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6篇

學識都 人氣:2.44W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6篇

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1

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物質的變化》。本課是屬於物體與物質範疇,針對六年級這樣高年級的學生展開教學的,學生經過“物體—材料—物質”這三個層次來進行這方面的學習,物質的變化主題已進入第三層次,通過觀察與探討,瞭解物質到一些基本性質與變化過程,使學生的認識逐漸由具體向抽象過渡。

學生對於一些物質存放久了,就會發生變化已經有了一些零散的認識和知識儲備,比較熟悉物質不是一塵不變的,都是存在變化這個觀點,但對於這些變化到底什麼原因造成的,在科學上我們應該如何對其進行分類等等在系統認識上還是比較模糊的。

爲此我從三個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瞭解科學探求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重複驗證的。

2、懂得交流與討論可以引發新的想法。

3、能用簡單器械作簡單的觀察實驗,並做實驗紀錄

4、會查閱書刊及利用其他信息源。

5、能反思自己的探求過程,將探求的結果與假設相比較。

6、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並與他人交換意見。

科學知識

1、瞭解物質有三種常見的狀態:固態、氣態、液態。溫度的改變可使物質的狀態發生變化。

2、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另一類會生成新的物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想知道,愛提問。

2、願意合作與交流。

3、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4、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新事物,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六年級的學生對學“科學”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解釋事物現象方面會有更多自己的見解,能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想探求的問題,並能運用實驗、觀察等手段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絕對不希望被老師牽着鼻子走,卻更希望老師能跟着他們“走”,學習自己想學的知識。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就更注重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做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營造一個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毫無壓力下,從學習研究中充分抒發自己的見解,從而獲得身心的愉悅。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水平我將認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認識典型的化學變化作爲本主題的教學重點,而將通過實驗探求物質變化的祕密應該是學生需要突破的教學難點。

本課我安排3教時來完成,我將爲學生準備必要的媒體資料以及實驗所需要的實驗用品等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本課的學習活動。

本主題可以分爲三各部分,每個部分一課時。

第一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變”來“變”去的鹽,認識可逆的變化,認識青銅器的生產,製造蠟星星等活動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這是什麼變化,科學定義這一類變化——物理變化的根據。

我打算採取實驗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讓他了解到向鹽這樣變來變去的變化稱爲物理變化,以及物理變化的特徵等等,培養他們通過實驗進行探究的能力以及學會蒐集整理所學知識的得出結論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常見的銅生鏽的現象,通過實驗探究金屬生鏽的原因的基礎上通過收集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方法。通過小組的質疑方式,讓他們從各個方面瞭解到金屬生鏽是一種化學變化,並試着自己得出如果是一種化學變化的話,它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徵,培養他們合作交流自主設計實驗這樣的能力。

第三部分的教學目的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看燃燒的蠟燭,讓學生知道化學變化會伴隨着什麼樣的典型特徵。通過這些典型的特徵變化,聯繫生活中的其它變化,最終得出:只是形態上的變化,不產生新的物質的變化是物理變化;而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我打算採取利用科學欣賞的形式再現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拉瓦錫的實驗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動畫的形式對研究物質在燃燒中會發生哪些變化有直觀的印象,探討在此過程中發生各種變化的原因,對以後進行實驗重複驗證蠟燭燃燒的變化,有着積極的暗示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研究的形式,讓他了解到科學的結論具有可重複驗證,培養他們今後養成通過實驗驗證結論的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爲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的,倡導以探究爲主,學生通過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既可以使其對什麼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這兩種變化有什麼樣的特徵有了直觀地認識,同時又可以在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對於以後養成通過實驗自主探究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習慣,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下面我就從教學過程方面來進一步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根據學生的經驗以及興趣愛好圍繞“科學就是提出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個思路,進行教學設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首先是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真實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教學“活”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的機會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

