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說課稿大班集錦八篇

學識都 人氣:3.22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大班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幼兒園說課稿大班集錦八篇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安全快樂過寒假》。

一、說設計思路

一年一度的寒假生活即將到來,在寒假中,爲了加強幼兒的安全防範意識,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確保幼兒的安全,讓幼兒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特此設計此教學。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興趣。

三、說活動重、難點重點:通過觀看課件學習假期安全的相關知識。

難點:通過學習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四、說活動準備

有關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燃放煙花爆竹等相關課件。

五、說教法直觀法、談話法

六、說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活動:

(一)假期中的打算談話引入,小朋友們,我們的寒假生活即將到來,老師想了解一下放了假你們想做些什麼事情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歡做的事情(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最後教師小結:剛纔小朋友們說出了許多假期中的打算,但是無論小朋友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時刻注意安全。

(二)組織幼兒探討怎樣快樂地度過假期在這一活動中,通過前面幼兒說出怎樣來玩,教師進一步引出我們在做這些事情時應怎樣保護自己?(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一環節可以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

(三)教師總結幼兒假期中應注意的安全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講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電方面的安全、火的安全。

1、教師出示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課件,引導幼兒觀看,隨之教師小結在交通安全上應注意:

(1)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在公路上跑鬧、玩耍;

(2)不得獨自橫穿公路,要有大人的陪同;

(3)文明乘車,在車內不隨便扔果皮,更不能把頭伸出車窗外。此環節可以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

2、課件出示溺水事故片段,引導幼兒仔細觀看,教師再小結在防溺水安全方面應注意:

(1)小朋友嚴禁到水庫、池塘、河流等戲水、打撈東西,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河流、玩水、滑冰。

(2)如果發現有小朋友不慎掉進水庫、池塘、水井等,我們不能擅自下水營救,應大聲呼成年人來相助或撥打“110”【此環節可以增強幼兒的防溺水安全意識】。

3、老師引入電方面的安全在此環節中讓幼兒想一想有哪些家用電器,我們要不要隨便觸摸家用電器,引導幼兒說出不能隨便觸摸家用電器受傷,尤其是電線、燈頭、插座等。

4、老師出示小朋友放煙花爆竹的圖片,進一步引出火的安全。

(1)不能私自燃放煙花爆竹,避免失火或受傷。

(2)不準玩火,不得攜帶火種,以免發生火災,發生火災時及時撥打“119”。

(3)冬季做好煤氣中毒預防工作。

最後老師小結:安全隱患無處不在,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假期聽父母的話,並牢記我們今天所學的安全知識,祝小朋友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2

一、說教材

幼兒科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培育幼兒的探索慾望和精神,對幼兒來說,科學是一個過程--是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驗證問題的過程。《綱要》中提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和經驗"的精神。根據《綱要》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碘伏" 作爲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我在活動過程中合理定位重點與難點,運用直觀操作、動手嘗試等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的制定應體現它的教育性、價值型和實際性,活動目標既是整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同時對活動也起着導向作用。因此從滿足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的發展需要,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感知澱粉遇碘會變成藍。

2.技能目標: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和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樂意與同伴合作,體驗活動的樂趣。

重點:通過操作,感知澱粉遇到碘會變藍。

難點:嘗試運用澱粉遇到碘變藍的原理髮現、探究和解決問題。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爲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學活動中材料的結構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關係到能否構成問題情境的探究點,有時甚至影響到活動的成敗,因此,我爲活動做了以下的準備:慢羊羊村長頭飾、饅頭、土豆、白菜、胡蘿蔔、香蕉、梨、標有字母A與B的奶粉,棉籤、圖卡、筆。

四、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不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在活動中,我使用的教法有觀察法、示範操作法、練習法、經驗遷移法。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愉悅性、藝術性的和諧統一。

 五、教學過程

(一)認識碘伏

1.出示慢羊羊村長頭飾,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幼兒都知道村長會做發明好多東西,通過頭飾更能調動幼兒的興趣。

2.認識碘伏。打針的時候都會用到碘伏,幼兒並不陌生,可能真正難的動手來試一試對於幼兒來說是有好奇又興奮的。

(二)幼兒動手操作並記錄結果。

(三)問題的解決---運用

1讓幼兒想想可以用什麼辦法幫警長辨別A與B瓶中誰是假奶粉。

2.讓幼兒自由選擇A與B的奶粉,用碘伏的方法試一試,哪瓶合格哪瓶不合格。

(四)結束遊戲讓幼兒回去做一份食物澱粉大抽查。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3

一、設計思路:

《老鼠娶新娘》這個故事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內容與我們以前聽過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長找女婿,以及尋找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情節,不同的是最後老鼠村長的女兒嫁給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故事畫面具有濃郁的“中國風”,且其中的童謠朗朗上口,蘊涵了很多中國的習俗。

二、分析作品:

我覺得故事的核心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從而喜歡自己”。

三、說準備:

1、圖書ppt,太陽、雲、風、牆、老鼠、貓的圖片。(知道自然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繫,也就是老鼠村長找女婿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中的情節)2。漢字:照、遮、吹、擋、打洞、抓、揚長補短的漢字。(更好地認識到事物最強的地方)

1、體驗童話故事書傳達的濃濃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剋相生循環往復的有趣現象。(難點)

2、自信地表達自己的長處,真誠地欣賞同伴的長處。(重點)

三、說過程:

故事一開始就是一首比較有中國民族風俗特點的歌曲《喜洋洋》來吸引幼兒,因爲故事比較長,所以將故事分成三段式來演繹:

一、激趣導入

1、欣賞音樂: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大家在幹什麼?(喜洋洋的音樂)2、引發對故事的想象。

《喜洋洋》音樂導入(出現且伴有一段喜慶的民間音樂旨在讓孩子初步感受中國的民風民俗)

二、欣賞理解

1、邊欣賞ppt邊聽故事。

2、理解討論:你認爲誰是世界上最強的新郎?

講故事以問題來穿情節,通過看看、聽聽、講講幫助幼兒理解老鼠村長找女婿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故事內容。(難點的突破)

三、遷移感受

1、自己最強的長處

2、記住朋友的長處。

3、讓自己變得更強。

4、迴歸故事。

5、玩遊戲“擡花轎”展開討論,最後村長女兒嫁給誰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最後,在喜慶的民間音樂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賞童謠,詣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中國的民風民俗。最後一個環節的擡花轎恰好能釋放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可以說,活動最後的安排的遊戲既緊扣本次活動目標又尊重了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4

一、說活動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對周圍世界充滿了探究的渴望,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科學活動有着濃厚的興趣。而幼兒園科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和價值取向就是激發幼兒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意識,鼓勵幼兒敢於體驗探究,培養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大班的孩子對動物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幼兒初步的瞭解了一些關於動物的知識。大班孩子課餘時間喜歡看"十萬個爲什麼""百科全書"等,但是幼兒關於動物的知識和經驗都是零散的,需要老師給予他們規整和梳理,幫助孩子們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概念。如魚這個活動,雖然孩子對魚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在某些方面會存在一定的誤區,比如會認爲"鯨魚也是魚、墨魚也是魚等"。所以這個活動《它們都是魚嗎》,一方面幫助幼兒形成概念,另一方面也激發孩子探索、熱愛動物的情感。

二、說活動目標

1、瞭解魚類的主要特徵。(身體表面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用卵繁殖後代,終生離不開水)。學習分辨魚類和非魚類,並說出理由。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動物世界奧祕的興趣。

目標1綜合了認知和能力兩方面的目標,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給予幼兒正確的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科學方法。

目標2是社會情感目標,通過這樣的活動,激發幼兒探索動物世界奧祕的興趣。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的準備是組織實施活動的前提和保證,爲了使本次活動更具有趣味性,能更好的完成活動目標,我們做了以下的準備:

知識準備:事先在生物角對魚有過觀察,並且對於哪些不是魚的話題有很大的好奇心。

物質準備:《小朋友的書》、金魚和鯽魚的手偶各一個、人手一張指示牌,正面笑臉,反面哭臉。

四、說活動過程

1.引題:教師操作紙偶,以故事引出話題

鯽魚剛剛搬了新家,看見鄰居小金魚就熱情的招呼"金魚妹妹,你好,我是來和你做好姐妹的鯽魚,見到你真高興".

"你是我的姐妹?你長得這麼醜,纔不是我們魚類家族呢?"

鯽魚說:"雖然我沒有你漂亮,可我也是魚啊?"金魚就是不相信,雙方各執一詞,怎麼辦呢?孩子們來評評吧!

