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音樂說課稿彙總7篇

學識都 人氣:1.15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中音樂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高中音樂說課稿彙總7篇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說大綱

根據《大綱》要求,欣賞民歌的學習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欣賞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民歌,從而加深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並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課是高中《音樂鑑賞》第二單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單元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民歌的不同地域風格及不同的民族風格,認識民歌中常見的一些體裁形式,進而認識我國民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世界優秀音樂文化中的絢麗瑰寶。

本課將主要欣賞學習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兒”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兒,在全國各地頗具影響,聲譽極高。《腳伕調》是陝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現腳伕的複雜心情。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西北民歌的地方風格,認識“花兒”、“信天游”等民歌體裁。

2)引導學生探究有關民歌的基本知識,初步認識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徵。

3、教學重點、難點:

能按歌曲的旋律、節奏等特點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利用超級女聲這樣一種流行要素的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聽”歌曲的旋律、節奏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音樂,從而來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點。

四、說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配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通過形象感受來理解音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教學過程中,創設愉悅和諧的情感氛圍,充分發揮以學生的主體,老師爲指導的作用,成功地達成教學目標。

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主要是欣賞少數民族歌曲,瞭解歌曲的風格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目標教學模式進行。

1、前提測評

這環節中我運用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學生對我國民歌曲調的地域劃分,知道多少?有沒有誰能說出各個地域的民歌風格?

2)然後我將會運用課件向學生展示超級女聲演唱民歌的視頻,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及興趣。

2、認定目標

我將口述2個學習目標(略)

1)引導學生感受、體驗西北民歌的地方風格,認識“花兒”、“信天游”等民歌體裁。

2)引導學生探究有關民歌的基本知識,初步認識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徵。

3、導學達標

在這一環節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學法。

1)採用聽--想--觀看--討論的程序,讓他們聽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瞭解各首民歌的風格特點及表現情緒等。

閱覽歌曲簡介、欣賞歌曲、知識鏈接、互動鏈接

2)然後我將結合流行歌曲,給學生介紹西北民歌的風格特徵。

閱讀音樂知識,瞭解花兒、信天游,欣賞歌曲,互動鏈接

4、拓展探究

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深入地感知、體驗、理解西北民歌的風格特徵。並結合流行樂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自然地導出下節課的內容。

六、總結

總的來說,這是一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電腦多媒體課件運用的的音樂欣賞課。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節省了教師板書和傳統播放音樂進帶倒帶的時間,教學內容緊湊豐富,課堂氣氛生動有趣而富於吸引力。當然這種嘗試還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今後將努力改進,取得好的效果。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讓學生通過戲曲的語言、曲式特點以及角色行當、情境設計和創作來體會和感受淮劇的藝術特點,進而喜歡這種古老的戲曲形式,願意繼續瞭解相關音樂和文化。

2、能力目標:探索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的延伸,利用網絡使學生能獨立獲得所需的音樂知識。(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充實教學內容,易於學生更方便更積極地學習知識。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音樂,改變了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與時代接軌,使淮劇成爲學生可以學習的一部分。)

3、 知識目標:通過層層深入和具體模仿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淮劇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

[教學重點]

如何科學的欣賞和學習地方戲曲

[教學難點]

1、淮劇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學習和了解。

2、根據特定的情境設計完成表演創作。

[教學準備]

投影幕、投影機、電腦各一臺,收集關於上課所需的視頻以及圖片和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由老師依次播放三段不同戲曲的精彩片段(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淮劇《牙痕記》),每播放完一段視頻就向學生提出同樣的問題:“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劇種嗎?”,由此引出淮劇。

二、教學主體

(一)、收集關於淮劇的基本資料

請兩位同學來講解或介紹,在課下收集有關淮劇的基本資料。(由學生親自演示,老師做補充)。

(二)

、播放教學視頻

1、老師向同學播放一段京劇片段視頻。

2、播放一段淮劇片段視頻。

3、通過欣賞著名淮劇片段,並進行對比,讓同學們對淮劇有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在欣賞完這些片段之後,讓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淮劇和以往我們所熟知的京劇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點在哪?(由此導出語言的不同)

