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學識都 人氣:2.04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數學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高中數學說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們: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這次說課活動。這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鍛鍊的機會,感謝各位老師在百忙之中來此予以指導。希望各位評委和老師們對我的說課內容提出寶貴意見。

我說課的內容是<平面向量>的教學,所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必修)<數學>第一冊下,教學內容爲第96頁至98頁第五章第一節。本校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學生基礎相對較好。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

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設計四個方面來彙報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向量是近代數學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着深刻的幾何背景,是解決幾何問題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後,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等就可以轉化爲向量的加(減)法,數乘向量,數量積運算(運算率),從而把圖形的基本性質轉化爲向量的運算體系。向量是溝通代數,幾何與三角函數的一種工具,有着極其豐富的實際背景,在數學和物理學科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在學生了解了物理學中的有關力,位移等矢量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向量的深入學習。爲學習向量的知識體系奠定了知識和方法基礎。

(2)教學結構的調整

課本在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爲一課時,首先從小船航行的距離和方向兩個要素出發,抽象出向量的概念,並重點說明了向量與數量的區別。然後介紹了向量的幾何表示,向量的長度,零向量,單位向量,平行向量,共線向量,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基本概念,同時深化其認知過程和探究過程。在教學中我將教學的順序做如下的調整:將本節教學中認知過程的教學內容適當集中,以突出這節課的主題;例題,習題部分主要由學生依照概念自行分析,獨立完成。

(3)重點,難點,關鍵

由於本節課是本章內容的第一節課,是學生學習本章的基礎。爲了本章後面知識的學習,首先必須掌握向量的概念,要抓住向量的本質:大小與方向。所以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幾何表示是這節課的重點。本節課是爲高一後半學期學生設計的,儘管此時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但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多數學生對向量的認識還比較單一,僅僅考慮其大小,忽略其方向,這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我認爲向量概念也是這節課的難點。而解決這一難點的關鍵是多用複雜的幾何圖形中相等的有向線段讓學生進行辨認,加深對向量的理解。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新大綱對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身心發展的合理需要,我從三個方面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理解向量,零向量,單位向量,共線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會用字母表示向量,能讀寫已知圖中的向量。會根據圖形判定向量是否平行,共線,相等。

(2)能力訓練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歸納、類比、聯想等發現規律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共同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說教學方法的選擇

Ⅰ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採用了”啓發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突出以下兩點:

(1)由教材的特點確立類比思維爲教學的主線。

從教材內容看平面向量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與物理學中的有向線段,矢量的概念類似。因此在教學中運用類比作爲思維的主線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繫以及發生與發展的過程。

(2)由學生的特點確立自主探索式的學習方法

通常學生對於概念課學起來很枯燥,不感興趣,因此要考慮學生的情感需要,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題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希望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認可,要多表揚,多肯定來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考慮到我校學生的基礎較好,思維較爲活躍,對自主探索式的學習方法也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啓發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將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討論等探索活動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Ⅱ教學手段

本節課中,除使用常規的教學手段外,我還使用了多媒體投影儀和計算機來輔助教學。多媒體投影爲師生的交流和討論提供了平臺;計算機演示的作圖過程則有助於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更易於對概念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Ⅰ知識引入階段———提出學習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引入概念

數學學習應該與學生的生活融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讓他們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探究數學、認識並掌握數學。

由生活中具體的向量的實例引入:大海中船隻的航線,中國象棋中”馬”,”象”的走法等。這些符合高中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的特點,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觀察歸納——形成概念

由實例得出有向線段的概念,有向線段的三個要素:起點,方向,長度。明確知道了有向線段的起點,方向和長度,它的終點就唯一確定。再有目的的進行設計,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出本課新的知識點:向量的概念及其幾何表示。

(3)討論研究——深化概念

在得到概念後進行歸納,深化,之後向學生提出以下三個問題:

①向量的要素是什麼?

②向量之間能否比較大小?

③向量與數量的區別是什麼?

