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兒童敏感期》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2.97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捕捉兒童敏感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捕捉兒童敏感期》心得體會

這一本《捕捉兒童的敏感期》或許有很多教師已經讀過很多遍,但正如“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每讀一次都給我不一樣的感受,現在工作半個學期之後,趁着這個寒假防護疫情閒居在家,結合工作中的實際現象再次閱讀這本書,更有不一樣的深思。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0到6歲之間的敏感期,但是並不意味着6歲之後就不會有敏感期出現的現象,敏感期只意味着在某個年齡段某些特徵最爲凸顯,而後這些特徵可能還會伴隨着孩子成長。 而這本書就用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證明了幾歲會有哪些敏感期,會有哪些特徵。這本書有非常多的例子,特別看到3歲到4歲孩子的例子,有些例子簡直跟我們班一模一樣。

比如讓我感受最深的是3歲左右的秩序敏感期,這個年齡段也正是我所帶的小班的一個時期,在這個秩序敏感期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歸位,對於這兩個字相信各位老師都熟悉,而書中所舉的例子也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老師剛消毒完毛巾,毛巾燙的無法掛在毛巾架上,而趁着這個空隙,一個小女生不顧自己急着上廁所堅持將毛巾掛完纔去。這個小例子瞬間讓我們班的孩子都浮現在我眼前,我們的一日生活歷歷在目。我想起自從我們剛入園時在毛巾架、凳子等貼好照片和號碼後,每次上完廁所擦手後有些急着出去的小朋友不小心將毛巾碰掉了,但是呢還有一些小朋友會將慢慢找照片看誰的毛巾掉了給掛上去,是他的毛巾嗎?當然並不是,而每次我碰到這樣的情況會誇獎“你真棒,幫xx小朋友掛上了毛巾,讓他跟你說謝謝!”或者“你真棒,幫老師把毛巾掛好了!”或許有的老師是想着他是一位樂於助人的熱心的小朋友,但是這樣的`誇獎是正確的嗎,是最爲有效的嗎?或許我誇她“嗯,你把所有的毛巾都掛到了正確的地方,你很厲害呦!”這樣是最爲有效的嗎?或許我下一次可以試一試,畢竟實踐纔出真知嘛!

然後還有一次我們去建構室,孩子們脫掉的鞋子總會有一些是沒有靠牆擺一起,或者這裏擺一排、那裏擺一排中間留有空隙,但是也總有那麼一兩個孩子是最後走的,他們正在將各處擺放的鞋子靠牆貼在一起,有時候你催他可以了,還是不行他還要稍微調整一下鞋子的方向,再比如午休上牀前有小朋友鞋子擺的亂,但總有小朋友再給擺整齊,特別是小班的孩子這個現象特別普遍,他們對於這個秩序歸位特別執着,你可以想到如果中大班的孩子這樣做了,他會說:“xx,你的鞋子沒擺好,我幫你擺好了。”而小班的孩子不會這樣說,因爲在初次適應集體生活的過程中,他們對於幼兒園這個環境有一個秩序化的規則和習慣,而3歲也正是最爲凸顯敏感的時期

《捕捉兒童敏感期》的確是一本很好的育兒書籍,他是家長和老師打開孩子心靈之門的一把鑰匙,讓我們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讓我們能瞭解他們、幫助他們、愛護他們,讓孩子在充滿愛、充滿快樂自由的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