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六篇

學識都 人氣:1.29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六篇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1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一年級的閱讀課怎麼上?崔巒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年級的閱讀課最重要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好能讀出感情。其次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依據以上理念,本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學字,讀中悟意,以讀展情,拓展延伸,注重融合,提高素養。

二、依據理念說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組教材的一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着“家庭生活”這個專題進行編排,旨在教育學生孝敬長輩、關愛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這篇課文小中見大,通過一張畫巧妙地誇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文中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啓發和教育作用。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誦課文,難點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

(從章節聯繫上整體分析知識結構,分析了本課的內容、特點、難點。)

三、以學定教說目標

根據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及課文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知識)目標:

⑴認識“胖”等13個生字,會寫“看”等6個生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⑴繼續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⑵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⑶初步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願望和行動。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長輩,主動幫長輩做事,積累語言,培養語感,讀好疑問句和感嘆句,以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四、根據情況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天真活潑,好奇好問,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直觀形象、新鮮活動的事物所吸引,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獲得體驗,達到情感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分解朗讀要求,讓學生在一堂課中能始終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五、整合資源說策略

1、情境激趣。

2、趣中識字。

3、讀中悟意。

4、創意補白。

5、拓展延伸。

6、注重實踐。

六、結合教學說設計特點

1、課堂是快樂的,學生是愉悅的。

2、文本是有彈性的,學生是有創意的。

3、知識是建構的,情感是互動的。

七、結合流程說意圖:

(一)三分鐘說話激趣,導入新課:

(1)猜謎:

(2)看手:

請學生伸出小手,看看誰的手是胖乎乎的。

(3)誇手

設計意圖:運用謎語導入激情激趣並相機說話,培養說話能力。

(二)導入:你們的小手真能幹,我們繼續學習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複習詞和識字方法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裏,安排學生複習,交流識字方法,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對生字的學習,由詞到字,再回到課文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漸建立字形與字音之間的聯繫。教學中穿插遊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更主要的讓學生在玩中鞏固識字。

(四)合作探究,細讀體悟

1、多媒體展示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由朗讀,讀後質疑。

學生可能問:“全家”是指哪些人?(學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決)

“這張畫”是指哪張畫?(學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決)

全家人爲什麼喜歡蘭蘭的這張畫?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使他們在無意中轉入正題;扣第一自然段質疑設置懸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自由讀文感悟,用“──”畫出疑問句,用波浪線畫出感嘆句,看讀文後有什麼收穫,有什麼疑問。提出來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習本身的需要。讓學生合作學習,能培養合作能力,彌補獨立學習的不足,增進情感溝通與智力互補,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接下來我安排學習合作學習課文。

3、指讀找到的感嘆句,討論交流讀後有什麼收穫。

學生彙報讀,教師讓學生歸納填空,說說日常生活中你發現誰的手幹了什麼?

4、相機重點指導朗讀對話。想想該怎樣讀出感情。

蘭蘭:我只是畫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麼多畫,您爲什麼只貼這一張呢?

蘭蘭: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媽媽:“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笑着讀)

爸爸:“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語調上揚)

姥姥:“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誇獎的語氣)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

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讚。

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1)指導分角色朗讀:

加“·”讀重音。

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

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讚。

( 2 )自由選擇角色讀: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這種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方法,能逐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指名朗讀:

同樣一句話或一段話,讓多名學生讀,讀後分別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讀。學生個體不同,對文本的理解和朗讀的處理也不一樣。

只要學生說得有理,而不偏離課文的意圖,我就沒有強求一致,而是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3)角色朗讀:

四人小組先分角色朗讀

(4)再指定一組或兩組學生表演讀,讀後引導評議。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讀是積累語言、感悟文體的根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主旋律。本課對話較多,如果沒有讓學生進行朗讀實踐,學生就無法理解字裏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5、聯繫課文回答先前的質疑:

全家人爲什麼喜歡這張畫?

出示幻燈片,引導學生補充句子,讀句子:

爸爸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爲( )。

媽媽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爲( )。

姥姥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爲( )。

蘭蘭明白了,大家喜歡她的畫,是因爲( )。

設計意圖:讓學生質疑問難後邊讀邊想:你懂得了什麼?然後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朗讀感悟、教師點撥來解決問題。既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又培養了學生初步質疑、解疑的能力。

6、蘭蘭的小手還爲誰做了什麼?

