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美術說課稿彙總八篇

學識都 人氣:1.92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學美術說課稿彙總八篇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美術課本第三冊《撕紙拼貼》。這一課是在學習了樹葉拼貼及刨花拼貼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對拼貼已經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從原來簡單的“拼”到“貼”,到本節課的“撕”、“拼”、“貼”,是對原有已學知識的深化,加深了製作的難度。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認識水平以及我對本節課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能巧用紙的花紋和顏色,撕拼出一幅美麗的畫。

2、 從撕、拼貼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審美能力。

3、 養成認真作業、細心工作的作風。

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創造能力。

難點:使每個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巧用紙的顏色和花紋、撕、拼貼出造型生動、富有情趣的撕紙拼貼作品。

課前準備:蒐集各種顏色廢掛曆、廢報紙等,膠水、鉛筆,電腦課件一個。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根據小學生年齡小、意志薄弱、上課好動等特點,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等。

1、 情境教學法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教學上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觸景生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在《撕紙拼貼》教學中,我用《狐狸與烏鴉》的故事作爲引子,把學生帶如一個情境中,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慾。

2、 發現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突出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內部聯繫,從中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本課中,我設計“看一看”、“說一說”,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撕紙拼貼的製作步驟及方法。

3、 演示練習法

在美術教學中演示法用得比較多,在《撕紙拼貼》教學中,我把《狐狸與烏鴉》中的狐狸作爲演示的對象,分析製作方法及步驟,給學生直觀的形象,讓學生更好得掌握製作方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撕紙拼貼》教學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內容、大膽地去探索、設計圖案,給他們充分的創作空間。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完成教學任務,並無一定之規,根據教和學的需要,在《撕紙拼貼》教學過程中,處了以上四種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使用了範例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觀賞法等常用教學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分四部分來完成的。

一、課題引入

我以講《狐狸與烏鴉》故事引入課題,利用電腦課件的動畫效果,邊演示邊講述《狐狸與烏鴉》的故事。其中整個動畫畫面都是由撕紙拼貼而成的。低年級的學生一般都愛聽故事,看動畫片,這樣思想很容易被集中到故事中來。接着向學生提問:“今天我們看的動畫片與我們以前看的有什麼不一樣?”乘機引導學生觀察動畫中的狐狸與烏鴉,以及大樹、草地,並提問它們是畫的嗎?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形式會很驚奇地發現這些全都是用廢紙撕、拼貼而成的。老師接着說:“原來這些沒有用了的廢品也可以做出這麼美麗、可愛的圖片,你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幅自己的撕紙拼圖呢?”這樣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自然地進入了課題。

二、新授

在這一節課中,當學生進入了美術意境後,我恰當把握時機,用電腦出示故事中出現的動物以及場景,讓學生觀察,這些動物及場景是怎樣撕拼出來的?

教師乘機說明在製作撕紙拼圖是要巧用紙的花紋和顏色,找與動物或人物顏色相近的紙撕貼。接着以製作狐狸爲例子,歸納撕貼方法及步驟,同時用電腦出事步驟,老師演示製作過程。

通過觀察學生很容易找出撕拼的方法及步驟:

1、 選紙:先想好要撕貼什麼小動物,像狐狸的身體就用紅色的紙,尾巴選用灰色的紙。

2、 畫稿:畫出你要撕拼的動物的簡筆畫,爲下面的撕紙打好基礎,降低難度。

3、 撕:按照所畫的稿子,把動物的各個部分撕出來。

4、 拼:把撕好的各部分零件在背景圖上擺出來。

5、 貼:根據擺好的圖案用膠水小心的貼在背景圖上,還要注意前後的層次關係。

傳授完製作步驟後,師提問:“狐狸在你心目中是怎樣的一種小動物?學生肯定會說到非常狡猾、奸詐,很多壞心眼等等。這時教師就創設一種情境,舉例假如你是一種小動物,會輕易地被狐狸騙了嗎?”學生肯定會說不會,師接着提問:“你會用什麼方法對付它?”這時就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設想出多中不同的故事版本。師同時把學生所講述到的動物或植物以簡筆畫的形式在黑板上畫出來,並對這些動物或植物的顏色、動態、神情等做必要的分析。緊接着提出作業的要求撕貼一幅“x x和狐狸的故事”,x x可以是各種小動物,也可以就是自己。

