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第三單元《觀察物體》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61W

一、說教材

小學五年級數學第三單元《觀察物體》說課稿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觀察物體第二課時。本節課通過學生觀察較爲抽象的兩個簡單立體形體組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圖形是不同的;並能辨認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能正確辨認兩個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在編排上不僅設計觀察活動,而且設計了需要學生進行想像、猜測和推理的探究活動。例如,呈現從不同方位觀察兩個立體圖形所得到的三個平面圖形,這就要求學生要根據已有的圖形表象,不斷在頭腦中對這些表象進行組合和調整,最後再通過拼擺進行驗證,從而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鍊。

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觀察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培養觀察、辨析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教材是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以及已學習了位置及左右等知識的基礎上,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的。感受物體,從而對物體形狀有更全面的認識。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實踐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注重知識發展和探索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讓學生通過選取熟悉的環境和物體作爲觀察對象,引導學生聯繫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圖形的美,學會欣賞美,激發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是: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的位置。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形狀。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難點是:辨認兩個物體圖形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通過觀小正方體、籃球、圓柱體,用猜一猜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既複習舊知識,又爲新知學習做準備。接着通過設計兩個物體擺放在同一的位置上進行觀察,激起學生探索對觀察圖形的學習高潮。

(2)、演示法充分藉助形象直觀,促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教學時,通過多媒體動態演示兩個物體擺放重合的畫面,使學生得到感性認識。

(3)、發現法教學時,教師發給每一個小組一個小正方體和一個圓柱體,引導同學仔細觀察、動手擺一擺、看一看、畫一畫,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當學生髮現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三、說學法,教材是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以及已學習了位置基礎上,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讓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啓發。《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自主探究是本節課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

1.實踐操作法,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爲: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學例2時,設計讓每位同學把觀察到形狀畫下來,通過動手畫,親身感知、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逐步發展空間觀念。

2.自主探究法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爲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始終做到爲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3.觀察法例2由一個物體到兩個物體組合的觀察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一個物體與兩個物體組合觀察比較,觀察結束後組織討論,這一安排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四、說教學策略程序

(一)觀察探究,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1、激疑引入,讓學生猜一猜今天要觀察什麼物體,然後出示玩具球。

2、明確位置,讓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猜一猜,坐在球的什麼位置,可能看到球的什麼?這樣教學設計抓住孩子愛探究的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了學習的內容,又複習了舊知爲探索新知做準備。

3、質疑明理

引導學生觀察一個球,爲什麼他們畫出來的形狀都一樣呢?組織各小組同學討論。然後反饋彙報結果。最後引導小結:雖然這三個同學觀察的位置不同,但看到的球的形狀都一樣。都呈現一個平面圖形的圓。

4、全面觀察,體驗新知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出示一個圓柱,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觀察,並引導總結出:(從前面看是一個長方形,左面看也是一個長方形,上面看是一個圓。)然後把從正面、背面、側面觀察到的圖形投影展示。

5、知識應用

通過讓4名同學分別坐在4個方向,觀察同一物體,並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然後組織學生質疑明理,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二)合作探究,

1、引導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兩個簡單立體形體組合的活動。

首先通過擺放物體的情景,讓學生又進入探索高潮。這兩個簡單立體形體擺放後從左面、正面、前面看是什麼圖形?。教師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這些圖形,再動手擺一擺,看一看,說說有什麼發現,它們分別是什麼平面圖形,並在小組內交流。

彙報,當有學生說出不同的平面圖形時,應引導學生再次觀察、操作,發現兩個物體組合的圖形,從左往右看:看到:

從上往下看,看到:從正面看:看到:,

提問:從右左往左看,你看到什麼圖形?(看到)爲什麼只看到一個?

(因爲球被圓柱擋住了,所以只看到圓柱沒有看到球。)

接着用多媒體演示驗證並在此基礎上揭示這幾種圖形。F:3(1)

最後教師示範,用兩個物體演示。

2、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師提示而直接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進行歸納,然後組織學生,在充分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同時突出重點,(突破了難點。)

(三)聯繫生活實際

1、課件出示一組日常生活的物體擺放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圖形的美,然後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也是這樣的。

2、創作,在學生充分感知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創作觀察多種立體圖形的比賽。

(以上兩小節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理念。)

四、板書設計

從正面看和後面看到的圖形是一樣的;

觀察兩個組合物體從上面看和下面看到的圖形是一樣的;

從左面看和右面看到的圖形是一樣的;(可稱爲側面)

五、總結

這節課就要結束了,哪位同學能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整堂課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學生樂學,愛學,使學生從學會變成“我要學,我會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