(1)蘭蘭的爺爺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蘭蘭的老師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蘭蘭的__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1、你覺得蘭蘭是個怎樣的孩子?蘭蘭長大後還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現在會幫家人幹哪些事情?長大後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幫( )。

我( )的手給( )。

我( )的手爲( )。

3、有感情朗讀全文,說說學習課文後你想說什麼。

六、拓展閱讀

(1)胖小手,真勤勞,樣樣事情都會做。

替爸爸,拿拖鞋,給媽媽,洗手絹,

幫姥姥,撓癢癢,人人喜歡人人誇。

(2)我有一個胖叔叔,他姓張,很喜歡我,過年的時候,他送我一雙皮鞋,還幫我家打掃衛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幫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牆上貼年畫,給他送開水,叔叔誇我好孩子。

設計意圖:結合文本進行拓展閱讀既強化認記生字,爲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記憶生字的機會,又激發全班學生的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七、認讀生字,書寫指導

1、先看“笑、興、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記一記。

2、教師範寫:

“興”上面的的兩點不要和橫連上。

“笑”的下面第一筆是一撇。

“會”人字頭的撇、捺寫得開一點。

3、學生書空,描紅,練寫。

4、展覽、評析。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2

【說教材】

這篇看圖學文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篇課文是本冊書看圖學文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基礎上的強化訓練,同時也是對以後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教材編排看,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範例。同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課分三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闡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思想,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如下:(1)讀準9個生字的讀音,隨文理解字義。(2)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3)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嫩容的基礎上,學會分角色朗讀對話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人物心情,讀準相應語氣。

【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我充分發揮了教材的示範作用,構建了“導撥讀訓式”教學模式,堅持以讀爲基礎,讀訓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培養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分五個環節來進行:

一、巧設導言,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爲了最大限度挖掘學生前在的內動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兒童因地域差異和生活經驗貧乏的障礙,我首先播放錄象,這段有聲有色的錄象使學生的無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所吸引。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巧妙導入新課:青蛙媽媽生下小蝌蚪就離開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於是它們就到處去找媽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小蝌蚪找媽媽》(板書),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參與活動,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整體感知,明瞭大意。

這一環節我堅持從整體入手,圖文結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想:每幅圖畫的是什麼?再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樣就使觀察更完整、更系統,在直觀上使學生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

2、從圖入文。根據低年級兒童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請學生邊看動畫錄象邊聽課文範讀錄音,一方面使學生直觀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規範的語音、語調等朗讀技巧。看完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重點檢查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三、精讀品味,參悟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教材的結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滲透了學法指導,側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1、略講第一自然段,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樣子。

2、精講第二自然段,層層深入,滲透學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學生了解小蝌蚪此時長出了兩條後腿。

然後從圖學文,重點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這一詞語的理解對於低年級兒童有一定困難。爲了化靜爲動,化難爲易,我藉助活動投影片直觀啓發,引導學生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說,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同時在“體會人物心情” 時,由於學生生活經驗所限,理性思維尚處在萌芽階段,於是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對比理解(“游過去”和“迎上去”換位比較),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緊緊圍繞“迎上去”一詞及時追問:小蝌蚪爲什麼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聯繫你的日常生活體會一下它此時的心情?這樣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無疑降低了教學難點的坡度,使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師小結,回顧學法:

(1)抓住“迎上去”體會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鯉魚阿姨說話聲音和速度的特點。

這樣的小結使學生對朗讀對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潛意識中領悟到了朗讀的一些技巧(只求領悟,不求硬記)

四、自學點撥,靈活運用。

有了前面學法指導的基礎,此時我適當放手,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學法,逐步形成能力。

1、圖文對照,讓學生了解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

2、組織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投影出示思考題。

(1)通過哪些詞能體會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樣體會的?

