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患有悲劇妄想症嗎?

學識都 人氣:2.35W

當有悲劇妄想症時,經常會產生杞人憂天的擔憂,爲沒有必要操心的事煩擾,害怕發生悲劇。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你患有悲劇妄想症嗎?

1、 你小時候有想過要學好毛筆字嗎?

是的→2

不是→3

還好→4

2、 泡菜和新鮮菜,你更喜歡什麼?

泡菜→4

新鮮菜→3

都喜歡→5

3、 去專櫃買東西,你很在意附送的禮物嗎?

是的→5

不是→6

還好→4

4、 走在路上,有個人過來說,他是某某造型的總監,覺得你的外形很適合做他的模特,你會:

和他聊幾句→7

覺得他很可笑→5

趕緊走開,覺得他是騙子→6

5、 面對商場裏一折起的大折扣牌,你會:

很興奮地搶貨→8

無感→6

挑喜歡的買→7

6、 在餐館裏,一對男女,突然女人潑了男人一臉水,然後起身離開,你覺得原因是:

男人背叛了女人→7

女人是嬌小姐,被男人惹怒了→8

男人侮辱了女人→A

7、 你有藍顏知己嗎?

是的→8

不是→9

還好→10

8、 心情煩悶、無聊的時候,你會:

聽歌→A

找朋友傾訴煩惱→9

不一定會怎樣→B

9、 你是個有自制力的人嗎?

是的→D

不是→C

還好→A

10、 你上網的時間會佔你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嗎?

是的→D

不是→C

還好→B

【選好後往下看!答案在下面】

A、感情失敗妄想症

在感情中患得患失,總妄想有一天自己會被拋棄,甚至可能想好了真的遭到背叛和拋棄的時候該怎麼做。好像你就是認定了自己的感情路不會很順利,自己必然會受到感情的傷害一樣。其實,可能是因爲你不夠自信吧,對對方也沒有多大信心,又或者你並不相信世界上有真實感情的存在,感情是能夠敵得過誘惑的。

B、貧窮妄想症

不管有多少錢都會爲金錢擔憂。把錢看得太重,不是因爲真的很需要錢。賺多少錢都覺得不滿足,其實是因爲你內心缺乏安全感,從錢上來尋找安全感,可能不大有可能如願以償。你總是擔心有一天自己會變成窮鬼,會一無所有。之所以有這樣的擔憂,不是因爲擁有太少的原因,你得追究根源到底你爲什麼會缺乏安全感。

C、被人踐踏妄想症

自尊心很強,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所以總是會幻想如果有一天,你所有的榮譽都消失了,你所爭取來的口碑都變壞了,你取得的成績毀於一旦,所有人都看不起你,踐踏你,你會是怎樣的感覺。其實,有時候越是在意別人的看法越是容易被人輕視。你生活是爲了你自己,而不是爲了讓別人滿意。

D、災難妄想症

內心有末世情節。杞人憂天慣了,總是擔心地球會毀滅,會有滅世性的災難發生。其實,你是一個有英雄主義情結的人,經常幻想災難發生,是覺得現實生活中你沒有做英雄的機會,假如有一天災難發生,你便可以做一個英雄了,在末世中重獲新生,由平凡的角色變成人人稱羨的人物。

延伸閱讀

“不知”與“無知”的悲劇生活

生活中人們常說的“妄想症”,醫學上稱“偏執性精神病”或“妄想型精神病”。如果比做一齣戲,那麼患者就象一個無比投入的悲劇主角;家中的親人倍受牽連本屬悲劇配角,但卻大部分時候更象身處劇情之外的羣衆演員;周圍的同事、鄰居也象臺下的看客;醫務人員呢,則象一羣指揮失靈,控制不了劇情發展的編劇和導演。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患者的大腦把自己的“妄想”當做真的客觀事實,並據此行動,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其妄想一般比較系統、有條理,以被害妄想爲主,而且往往不願對家裏人講,怕家人受危害,或怕“敵人”發覺他們被暴露了;偶有所言,也時常被家裏人以“多心”、“膽小”、“神經過敏”頂回去(所言若與工作中的人際相關,更易讓家人覺得事出有因或信以爲真,給治療帶來阻力);家屬們雖然幾乎都能發現患者顯著的異常表現,但往往不能真正重視,甚至還不如患者周圍其它人發現的異常多,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不很明白是怎麼回事。而周圍人呢,根據是否屬於患者“妄想”的內容及屬於程度而反應不同。受牽連的非常苦惱、感覺人身不安全;大多數人則當一件稀奇熱鬧的事在瞧,同時還會半信半疑——“沒準說的還真有!”因此,病人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很大。