這樣做一是爲學生頭腦中的形象充填所需要的形象,二是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在經過學生認識、理解、選擇、組合,再按照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對美術的興趣從中都得到培養。

三、練習過程

在學生明確了作業要求後,進行實際作業,除了進行個別輔導外,更重要的是啓迪學生的靈感,鼓勵學生追求新穎、獨特的風格,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並且通過聽音樂,創設輕鬆的氣氛,最後再爲自己的作品命名,同時也使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更有成就感。

四、小結

在這節課將結束時,爲了達到知識的深化和發展,我在講評時,請幾位學生自己上臺說說自己所編的故事,並講出撕貼得怎麼樣?好在哪裏?例如顏色怎樣?構圖怎樣?整體效果怎樣?以提高起參與意識。最後我再作鼓勵性的小結:小朋友們撕貼得漂亮,故事也編得不錯。大家看!這些本來沒用了的東西現在全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我們可以把它們掛在牆壁上欣賞呢!這節課學生了以後,小朋友還可以把更多的童話故事給拼貼出來,這就需要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怎樣去變廢爲寶了!

總之,這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創作興趣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動物明星》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從課標領域來看: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造型·表現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本課將運用繪畫、拼貼等各種美術技能創作,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讓孩子更加熱愛大自然。

·從本課的位置來看:本課是《動物明星》一課的第二課時,在上一節課中,學生已經對動物的聲音、形狀有一定的瞭解,這就爲這節課作了很好的鋪墊,這節課將在原來的內容上有一個提升,讓學生了解怎樣運用誇張、變形等裝飾手法,製作各種動物圖案。

本課的重點是:把握動物特徵,運用自己擅長的美術語言來表現動物,對於各種動物不同造型及身體外貌、神態等特點的把握,則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他們往往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本課主要通過欣賞、感受、觀察、體驗、發現、對話、討論、思考、嘗試以及表現等活動,體會學習的樂趣,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其設計意識與創新精神。

三:說目標:

·就知識而言:讓學生學會運用誇張、變形的裝飾手法來製作動物圖案,並用自己擅長的繪畫技能對動物進行造型與表現。

·就能力而言:在製作動物圖案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就情感而言:在看動物、說動物、畫動物的同時,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從教的方面來看,本節課主要運用:引導探究法,演示法,觀察法。演示法,觀察法主要運用分析總結各種不同動物的造型、身體外貌、神態特點用於突破難點。引導探究法運用認識真實動物和動物圖案的異同,把握動物的特徵,用於突破重點。

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節課老師和學生需要準備這樣一些材料:

教師準備:有關的動物資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水彩筆、油畫棒)和製作工具(剪刀、卡紙等)

五:說教學設計

1、遊戲激趣, 導入課題

我打算用這樣的方式導入,先出示動物的圖片,然後問學生認識它們嗎?要求學生與多媒體中的動物交朋友,並要求學生嘗試着問這些虛擬的動物是否願意,當學生問畫面上的動物是否願意與自己交朋友時,我用鼠標點按一下,動物就會有所反應,叫一下、做一個動作,使學生的興趣馬上提高了。

(設計意圖:在多媒體課件製作過程中,我設置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動畫,並使這些動畫具有交互性,當點按時能有聲音和動作,在教學中便可以實現學生與畫面中的動物交流了。)

2、走進生活,加深體驗

我打算先讓學生欣賞的動物裝飾圖案,(點擊鼠標,演示課件)邊看邊問。來猜猜看自己看到了什麼動物,從哪看出來的?根據以往的經驗,在這個問題上,學生應該能看出是什麼動物。看不來的情況下,可以先把動物圖案中的動物特徵說出來,提示學生這是什麼動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主動總結動物的特徵,讓學生自己發現動物圖案的特徵。)

接着展示真實動物圖片與同一種動物圖案比較,找出二者的異同?(點擊鼠標,演示課件)學生討論後總結,相同的是都具有這個動物的基本特徵,例如真實的大象的基本特徵是身體壯,鼻子長,動物圖案中的大象也具有這樣的特徵,邊分析邊比較。不同的是在生活物品上的動物形象更活潑,更生動。可以讓學生找一找自己身邊有沒有課件中的那些動物圖案,學生會很容易在文具,衣服上找到。總結告訴孩子,爲了裝飾美化生活,設計師對自然界中的動物進行了誇張、變形,這樣的動物形象稱爲動物圖案,揭示主題。然後再引導學生欣賞書上的圖片,體驗誇張變形所帶來的樂趣。