(2)與小蝌蚪相比,烏龜說話的聲音和速度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學時採取自己想、同座說、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多種形式,教師巡視,適時點撥。如果學生體會心情時有困難,教師可以追問小蝌蚪爲什麼要連忙追上去呢?這樣削減了教學難點的坡度,分清人物後採取多種形式朗讀。

另外,在回讀前三自然段時我還充分發揮學生表演才能,讓他們帶着頭飾進行配樂表演讀,充分增強了分角色朗讀的效果。

五、鞏固練習,強化訓練。

語文教學要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因此我在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同時,還加強了寫的訓練,爲此設計了兩道思考題。

1、填空

()裏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寫法仿寫兩種小動物的樣子。

地點數量樣子幹什麼

(1)()有(),大象()()

(2)()()()()

此題設計體現了兩個層次,意在由淺入深,拓展學生思維,強化語言文字訓練。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爲基礎,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板書設計:

媽清涼的風愛

媽遮雨的傘媽

的滴落的淚媽

愛甜甜的吻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3

《ao ou iu》是漢語拼音的第十一課。本課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出現了ao ou iu三個複韻母,圖意有助於學生練習拼讀三個複韻母的雙拼或三拼音節,三幅插圖都意在強化學生的注意和記憶。今天上的是第二課時,主要是(一)、進行句子中的拼音拼讀訓練,一幅橫幅圖是幫助學生認讀拼音句和14個音節中的9個含ou或iu的帶調音節。(二)、兒歌《有禮貌》的學習,主要是學習兒歌中的生字“好”,和拼音的拼讀。

一、 創設情境,引導說話低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語言是不完整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強化訓練。本堂課中的圖片,有趣生動,正好可以訓練學生說話。我先創設了一個小動物聚餐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後,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啓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然後,出示三幅圖片,問學生:你們看,誰來到我們的課堂中了? 通過提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他們在幹什麼?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運用質疑的方法,引入新課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發揮想象,在這樣充滿趣味的引導中,小朋友很快和三個小動物交上了朋友。

二、 隨文識字,注重發現在句子和兒歌中,還要引導學生掌握8個生字,這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爲他們識字纔剛剛起步,對識字的方法、技巧還很陌生。本堂課,我主要是給學生進行隨文識字,通過句子引出生字,然後抓住重點生字“愛”、“和”引導學生通過“加一加”、“記半邊”的方法,進行有效的記憶。然後讓學生給生字找朋友,組詞,強化生字的詞境,進一步理解生字。課的最後,我出示了一系列的詞語,讓學生讀,即幫助學生對生字進行復習,也掌握了一些相關的詞語。

三、 指導朗讀,啓發情感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會讀拼音,常常會在朗讀的時候,拖着長長的調子,不好聽。所以在學生讀熟練後,我引導學生:能幹的小朋友還能一邊讀一邊加上動作呢!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做動作朗讀。孩子們都喜歡在課堂上動一動、跳一跳,馬上就做起了大公雞、紅太陽。然後我啓發學生:大公雞做的這麼好,它很有禮貌,太陽公公看了會怎麼樣啊?學生馬上發現,太陽公公是很高興的,我們讀的時候也要讀的很高興。在這樣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學生的情緒被調動了,讀的越來越好。 我期待,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能越來越出色。 《aoouiu》

教學反思 ※

1、趣:拼音課可以是一堂活動課這堂課藉助媒體的音畫效果、老師的語言,將課堂變成一個廣闊瑰麗的海洋世界,讓孩子們經歷了一次愉快的海底旅行。“猜字母遊戲”、“合力推動潛艇”……使學生心中始終充滿美好的期待。識字、書寫、拼讀、說話等一系列學習任務都因有了遊戲活動的外殼而變得妙趣橫生。

2、韻:拼音課也是一堂語言課拼音課也是語文課,自然也要爲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服務。利用有節奏的、形象的、趣味性的兒歌或詩歌語言來組織教學,能使學生在聽聽說說中感受到語言的韻律之美,積累豐富的語言。

3、實:拼音課終究還是拼音課一堂拼音課是否成功,主要還是要看學生是否學會了拼音,因此,所有的活動設計最終都是爲了讓學生有着充分的識記、拼讀實踐,只是這些練習都因穿上了學生感興趣的“外衣”而顯得不露痕跡。

