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也長了鬍子》小學語文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81W

一、說教材

《等我也長了鬍子》小學語文說課稿

1、教材分析:《等我也長了鬍子》是西版小學語文第四冊識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這是一首構思巧妙的兒童詩,全詩共分爲五節。詩中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思維活躍、孤獨的小男孩。作者並不從正面點出發,而是發揮想象,用詩歌的形式,展現出一幅幅小男孩長大後與自己的孩子相處的生動畫面,與現實生活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和內心需求。整首詩語言詼諧,自然活潑,表達準確,道出了兒童純真的希望,讀起來饒有風趣。

2、學情分析:我班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在工廠打工,雖都在本地,但早出晚歸,上班時間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家長和孩子間缺少交流,他們對孩子們的需求也不甚瞭解,反而卻不住的要求孩子要達到這樣那樣的要求,所以的孩子們不但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甚至還可能出現逆反心理,所以課文裏的“爸爸”所做的一切,也正式我們現在大多數孩子的心聲。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會用自己的方法記住8個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喜歡怎樣的爸爸。

情感目標::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並寫出來。

4、教學重難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結合實際,在讀中體會詩歌中的感情,喚起兒童生活的體驗。

5、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首歌的動畫;課前佈置學生先把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寫下來。

學生:寫好自己想要對爸爸說的話。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在不斷的參與過程中,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進入最優化的境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始終把情感置於閱讀的首位,把喜愛,興趣當作閱讀的入門嚮導。課一開始,以學生熟悉的畫面來引入課文,很自然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帶着問題閱讀。教師在學生的讀讀說說中,不斷調動主題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動力,使課堂書聲朗朗。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利用多媒體課件、課文內容爲學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運用的橋樑,引導他們將課文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繫,大膽地展開聯想,把學會的課內外知識活學活用,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語言積累內化爲語言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一)聽歌激趣,引入課題

播放《等我也長了鬍子》這首歌曲,然後讓學生說說這首歌叫什麼名字?你是怎麼知道的?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讀文識字

讓學生自由讀文,說說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再指名讓學生讀文,其他同學勾出生字和詞語,自己讀一讀,然後在小組內識字,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老師要考考大家。師:出示卡片:教的甲骨文你們猜猜,這是這課生字中哪個字的甲骨文?爲什麼?老師相機告訴孩子:其右是一隻手拿了一條教鞭(或是棍子),左下方是個“子”(小孩),“子”上面的兩個叉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徵性符號。向學生滲透:漢字不僅是一種符號,更是一種文化。

(三)讀文感悟,詩情剖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從一開始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並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所以在學生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或好朋友聽,注意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順;讀後老師檢查讀的情況,對讀得好、有進步的同學提出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閱讀的自信心。

接下來的環節在同學們已熟悉課文的基礎上,讓同學們通過談一談讀文後的體會、讓同學、老師來評一評、你還有哪些讀書的形式等等,漸漸在讀中感悟、體會,讀出感情。在讀一讀、說一說的過程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體會“跟”“給”“帶”這幾個詞語的意思。最後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引導有感情讀文。四、仿說練習。

課文教學到這裏,同學都知道了作者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那麼你以後想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請小組的同學討論交流,然後仿照課文,把你自己想對爸爸說的話說出來,以“我要——————————————————————”

“我一定不————————————————————”。的結構規律表達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鳴,昇華感情。

五、板書設計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板書設計:13等我也長了鬍子

圖片(理想中的爸爸)圖片(現實中的爸爸)

跟孩子探險打屁股

想當好爸爸給孩子講故事吹鬍子瞪眼睛

帶孩子去動物園騙人

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輔以“思,議,評,說”等手段,來培養他們能力,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附教案:

第十三課等我也長了鬍子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後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生活經驗,說說自己喜歡怎樣的爸爸。

3?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並寫出來。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理解詩的內容。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經驗,在讀中體會詩歌的感情,說出自己的心願。

教學準備

教師:《等我也長了鬍子》這首歌的錄音帶。

學生:把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說一說,寫寫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歌曲《等我也長了鬍子》。

2、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叫什麼嗎?(《等我也長了鬍子》)。

3、你們怎麼猜出來的?上節課我們學了這課的生字詞,來讀一讀。

二、學習上節課留下的四個字,並指導書寫。

1、上節課我們還有4個生字沒有寫,是哪四個生字呢?來,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2、你會用哪個字組詞呢?

事:事情、故事、出事、事件教:教書、教會

喊:喊話、喊人、叫喊趣:興趣、趣味、趣事、樂趣

3、通過組詞,孩子們對生字掌握得更牢了。

4、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師:出示卡片:教的甲骨文你們猜猜,這是這四個字中哪個字的甲骨文?爲什麼?老師相機告訴孩子:其右是一隻手拿了一條教鞭(或是棍子),左下方是個“子”(小孩),“子”上面的兩個叉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徵性符號。

5、跟着老師一起寫寫這四個字,事、教、喊、趣

6、對照書上田字格中的字,給老師寫的字打分。生看填字格,提醒:一看字形結構是否正確;二看關鍵筆畫佔位是否準確。

7、學生給老師打分,並說說理由。

8、你們能得多少分呢?請拿起筆來給這四個字描紅,再寫一個。

9、同桌打分。

三、細讀課文,感悟情感。

上節課針對課題留下了兩個問題:

(1)“我”爲什麼想長鬍子?

(2)“我”當了爸爸後想幹什麼?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勾畫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想當爸爸,第一節和第五節)

(1)第一節,指導學生想象,可採用陳述的語氣朗讀,讀出孩子的天真可愛。

(2)第五節,指導學生讀出渴望的語氣。

2、再小聲讀2、3、4小節,用波浪線勾畫出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請學生說“我”當了爸爸後想幹什麼?

跟孩子探險講有趣的故事帶他到動物園玩

3、想象情景,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並談感受。

(1)教師:你爲什麼對這一部分很感興趣?說出你的理由或體會。

(2)同學們相互評議。(注意說話中的禮貌用語。)

(3)讓學生領讀剛纔說的這一部分。適時鼓勵並加以補充。

4、在讀中感悟、體會,加強朗讀的指導,注意現實與想象兩種畫面不同語氣的處理。

第2、3、4節:注意區別“我要……”“我一定不……”這是想象和現實對立的生活畫面,聯繫生活經驗讀,邊讀邊想。(板書這兩個句式。)

想象部分:輕鬆、快樂、天真、感興趣;

現實部分:生氣、鬱悶、討厭、不高興。

四、表達情感,仿說練寫

1、讀課文並思考:當爸爸不理解我們的時候,小湯銳是怎麼跟爸爸說的呢?

找出文章的結構規律:“我要——————————————————————”

“我一定不————————————————————”

2、小組交流,仿照課文,說出自己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3、把剛纔說的或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寫下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這一首兒童詩,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學到了許多知識。大家回家之後把這首詩讀給自己的家裏人聽,讓他們也來分享一下。

板書設計:13等我也長了鬍子

圖片(理想中的爸爸)圖片(現實中的爸爸)

跟孩子探險打屁股

想當好爸爸給孩子講故事吹鬍子瞪眼睛

帶孩子去動物園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