第一課時:“變來變去的鹽”需要爲學生準備:酒精燈,蒸發皿,燒杯等,“煮海爲鹽”、“青銅器的製造”的教學的短片。

我的意圖是先通過問題“我們知道鹽能溶解在水裏,溶解在水利的鹽還能‘變’出來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前經驗,積極的根據生活經驗積累進行猜測:得出鹽水是能變回鹽的。如果學生在此遭遇困難教師可以通過“回想水的汽化現象”給學生進行提示。此時再通過小組合作想辦法自己設計合理的實驗來驗證結論。在此基礎上通過媒體出示中國古代人“煮海爲鹽”的歷史和方法,讓學生在實驗和媒體資料的基礎上分析分離水與鹽的方法和原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演示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酒精燈學生生活中不常見,又是小學階段一個重要的實驗操作,同時考慮實驗的安全性,爲了更有效率的進行實驗所以由教師演示規範,再讓學生通過小組通過合作實驗進行學習。他們會發現鹽能溶解於水,又能從水中提取出來,這樣的變化過程是可逆的;繼而進一步思考最終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變化過程是可逆的。通過收集和整理有關變化過程的相關資料來加深學生對可逆變化的認識,並且做好資料的記錄和整理,養成實驗中隨時記錄的好習慣,併爲以後的學習做好準備。通過青銅器的製作過程的錄像資料簡介以及如何利用可逆的變化之作蠟星星。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他們的動手動腦的意識。

第二課時:失去光澤的銅鏡,我將爲學生準備鐵絲、細砂紙、吸水紙、白磁盤,出土銅鏡的短片等

銅鏡失去光澤,鐵釘上鏽等金屬生鏽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事,關鍵是如何瞭解他們上鏽的祕密。我通過錄像短片讓學生直接思考,來預測原因,在此基礎上考慮怎樣提高實驗設計比較金屬生鏽與否的實驗,深入到它們的裏面,瞭解事物之間的關係,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概念。通過進行對比實驗進行研究,通過金屬存在的環境差異,預測可能出現的現象,因爲此實驗當堂課不能完成,所以此時教師可以延遲評價實驗的結果。

我的意圖是在學習過程中有競爭纔有進步,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使他們的探究熱情空前高漲,爭相嘗試各種方法。學生的實驗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給予肯定,從而使學生明白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多種的。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了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了科學的探究能力,獲取了知識,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生鏽的鐵和銅等讓學生了解鐵與鐵鏽、銅與銅鏽的區別。這個地方學生可能從很多方面進行比較,比較雜亂且有的毫無價值,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表格讓學生從顏色、光澤、軟硬等方面進行重點觀察,讓他了解到這種變化是產生新物質,並不僅僅是形態的變化,爲以後第三顆的學習埋下伏筆。同時根據金屬都會生鏽的現象,以及生鏽的祕密,回想在生活中人們是怎麼來處理金屬生鏽的問題的,讓科學回應於生活。此時可以通過補充這方面的資料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防鏽措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銅鏡失去光澤是一種可以看得見的產生新物質的變化,而生活中很多的化學變化人們不容易察覺,所以在第三個部分設計了常見的燃燒現象讓學生進行分析。

第三課時:蠟燭的燃燒,我要爲學生準備:蠟燭、燒杯、澄清石灰水等、拉瓦錫實驗的短片

蠟燭的燃燒非常常見,但越是這樣人們越有可能認爲是理所當然而不去思考他所蘊藏的科學含義。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我的設計意圖是:先通過一個問題:“在生活中的常見的燃燒的現象,就以蠟燭燃燒爲例在此過程中,蠟燭燃燒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讓學生通過觀察燃燒前和燃燒中蠟燭的變化,猜測燃燒掉的蠟燭變成了什麼。在此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如果失火了,應該趕快用溼毛巾來滅火。之後可以通過讓學生討論如何通過實驗進行驗證。

在此過程中學生會提出很多方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三個實驗:

(1)罩一個燒杯與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燒杯有什麼變化

(2)罩一個在內壁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在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燒杯有什麼變化

(3)用一個白瓷板置於燃燒的蠟燭上方,看白瓷板底部有什麼變化讓學生考慮燃燒掉的蠟燭是不是什麼都沒了?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互相質疑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然後通過錄像重放當年拉瓦錫驗證的燃燒的實驗,通過這樣直觀的實驗使學生更爲深刻地瞭解燃燒的本質。瞭解到燃燒會產生新的物質。同時讓學生結合前面的所學拓展瞭解還有那些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通過前面的學習,讓學生在所學基礎上講物質的變化的種類進行分類:

一類像鹽水轉換爲鹽那樣,是可逆的變化,不產生新物質的變化。一類是像金屬生鏽和燃燒現象一樣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

讓學生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關鍵是是否產生新的物質。這樣就將普通常見的現象總結成爲一個普通的規律,讓學生的認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階段。

科學課的目的是爲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僅僅從課堂上來解決問題,所以我佈置了一個小任務:收集有關物質變化的資料,讓學生回去完成。因爲收集相關資料並進行篩選的能力也是科學課所必備的,在下一堂課進行交流彙報和講評,這樣就使科學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同時也爲下個單元整理信息,讓我們更有效的學習,作鋪墊。