(設計意圖:用生活物品上的動物圖案與自然界中的動物作比較,讓學生聯繫生活,理解動物圖案的概念,多媒體課件展示更好的體現這一點。)

3、 尋找樂趣,深入探究

用什麼方法才能把生活中的動物形象變成動物圖案呢?告訴學生誇張動物最明顯的特點,簡化其他的部位。從形狀、花紋、顏色三個方面來說。

例如:①誇張形狀的特點,展示小狗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總結:把小狗的頭畫的最大,縮小其他的部位。畫出一個卡通形象的狗。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非常有趣,把動物擬人化了,這樣讓學生感覺非常的親切,更貼近生活,更受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喜愛。)(板書:形狀)。

②誇張花紋的特點,展示長頸鹿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長頸鹿圖案不僅把它很有特點的脖子畫的更長,身上的花紋斑點的顏色也變的豐富多彩。(板書:花紋)

③誇張顏色的特點,展示熱帶魚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把熱帶魚的顏色進行了誇張。告訴學生圖案中動物的顏色可以和真實動物的不一樣。(板書:顏色)。

(設計意圖:在這個教學環節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很好的把動物誇張、變形部分展示出來,體現多媒體課件的優勢。)

4、主動參與,大膽實踐

在學生動手之前,展示各種製作形式及材料,如拼貼畫,粉版畫等(點擊鼠標,出示可參考的資料),也可依據自己的想象,運用一些老師也沒想到的材料,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最有創意。在黑板上出示一張森林圖片,讓學生把製作各種形式的動物圖案貼到大森林裏來,再讓學生來找一找我們的“變身大王”。

板書設計:

本課課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動物明星

誇張 、變形

形狀 、花紋 、顏色

之所以這樣的板書,都是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得來的。在知識層面上要求學生掌握的,通過這樣對知識的概括,便於學生掌握動物圖案的製作方法。

六:說媒體使用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我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來達到學生與不可能在課堂上見到的動物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在講解真實動物到動物圖案的誇張、變形的過程中,運用FLASH動態演示它的變形過程,形象生動表達這個過程。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七:說評價與拓展

● 本課在評價方面,立足過程、促進發展,側重於幾個方面:一:能否通過繪畫或其他形式大膽、自由變現自己的感受。二:能否動腦筋用可塑性材料製作簡單的動物圖案。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主要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差異。以學生自主評價爲主體的評價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鑑賞意識。

總結拓展階段,主要是展示幾千年前,祖先用動物圖案裝飾美化的生活用品及民間剪紙圖案。(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器皿上的動物紋樣及民間剪紙圖案,讓學生感受我國五千年的文化,感受古代藝術的魅力. )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期待專家的指正。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題目是《誰畫的魚最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九課。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對我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爲欣賞內容,是讓學生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通過欣賞農民畫讓學生學會用對比的方法表現一條大魚。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通過觀察魚的外形、色彩、花紋,讓學生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能大膽的作畫,畫出一條大魚及魚身上美麗的花紋

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2)培養學生設計和裝飾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好習慣,同時激發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魚的形狀和特徵,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充滿畫面的大魚。

難點:如何運用對比的方法把魚畫大。

四、教學方法

本着“高效課堂,快樂教學”的理念針對一年級學生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點以及本課特點,課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在本課我運用的教法有:情景導入法、直觀教學法、指導觀察法、啓發想像法等;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創造。

五、教學過程

欣賞海底世界的視頻:讓學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課的教學中。(直觀瞭解魚的形態各異;感受自然的美。)

講授新課

(一)首先通過圖片分析魚的外形結構

(二)接着出示很多美麗的魚,分析魚的外形,花紋,色彩,先讓學生說一說喜歡哪條小魚爲什麼,讓學生自己發現小魚的各種外形,花紋和色彩。

(三)接着讓學生思考如何在紙上畫一條大魚,出示兩條一大一小的魚,通過對比發現哪一條更適合,通過圖片對比讓學生更直觀的發現應該怎樣畫一條大魚?接着我示範如何畫?採用邊示範邊講解的方式讓學生了解作畫的步驟。