同時指出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研究和學習的主題。

Ⅱ知識探索階段———探索平面向量的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

(1)總結反思——提高認識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也即共線向量,並且規定0與任一向量平行.長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規定零向量與零向量相等.平行向量不一定相等,但相等向量一定是平行向量,即向量平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條件。

(2)即時訓練—鞏固新知

爲了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設計了一組即時訓練題,通過學生的觀察嘗試,討論研究,教師引導來鞏固新知識。

[練習1]判斷下列命題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請簡述理由.

①向量與是共線向量,則A、B、C、D四點必在一直線上;

②單位向量都相等;

③任一向量與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④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是=;

⑤模爲0是一個向量方向不確定的充要條件;

⑥共線的向量,若起點不同,則終點一定不同.

[練習2]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a與b共線,b與c共線,則a與c也共線

B.任意兩個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點與終點是一平行四邊形的四頂點

C.向量a與b不共線,則a與b都是非零向量

D.有相同起點的兩個非零向量不平行

Ⅲ知識應用階段————共線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的初步應用

在本階段的教學中,我採用的是課本上一道典型的例題:在一個複雜圖形中觀察,辨認平行,相等的有向線段。選用本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討論等探索活動,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對難點的突破。

例如圖所示,設O是正六邊形ABCDEF的中心,分別寫出圖中與向量相等的向量。(同時思考:向量與相等麼?向量與相等麼?)

具體教學安排如下:

(1)分析解決問題

先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相等的概念。抓住相等向量概念的實質:兩個向量只有當它們的模相等,同時方向又相同時,才能稱它們相等。進而進行正確的辨認,直至最終解決問題。

(2)歸納解題方法

主要引導學生歸納以下兩個問題:①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它只與零向量相

等;②兩個向量只要它們的模相等,方向相同就是相等向量。一個向量只要不改變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任意平行移動的,既向量是自由的。

Ⅳ學習,小結階段———歸納知識方法,佈置課後作業

本階段通過學習小結進行課堂教學的反饋,組織和指導學生歸納知識,技能,方法的一般規律,爲後續學習打好基礎。

具體的教學安排如下:

(1)知識,方法小結在知識層面上我首先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提醒學生要抓住向量的本質:大小與方向,對它們進行類比,加深對每個概念的理解。

在方法層面上我將帶領學生回顧探索過程中用到的思維方法和數學方法如:

類比,數形結合,等價轉化等進行強調。

(2)佈置課後作業

閱讀教材96至97頁內容,整理課堂筆記,習題5。1第1,2,3題。

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

上午好!

根據新課改的理論標準,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學法、教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以及板書設計這六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的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的第______章“__________”的第________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後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爲後面學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下基礎,所以_________________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科學研究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學習這部分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熟悉掌握______

2、學生的認知規律,是由整體到局部,具體到抽象發展的。

3、學生思維活躍,積極性高,已初步形成對數學問題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個體差異還比較明顯

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通過___學習,體會__的思想,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交流表達能力,提高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把握空間圖形的能力,欣賞空間圖形所反應的數學美(認識數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繫,加強數形結合的思想,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教學重點:

難點:

四、學法、教法分析

(一)學法

首先,通過自學探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課堂中體現自我,學會尋找問題的突破口,在探究中學會思考,在合作中學會推進,在觀察中學會比較,進而推進整個教學程序的展開。

其次,教學過程中,我想適時地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搭建平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統一的教學規律”,

從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出發,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學生只有不斷地解決問題、產生成就感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習的興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學”有新“思”,“思”有新“得”。

(二)教法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經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即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爲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發展規律、性質和聯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爲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本着以人爲本,以學爲中心的思想,本節課我將採用啓發式、合作探究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運用多媒體演示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從我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改變了傳統目的明確的設計方式,給學生最大的思考空間,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發現問題,探究新知。

數學概念的形成來自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自身發展的需要.但概念的高度抽象,造成了難懂、難教和難學,這就需要讓學生置身於符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活動中去,從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經歷

“數學化”、“再創造”的活動過程.