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2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體系、內容

《地球的內部》選自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地球的內部》屬於“地球與宇宙”中“地球的概貌”部分。爲六年級研究《我們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單元順應學生思考、探究問題的規律,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分爲《地球的形狀》、《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內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它們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地球的內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變遷》主要研究地球運動與地表變化。

《地球的內部》有三個教學活動(PPT),其中認識地球內部構造是本課的重點。

下面我就分下來說一說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先看第三課: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擬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知道地球內部構造是科學家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測出來的。

●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

過程與方法

●能夠製作地球結構的模型。

情感與態度

●喜歡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並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

3、教學重點:瞭解地球內部的構造。

4、教學難點:猜想暗盒裏有什麼。

5、教學安排:1課時

6、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幻燈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雞蛋、橡皮泥等。

學生準備:橡皮泥。

二、說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對地球的形狀、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對地球的內部有什麼幾乎一無所知。學生要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的方法,自主設計實驗,探究暗盒裏有什麼,由此推斷科學家是如何探測地球內部的,從而認識地球的內部構造。並且,用橡皮泥製作地球內部構造的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這對六年級的學生,並不困難。

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現有的實驗材料,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法: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探究暗盒裏有什麼”導入新課,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

講解法:學生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師的講解並補充材料;

課件展示法:用視頻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內部構造。

課堂教學中,不是教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教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所以要把教法融於學法中,在學法中體現教法。

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觀察分析:通過觀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現象對地球的內部構造進行合理的假設;

動手實驗:通過動手製作“地球構造模型”讓學生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本課繼續運用“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我設計了四個步驟:

(一)情境導入,探究暗盒

1、(出示書上的問題)老師要請你們幫我解決一個問題:講臺上有三個盒子,裏面分別裝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開盒子,你們知道每個盒子裏裝了什麼嗎?請幾名學生嘗試分辨。(這是本課的難點,學生在不打開盒子的情況下,要探究出盒子裏面是什麼,並不容易,前幾個同學只能猜測,於是我多請了幾個同學,並提示允許他們將盒子拿起來,而且把鑽孔的釘子放在旁邊,學生很快便通過搖晃、鑽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裏有什麼。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2、學生交流:我們剛纔用了哪些方法?

3、提示:其實我們剛纔用的方法和科學家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相似。

[設計意圖]:這裏設計了老師請學生幫助解決問題的環節,創設情境,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明白了探測地球內部的方法,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併爲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做準備。

(二)討論,認識地球內部構造

這是本課的重點,着重探究地球內部的構造,我打算分四步來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

1、提問: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那麼地球裏面是什麼樣子的呢?

2、我們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樣,人類無法深入到地球深處,科學家是怎樣去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呢?

學生討論,教師出示火山、溫泉、地震的圖片,提示鑽井、地震波等也是進行地球內部探測的方法。並把剛纔的方法記錄在表格上。

3、預測。

學生根據以上的現象討論、交流,大膽猜測,並畫在記錄表格上。

[設計意圖]:這部分我教學以後調整了一下順序,把第2、3兩步對調了一下,原來的第2步讓學生毫無根據漫無目的的進行預測沒有必要,預測要有一定的依據,先讓學生看火山等圖片,因爲這些學生很少見到,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學家那樣來推測,更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由現象到本質,也符合探究的一般過程。並且下面讓學生閱讀課本資料,將科學家的預測與自己的預測進行對比,不足的可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進行反思,一致的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提問:地球內部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先讓學生閱讀書上第21頁的內容,形成簡單的認識。接着出示圖片,讓學生形象地瞭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補充材料: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霍洛維奇發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50千米處有折射現象發生。他認爲這個發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下面物質的分界面。1914年,美國地震學家古騰堡發現地下2900多千米深處存在着另一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以後,人們爲了紀念他們,分別將其命名爲“莫霍面”和“古騰堡面”。用這兩個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爲地殼、地幔和地核3個圈層。

名稱範圍物質的組成厚度與特徵

地殼地表到莫霍面硅和鋁的硅酸鹽岩石平均厚17千米

大洋底地殼較薄平均6千米,最薄處不到5千米;大陸較厚平均40千米,最厚可達70千米(青藏高原)

地幔莫霍面與古騰堡面之間鐵、鎂、硅酸厚爲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範圍內溫度近於岩石的熔點,地幔物質處於塑性流動狀態,稱爲軟流層,它是岩漿活動的發源地。

地核古騰堡面以下到地心部分鐵厚3478千米

內核:1278

外核:2200

5、師:其實地球內部就像一個雞蛋,你能用雞蛋作一個類比嗎?