(四)接着出示一條更大的魚,再這條大魚的對比下我的魚就顯得小了,讓學生初步的瞭解對比。並讓學生思考如何將老師畫的魚變大?通過欣賞農民畫家的作品讓學生明白可以通過對比的方法添加小魚和人將大魚襯托的更大。

(五)出示我事先完成的一幅作品,再出示優秀學生的作品賞析,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爲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以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參與海底繪畫比賽,將評選出最大最美的魚。

在評講環節,我讓學生做評委並評選出優秀評委,一是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讓學生在點評的時候學習借鑑其他學生優秀的地方。

最後讓學生投票選舉出本次比賽最大最美的魚,並頒發獎品以此作爲鼓勵。

六、小結

小結的部分我依舊通過欣賞海底世界的錄像來結束本科的教學,一是將學生從比賽創作中拉回到課堂中,引導學生保護環境保護人類的好朋友魚兒。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4

我今日說課的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課《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教材分析。2。說教學目標。3。說教學重難點4。說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小學美術第九冊第5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與純美術字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它側重於表現美術寫的趣味性與觀賞性,學生經過對趣味文字的欣賞、學習繪製美術字應用和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審美創作的願望。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教材要求,結合高年級學生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掌握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和美化方法,

3、情感與價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字體、字義及字的結構入手、進行美化加工。創造出更形象,更活潑的`新字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本事,想象本事和創造本事。

四、教學過程

針對我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以及實際情景,我對學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事實生活,學生競爭意識強,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後,對他們的學習指導要有針對性和啓發性,要多給他們接觸社會,增加實踐感受。掌握好這個能夠讓學生對學習本課起到很大的幫忙。根據教學方法的優化原則和本課資料的特點,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激趣導入法,觀察討論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經過教師在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運用創新方法,同時讓學生經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儀一儀、畫一畫的過程中自主學習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核心課程的教學理念,我選擇了:觀察——思考——認識——表現——評價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欣賞各種變體美術字的作品,激發學生興趣,在引導學生進取主動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歸納出美術字的特點,從而構成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在表現過程中啓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課起始的話壞,是整堂課成敗的因素之一。在導入階段,我採用的是激趣導入法。先讓學生猜一猜神祕嘉賓是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帶入情境的世界中來,爲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再引導學生經過欣賞“唐僧師徒四人名字組成的形象圖片的變體字”,引出本課課題——趣味文字,讓學生對變體美術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階段,我採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首先創設“文字王國開化裝舞會情境”,出示各類變體字美術字,讓學生進行觀察,經過教師提問,小組討論,引導出學生自我歸納總結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式。這種教法能夠促進學生進取的探究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敢於表達自我,有助於學生有效的獲取和鞏固知識。在探究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了變體美術字的基本表現形式,在發展階段,我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用課件出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步驟。由於變體美術字與宋體字和黑體美術字相比,沒有後者要求有嚴格的書寫規範和固體模式,顯得自由灑脫,所以他的書寫步驟很簡單,學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處浪費時間。(體現有效課堂),第二步是學生分組完成變體美術字的設計,教師在這一環節重要的任務是啓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追求新穎、獨特的風格,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根據字的資料自由發揮。最終進入創想和表達和相融匯中體現設計的樂趣,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充分展現。在變體設計中,自主探究嘗試,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創意,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的自主性,小組二人意見不統一時,可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本事。在自主探究嘗試過程中,我能夠及時的參與,引導學生對嘗試的設計作深入探究,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在學生作業評價階段,我採用的是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評價方式。由學生表達自我的感受,最終教師給與總結性的點評。這種評價模式能夠公正、全面的評價學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問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本事。

教學反思:經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爲在細節的處理上有待於提高。趣味文字這節課很趣味,能激起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對於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書寫變體美術字並不難,只要掌握書寫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筆畫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創意元素,文字就能成爲學生筆下精美的藝術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會欣賞美,能用美術知識去美化生活及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更重要。介於這個問題我匯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改善。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可是重視讓學生在血中收穫,作爲教師的我更應當思考,所以,我要設計不一樣的活動,引領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沒的規律。這纔是我心中對活動——探索的理解。