【大班的孩子最喜歡打抱不平、調節矛盾,以這樣的引題,容易激起孩子探究的渴望。】

3、自主探究:幼兒嘗試概括出魚的共性

1)幼兒自由發表理由以及依據

"孩子們,鯽魚到底是不是魚呢?你們來說說理由吧!【讓幼兒有自主思考、自由表達的機會】

2)教師將幼兒的陳述理由用對比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呈現共同特徵。【孩子們表達的都是零散,如何幫助他們把零散規整,表格記錄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讓孩子很好的明白大家的意見。】

3)"小博士"總結

到底我們發現的對不對呢,我們一起聽聽小博士怎麼說吧?【科學的探索活動最終要導向正確的科學觀,要給孩子的探索做一個定義,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使下次更積極的探索、發現。】

4、辯論賽:將探索的結果應用於實踐中

【科學的探索最終是爲了實踐,更好的服務於生活】

1.出題:如"甲魚"是不是魚"(運用新經驗判斷,加深魚概念的形成)

2.判斷

獨立思考,通過舉笑臉牌來表示自己的意見,形成兩隊不同的意見後,雙方分陣地相對而坐

3.闡述理由,在辯論的過程中進一步的明確魚類的特徵。

4.調整

在辯論的基礎上,幼兒對自己的結果進行調整,並讓調整後的幼兒說出理由,一次思考的機會。

5、再次探究,激起下次活動的渴望

教師出示"鯨魚",問:"你們覺得鯨魚是魚嗎?"其實它不是真正的魚哦,到底是爲什麼呢,請大家回去查閱資料吧。

【既激發幼兒下次探索的渴望,又引導孩子探索世界的方法:看書、查資料】

五、活動特色

1.注重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本次活動是一次真正的如何"漁"的教學,將學習的空間和時間還給孩子,教師通過開放性的提問、自由的討論、自由的選擇、寬鬆的辯論賽,讓孩子自主的思考、調整、反思,提升了學習的能力。

2.根據大班孩子好問、好幫助人、喜歡竟賽的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孩子定能充分的融入到活動中。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5

大班兒歌教學活動:

今天我來做爸爸

活動目標:

1、瞭解兒歌內容,感受作品的幽默有趣。

2、念準平翹舌音。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念兒歌。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今天我來做爸爸》

活動過程:

1、完整感受兒歌,引起學習興趣:

(1)聽錄音,引起幼兒學兒歌的興趣:

“老師給大家介紹一首新的兒歌,名字叫《今天我來做爸爸》,它的內容很有趣,大家聽一聽它有趣在哪裏。“

(2)幼兒聽兒歌兩遍。

(3)幼兒回憶兒歌內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重複,加深幼兒對兒歌的印象。

2、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集體跟讀兒歌:

“兒歌中的我真的做爸爸?”

“爲什麼我叫媽媽別害怕?”

(2)教師朗讀兒歌,幼兒找兒歌中哪些字是翹舌音。

(3)分小組朗讀兒歌。

(4)提供機會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自由討論。

3、感受兒歌的幽默;

(1)自由討論:

“你覺得這首兒歌幽默在哪裏?”

(2)幼兒聽錄音跟念兒歌。

(3)教師引疑:

“如果我們把兒歌中的爸爸媽媽改成其他人,會是怎麼會是呢?你們可以回家試試。”

活動二:今天我來做爸爸(改編兒歌)

活動目標:

1、體驗用替換代詞的方法改編兒歌。

2、幼兒已基本瞭解兒歌內容。

活動過程:

1、複習兒歌:

(1)教師引出兒歌的名字

“還記得我們學的這首兒歌嗎?”

“有誰願意朗誦給我們大家聽呢?”

