椅表示了憤怒。

週四上午兩節課。第三節上完之後,扒了幾口菜,就和同事們往人民廣場趕,可是還是遲到了十分鐘。回到上海五點半,回到家將近七點。放鬆了一會兒,決定先睡覺。寫完隨筆,睡到一點,然後起來寫發言稿。一直寫到六點。趕到學校給孩子們放三國,自己接着寫。第一節課沒有寫,沒電腦。下面三節課就好多了。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終於稿子寫好。說是三四五三章,可是自己發現第五章是整理不出來了。吃完午飯,抓緊搞ppt,結果搞到第一節結束才勉強趕出來。人已經疲憊不堪,自己稿子上寫得什麼東西也不知道了。又抓緊再看兩遍。兩點三刻下去,結果教室裏一片狼藉。管理人員不知道在哪裏。

我講了半個小時不到一點。只講了預設的一半左右。只講了一個詞,學習。實話實說,下面聽懂的絕對不超過五個人,其中還包括華師大的倆個專家。同志們沒有興趣,我說的又是一大堆術語。同志們給面子,不出聲。可是我實在是看不到互動的感覺。後來教授又作了一個簡單的點評。

自己感覺還可以吧,至少自己又相當於複習了一遍。其他人不作評論,根本就沒聽,也沒興趣評。就當自己痛快嘴吧。

講完了,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輕鬆了很多。今天晚上看電視,看小說,睡覺。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7

讀教育名著,讓我感覺收穫了很多,對於讀教育名著也有了一次看法,先寫來大家共享。

學習教育名著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最終目的是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益。爲此,學習應當是“研讀”,應當“求甚解”,並且把研讀與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有所得。

我認爲研讀教育名著的原則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生動有趣與治學嚴謹相結合。研讀教育名著的全過程可以包括“讀、議、盛寫、用”等幾個階段。

讀。初讀教育名著我先選擇那些有生動情境、豐富事例而又蘊涵深邃思想和崇高精神的著作,繼而選讀理論性抽象性更強的其他著作。自讀的時候,應當瀏覽、細讀、精讀、摘抄、記憶相結合,並採用表格、提綱、心得、批註等形式作好讀書筆記。一般說來,研讀的過程中應當安排適當的專家輔導,幫助教師梳理名著的基本觀點,提煉其思想精髓,解釋疑點難點,介紹背景材料。必要時也可圍繞名著讀一點介紹性的輔助讀物。

議。研讀教育名著可以個人進行,但最好是有組織地以培訓班或學校、教研組爲單位共同進行。研讀過程中的“議”——交流和討論是必不可少的,有助於互相啓發、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有組織的議可以做到時間固定、主題確定、提前準備,提高議的質量和效益。“議”也可以包括辯論。辯論不僅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而且能把不夠成熟的思想觀點在討論中煉成真金。

剩即把從研讀教育名著過程中獲得的理論、思想、觀點與自己過去和現在的認識、做法相對照,進行反思、分析、解剖,判斷正誤優劣,把成功的經驗上升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理性認識,或找出失敗的原因,確定改進工作的方向、途徑和措施。這是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之間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中間環節。

寫。研讀過程中的“寫”,除了寫讀書筆記、學習心得體會外,更重要的是寫論文、研究報告或經驗文章。寫,不僅能把讀書、交流、反省過程中產生的點滴思想條理化、層次化、系統化,而且能促使讀者把原來沒想清楚的問題進一步想清楚,能幫助讀者產生新的想法。

用。研讀教育名著過程中,教師個人或小組可以把學得的理論、思想、觀點用來指導小型課題的教育科研活動,改進學科教學、班隊工作、課外活動或管理工作等。這種課題研究可以是驗證性、完善性、移植性的,也可以是創新性、反駁性、顛覆性的。以課題研究的形式來運用從名著中學得的理論、思想、觀點,比讓教師自發地運用要好得多,因爲前者更具有規範性、科學性、強制性、效益性,更能體現研讀的成果,更有利於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