我期望經過今日這節《趣味文字》的授課,能起着拋磚引玉的作用,請領導、同行多多批評指正。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定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多謝大家!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出處、分析

《出殼了》選自人教版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二年級下冊第八課,本課教材除了從自然生命的規律發展出發,從容易理解接受的角度出發以外,也以孵化作爲引子,根據生命形成的過程,延伸到創作的發生、發展、生成的過程,進而使學生能大膽聯想,創造出新穎的、表現獨特的作品來。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概括的造型表現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生命的奧祕,啓發學生回憶與聯想小動物出殼時的情景。

2、技能目標:通過記憶和大膽的想象,用自己獨特構思的表現形式來感受生命的不屈和美麗。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

(三)教學重點 :用獨特的構思表現動物破殼而出的情景。

(四)教學難點:表現的自由性和不同種動物的特點,通過欣賞、鼓勵等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二、說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我主要採取“觀察——引導——啓發——創造”,以小雞出殼爲線索,充分利用客觀條件,不斷採用欣賞,啓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觀察活動,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捕捉感人、美麗、生動的瞬間,表現自己的不同感受。

三、說學法

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觀察嘗試表演的學習方法(2)大膽、創造的造型表現力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一)故事導入,瞭解生命是怎樣誕生的。

(二)在欣賞 ,感受小動物出殼時的情景。

(三)創新與表現

(四)欣賞與評價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瞭解生命是怎樣誕生的。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經歷了十月懷胎,你們也是。在媽媽的肚子裏經歷了 十個月,在出生那天,就用手腳蹬。是告訴媽媽,“我要出來了!”這天是你的生日也是媽媽受苦的一天。媽媽經歷着痛苦也享受着幸福,因爲媽媽有了你這個可愛的孩子。動物也是一樣,他們有他們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

雞蛋寶寶帶着媽媽的體溫來到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它在雞媽媽的精心孵化下,蛋寶寶的內部慢慢地發生了變化,慢慢地變成了一隻小雞,到了第21天的時候,小雞終於破殼而出了。

(二)在欣賞 ,感受小動物出殼時的情景。

接着,請同學們來做做小雞從殼裏出來的樣子。(破殼——用嘴啄開殼啄開一圈——完全破殼——掙脫卵殼——用腳伸展——步入殼外世界。)

有的很新鮮、有的很自豪、有的很嬌氣躲在媽媽的身邊、有的很友好和其它小夥伴一起打鬧、而媽媽看到那麼多的孩子出世了,又是愛惜又是激動。

還有什麼動物是象小雞一樣從殼裏出來的?如:恐龍、企鵝,雞,鴨、鳥類、鱷魚、蛇(教師課件展示各類的動物的形象)

它們一出生最想幹什麼?比如小海龜、企鵝等等。(播放課件)

我們共同欣賞小朋友的畫。(播放課件)

小組討論、交流。

小朋友們,我們不但觀察了小動物出殼的情形,還欣賞了小朋友的作品。下面請同學們談一談你想畫什麼?(如:小雞和雞媽媽、小鴨剛出殼的情形、小海龜奔向大海的情形。)

(三)、創作與表現

與學生探究小動物出殼的表現方法:

(1)生命自然形成的連接圖。

(2)媽媽和出生的小動物、未出生的小動物 的心情。

播放以出殼爲題材的美術作品,同時播放音樂,讓孩子們在視覺和聽覺的共同影響下創作出新穎的、表現獨特的作品來。

(四)、欣賞與評價

教師收起幾個學生作品(好、中、差各一件)讓大家評一評。從以下幾方面來評:造形美、色彩美、裝飾美等三個方面來品評。優秀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不理想的作品讓學生自己找出不足,然後讓學生自己修改,並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後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

最後教師總結談話,鼓勵同學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注生命,捕捉感人、美麗、生動的瞬間,表現自己的不同感受。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編輯指導思想

不管是在溫暖的南方還是在季節變換明顯的北方,各種各樣有營養又味美的水果永遠是孩子們的最愛。在南方,有披着"魚鱗"的菠蘿、金黃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紅紅的荔枝、毛茸茸的紅毛丹、大大的菠蘿蜜、形狀奇特的榴蓮;北方有誘人的水蜜桃、黃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紅瓤的大西瓜、瑪瑙般的葡萄……提起這些,孩子們準會垂涎欲滴!這些水果不但看着誘人,吃起來還有各種不同的味道。