3、深入探究,加深理解。

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的模仿與記憶,數學思想的領悟和學習過程更是如此。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親身經歷和實踐體驗,師生互動學習,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4、當堂訓練,鞏固提高。

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方法,從而實現對知識識的再次深化。

5、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小結歸納不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知識、方法、經驗等方面進行總結。

6、作業設計

作業分爲必做題和選做題。

針對學生能力和水平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在所有學生獲得共同知識基礎和基本能力的同時,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將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獲得更大的能力提升,這體現新課改理念,也是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的具體運用。

現代數學教學觀和新課改要求教學能從“讓學生學會”向“讓學生會學”轉變,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爲數學活動的教學。所以,本節課我們不僅僅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更應該重視對數學方法的滲透。從熟悉的知識出發,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難點,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板書要基本體現整堂課的內容與方法,體現課堂進程,能簡明扼要反映知識結構及其相互聯繫;突出本節重難點,能指導教師的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啓迪學生思維。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

謝謝!

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本科數學**號選手,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第一課時《函數單調性與最大(小)值》。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五個方面來陳述我對本節課的設計方案。懇請在座的專家評委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節課主要對函數單調性的學習;

(2)它是在學習函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同時又爲基本初等函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他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可以看看這一課題的前後章節來寫)

(3)它是歷年高考的熱點、難點問題

2、教材重、難點

重點:函數單調性的定義

難點:函數單調性的證明

重難點突破: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認真觀察思考,並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辦法來實現重難點突破。(這個必須要有)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函數單調性的定義

(2)函數單調性的證明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以及瞭解由簡單到複雜,由特殊到一般的化歸思想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善於合作的意識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有方法得當纔會有效。新課程標準之處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過程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本着這一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開放式探究法、啓發式引導法、小組合作討論法、反饋式評價法

2、學法分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只是。學生作爲教學活動的主題,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影響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學法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合作交流法、歸納總結法。

四、教學過程

1、以舊引新,導入新知

通過課前小研究讓學生自行繪製出一次函數f(x)=x和二次函數f(x)=x^2的圖像,並觀察函數圖象的特點,總結歸納。通過課上小組討論歸納,引導學生髮現,教師總結:一次函數f(x)=x的圖像在定義域是直線上升的,而二次函數f(x)=x^2的圖像是一個曲線,在(-∞,0)上是下降的,而在(0,+∞)上是上升的。(適當添加手勢,這樣看起來更自然)

2、創設問題,探索新知

緊接着提出問題,你能用二次函數f(x)=x^2表達式來描述函數在(-∞,0)的圖像?教師總結,並板書,揭示函數單調性的定義,並注意強調可以利用作差法來判斷這個函數的單調性。

讓學生模仿剛纔的表述法來描述二次函數f(x)=x^2在(0,+∞)的圖像,並找個別同學起來作答,規範學生的數學用語。

讓學生自主學習函數單調區間的定義,爲接下來例題學習打好基礎。

3、例題講解,學以致用

例1主要是對函數單調區間的鞏固運用,通過觀察函數定義在(—5,5)的圖像來找出函數的單調區間。這一例題主要以學生個別回答爲主,學生回答之後通過互評來糾正答案,檢查學生對函數單調區間的掌握。強調單調區間一般寫成半開半閉的形式

例題講解之後可讓學生自行完成課後練習4,以學生集體回答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2是將函數單調性運用到其他領域,通過函數單調性來證明物理學的波意爾定理。這是歷年高考的熱點跟難點問題,這一例題要採用教師板演的方式,來對例題進行證明,以規範總結證明步驟。一設二差三化簡四比較,注意要把f(x1)-f(x2)化簡成和差積商的形式,再比較與0的大小。

學生在熟悉證明步驟之後,做課後練習3,並以小組爲單位找部分同學上臺板演,其他同學在下面自行完成,並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證明步驟。

4、歸納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函數單調性的定義及證明過程,並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和善於合作的意識。

5、作業佈置

爲了讓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我將採用分層佈置作業的方式:一組 習題1、3A組1、2、3 ,二組 習題1、3A組2、3、B組1、2

6、板書設計

我力求簡潔明瞭地概括本節課的學習要點,讓學生一目瞭然。

五、教學評價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跟主動性,及時吸收反饋信息,並通過學生的自評、互評,讓內部動機和外界刺激協調作用,促進其數學素養不斷提高。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設計,謝謝!