(三)、語言學習

1、再次觀看播放過的淮劇片段視頻,並提醒同學們注意表演者的吐字特點和發聲方法。

2、播放完視頻之後,讓同學們進行自由討論淮劇中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特點以及吐字方法。

3、學習淮劇所使用的地方方言,首先先簡要介紹淮劇所使用的地方方言的特點以及吐字方法(比如:我家住在健康路),並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學習。

(四)、情境設置和即興表演

1、老師先簡要介紹特定的情境設置(淮劇中的著名片段中的情境,包括人物及性格特點以及劇情發展)。

2、讓同學們通過特定的情境設置,用現代的表演方式來演繹。

3、接着再播放同一情境下的淮劇中的演員表演方式,通過這一環節的親身體驗,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體會和認識淮劇的表演藝術方式。

(五)

、知識拓展

1、簡單介紹淮劇的曲式、配樂和聲調特點。

2、簡要介紹淮劇的四大行當以及經典劇目和著名的淮劇表演藝術家。

(六)、教師寄語

師:通過今天對京劇的體驗和感受,我想同學們已經對淮劇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有了一定的瞭解,並且充分領略到了淮劇的獨特的藝術魅力,我想請同學們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要記住一句話,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我們還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等待着我們去繼承和發揚,最後,讓我們在淮劇的經典片段的欣賞中結束本次的課程。(播放經典淮劇片段)

課後學習:同學們如果想欣賞到更多有關淮劇的知識,可以通過網絡和書籍來更加深入的瞭解和學習這一古老的地方戲曲。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優美與壯美》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鑑賞》第二單元《音樂的美》的第一課,本單元通過大量的音樂作品,使學生從優美、壯美、崇高美、歡樂美、悲劇美和喜劇美六個基本範疇中體驗音樂的美。本節課主要內容包括欣賞無伴奏合唱歌曲《牧歌》、鋼琴獨奏曲《夜曲》以及《國際歌》,這幾首樂曲的選擇突出了音樂作品中優美與壯美的不同感覺,對於培養學生音樂鑑賞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 學情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並且在中學階段掌握了音樂技能的學習,但他們還缺少音樂理論知識的深化,對音樂的美還初步侷限於流行歌曲的“好聽”和“不好聽”,所以需要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來理解優美與壯美的內涵,從感性欣賞上升到理性欣賞是本課的主旨。

三、 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的目標

感受理解《牧歌》、《國際歌》美的不同

2、 能力目標:

正確區別優美與壯美這兩種不同審美範疇的音樂作品,初步具有對音樂

的比較、歸納、總結能力

3、 情感目標:拓寬學生的視野,增進他們音樂文化的興致

四、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和本課內容實際及對學生髮展的需要,確定本節課重難點如下: 重點: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音樂的優美和壯美的風格特徵,理解他們的內涵。 難點:能夠準確的辨析感受出音樂作品所屬的音樂美範疇

五、 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教法:根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特點,應用多媒體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注重音樂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整體把握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主要運用引導、練習、對比法。

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將採用合作討論練習等學法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也體現出教師的指導作用。

六、 教學過程

1、 情景導入

播放學生比較熟悉的《天鵝》和《紅軍不怕遠征難》片段,讓學生談談這兩首音樂帶給他們怎樣的感受,老師肯定學生的答案後進行總結,引出書中音樂美的概念及介紹,這樣的設計從學生熟悉的樂曲片段入手,拉近了學生與本節課的距離,更好體會到音樂美的不同。

2、 新課講授

1) 多媒體播放一段草原風景畫,提問:這組畫面帶給你怎樣的視覺感受,如果讓你爲這組畫面配上音樂,你會選擇怎樣的音樂作品,這樣的設計是運用了美術的視覺感,音樂從視覺上獲得的情感體驗要比聽覺上獲得的情感體驗更快、更直接,從而爲後面的教學作一個很好的鋪墊,啓發學生從音樂的語言要素方面思考,隨後讓大家閉上眼睛欣賞無伴奏合唱蒙古民歌《牧歌》,欣賞過後,讓學生說說《牧歌》帶給自己的感受, 接下來提問學生了解肖邦嗎,有同學知道夜曲這種題材嗎,學生回答後教師講解夜曲題材,引出肖邦的夜曲,聆聽《夜曲》片段,請學生說說感受,繼而引導學生從音樂元素方面進行分析作品的風格特點,這樣的設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隨後教師從旋律、速度、 力度、節奏、結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總結優美的特點引導總結。