[設計意圖]:這一部分學生先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地球的內部構造作大膽的預測,接着通過閱讀書上的資料和觀看老師提供的圖片和錄像材料認識地球內部構造的廬山真面目,整個過程雖然有許多的知識講解,但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他們討論、交流,大膽猜測地球內部的構造,並通過主動學習,瞭解了地球的內部,完善認知結構,突出了教學的重點。老師適時補充了書本上沒有的內容,豐富了課堂資源,學生興趣盎然。

(三)拓展,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

1、(出示教材插圖)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地球內部的知識,知道了地球的構造,你能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製作一個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嗎?

2、(出示老師做好的模型。)這就是老師做的,你們想做嗎?你打算怎麼做?小組可以討論。

3、討論交流方法,確定方案。(重點說清作時先後順序、各部分顏色的確定、各部分的厚度關係等)

4、分組合作。(提示如果小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夠,可以和周圍小組調換顏色)

5、指導切開模型,展示評價。(主要從外形、內部顏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幾方面來評價)

[設計意圖]:我認爲本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學生了解地球內部的構造,而且還要通過製作地球內部構造模型,加深對地球內部的認識。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先出示了自己製作的模型,激發學生的製作興趣,學生討論後製定實驗方案(確定先後順序、各部分顏色,計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後學生分小組製作,最後切開評價。從理論到實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又鞏固了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培養了團結合作的意識。

(四)總結,課後延伸

1、總結:人類是如何瞭解地球的內部構造的?地球內部是什麼樣的呢?

學生結合板書,回顧今天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加深對地球內部構造的認識

2、作業

課後請大家查找資料,繼續研究地球內部的祕密。

[設計意圖]:我認爲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學生在學習了科學知識以後,要能培養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通過各種方法繼續研究地球內部的祕密。科學無處不在,只要我們不懈努力,勇於探究,我們都是科學家。

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探索宇宙》中最後一課,也是《科學課程標準》中“地球與宇宙”部分在蘇教版教材中的最後一課。本課引導學生由近及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去探索“外星生命”,主要是喚起學生對宇宙的好奇心,不是要讓學生探究出什麼結果,而是鼓勵他們大膽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實際上對於外星生命,人們一直都在不斷猜想他們的存在,科學家感興趣,小學生同樣很感興趣,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從各種途徑瞭解了很多這方面的信息,有的比教師知道的還多,但不少是小報的“道聽途說”,沒有確鑿的證據,甚至很多就是虛假的,因此需要讓學生有依據地推測,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各種信息,學會甄別。

2、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瞭解人類對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動。

科學探究:能查閱相關資料(藉助網絡或書報),根據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推測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能條理清晰地有依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能設計向外形星系介紹地球情況的信息卡。

情感、態度、價值觀:進一步增強學生了解宇宙奧祕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3、重點難點

重點: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難點:查閱整理資料,製作幻燈片,有根據地介紹自己的觀點

二、說教法

1、教法分析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爲存在有外星人,在加之一些影視作品的渲染,使得孩子們更加相信這些事情。那宇宙中除了地球人之外,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呢?本課試圖爲小學生撩起“外星人”的神祕面紗,激起他們探索其他星球是否有像人一樣的高級智慧生物的慾望,並鼓勵他們大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了,投入到探索宇宙奧祕的活動中去。

2、教學流程

根據以上分析,教學中準備採用如下的教學思路: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分析各星球的生命跡象——發揮想象,畫一畫心中的外星人——解讀人類名片——拓展延伸,嘗試製作名片。

環節一:教師播放一段有關UFO或者有關外星人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時引出“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環節二:在研究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首先要知道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所以教師要先引導學生了解這一知識點。然後去分析各個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可以讓每一小組選擇一個星球進行研究,因爲這裏會用很多的資料,所以我們在課前一定要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星球的資料,教師也應多做些準備,以備不時之需,而且教師準備應該是有結構的材料。研究之後的彙報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介紹,對於不同的意見,聽完後提出質疑。

環節三:探索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的研究是一項長期的研究,而人們對於外星人的猜測和描繪仍然存在,學生對於外星人也是充滿了好奇,在他們充滿想象的頭腦中,肯定對外星人有着無數次的勾勒,所以我們設計讓將心中的外星人畫出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猜想一下,如果他們真的存在的話,他們的生存環境應該是什麼樣?