4、疑惑與不足:愉快的課堂中仍有幾個孩子只將目光集中在圖片和動作性較強的活動上,一遇拼讀、說話等活動就難堅持到底。怎樣才能將活動設計和教學內容更好地結合,從而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值得深入研究。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4

各位老師:我說課的內容是九義人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的第一篇課文《一去二三裏》。這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寧靜而幽遠的鄉村美景。這首童謠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具有韻律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項目,培養兒童通過朗讀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優美景色。同時本課是識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要培養兒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同時培養兒童學習漢語言文字的興趣。本課可以分二課時教學。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分教材理解、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程序五部分向老師們彙報。

(一)教材理解本課課題《一去二三裏》提示了主題: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詩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鄉村炊煙裊裊,山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路旁有盛開的各色鮮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優美。

(二)學生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學生心中一定有着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着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裏”、“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學目標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我確立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二個生字。(一至十及去和裏)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三”三個生字。認識筆畫“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生初步感受童謠所表現的意境美。其中識字和寫字是重點,感受童謠意境是難點。

(四)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自我拼讀課文;製作與教學環節配合的CAI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程序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以下幾步教學程序。同時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程序的各個環節之中。

第一步,導語激趣。上課前,CAI課件出示了動物大家庭,並配合音樂《藍精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課堂,營造出一個活躍有趣的氛圍。上課鈴響,教師用充滿趣味的話語導入新課,把學生引入到快樂的學習環境當中,鼓勵孩子們大膽學習新知識,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觀察圖畫,揭示課題。看圖說話,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和觀察能力。(CAI課件出示文中插圖一)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象: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麼?他們會說些什麼?然後揭示課題:古時候有一首童謠,說的就是這幅圖畫。出示課題“一去二三裏”。指名學生讀課題,並說說是怎麼認識這幾個字的?(學生交流學法)結合圖畫實例,引導學生理解“裏”。

第三步,圖文結合,學習古詩。第一環節:讀準字音,掌握節奏學生自由讀課文,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然後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傾聽,教師再放慢語速範讀,學生輕聲跟讀。,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看看讀音有什麼變化。讓學生在自我拼讀過程中發現“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深刻。同時提醒學生傾聽老師在範讀時每句詩的什麼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並做上記號,以把握古詩的整體節奏,體會童謠的韻律美。第二環節:生字認識出示一至十、去和裏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課件演示生字,先順序出現,在亂序出現)。採取抽生讀、齊讀、搶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絕大多數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重點指導“三”、“四”、“十”和“裏”四個生字的發音,區別平舌音和翹舌音,“裏”的聲母是邊音,(這裏可以CAI課件出示,重點字的讀音選擇)並組詞,以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第三環節:瞭解詩意 這一環節是本課重點環節之一,首先,我提醒學生:.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彷彿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養學生邊朗讀邊想像的良好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唸經”。其次,出示課件主題圖,着重分析“一去二三裏”和“煙村四五家”並用手勢表明一去二三裏的含義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據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

(1)四五個冒着炊煙的村子;(2)村裏有四五戶人家,還冒着炊煙。並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詩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這一部分,應發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最後,背誦全詩,提問:你在背的時候想到了什麼?這個小山村熱鬧嗎?美嗎?背誦時再次啓發想像,使記憶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持,並再次引導學生進入古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爲“我景我情”。]還可以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設計意圖: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繫。」(課件演示,一學生讀有關詩句,一學生指圖,教師輔助點擊鼠標,出現放大的圖畫區域。)課間休息:做識字遊戲《摘蘋果》,使課堂的氣氛達到一個新高,同時學生適當放鬆。第四環節,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體出示田字格,並演示各個部分)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並用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來鞏固田字格的認識。寫字時,學生先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一”。出示課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導學生自主觀察並指導書寫 。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而“三”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臺演示,教師相機指導,讓學生體會漢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形體美,並瞭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並可以用實物投影儀反饋學生作業,學生展開互評。在這裏,我引入一個故事: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引導學生髮現錯誤。學生練寫了三個字,略感疲勞,此設計能活躍課堂氣氛,並通過講故事滲透了學習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認真的教育意義。]