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數列"是中學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在歷年的高考中佔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經常要用到數列的一些知識。例如:儲蓄、分期付款中的有關計算就要用到數列知識。

就本節課而言,在給出數列的基本概念之後,結合例題,指出數列可以看作定義域爲正整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數。因此,本節課的內容,一方面是前面函數知識的延伸及應用,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函數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爲後面學習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通項、求和等知識打下鋪墊。所以本節課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必須講清、講透。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面對教材的分析,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形成並掌握數列及其有關概念,識記數列的表示和分類,瞭解數列通項公式的意義。

(2)理解數列的通項公式,能根據數列的通項公式寫出數列的'任意一項。對比較簡單的數列,使學生能根據數列的前幾項觀察歸納出數列的通項公式,並通過數列與函數的比較加深對數列的認識。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歸納、類比、聯想等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加深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相互滲透性的思想。

3、情感目標:

通過滲透函數、方程思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通過介紹數列與函數間存在的特殊到一般關係,向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三、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數列的概念及其通項公式,加強與函數的聯繫,並能根據通項公式寫出數列中的任意一項。

2、教學難點

根據數列前幾項的特點,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和分析,歸納出數列的通項公式。

四、教法學法

本節課以"問題情境——歸納抽象——鞏固訓練"的模式展開,引導學生從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提出問題並與學生共同探索、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理解更加透徹。

現代教學觀明確指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應成爲學習的主人。根據本節內容及學生的認知規律,針對不同內容應選擇不同的方法。對於國際象棋棋盤麥粒採用電腦動畫演示,增強感性認識;所舉的引例及數列的函數定義,可採用探索發現法;對通項公式及數列的分類等概念採用指導閱讀法;對於難題(根據數列的前幾項寫出一個通項公式)採用講練結合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平時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本節課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探索發現,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品質,加強主動學習的能力。

爲了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本節課將常規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將引例、例題、練習等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1)電腦動畫演示:國際象棋棋盤格子中放有麥粒的示意圖,從而得到一組數:1,2,22,23……263

敘述故事:給你一張報紙,你可以用它登上月球,你相信嗎?只要不斷地將報紙對摺42次以後,報紙的厚度就可以達到月球和地球的距離。

設計意圖:以實例引入概念,再配以電腦動畫,敘述小故事,增強了感性認識,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2)投影演示,再觀察以下幾列數:

①某班學生的學號:1,2,3,4……,50

②從1984年到20xx年,中國體育健兒參加奧運會每屆所得的金牌數:

15,5,16,16,28,32

③某次活動,在1km長的路段,從起點開始,每隔10m放置一個垃圾筒,由近及遠各筒與起點的距離排成一列數:,……1000

④放射性物質衰變,設原質量爲1,則各年的剩留量依次爲:1,0.84,0.842,0.843,……

2、歸納抽象,形成概念

(1)學生嘗試敘述數列的定義:啓發學生觀察上述幾組數據後,進行歸納總結定義: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數,叫數列,便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舉例1:1,3,5,7與7,5,3,1 這兩個數列有何區別?

舉例2:-1,1,-1,1,……是不是一個數列?