(2)幼兒自告奮勇,可以一個人也可以是兩個人表演。

(3)集體複習兒歌。

2、嘗試改編兒歌:

(1)請已經回家嘗試改編過的幼兒試一下,並告訴大家是怎麼替換的。

(2)幼兒打開圖書,找一找兒歌中的哪些詞可以被替換。

(3)幼兒回答,教師與幼兒一起尋找替換的規律:

(4)“兒歌中稱呼相同的地方可以替換。”

“替換後句子的長短和原來的兒歌要一樣。”

“兒歌中的玩具可以替換。”

幼兒自由結伴探索嘗試,教師觀察傾聽幼兒替換、改編的情況。

3、分享交流的快樂:

(1)師生小結替換的規律——第1、8句中的“爸爸”可以一起替換。

第2、6、7句中“媽媽”可以一起替換。

第3、4句中的玩具可以替換成其他玩具。

(2)幼兒介紹自己改編的新兒歌。

(3)請改編得好的幼兒做小老師,帶領大家學習。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問題。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6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得到父母的疼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大人包辦代替,自理能力很差。韻律活動《洗手帕》,它來源於幼兒生活,充滿兒童情趣,深受幼兒喜愛,歌曲旋律簡單、重複,有很強的表演情節,不僅給歌曲增加了趣味性,還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目標的確定及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中班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但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從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在幼兒親自動手洗手帕的基礎上,學習韻律活動《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過程中,啓發幼兒體會洗、搓、擰、曬及捲袖子等動作,使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迅速掌握動作要領,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從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

(3)鍛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培養幼兒講衛生、愛勞動的良好行爲習慣。

2、 在目標中提到“在洗手帕的過程中,啓發幼兒體會洗、搓、擰、曬及捲袖子等動作,使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迅速掌握動作要領,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從而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三)教具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課前與家長聯繫好,讓孩子學習洗手帕,使他們瞭解洗手帕的過程,同時通過實踐初步感受勞動的快樂。

2、每位幼兒自帶一塊手帕

3、每組一隻臉盆及肥皂

4、錄音機、磁帶,事先欣賞過《洗手帕》的音樂 活動過程:

二、活動程序

根據教材分析和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以猜謎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 律動《勞動最光榮》進場。

2、猜謎語:一個東西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充分利用幼兒的興趣點,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運用感官感知活動內容“手帕”。

(二)從親身體驗中讓孩子們學習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動作,如洗、搓、漂等動作。

1、瞭解手帕作用 提問:

(1)、小手帕有什麼作用?

(2)、小手帕髒了怎麼辦呢?

(3)、誰來洗呢?

小結:小朋友都長大了,在幼兒園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們要學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養成講衛生、愛勞動的好習慣。

2、動手洗手帕 。

(1)教師: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盆水,一塊小肥皂,請大家學習洗手帕。;要求: 洗手帕以前做什麼?(捲袖子) 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時想想,你是怎樣洗手帕的?

(2)幼兒分組洗手帕。

重點:在幼兒洗手帕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啓發幼兒體會搓、洗、擰、曬等動作。

這一環節主要是把活動重點分解並前置,通過積極引導幼兒再現自己遊戲的經驗來練習洗手帕,爲下一步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打下基礎。

(三)學習韻律活動《洗手帕》。

1、分解學動作,提問:洗手帕以前做什麼?(捲袖子)

(1)教師示範:翻手腕動作,幼兒模仿。

提問:你們怎麼洗手帕的?用了什麼?

(2)教師示範: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動作,幼兒模仿。 重點:學習洗手帕動作。

提問:手帕洗好了做什麼?

(3)教師示範:擰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曬起來動作,幼兒模仿。

提問:手帕洗的真乾淨,你們高興嗎?教師示範,幼兒模仿。

2、完整聽音樂作動作 。

教師完整示範一遍 幼兒集體學一遍 。

糾正個別幼兒動作,加強重點動作指導。

幼兒完整跳兩遍。

本環節是活動的重點,主要通過提問的方式和通過老師的示範學習洗手帕的動作。根據樂曲強弱、快慢,讓孩子們嘗試用兩種不同力度、速度的洗手帕動作來感受樂曲的韻律,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

(四)複習歌曲《丟手帕》。

全體幼兒出活動室做丟手帕的遊戲。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7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向同學們傳遞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點:

一、讓幼兒瞭解剪紙這一民間藝術之美,發揚我國民族,民間優秀的藝術傳統,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瞭解剪紙藝術悠久的歷史,以及它的產生髮展同古代的風俗的直接關係,人們用它作爲迎春、喜慶的裝飾品,還廣適應用到刺繡、印染、陶瓷等工藝中。

二、剪紙具有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裝飾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北方的剪紙粗獷樸拙,南方的剪紙精巧秀麗。剪紙題材廣泛,表現勞動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其形式有陽紋、陰紋、點色、套色、分色、襯色等。剪紙使用簡化、誇張和添加的造型裝飾了法,着意藝術情趣和意境的表現。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基本瞭解剪紙的發展歷史。