環節四:如果有外星人的存在,那我們和他們的聯繫的方式就成爲了一個難題,教材中出示科學家用太空探測器中攜帶的人類照片和地圖等地球名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並試着解讀這些地球名片,教師可以多蒐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比如:經過特殊處理的“地球之聲”等。通過解讀這些地球名片,讓學生理解地球名片的科學性、必要性。

環節五:教師談話:“地球名片是人類向外星人介紹地球的一種方式,那你們想不想自己製作地球名片來介紹地球或者介紹自己呢?”這樣一來激起學生製作的興趣。

3、教學準備

多媒體網絡教室(或準備充足的書報資料)、投影儀

三、說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路(一)提出問題

1、我這兒有一張神祕的圖片,給大家看看。展示UFO圖片。由它你想到了什麼?

2、真的有外星生命嗎?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對學生所說與爭論不作具體評價)

1、學生觀察,交流。

2、學生交流自己所瞭解的信息(可能不一致,甚至差別很大,發生爭論)。

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先讓學生說是要了解學生的已知,學生所說的可能有些是“道聽途說”,有可能所說的不一樣還會發生爭論,引入討論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

(二)討論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

1、大家說了這麼多,意見也不一樣,如何推測外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2、一個星球上要存在生命,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3、根據學生的交流擇要板書,小結。

學生小組討論生命存在需要具體的基本條件,全班交流,相互補充。

討論交流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是爲下面根據不同星球的環境條件判斷生命存在的可能提供,避免人云亦云,照搬書本結論。

(三)自主查閱資料,研究太陽系其他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1、外星生命有沒有?下面就請大家先從我們的太陽系入手,藉助於互聯網查找有關太陽系其他天體的資料,瞭解它們的環境,根據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小組討論,做出推測。

教師巡視,指導。

2、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嗎?依據是什麼?

3、教師點評、小結。

1、學生分小組(4到5人)分別查閱太陽系的其他天體資料(根據學生的知識情況可除了行星、常見衛星外還可包括矮行星、彗星等,要儘量找到最新資料),進行推測,並製作成簡單的幻燈片以備交流。

2、按順序讓學生演示自己的幻燈片,展示查找的資料,說出推測及依據(火星及月球要聯繫到最新的發現),可相互質疑。

六年級學生已經能比較熟練地上網查閱資料、製作幻燈片了,掌握了更好的工具就要學會應用。要求學生儘量找到最新的資料是讓學生關心科技的最新進展,人類的探索無止境,“盡信書不如無書”,這也是科學素養的重要方面。

(四)瞭解人類對地外生命的猜測與研究

1、雖然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還沒有找到答案,也沒有人見過真正的外星生命,但人們還是作出了自己的猜測和描繪。比如著名的E.T.

播放一段外星人的影像、圖片資料。

2、你能描繪一下你心目中的外星人模樣嗎?

教師點評(不作否定性評價)。

3、如果需要跟外星人聯繫,該怎麼辦?需要介紹哪些情況?

實際上科學已經做了(展示地球名片),你能看懂多少?

介紹地球名片的含義。

科學家還採用電波、黃金唱片向外傳遞信息,課後大家可以查閱瞭解一下。

1、觀看“外星人”,並交流自己所瞭解的信息。

2、描繪想象中的外星人,展示並交流(語言或繪畫)。

學生互評。

3、思考採用的方式、需要介紹的內容,全班交流。

觀察地球名片,交流自己從中獲得的信息和感悟。

有的學生看過不少關於外星人的科幻片、動畫片,比如E.T.、星際寶貝等,這些形象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都是外國人想象出來的,有人說中國是一個缺乏想象力的國度,所以要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去描繪心目中的外星人,教師重在鼓勵,這也是本課的重點。

(五)拓展

如果發現了外星人,請你給他們寫封信介紹我們的情況,別忘了,他們可不懂人類的文字哦!