設計意圖:使學生注意把數列中的數和集合中的元素區分開來:

①數列中的數是有順序的,而集合中的元素是無序的。

②數列中的數可以重複出現,而集中的元素不能重複出現。

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列定義的理解。

(2)數列的項及項的表示方法: an

(3)數列的表示方法:可寫成:a1,a2,a3,……,an……

或簡記爲:{an},注意an與{an}的區別

上述(2)(3)採用指導閱讀法(書P106頁第7節~第8節第一句話),對an與{an}的區別進行集體討論歸納。

3、通項公式的探索

(1)觀察歸納定義

由學生觀察引例中數列的項與它在數列中的位置(即項的序號)間的關係:

實物投影:

序號 1 2 3 …… 64

↓ ↓ ↓ ↓

項 1= 21-1 2=22-1 22 = 23-1 …… 263

從而可看出項與項的序號之間可用一個公式:an =2n-1表示,該公式叫數列的通項公式,然後歸納抽象出數列的通項公式的定義(略)。

(2)用函數觀點看待數列:這是一個難點,講解必須清楚、透徹。數列可看作是以自然數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爲定義域的函數,當自變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時對應的一列函數值(這是數列的本質),其圖象是一羣孤立的點,畫圖(棋盤麥粒這個數列)

設計意圖:加深對函數概念的理解。

(3)數列的分類,並口答引例及數列①②③④分別歸於哪類數列。

4、講解例題

設計例題:①根據通項公式寫出前幾項並會判斷某個數是否爲該數列中的項;②根據數列的前幾項寫出一個通項公式。

例1,根據下列數列{an}的通項公式,寫出它的前5項

(1) an= n/(n+1) (2)an=(-1)n · n

設計意圖:使學生正確掌握通項與序號的關係。

變式訓練:問 2589/2590是否爲數列(1)中的項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方程思想是解決數列問題的重要方法。

例2,寫出下列數列的一個通項公式,使它的前4項分別是下列各數:

(1)1,3,5,7

(2)2, -2,2 ,-2

(3)1 ,11 ,111 ,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解題後反思,對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是十分必要。寫通項公式時,就是要去發現an與n的關係,對各項進行多角度、多層次觀察,找出這些項與相應的項數(即序號)之間的對應關係。(注:遇到分數,可分別觀察分子組的數列特徵與分母組成的數列特徵;若爲正負相間的項,則可用-1的奇次冪或偶次冪進行符號交換,有時也可根據相鄰的項,適當調整有關的表達式。)

5、練習鞏固

投影演示:

(1)寫出數列1,-1,1,-1,……的一個通項公式

(2)是否所有數列都有通項公式?

上述(1)的設計意圖:an=(-1)n+1也可寫成 (分段函數的形式)(當n爲奇數時,n爲偶數時),說明根據數列的前幾項寫出的通項公式可能不唯一。(2):引例②就沒有通項公式。通過這些練習,使學生能及時消化,及時鞏固所學內容。

6、歸納小結

由學生試着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老師適當補充,可以訓練學生的收斂思維,有助於完善學生的思維結構。

(1) 數列及有關概念。

(2) 根據數列的通項公式求任意一項,並能判斷某數是否爲該數列中的項。

(3) 根據數列的前幾項寫出數列的一個通項公式。

(4) 數列與函數的關係

7、課後作業:

(1)課本P110/習題3.1/1(3)(4)(5);2、書P108/4(1)(3)(4)

(2)複習看書P106-107

六、評價與分析

本節課,教師可通過創設情景,適時引導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慾望,有時直接講解,有時組織掌握學生集體討論、探索發現,課堂上除反覆強調注意點外,還應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來強化它們。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數列及有關概念,而且可體會到數學概念形成過程中蘊含的基本數學思想:"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特殊化思想",使之獲得內心感受,提高了基本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逐漸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

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內容(中職數學)。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集合以及集合有關的概念,元素與集合間的關係。初中數學課本中已現了一些數和點的集合,如:自然數的集合、有理數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學生並不清楚“集合”在數學中的含義,集合是一個基礎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職數學的開篇,是我們後續學習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語言表示函數的定義域、值域、方程與不等式的解集,曲線上點的集合等。通過本章節的學習,能讓學生領會到數學語言的簡潔和準確性,幫助學生學會用集合的語言描述客觀,發展學生運用數學語言交流的能力。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通過實例瞭解集合的含義,理解集合以及有關概念;

b、初步體會元素與集合的“屬於”關係,掌握元素與集合關係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標:a、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得密切聯繫,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的能力;

b、學會藉助實例分析,探究數學問題,發展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

(3)情感目標:a、通過聯繫生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b、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體會數學的理性和嚴謹。