2. 中國民間剪紙種類及其造型特點。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幼兒對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初步的欣賞能力。

2.平面圖形的想象力和提高編輯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激發幼兒對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的喜愛之情。

2.使幼兒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重點了解和掌握剪紙不同類別造型的藝術形式,培養幼兒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

【教學難點】

剪紙作品的內涵及創作和正確把握紋樣好連接與完整性。

【教具準備】

1.剪紙藝術的PPT課件

2.剪紙作品

3.國寶檔案——剪紙的歷史

4.剪刀、刻刀、蠟光紙

【學具準備】剪紙用的刀具及紙張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打開多媒體課件,並宣佈上課。

二、導入新課

讓幼兒欣賞一組剪紙的作品,並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纔我們欣賞了一組風格各異的剪紙作品,剪紙有哪些形式種類,有什麼藝術特徵呢?今天我就帶領着大家進入剪紙的藝術天地。

三、講授新課

(一)、剪紙的起源及其藝術風格

1.什麼叫剪紙

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是採用剪、刻、鏤的技法在紙張上創作出

來一種民間的藝術。剪紙在民間流傳極廣,歷史也很悠久。新疆曾出土了距今一千五百餘年的剪紙作品(對馬團花、對猴團花)。

2.剪紙的發展及用途

剪紙是中國最爲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爲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和普及。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唐代剪紙——紙花唐代剪紙處於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

宋代剪紙——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爲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並出現專業的剪紙藝人。

明清時期剪紙——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 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等),也可爲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爲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繡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3. 剪紙的藝術風格

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爲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

(二)、剪紙的種類及其應用

剪紙的種類極其豐富,用途十分廣泛。作爲民俗文化的載體,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窗花——張貼用,喜花——擺襯用,鞋花——刺繡底樣用等。

(三)、剪紙的藝術形式

剪紙的藝術形式多樣具體大致可分爲:單色剪紙、複色剪紙。

1.單色剪紙

單色剪紙就是用一種單一顏色的紙張來剪製作的剪紙作品。

2. 複色剪紙,又稱爲彩色剪紙。是以數張彩紙分剪後剪拼貼成圖;或以白紙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種顏色;或先剪成主版,襯以白紙後再染填上各種顏色。細分可爲:

(1)襯色類,先用單色剪紙的方法剪做成圖,再以彩紙爲襯

(2)套色類,以單色剪紙的方法剪成主版和次版的形象,再另剪色紙貼裱在主版需要的部位上;或將畫稿所需的各色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沿稿線以次剪成,擇取一張爲主版,貼裱在襯底上,再將其餘的部分添貼在主版之上。

(3)拼色類,即分別用色紙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圖樣貼裱在襯紙上;或見各色紙重疊在一起釘牢,再依稿剪成,吻拼於襯紙上。

(4)染色類,即用易於浸漬的白紙或淺色紙剪成各種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顏色;或先將紙染色,再剪成形象。

(5)填色類,即先用黑色紙或深色紙剪出主版,裱貼在白紙上,再依稿填塗各種顏色;或用白紙剪成主題形象,裱貼後再填染所需顏色;也有先填色而後剪做的。

(四)、剪紙的製作方法(單色剪紙)

1.剪紙工藝常見手法:

陽刻:保留原稿的輪廓線,剪去輪廓線以外的空白部分。

陰刻:陰刻剪紙與陽刻剪紙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輪廓線,保留輪廓線以外的部分。所以陰刻剪紙的特徵是它的線條不一定是互連的,而作品的整體是塊狀的。

2.剪紙的製作步驟

(1)起稿

用鉛筆在紙上勾畫好剪紙稿。可先畫出大樣,在剪制過程中再即興發揮,進行二度創作;也可事先設計出精稿,然後再依稿剪制。有

經驗的民間藝人往往擅長“隨心剪”。不用起稿,便可開剪;剪時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2)訂紙

將樣稿固定在紙上使兩者不至於脫動,便於準確地剪刻稱爲訂紙。傳統的方法有針線訂紙和紙捻訂紙。現在多用漿糊和訂書訂。注意訂紙的固定點要在樣稿的外輪廓處和樣稿內部空間部位,不要破壞作品本身。訂紙要求紙面平整。