先考慮介紹哪些內容,採用何種方式,再設計書信。

交流書信。

這是學生想象拓展與延伸。

四、教學反思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看學生能否藉助互聯網或書報查閱資料來推測地球以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二是探索外星生命的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想象力,且後一個爲重點。查閱資料的技能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要求基本掌握,只是熟練程度有些差距。想象力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培養出來的,對於此要求不能過高,主要看學生的思維有沒有真正參與、有沒有創造性

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4

說教材:

本課是教科版六年級科學第二單元第四課時的內容,是“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系列研究課中的第二課,是物質變化之化學變化探究的深入,是前一課時“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探究的承接,也是後幾課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探究的前奏,起承前啓後的作用。本課主要是化學變化中產生氣體及氣體特點的探究。

說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3年半的科學學習,其科學探究的意識已經較爲清晰,探究過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爲實用靈活,這已經爲其在方法論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在前面幾課的學習過程中,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根本區別的概念也基本掌握,兩者物質混合會產生變化的觀點,也已經涉及,具備一定的遷移能力。這是其認知上的儲備,爲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識上的基礎。該班學生,在實驗室學習常規的不斷薰陶和影響下,已經具備了很好的實驗操作規範和品行,能充分調動小組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團隊的力量,爲今天的學習做好了行爲上的儲備。

說目標:

正是對於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學生實際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1、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出正確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只有足夠的證據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得出科學結論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

說理念:

擬通過教學,讓學生經歷一次從“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討方法——實驗證明——分析現象——獲得結論”的完整的探究過程,在課前鋪墊、課中構建和課後延伸的過程參與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演繹科學概念構建的完整思維過程,從而有效構建科學概念。

說設計:

1、課前鋪墊。二氧化碳的兩個重要特點,不支持燃燒和比空氣重,對學生而言很遙遠,加上氣體本身看不見摸不着的特質,更加深了學生對其的陌生感和想象力。不支持燃燒,曾在四年級科學“跳起來會怎樣”一課中涉及,但是當初執教老師都會因爲學生年齡關係而一般不採取分組實驗的方式,由教師演示完成。這樣,對於學生的印象相對較淺,加之時間已久,學生遺忘的也就差不多了,很難勾起回憶而支撐今天的探究。所以,喚醒學生的意識就顯得較爲重要,這是幫助學生搭建思維腳手架的必要途徑和方法。第二個特點,比空氣重,要想到與空氣比較輕重,這對學生來講,更是遙不可及。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課前做些文章,還是很有必要的。

2、導入部分。因前一課“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已經開始液體物質和固體物質接觸的探究,所以本課的研究對學生而言已經有過程和方法上的鋪墊。故本課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奔探究主題。

3、混合預測。讓學生對兩種物質混合進行預測。一是源於科學探究過程的一般要求,讓學生經歷一次完成的探究過程。二是從中瞭解學生的生活經驗,以瞭解學生的前概念水平,爲學生後續的重難點解決做好認知上的鋪墊。三是,與上節課碘酒與澱粉接觸的場景再現,以求建立起心理和思維的對接,有利於學生探究思維的構建。

4、混合方法的討論。讓學生明確,科學探究中方法的多樣性和選擇性。雖然,混合的一般方法有三種甚至更多,但是有的方法還受現場材料的限制,針對材料的特點和實驗效果,選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材料進行實驗,是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有效實驗能力的培養,更是學生探究品質的一種培養。仔細分析我們發現,讓學生選擇一種他們認爲合理的方法去實驗,能鍛鍊學生的選擇能力,也同時蘊含問題。讓學生經歷這樣的過程,對於其探究的質量無疑是一種考驗。同時,對於材料的選擇,也着實動了一番腦筋,在實驗室內,既要取固體的小蘇打,又要取液體的醋,還要有量的把握,這樣的工具還真不好配置,若採用粗線條的估計,則是對實驗態度的不負責,不利於學生實驗相對嚴謹性的培養。所以,最終選擇小的量筒作爲取材工具的補充,也算是一種較爲合理的研究。

5、難點突破。讓學生比較研究氣體的輕重,可以說學生是根本想不到的,即使有了課前的談話,但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難度還是太大,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般解決的方法,無非由上課老師直接提出,讓學生嘗試完成。在本課教學中,我對此作了略微的調整,反其道而行之,先通過老師的演示,讓學生看到氣體可以滅火,再去分析能滅火的原因,從而建立起這種氣體比空氣重的概念,再讓學生自己去嘗試一下。在嘗試的過程中,有的小組會成功,有的小組則不會成功,這就有方法上或材料把握上的問題,是對前面小組確定實驗方法、材料數量使用的反思。從某種角度上將,需要部分小組不成功,只有這樣,才能吃一塹長一智,在今後的探究中,方案規劃和考慮的更加周密。個人認爲,實踐中構建思維和構建思維之後再實踐,在學生的思維培養中同等重要。關鍵在於,在什麼樣的環境和什麼樣的需要。