3、重點和難點

重點:集合的概念,元素與集合的關係。

難點:準確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學情分析(說學情)

對於中職生來說,學生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他們還沒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理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參差不齊,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有厭學情緒。

三、說教法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教學。首先從學生較熟悉的實例出發,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創設情境認知策略上給予適當的點撥和引導,引導學生主動思、交流、討論,提出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層層深入,啓發學生積極思維,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學習指導(說學法)

教學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根據數學的特點這節課主要是教學生動腦思考、多訓練、勤鑽研的研討,這樣做增加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增強了參與的意識,教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成爲教學的主體,進而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a、創設情境,揭示本課主題,同時對集合的整體性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b、介紹集合論的創始者康托爾

2、究竟什麼是集合?(實例探究)切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 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物體),以實際生活爲背景進行探究, 爲本課教學創造出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接待探究過程學生積極思考、交流、作答,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啓發,引導學生尋找實例中的共同特徵,培養學生觀察,總結能力範圍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爲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紹集合概念做好鋪墊。

3、集合的概念,本課的重點。結合探究中的實例,讓學生說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麼?知識的呈現由抽象到具體進一步熟悉元素與集合的概念,讓學生分清實際問題中的集合和元素爲後面學習兩者間的關係做好鋪墊。

教師在這一環節做好學習指導,確定的對象組成的整體叫集合,如果對象不確定,就不能確定爲集合(舉例)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4、 熟悉鞏固集合的概念通過例題,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和理解集合的概念。

5、 集合的符號記法,爲本節重點做好鋪墊。

6、 從實例入行手,探索元素和集合的關係,學生能用文字語言描述,如何用數學語言描述,給出元素與集合關係符號表示,在這個環節教師適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逐步形成過程,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落實本課的重點,學習指導:⑴集合元素的確定。⑵理解兩符號的含義。

7、 思考交流本課的重要環節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通過自由舉例,能深化概念。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8、 從所舉的例子中抽象出數集的概念,並給出常見數集的記法。

9、 學生練習:通過練習,識記常見數集的記法,同時進一步鞏固元素與集合間的關係。

10、知識的實際應用:

問題不難,落實課本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應用集合的眼光觀看世界。

11、課堂小節

以學生小節爲主教師幫助爲輔,鞏固所學知識,幫助學生認識到要學會梳理所學內容,要學會總結反思,使學生的認識進一步昇華,培養學生的鬼納總結能力。

六、評價

教學評價的及時能有效調動課堂氣氛,感染學生的情緒,對課堂教學發揮着積極作用,教學過程遵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應用集合的眼光看研究對象,注重過程評價與多元評價將教學評價貫穿於本堂課的每個教學環節。

七、教學反思

1、 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從特殊到一般,在具體感知基礎上得出集合的描述概念,便於學生理解接受。

2、 啓發探究教學,營造學生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八、板書設計

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是必修章第節的內容,我將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本節課的教學,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 教材分析

是在學習了基礎上進一步研究 併爲後面學習 做準備,在整個

高中數學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因此本節內容十分重要。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水平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掌握

2、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歸納抽象概括使學生構建領悟 數學思想,培養 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體驗數學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培養善於

觀察勇於思考的學習習慣和嚴謹 的科學態度

根據教學目標、本節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本節重點是 ,由於學生對 缺少感性認識,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

二、教法學法

根據教師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相統一的規律,我採用引導發現法爲本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並藉助多媒體爲輔助手段。在教師點撥下,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 教學過程

四、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引入:

把教學內容轉化爲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爲“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對於本題:……

2、由實例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是:……

3、講解例題。

我們在講解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爲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題中:

4、能力訓練。

課後練習……

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5、總結結論,強化認識。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爲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6、變式延伸,進行重構。

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五、教學評價

學生學習的學習結果評價當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教師應

當高度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自信心、團隊精神合作意識數學能力的發現,以及學習的興趣和成就感。

高中數學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與作用

《冪函數》選自高一數學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3節。是基本初等函數之一,它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從教材的整體安排看,學習瞭解冪函數是爲了讓學生進一步獲得比較系統的函數知識和研究函數的方法,爲今後學習三角函數等其他函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初中曾經研究過y=x,y=x2,y=x—1三種冪函數。這節內容,是對初中有關內容的進一步的概括、歸納與發展,是與冪有關知識的高度昇華.本節內容之後, 將把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科學的組織起來,體現充滿在整個數學中的組織化,系統化的精神。讓學生了解系統研究一類函數的方法.這節課要特別讓學生去體會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將該方法遷移到對其他函數的研究.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接觸的函數,確立利用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奇偶性、單調性研究一個函數的意識 ,已初步形成對數學問題的合作探究能力。

(2)雖然前面學生已經學會用描點畫圖的方法來繪製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圖像,但是對於冪函數的圖像畫法仍然缺乏感性認識。

(3)學生層次參差不齊,個體差異比較明顯。

二、目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三維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理解冪函數的概念,會畫冪函數的圖象。

②讓學生結合這幾個冪函數的圖象,理解冪函圖象的變化情況和性質。

(2)過程與方法

①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冪函數的性質,培養學生概括抽象和識圖能力。

②使學生領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熟悉的例子讓學生消除對冪函數的陌生感從而引出概念,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利用多媒體,瞭解冪函數圖象的變化規律,使學生認識到現代技術在數學認知過程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③培養學生從特殊歸納出一般的意識,培養學生利用圖像研究函數奇偶性的能力。並引導學生髮現數學中的對稱美,讓學生在畫圖與識圖中獲得學習的快樂。

(二)重點難點

根據我對本節課的內容的理解,我將重難點定爲:

重點:從五個具體的冪函數中認識概念和性質

難點:從冪函數的圖象中概括其性質。

三、教法、學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教師要善於啓發學生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要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努力去提高學生素質。根據這樣的原則和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併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1、引導發現比較法

因爲有五個冪函數,所以可先通過學生動手畫出函數的圖象,觀察它們的解析式和圖象並從式的角度和形的角度發現異同,並進行比較,從而更深刻地領會冪函數概念以及五個冪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2、藉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由於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具有形象生動易吸引學生注意的特點,故此,可用多媒體制作引入情境,將學生引到這節課的學習中來。再利用《幾何畫板》畫出五個冪函數的圖象,爲學生創設豐富的數形結合環境,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冪函數概念以及在冪函數中指數的變化對函數圖象形狀和單調性的影響,並由此歸納冪函數的性質。

3、練習鞏固討論學習法

這樣更能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使學生既能夠進行深入地獨立思考又能與同學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這樣一來學生對這五個冪函數領會得會更加深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氛氛圍也變得更加濃厚。

(二)學法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對冪函數模型的特徵進行歸納,動手探索冪函數的圖像,觀察發現其有關性質,再改變觀察角度發現奇偶函數的特徵。重在動手操作、觀察發現和歸納的過程。

由於冪函數在第一象限的特徵是學生不容易發現的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抽象問題具體化,藉助多媒體進行動態演化,以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結構。

四、教學過程分析

(一)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從我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改變了傳統目的明確的設計方式,給學生最大的思考空間,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問題1:下列問題中的函數各有什麼共同特徵?是否爲指數函數?