(3)剪制

剪制順序視所用工具而定。如用剪刀製作單張作品,通常按先內後外、先繁後簡、先圓後方、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順序進行,也可按個人習慣和經驗來確定剪制順序。

(4)修正

檢查完成的作品,看看有無漏剪(刻)部分或連刀連角(沒有剪透、刻透)部分,有無走形或斷線部分,及時修正或作補救處理。

(5)裱貼、裝框

準備好襯紙、刷子、漿糊等裱貼工具。裱貼分正裱延與反裱。裝框需選擇與剪紙作品協調的鏡框和襯紙。襯紙可仿照居室掛畫的裝框方式,用較厚的色卡紙做成立體效果。

四、課堂回顧

將本文知識要點再重點回顧一遍,加強幼兒們的理解

五、知識擴展

翻開《中國民間剪紙史》,一張《中國民間剪紙分佈示意圖》,安徽和縣、阜陽、蕪湖和宣城四個縣區赫然在上,和縣是圖上標註的安徽唯一民間剪紙縣。代表人物是省非物質文化傳人--徐石生。

幼兒園說課稿大班 篇8

說教材: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的永恆主題,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在不斷的薰陶、感染下,潛移默化地讓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愛祖國的情感。但相對來說我們對孩子進行愛祖國教育比較侷限於語言類活動,《大中國》這首廣泛傳唱的歌曲,則以強烈的音樂感染力表達了真摯的愛國情懷,可以讓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中產生愛祖國的情感。

雖然這是一首成人的流行歌曲,但其節奏明快,歌詞形象具體,旋律歡快、雄壯、有力。前半部分主要是用歡快的旋律闡述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和祖國之最的內容,最後一小段的旋律是比較舒緩的,起伏較大,抒發了強烈的愛祖國情感,用高音使愛國情感得到昇華。大班幼兒通過兩年的幼兒園音樂活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理解和欣賞的.能力,如:他們能夠區分《搖籃曲》《進行曲》等不同節奏和性質的樂曲,並能用簡單的方式表現樂曲的內容,有一定的音樂欣賞基礎。《大中國》這首歌曲中前後歡快和舒緩的旋律差別比較明顯,幼兒能根據歡快、緩慢的旋律感受音樂的性質。另外大班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對祖國的知識經驗積累也能幫助他們對歌詞內容的理解。所以雖然這首歌曲音域較寬,不適合幼兒演唱,但無論從歌曲的旋律還是歌曲的內容看,都是比較適合幼兒欣賞的。

音樂欣賞活動《大中國》是建構式課程主題《中國娃》中的一個教學活動,在《中國娃》這個主題中覆蓋了很多內容,如聰明的中國人、祖國之最、娃娃到北京、有趣的漢字、國寶熊貓等,而《大中國》這首歌曲內容涉及到祖國的地域遼闊、民族團結、祖國之最等,所以我覺得這個活動放在主題開展的中期進行比較合適,在開展過相關活動後,幼兒積累了少數民族、祖國之最等相關的經驗後,更容易理解歌曲內容。

說目標:

根據我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瞭如下三個目標:

1.萌發愛祖國的情感和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

2.理解歌詞內容,體驗作品歡快、雄壯的特點。

3.嘗試用合適的動作來表現作品的內容和感情。

這三個目標從情感、知識、能力的角度依次遞進,把情感目標放在第一位,是因爲我覺得有了愛祖國的真情實感才能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理解歌詞和感受旋律,在此基礎上達成第二個知識目標。而第二個知識目標又是第三個能力目標的達成基礎,因爲讓幼兒在體驗作品的特點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才能引導幼兒更好地進行表現表達。第三個能力目標設置,考慮到的是大班幼兒已有初步自主表現的能力,《綱要》中也提到:要爲幼兒提供自主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法。在欣賞中嘗試讓幼兒用不同的動作進行表現和表達,不僅可以更好地讓幼兒表達自己對歌曲內容的理解,也能借助動作更形象地表達對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說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大中國MTV一段 多媒體課件 大中國CD音樂

2.經驗準備:積累少數民族、祖國之最等相關的經驗

說教學流程:

觀看MTV,激發興趣(情感激發,爲下一環節做輔墊)分段欣賞, 理解歌詞(目標二服 務) 完整欣賞,感受旋律(爲目標二服務) 自主欣賞,表現表達(爲目標三服務),整個活動,在層層遞進中逐步達成教學目標。

說教學過程:

(一)觀看MTV,激發興趣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爲主,MTV形象生動的畫面和歌手深情的演唱把視覺和聽覺合二爲一,非常符合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讓孩子一開始就有一種強烈的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力,可以在活動一開始就很好地把幼兒的愛國情感激發出來,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欣賞歌曲的活動中。

(二)分段欣賞,理解歌詞

1.老師分段演唱後提問,你聽到歌曲裏唱了哪些美麗景色?