6、教學延伸。杯子中剩下的液體,小蘇打還在嗎?留下的液體還是白醋嗎?學生會疑問,有進一步探究的。課堂時間允許,則讓學生通過觀察等手段進行初步證據的找尋,課後再進一步查詢材料,進行進一步的探究,通過不同的證據來證明材料。以此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同時,又演繹出製作汽水的問題,從兩者混合中學生其實已經看到了汽水的影子,這裏作爲探究的延伸,學生絕對有這樣的興致去進行探究。這就是,將學生的興趣培養和素養提升,串成一個整體,一個過程,努力營造課堂教學與課外延伸的有機結合。

說得失:

學生經歷裏一次較爲完整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尤其是對實驗有效性的`探索,以學生爲本的理念跨出了堅實的一步,學生思維構建爲主體的探究活動在本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生成,尊重學生的選擇,是本課一個顯著的特點,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不放羊,主要體現在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幫助,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提供策略支持。雖然在整個過程中,還沒有達到十分的流暢,但是總的勢頭還是不錯的。

課堂教學,遺憾的藝術。主要集中在如下幾點:一是,扶着走的痕跡還有,對學生的能力還不充分信任,不能更放手讓學生去更加自主的探究。整改策略,擬以探究計劃制定爲媒質,開放學生探究流程,達成開放探究過程。二是,老師的話,還顯得比較多,這是對學生信心不足的具體表現。三是,學生實驗的注意點,強化的還不夠,造成學生在操作中出現手法上的錯誤。四是,學生的科學提升還不夠,需要對學生的開放做出更爲科學合理的提升,讓學生在認識層面上更上一樓,等等。

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5

一、說教材

今天我講的《電能和能量》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六課,本課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熟悉的家用電器入手,直接引入對電能的認識,在觀察、實驗中探討“能量的相互轉化”。

本課主要安排了兩塊內容:

1、“電能和其他能量”。

2、電能的轉化。

在“電能和其他能量”這一塊內容中,教材安排學生認知電風扇、電視機、電水壺等用電器的工作狀態,使學生了解到電可以進行各種工作,或發光、或發聲、或發熱、或者是進行各種機械運動。認知了電能的概念之後,接着討論其他能量形式。教材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出示了煤產生的熱能可以推動火車、風能可以轉動風車、而聲音卻可以控制開關、激光可以加工零件……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哪裏儲存着能量?我們身體運動的能量又是從哪裏來的?”這些問題,爲“化學能”的引入做好鋪墊。最後,教材用一段文字來概括總結以上討論的內容,揭示能量的重要性。

在“電能的轉化”這個環節中,教材安排有一個調查活動:以自己熟悉的家用電器爲對象,通過調查、研討,把認識從可以做什麼工作上升到電能變成了什麼能量。表中例舉的電燈輸出的能量形式有光和熱兩種。接着,教材明確地指出:所有的用電器都是電能的轉化器,能夠把輸入的電能轉成其他形式的能。再從這個內容延伸開來,通過觀察書中的圖片認識其他形式的的能量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通過“用手搖動手搖發電機、用吸管吹紙片”這兩項實驗活動讓學生思考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最後,教材用漫畫的形式展示了能量的轉換過程。

因此,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能量有電、熱、聲、光等多種形式,能量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電能可以轉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也可以轉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小實驗和閱讀資料,認識能量的種類和能量轉化。通過觀察圖片、動手實驗分析常見的能量轉化的情況。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實驗中產生研究能量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2、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轉化的。

教學難點:分析能量間的轉化

二、說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法、舉例驗證法、實驗探究法、小組合作討論法等。

三、說教學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2、電能爲我們做什麼?