由學生討論,總結,即可得出:p=w,s=a2,v=a,a=s1/2,v=t—1

這時學生觀察可能有些困難,老師提示可以用x表示自變量,用y表示函數值,上述函數式變成:

都是自變量的若干次冪的形式。都是形如

的函數。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冪函數

(一)課堂主要內容

(1)冪函數的概念

①冪函數的定義。

一般地,函數

叫做冪函數,其中x 是自變量,a是常數。

②冪函數與指數函數之間的區別。

冪函數——底數是自變量,指數是常數;

指數函數——指數是自變量,底數是常數。

(2)幾個常見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由同學們畫出下列常見的冪函數的圖象,並根據圖象將發現的性質填入表格

根據上表的內容並結合圖象,總結函數的共同性質。讓學生交流,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組織學生總結出性質。

以上問題的設計意圖:數形結合是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它包含以數助形,和以形助數的思想。通過問題設計讓學生着手實際,藉助行的生動來闡明冪函數的性質。

教師講評:冪函數的性質.

①所有的冪函數在(0,+∞)上都有定義,並且圖像都過點(1,1).

②如果a>0,則冪函數的圖像通過原點,並在區間〔0,+∞)上是增函數.

③如果a<0,則冪函數在(0,+∞)上是減函數,在第一象限內,當x從右邊趨向於原點時,圖像在y軸右方無限地趨近y軸;當x趨向於+∞時,圖像在x軸上方無限地趨近x軸.

④當a爲奇數時,冪函數爲奇函數;當a爲偶數時,冪函數爲偶函數。

以問題設計爲主,通過問題,讓學生由已經學過的指數函數,對數函數,描點作圖得到五個冪函數的圖像,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繪製冪函數的圖像比繪製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圖像更爲複雜,因爲冪函數隨着冪指數的輕微變化會出現較大的變化,因此,在描點作圖之前,應引導學生對幾個特殊的冪函數的性質先進行初步的探究,如分析函數的定義域,奇偶性等,在根據研究結果和描點作圖畫出圖像,讓學生觀察所作圖像特徵,並由圖象特徵得到相應的函數性質,讓學生充分體會系統的研究方法。同時學生對於歸納性質這一環節相對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性質,學生會有更大的困難。因此,教學中只須對他們的圖像與基本性質進行認識,而不必在一般冪函數上作過多的引申和介紹。在教學中,採用從具體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具體的安排。

通過學生的主體參與,使學生深切體會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方法,從而實現對知識識的再次深化。

(3)當堂訓練,鞏固深化

例題和練習題的選取應結合學生認知探究,鞏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並能用知識加以運用。本節課選取主要選取了兩道例題。

例1是課本上的例題:證明f(x)=x1/2在(0,+∞)上是增函數。這題先從“形”的角度判斷函數的單調區間和單調性,再用到定義從“數”的角度對函數的單調性進行推理論證,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解決問題的專業素養。

例2是補充例題,主要培養學生根據體例構造出函數,並利用函數的性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冪函數及其性質的理解。注意:由於學生對冪函數還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講評中要刻意體現出冪函數y=x1。3是增函數與y=x—5/4的圖像的畫法,即再一次讓學生體會根據解析式來畫圖像解題這一基本思路

(4)小結歸納,回顧反思。 小結歸納不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還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知識、方法、經驗等方面進行總結。我設計了三個問題: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麼?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業設計 作業分爲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對本節課學生知識水平的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延伸與,注重知識的延伸與連貫,強調學以致用。通過作業設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喜悅,看到自己的潛能,從而激發學生飽滿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的形成. 我設計了以下作業:

(1)必做題

(2)選做題

(三)板書設計

板書要基本體現整堂課的內容與方法,體現課堂進程,能簡明扼要反映知識結構及其相互聯繫;能指導教師的教學進程、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通過使用幻燈片輔助板書,節省課堂時間,使課堂進程更加連貫。

五、評價分析

學生學習的結果評價當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我採用及時點評、延時點評與學生互評相結合,全面考查學生在知識、思想、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在質疑探究的過程中,評價學生是否有積極的情感態度和頑強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歸納猜想能力是否得到發展,通過鞏固練習考查學生對冪函數是否有一個完整的集訓,並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補充。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敬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