那麼多種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還有的水果聞起來臭臭的吃起來卻香香的……享受這些水果時,同學們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課設置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通過回憶,不但表現不同水果的特點,而且敢於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而獨特的感受。

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爲主的學習領域,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

2、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在感知活動中,啓發學生去體會和表現物體特徵、形狀及帶給個人的不同感受。

應會: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創作出有情趣的畫面。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創造力,體驗生活美。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師生共同創設的有情趣的感知與回憶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表現能力。

難點: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獨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憶的基礎上啓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展開創作。

4、學習材料

(1)師生各自找來自己最喜愛的水果,作爲感知材料。

(2)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表現工具。

二、教學設計

在《好吃的水果》一課中,(1)我運用原有的教學方法,巧用遊戲、學玩結合的方法設計了“回憶感知”環節,通過遊戲“猜謎語”引導學生積極回憶各種水果,教師與學生同遊戲,同感知,在遊戲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水果的認識與回憶。(2)運用聯繫實際、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設計了 “欣賞感受”這一環節,通過欣賞、分析不同水果的外部特徵,直觀瞭解水果的形象、特徵、色彩,感受自然的美。

在以往的教學中,通過以上兩個課堂教學環節便解決了教學的內容與重難點,學生便可以進行創作,但在創作過程中,會發現學生的畫面內容單一,表現形式呆板,缺少創造力,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原有的基礎上運用“刻意求新、相機誘導”的教學方法設計了“觀察思考”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將真實的水果帶入課堂,大家坐在一起品嚐水果,讓學生觀察其他人吃水果的動作和表情,學生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表現水果的好吃不單單是把水果畫的形準、色鮮這一個途徑,通過描繪吃水果的人,他們的動作和表情也可以表現出水果的好吃,(如:人物表情——吃甜水果,眉眼彎彎地笑,酸水果眉眼會擠在一起。人物動作——吃好吃的水果會大口大口地吃……)這樣就會使學生多了一種表現“好吃的水果”的途徑。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延伸,啓發誘導學生將吃水果的真實感受帶入作品創作中,將各種水果賦予人物的感情,水果也可以有各種喜悅的表情,甚至可以創作表現“水果運動會”、“水果演唱會”等等,使學生又多了一種表現“好吃的水果”的途徑。

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學生會從表現水果的單一途徑中跳出來,絞盡腦汁創造各種不同的表現水果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態度,將創新思維轉化成創新技能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完成了教學中的隱性目標與內容,解決了教學難點。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美術新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十五課《花頭飾》。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設計理念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一)教材解讀

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頭飾,它們千姿百態,風格迥異。不同的少數民族頭飾,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裝飾習俗和審美情趣,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思想和自我追求。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旨在通過美術知識的綜合運用,讓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瞭解各種材料的特性,感受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樹立“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瞭解各種材料的特性。

操作領域:將簡單的美術知識綜合運用,設計製作花頭飾。

情感領域: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思想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設計製作花頭飾。

教學難點: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方法表現花頭飾。

二、 說教法、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欣賞、感受、體驗、表現等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在愉快的氣氛中,使每一個學生既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又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運用多媒體現場展示,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教學流程

爲了更好地讓學生在探究和交流中獲得知識和體驗,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框架:

(一)情境導入,創設文化氛圍。

首先,把歌曲融入美術課,讓學生欣賞少數民族兒歌,感受民族文化的氣息;然後讓學生展示課前蒐集的資料,說說對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有哪些瞭解?體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進而引導學生說出少數民族頭飾是千姿百態、各式各樣的,勾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慾望。這一環節通過“聽音樂”和“對話”的活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創設了文化的氛圍,爲整堂課鋪設了良好的基調。

(二)觀察發現,瞭解民族特色。

用多媒體展示少數民族頭飾的圖片並提問 “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民族的頭飾?這些頭飾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引導學生去感受不同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發展的軌跡,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 。通過大量圖片的欣賞、比較,學生驚喜地從顏色豐富、造型多樣、紋樣美觀等方面瞭解了民族頭飾的特點;從裝飾習俗、審美追求、文化內涵等方面感受了民族頭飾的文化特色和少數民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接着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將課堂氣氛引入高潮。適時揭示課題《花頭飾》。