2.根據幼兒回答,教師以歌詞做歸納,同時出示多媒體風景圖片。

3.教師幫助幼兒分析不易理解的幾句歌詞。“兄弟姐妹”、“兩條龍”分別是什麼意思?

在這個環節採用分段欣賞的形式更有利於幼兒聽清楚歌詞和分析理解歌詞內容,活動中主要採用了多媒體演示法,當幼兒提到哪句歌詞時就運用多媒體課件點擊出示相應的風景畫面,這樣有了多媒體畫面的出示,把歌詞內容進一步形象化,更易於幼兒理解和熟悉。另外,活動中還通過提問的方法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內容,並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如:在歌曲中說到“兄弟姐妹”、“兩條龍”這對於我們成人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兄弟姐妹指的是56個民族,兩條龍指的是長江與黃河,這裏作詞者就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這樣的比喻並不能馬上理解其含義,所以我有必要通過提問法來幫助幼兒分析和理解歌詞,使幼兒對整個音樂的內容有一個全面地瞭解。

通過運用多媒體演示法和提問法的綜合運用,有效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歌詞內容,使幼兒做爲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適時地提問和出示畫面還使幼兒使終保持着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通過回憶已有經驗,對歌詞有了比較清晰的理解。

(三)完整欣賞,感受旋律

1.音樂前後旋律有什麼不同?

2.出示圖譜,幫助幼兒感受前後兩種不同的旋律。

3.對比欣賞,進一步感受前後兩種不同的旋律。

在這個環節中由於重點要讓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所以在選擇音樂時要選擇音像效果好,旋律中配器較爲合理的音樂,這樣就能突出歌曲的性質,渲染歌曲的氣氛。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運用了傾聽法和圖譜演示法。傾聽是音樂欣賞的基礎,傾聽法主要讓幼兒用多次不同方式的傾聽來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變化。首先採用完整的傾聽,請幼兒說說這首歌曲的音樂前後有什麼不同?再通過圖譜演示法,以圖譜中不同的圖案、線條表現樂曲旋律的變化,給孩子直觀的視覺感受,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歡快、舒緩兩種不同的旋律,最後通過對比欣賞,進一步感受明確前後兩種不同的旋律。通過聽覺和視覺的交替運用,幼兒對歌曲旋律的把握就較爲清晰和明確了。在這個環節中,幼兒能理解前後兩種不同的旋律,在老師的引領下增強了幼兒感受旋律的能力和對比欣賞的能力。

(四)自主欣賞,表現表達

1.再次欣賞MTV,觀察歌手的演唱動作,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

2.教師引導幼兒用合適的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3.幼兒隨音樂自主表達。

爲了突破讓幼兒自主表現這個難點,在引導幼兒對歌曲內容用合適的動作進行表現時主要運用MTV動作示範法和同伴互學法。MTV中歌手的示範動作可以引發能力強幼兒的表現靈感,自主創編合適的動作,能力弱的幼兒可以模仿MTV歌手的動作進行表現。在這個環節中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帶動能力弱的幼兒,幼兒間可以相互學習。既滿足了能力強幼兒自主表現的願意,又帶動能力弱幼兒進行表現。這樣一個運用MTV動作的示範符合綱要中提到的: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獲得美的薰陶。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通過動作表現進一步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五)延伸活動

1.可以在區角活動或者午餐前後反覆欣賞、反覆體驗感受音樂的旋律。因爲一個作品的特點不是一次活動就能全部領悟到的,可以讓幼兒在反覆欣賞中,不斷去感受,去表達自己的情感。

2.也可在區角活動或者午餐前後播放《我愛你,中國》《中國,慈祥的母親》等愛祖國的歌曲,以進一步激發幼兒愛祖國和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感。因爲愛國教育需要長期感染和薰陶,光光一個活動不可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機滲透,潛移默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