總之,教學過程中通過看、說、讀、寫四方面結合,讓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充分放手學生,努力使朗讀教學和寫字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穩妥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後,配樂詩朗誦。學生伴隨音樂自由朗誦,強化印象,學生再次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5

一、教材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看畫識字真有趣》是一年級第一單元識字(一)中的看圖識字課。本課所在的單元以集中識字爲教學重點。本單元的識字內容是在學習漢語拼音之後,所識的字大多是獨體字。這些字不是作漢字的部首,就是作合體字的部件。爲此,在這一單元,我要紮紮實實教好漢字的筆畫、筆順,要認真指導寫字,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結合圖學會日、月、水、火、鳥、馬、蟲、魚、8個象形字和兩個新筆畫,教學生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掌握基本的按筆畫識字方法。

二、學生分析

學生剛學完漢語拼音,急切需要接觸漢字及一年級學生好動,集中注意力時間不長的特點,在教學中設置了許多遊戲的環節,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努力激發學生識記漢字的興趣,使學生熱愛語文課學習,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三、說教法

通過觀看畫面,對照生字,找出圖和字的相似點,引出象形字的特點。通過組詞、說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看畫識字真有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一年級上冊識字(一)第二課。本課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兒歌,第二部分是會認字和會寫字的書寫內容。兒歌分別寫了紅日、月牙、河水、火苗、鳥兒、小蟲、馬兒。此外,文中還印有一些圖和有關象形字。教材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能借助圖與字的關係幫助識字。在老師和學生範寫、書空、描紅、仿寫的過程中,掌握生字的筆順筆畫,能夠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 根據本課的特點,讓學生在認識事物的同時認字,讓學生在感受美好的景色,感受美好的生活的同時,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數量詞表達方式。通過多種遊戲、猜字方法,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慾望,使學生主動識字,樂於識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實現本課識字教學的目標。

四、說學法:

圍繞單元訓練目標,強化識字訓練。.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瞭解日、月、水、火、鳥、馬、蟲、魚、這八個字的演變過程。啓發學生思維,掌握象形字的識字方法。充分利用本課的圖畫,幫助學生了解字意,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使學生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加強詞語積累的訓練,利用組詞、說句子、猜字遊戲等形式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注重字的筆順訓練,在學生自學生字跟隨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範寫和學生的書空、描紅、仿寫等,幫助學生掌握字的筆順規則。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上節課我們學習的一種識字方法是什麼?

2.除了這種識字方法,你還有什麼好的識字方法?

3.今天這節課老師教你們在來學習一種新的識字方法。

4. 導入新課。課件出示(看畫識字真有趣)

板書:(1)學生跟師書空寫。(2)學生齊讀。

二、動畫導入,激趣引新。

1.打開書46頁看圖。

2.出示課件:出示日、月、水、火、鳥、馬、蟲、魚、的象、形字及相應的畫面讓學生觀察說一說。

師:古代人真聰明,他們看見這些東西,就模仿這些東西的形狀創造出文字了。這些都是古代的象形字,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爲了方便書寫,就把彎曲的筆畫寫直了,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漢字。現在的很多漢字都是由它們演變而來的,多奇妙呀!下面我們一起來通過看圖學習這些有趣的漢字吧!

(1)學習日看圖.(告訴學生看着圖學習字,這是古文字是古代人模仿太陽的形狀造的字,叫象形文字。後來慢慢的演變爲古代一種字體小篆,再後來又變爲現在的漢字楷書。)

(2)學習月 看圖.彎彎的月亮像什麼?

(3)學習水看圖.學生用水字組詞和選詞說話。

(4)學習火

看圖.學生猜謎語;(人們做飯離不開它,冬天取暖離不開它,它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難。是火。)(思考:火能給人們帶來那些災難和好處?

(5)學習鳥看圖.思考:你們都見過什麼鳥?

(6)學習馬看圖.觀察圖.

(7)學習蟲看圖.思考: 誰最愛吃蟲子?

(8)學習魚看圖. 小魚的家在哪裏?

