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京的歇後語

學識都 人氣:3.06W

北京話有大量歇後語,從來源分,一種是根據事物的情狀而編成的,另一種則有“典”可據。所謂“典”只是比喻的說法,如來源於某一民族,來源於某項民俗,來源於某歷史人物及其他等等。前一種很淺顯,易於瞭解。例如“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蔥莖色白,蔥葉色青,豆腐色白,拌之即呈一青二白。“青”與“清”同音,於是指“清白”、“清楚”等意用之。又如“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了”。馬尾絲細而堅韌,穿入豆腐,怎能提起來呢!於是用以表示某人、事、物沒法提了。再如“土地爺撲螞蚱——慌了神兒啦”。土地爺是神仙,撲螞蚱手忙腳亂,於是說慌了神兒啦。這類例子不勝枚舉,如“凍豆腐——沒法拌”。凍豆腐不能拌着吃,“拌”與“辦”同音,指事情沒辦法而言。又如“炒蔥——癟啦”。蔥加熱一炒,就癟。於是藉以說人窘了、困住了等意思。這屬於第一類。

關於北京的歇後語

第二類是有“典”的,有的來源於某項民俗,有的來源於少數民族,有的來源於某歷史人物等等。北京是歷代古都,特別是滿族入關後以北京爲中心長達二百數十年,滿族民俗和清代政治、軍事、經濟及其他諸種活動在北京話中留下大量痕跡,形成與此有關的話多歇後語。這與上述第一類不同,它不像第一類那樣直接取自事物的形狀,而是由“典”而生,所以不查清其年由形成的那個典故,就完全不明白該歇後語是怎樣形成的,就完全不明白爲什麼用這句話就影射出這個下句。爲探京俗之源,必須講講這類歇後語的出處。這類歇後語不少,自然是難以盡述,茲舉些例句,以窺其源。

一、奶茶鋪的炕——窄長。北京話諷刺某物過於窄長而極缺寬度時,常說“喝!這倒好!奶茶鋪的炕啊!”意思是譏諷這個東西過於窄長。

首先必須講清奶茶鋪是怎麼回事。滿族先世原無奶食之習。後來諦構滿族共同體時將許多蒙古族人編入滿洲旗,隨着收來的蒙古族人日多,以後又編成蒙古八旗。自此,滿、蒙古二族人共同生產和生活,滿族人學會了吃奶茶。滿蒙旗人入關後,北京商界爲應旗人生活之需,有人在街上開設奶茶鋪,售奶和奶製品。奶茶鋪店堂狹窄,只可順窗搭一窄長的炕,寬度只容一人坐,長度則可同時列坐十數人或更多。於是奶茶鋪的炕就以狹窄而長爲突出的特徵。奶茶鋪的窄長炕,給北京人極爲深刻的印象,認爲以此比喻物體太窄而無寬是最恰當的,於是形成了這句老北京歇後語。

北京最後一家關閉的奶茶鋪是西城護國寺街西口內路南的“香薷軒”,停業於1940年。

二、瘸子打圍——坐着喊。北京話說人只動嘴而不動手去做爲“瘸子打圍”,其下文是“坐着喊”。謂只是口中空喝,但不動手做。

這源自滿族人的圍獵方法。圍獵時衆人形成數層的大圈,由遠及近,人與人圍成由大及小的圈子。圈子形成後,先要大聲吶喊,滿語有個詞“嚇起伏獸”,指的就是這種吶喊。人形成圈,被包圍在圈內的獸類害怕而潛伏於草木叢中。人多,大聲喊叫,伏獸就跳躍而起,四下奔逃。這時,人手中執弓箭刀槍而追打四散的獸類。瘸子參加圍獵,只能坐在地上喊叫,但不能起來追打。因此而形成這句歇後語。把只動嘴而不動手的人比作參加打圍的瘸子,只管嘴裏空喊,但不實際去幹。

三、上墳的羊——豁出去啦。所謂豁出去,指的是準死無疑,這條命是豁出去了。這源自古老的女真習俗。女真人及其後世滿族,殺豬祭天祭神,但對死者的墳墓則殺羊以祭,決不殺豬。滿人入關之初,仍守此舊俗。直到清代中期,滿族人上墳祭掃仍是牽羊到墳地,在先人墳墓前殺羊以爲犧牲供品。清末旗人生活日艱,人們無力殺羊以祭,就攜帶羊肉上墳,總之是堅守不用豬肉祭祀先人墳墓。人們說上墳的羊是有去無還,一到墳地必定喪命。形成這句歇後語使用範圍甚廣,決不僅用於豁出命去,說豁出金錢,豁出做買賣賠本及其他,都可用此語。凡是下狠心,不顧後果,不考慮損失等等,都說“這回我是上墳的羊!”有時表現孤注一擲的心情,也用這句歇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