(三)歸納製作方法,感受探究的快樂。

通過實物比較和圖片欣賞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觀察討論:怎樣才能製作一件好的花頭飾?引導學生知道製作花頭飾要選材多樣、設計新穎、製作精美。然後讓學生總結其中一件頭飾的製作步驟。多媒體演示製作步驟,生動直觀。

(四)製作花頭飾,體驗創作的樂趣。

製作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製作之前先讓學生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討論一下:選擇什麼材料,設計怎樣的形狀 ,怎樣做才更美觀、更獨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製作出獨具特色的花頭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展示花頭飾,分享成功的喜悅。

各小組展示作品,並說說自己的設計意圖和製作特點。全體學生參與點評。最後在輕鬆愉快的少數民族音樂中,學生盡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民族頭飾的魅力。把本節課推向最高潮。整堂課前後呼應,民族文化氛圍貫穿始終。

板書設計從少數民族頭飾的“特點”和製作“要求”入手,簡潔直觀地反映了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讓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

四、說設計理念

整堂課的學習以學生的探究交流爲主,教師的組織引導爲輔,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培養技能、激發情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綜合性、探索性,發揮個性、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

小學美術說課稿 篇8

尊敬的評委老師:

您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地球的新生》,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版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地位和作用:《地球的新生》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六課的內容,屬於“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主要內容是學習海報的製作,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海報的製作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勇於創新的學習態度,這是一節集欣賞性、操作性、創造性、互動性於一體的美術課程。

2、說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了解地球是我們人類唯一的美麗家園以及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培養孩子保護地球環境和資源的意識.

⑵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各種繪畫形式的創作方法,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3、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設計、製作保護地球的海報、手抄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 難點: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

二、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屬於小學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強,有一定的生活體驗,本節課的設置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說教法

在教學中,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針對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本節課我採取了情景教學法、問題討論法、引導觀賞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的優美的教學情境。新課一開始,我通過讓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學生視野,努力營造一個民和諧、寬鬆的教學氣氛,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投入地學。

2、問題討論法:問題討論法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思想,摒棄了傳統教學教師形象的束縛,加大了課堂教學中生生互動的密度,有助於問題的深入,解決了本課的難點問題。如??

3、引導觀賞法: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我注意引導他們感受藝術的形式美感,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環境的關係。

四、說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特點的需要,本課我倡導學生採用以下學法:

1、自主探究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要重要。因此,我把質疑、釋疑作爲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教學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啓發性的問題:“你知道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嗎?”等,啓發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逐步解疑。引導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探求新知。體驗到喜獲知識,邁向成功的歡樂,進而激發學習

興趣,增強學習信心。

2、自學嘗試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是美術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講到??的製作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大膽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鼓勵他們說說、談談、畫畫,動腦、動口、動手,自己學會思維,學會分析,學會表達,不斷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3、合作學習法:我們培養的是跨世紀的人才,學生除了自身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外,還必須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爲此,我在學生作業這一環節設計??讓他們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視頻導入,播放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等短片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進入到課堂中來,問學生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地質災害問題,那麼我們要怎樣保護環境呢?

(二)引導啓發,探究新知。

1、展示教師設計的海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

2、用欣賞圖片的方法,比較課本第10頁選取兩幅圖片的共同點,讓學生說出兩幅海報圖片的共同組成部分。

A、文字 B、圖片 C、色彩

3、教師出示四種宣傳海報常見的藝術風格。

①寫實 ②裝飾 ③抽象 ④漫畫

4、教師示範,探究製作步驟。

①確定主題 ②構思構圖 ③充實完善

(三)鞏固練習,合作創造。

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一幅《地球的新生》海報設計,要求:主題明確、色彩鮮明、構圖簡潔。

(四)展示作品,激勵評價。

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爲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爲輔的方式進行評價。

1、自評:讓學生自己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什麼地方最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吸取別人的優點,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提高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教師評價:以激勵性的方式,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學生參與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五)德育滲透,課後拓展。

地球是我們人類美麗的家園,保護地球的環境和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我們以班級爲單位,組織一次保護環境、保護地球的宣傳活動。

六、板書設計

我將黑板分成三部分,左邊展示教師範作,中間板書本課知識點,右邊展示學生作品。 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究、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