我剛工作時,醫院對面居民樓裏有位老太太隔三岔五要到醫院門口大罵兩三小時或要求找領導告狀,說有流氓醫生經常在醫院樓上通過窗戶往對面她的屋裏照相。有一次,夜裏發病,要找偷拍的人,竟把醫院一樓急診室和二樓內科門診的門用柺棍各砸了一個很深的坑。第二天上班看後,我們都不敢相信一個八十歲的老太太有這等力氣!她得生多大的氣啊?!(爲此病人,我專門查了資料。這種老年性精神病,有點象晚髮型精分症,不象腦動脈硬化等器質性精神病,但需要鑑別確診)。她家裏人知道這病不好治,也就根本不治;管不住,索性也就不管了。所以,老太太一進醫院“找人”,我們男的都趕緊躲。我觀察得此病的老年人確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別的毛病沒有(不是沒病只是不與妄想聯繫時很少主訴其他問題),連感冒都不鬧!

但年輕人得此病(與老年人多爲器質性病因截然不同,各種症狀也多)就沒多少好處了!一位30歲的高校女教師,與我一位朋友是鄰居。聊天中朋友發現她講的事情太離譜,連哄帶騙來到我診室。經交談發現是非常典型的以被害妄想爲主的精神異常,遂建議其儘快去專科醫院診治並囑朋友告訴其正在另一所著名高校讀博的丈夫。半月後得悉其仍未就診,才知其丈夫說妻子以前就多心多疑膽小,現在明顯點而已,不以爲然。再瞭解,得知其丈夫住校,每週回來一次,相處時間不多。而且,病人的'妄想內容中,丈夫是被“敵人”謀害的主要對象,怕他擔心,故其妄想在丈夫面前掩飾得很深,不易發現。我遂寫了一張便條託朋友帶給其丈夫,告知我從專業角度的一些考慮和及時診治的重要價值。也許知識對有知識的人更有說服力吧,其丈夫很快送病人住進了專科醫院。這治療還算及時,至少理論上不影響其丈夫半年後出國做博士後的計劃。

然而,很多病人並不能得到及時的診治。我這裏現在就有這樣一位女病人,以被害妄想爲主。由於“敵人”是她的一位同事,故時常鬧事。單位領導頭痛不已,受害同事苦惱不安。在取得其信任後,我順利地把她帶到了專科醫院門診,醫生在做談話和MMPI測驗後懷疑爲該病,給予“維思通”治療並建議住院。病人拒絕住院,回家看了藥物說明書以後,對我們給她“治精神病的藥”十分氣憤,並把一些不適症狀歸到該藥上而拒絕服藥。這位病人的行爲表現是“正常”的,不然她就不是精神病人了。問題的關鍵是病人的丈夫不配合,他很不滿單位領導提出的讓停止病人工作進行治療的建議,說是小題大作,刁難他們。領導無奈,叫我去從專業角度給病人丈夫做解釋。也許是對病情的瞭解程度相差太大,其丈夫置若罔聞,對我的看法也有不滿,以至我幾次想說服他竟無法開口。患者與外界的一般接觸良好,病人的母親和姊妹們看不到患者的那些離奇妄想,也對忠告不以爲然。患者所在科室是單位的採購部門,與外界商家廠家來往密切,病人的妄想涉及一些經濟和權力上的敏感和忌諱問題,單位其它不相關的人很容易覺得其中有真實成分,令領導、同事既氣憤又尷尬,影響很壞,可是又沒法一般見識。病人目前仍在上班,病情時好時壞。我很擔心病人病情加重後出現衝動和攻擊行爲,可是,只要其家人不配合,只要單位在其不鬧騰時也不積極處置,專業人員再明白也無濟於事。

因此,在“妄想症”病人的生活場景裏,病人迷失了自我而成爲其妄想世界裏的主人公,唯有靠治療才能讓他/她從角色裏覺醒,中斷這出悲劇。原本是配角的病人家人應當瞭解有關的醫學知識,聽從專人員的建議,別把自己當羣衆演員。而自以爲是看客的周圍的人們,也應當瞭解相關醫學知識,至少成爲其中的羣衆演員吧?這樣,病人的人生劇本纔有可能被真正改寫,讓悲劇在劇情展開前儘早結束。我想起一位著名精神病專家在一次病例討論學術會上的話“每個精神科醫生可能都有體會:最難對付的不是精神病人和他的病,而是病人的家屬們”。所以,可憐的醫生導演和編劇們首要的任務應該不是去尋找每一出精神病悲劇的主角,而是如何培養全社會人們首先具備配角素質和羣衆演員意識。沒有完好的治療支持網絡,病人隨時都會逃逸到那另類的“妄想”世界,從那裏給我們的世界捅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