3、學習其它形式的能量;

4、通過觀察圖片、動手實驗,探討能量間的相互轉化;

四、小結。

五、說板書設計:

電能和能量

電能、光能、風能、熱能、化學能、動能……

用電器就是電能的轉化器

相互轉化動能轉化成機械能,機械能轉化成電能……

小學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範文6

一、說教材分析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選取了幾種最常見的形狀結構,聯繫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最後進行綜合和應用。作爲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研究橫樑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爲本單元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說教學環節

(一)用“樑”、“柱”搭建,探尋建築科學

出示兩木塊,介紹“柱”,再引出“樑”。由學生選擇不同材料、寬度、厚度、長度的樑做橋面,搭一座橋。引出課題:抵抗彎曲。用有結構的材料導入新課,有利於思維發展起點的建立。

(二)從問題出發,走近橋樑結構

猜測是展現學生前概念的好時機。通過猜測可以瞭解學生對要研究的內容已有的認知,有時也能引發認知衝突。本課的猜測主要有兩部分。

1.紙橋的抗彎曲能力與什麼有關

在執教過程中,將書中的“橫樑的抗彎曲能力與什麼有關”轉換成了“紙橋的抗彎曲能力與什麼有關”,能更好地承前啓後,與實驗設計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思維發展的連續性。這部分的猜測有兩方面的意義:從整個單元看,這是本單元的起始課,通過這課可以瞭解學生對本單元內容的元認知,如學生認爲紙橋的抗彎曲能力與紙橋的材料、紙橋的形狀等有關,這些內容就涉及到接下來要研究的《形狀與抗彎曲能力》及後面的幾課內容;從本節課來看,這些相關量是實驗設計中必須要考慮到的內容,如紙橋的材料、橋墩間的跨度……這些變量既是單元學習的部分內容,也是本節課需關注的變量。

2.猜測紙橋能承受幾個墊圈

在研究“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和“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兩個實驗時,實驗前需先猜測紙橋能承受幾個墊圈。在猜測中,可以看出學生對這些變量的理解。這種猜測並不是盲目的,在研究“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中,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第一次測試後,先預測,再實測紙的抗彎曲能力,記錄下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次測試前,學生對紙橋的抗彎曲能力並沒有感性認識,因此沒有猜測,因爲這種猜測沒有價值,而在第一次測試後,學生有了感性認識,開始預測2倍寬紙橋的抗彎曲能力。在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時,猜測1倍、2倍、3倍厚的紙橋分別能承受幾個墊圈更是有目的的。學生在猜測中一般都認爲和前一個實驗數據相近,實測後學生會發現與原先猜測的數據相差很大,因而學生會很自然地得出增加紙橋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它的抗彎曲能力。如果沒有這個猜測,或是猜測目的不明確、走形式,學生在得出結論時就沒這麼順暢了。

(三)從數據着手,探討實驗結論

猜測如果僅以單獨的形式存在就大大削弱了它的價值。猜測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爲了引起認知衝突。在猜測階段可以引發認知衝突,在實驗結果出來時,與猜測的比較也可引發認知衝突。當然這種比較並不需要大張旗鼓,只要學生在實驗前教師一句輕輕地提示:實驗後與猜測比較,你有什麼發現?在研究“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中,學生在實測數據與猜測數據的比較可以發現,紙的寬度增加一倍,它的抗彎曲能力增加了許多,接近於成倍增加,雖然我們只要求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但對於發展較快的學生而言,可能會通過這些數據做出定量的猜測,這不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而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實驗中,實測數據與猜測數據的比較更讓學生驚奇地發現:紙橋厚度增加一倍,承受墊圈的個數竟能達到這麼多!這種震撼對學生來說是十分深刻的。

(四)爲生活服務,解決實際問題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橫樑的抗彎曲能力,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增加橫樑材料的用量,會增加成本。這也是通過增加厚度來提高抗彎曲能力的侷限性。有什麼方法在不增加橫樑材料用量的情況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本問題作爲學生的課後研討任務出現,能夠始終以發展學生思維爲主線,教會學生一些科學的思維方法,併爲下節課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三、說設計理念

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着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做支撐,我們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爲指導,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主動建構活動,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進入“我要學”的積極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建構主義的科學觀認爲,學生並不是空着腦袋走進教室的。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瞭解學生的前概念,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前提和基礎。

提供有材料的典型材料、促進有效探究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生與材料的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蘊含着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也會讓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帶給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

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我旨在體現新課標倡導的自主探究的科學精神,體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即讓出時間讓學生去質疑、思考,讓出機會讓學生去體驗、實踐,讓出講臺讓學生去展現、表達。只有學生親身感受了整個過程,他們纔會對知識有更深印象,才能把新學的知識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這才叫體現以學生爲本的課堂教學,而這,也是我校一直倡導的“讓學”教育思想。

四、說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我對“抵抗彎曲”這一課的理解和設計。最後,我想借用蘇聯科學家阿?費爾斯曼的一句名言結束我今天的說課。我將在科學教育的路途上,勇敢前行,點燃學生探索未來世界的激情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