3.出示生字卡片. (1)全班齊讀 (2)開火車讀

三、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短文。(思考: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怎麼辦?)(合作學習要求:小組合作識字,讀短文。)

2.檢查合作學習生字掌握情況(出示12個生字)

(1)指名讀 (2)兩人合作猜字遊戲 (3)同桌合作猜字遊戲(4)練習連線(5)師生合作猜字遊戲

3.抽查讀文

(1)指名讀 (2)男女生賽讀 (3)師生合作讀 (4)小組賽讀

4.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或課文告訴了你什麼?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書中上是幾筆寫成的?

2.觀察上在田字格中佔什麼位置。

3.指名上講臺書寫。

4.評一評。

5.學生獨立書寫教師巡迴指導》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模仿事物的形狀發明創造字,這是古代人造字的一種方法,他們還用了很多方法發明了很多字,同樣又好記又有趣,這些字正在以後的學習中等着和我們見面呢!

小學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6

說教材:

《操場上》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這是學生學完拼音後第一個識字單元的第四課,本課有一幅表現操場上熱鬧的圖,六個表示體育運動的詞語和一首兒歌。圖上畫了小學生在操場上所玩的大部分體育運動,兒歌概括了操場上活動的情形。告訴學生體育鍛煉可使身體更強壯,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動。考慮到昨天匆忙結束拼音教學,第一次接觸到識字課,這節課我安排了內容較少,僅僅學習9個生字和6個詞語。

說教法:

字詞教學向來是語文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環節,爲了避免出現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無味的現象,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趣味識字的教學方法。

說教學過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往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躍,精神振作、情感充沛,爲整堂課的教學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上課伊始,利用我班學生愛猜謎語的特點,我出示了三則謎語(乒乓球、氣球、籃球)揭示謎底後教學“球”字,給球字找找朋友,想辦法編順口溜記住字形。

學完“球”後自然地過渡到教學的第二環節:看圖說話。出示課文中圖畫,給足時間讓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說自己想說的話。但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心理髮展水平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形成,他們完整地口述整幅圖的意思是比較困難,從平時的教學中完全能反映出來,上看圖說話是我最怕的,不管我怎麼引導,學生都不能說到點子上。何況今天教的是那麼複雜的一幅圖,所以在備課時,我頗費心思。設計了兩個環節:

1、出示圖畫仔細觀察,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拋出問題後讓學生自由述說,此時學生說得肯定是零零碎碎的。2、自由述說後再引導學生“這麼大的操場,這麼多小朋友在活動,我們的眼睛真不知看哪裏好?

小朋友,你有什麼好辦法來介紹這幅圖,讓大家聽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適時引導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的表達更確切,說得連貫、通順,學生自練後在小組裏試說,初步培養學生言之有序的表達能力。

在看圖說話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接觸了即將要教學的6個體育名詞,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學習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6個詞語,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出示6個帶拼音的詞語後,學生自由拼讀,再指名讀,同桌賽讀,去掉拼音再讀。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再記住形,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通過擺一擺讓學生按規律給詞語分類,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初步發現漢字組字的一些規律。接着讓學生猜猜字謎,出示兩個猜猜這兩個古漢字是什麼字。利用這兩個小篆記字形,我有一定的意圖,因爲這兩個字的篆書特點還依稀保存在他們的楷書中,對記住這兩個字頗有益處,也有助於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記住了“足、手”後教學偏旁,做做跟手,跟腳有關的動作,以加深印象。

新課程講究活動中學,學中體會。孩子們經過30多分鐘的學習,此時也屬於課堂中的疲倦期,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遊戲“你做我找”,指名一生做動作,其餘學生快速地找出相對應的詞語,利用遊戲的方法鞏固字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最後一環節,我又安排了一個活動“喜迎奧運”黑板上貼着12面奧運五環旗,每面五環旗的反面有一個生字寶寶,揭完旗後展示在眼前的是北京奧運的會徽。

此設計的意圖一是爲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擺脫刻板單調的一遍一遍地重複性地機械地認讀。二是體現本課的思想性,激發學生鍛鍊身體,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想到設計奧運五環旗,主要是受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軍團的不菲成績的鼓舞,再說北京奧運近在眼前,有必要對孩子們進行北京奧運的宣傳。這樣孩子們在課堂上不僅學習了生字,還能瞭解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