2) 教師結合歷史知識介紹《國際歌》創作背景,並在多媒體上展示巴黎公社照片,使學生從創作背景體會出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這樣的設計是通過歷史事件的引入更能加深學生對樂曲的理解,隨後聆聽《國際歌》,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作品風格,隨後老師從旋律、速度、力度、節奏、結構等方面引導學生總結壯美的特點,總結後學生隨多媒體再次欣賞《國際歌》並跟唱,體會作品情感。音樂的美是通過聲音來抒發情感的,通過聆聽學唱和音樂語言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壯美的音樂特點,初步感受與優美的異同。

3) 總結本課,通過音樂要素對優美和壯美進行比較

七、 佈置作業

1、 課後欣賞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片段

2、 欣賞民族管絃樂《彩雲追月》主旋律,並要求能唱出《彩雲追月》主旋律。

八、 板書設計

板書要求做到突出重點、安排得當,樂曲欣賞和圖片展示大部分都出現在多媒體上。

1、 牧歌

優美的特點:溫柔、平和、純淨、細膩、詩情畫意

2、 國際歌

壯美的特點:剛勁、果敢、勇猛、粗狂、鏗鏘有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小學音樂3年級5冊第二課《草原上》。對於本節課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四個大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說教材:

1、教材分析:《草原上》這首歌曲爲4/4拍,羽調式,歌曲的音樂語言十分簡練,基本素材只有一個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樂段。其節奏舒展,旋律優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風和日麗、綠草如茵的草原風光,使人置身於一望無邊的遼闊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節運用了七度大跳,抒發了牧民舒暢愉快的心情,刻畫了他們爽朗豪放的性格,傾吐了牧民對家鄉無比的熱愛和讚美的情感。

2、教學目標

在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導下,根據課程標準中:“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爲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結合教材的要求,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1)用稍快、甜美的情緒唱好歌曲《草原上》,

2)欣賞《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內蒙古風土人情 。3)即興編舞,表現對草原的讚美之情!

3、教學重點:根據三年級學生掌握知識的進度、能力、心理髮展水平以及學生的特點,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聲音演唱《草原上》。

4、教學難點是:一字四拍處的拖音。

第二方面說教法和學法:

爲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爲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享受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上以激發學生興趣爲主,採用教唱法,以唱爲本,將情貫穿始終;運用閉目聽賞法,讓學生感受音樂,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法,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爲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想、多做、多動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在課內運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採用了舞蹈律動法、主題唱奏法、模仿表現法、綜合活動法、自主活動法,以激發學生內心的主動參與,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中,在感興趣、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受和體驗到音樂的美。

第三方面說教學程序: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與把握,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程序設計爲五大環節:(1)課前音樂律動、組織教學;(2)創設氛圍,激趣導入;(3)學習歌曲,適度表現;

(4)藝術加工,培養自信;(5)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一)課前音樂律動,課前組織

爲了更好地組織教學,我採用讓學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樂伴奏下,律動進教室,這樣做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先入爲主地讓學生對《草原上》旋律音樂有一個整體感知。

(二)創設氛圍,激趣導入3分鐘

以興趣愛好爲動力是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導入是一堂成功的音樂課所不可缺少的,同時導入必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本節課,我這樣設計課題導入:“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喜歡聽故事,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師在新歌《草原上》的音樂伴奏下,告訴學生蒙古族孩子龍梅和玉榮小姐妹爲了保護集體的羊羣而與暴風雪搏鬥的英雄事蹟,動情地講述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得到啓發,並激發歌曲學習興趣。

(三)學習歌曲,適度表現15分鐘。本環節我設計如下:

1、利用課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學生初步聆聽歌曲,初聽歌曲情緒,感受蒙古族歌曲風格。

2、再次聆聽歌曲《草原上》,讓學生說說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麼?

3、教師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詞卡片,學生跟老師進行節奏唸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輕聲。爲正確演唱歌曲做準備。

4、教師跟伴奏範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詞。並讓學生聽出歌曲是幾拍子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多次聆聽音樂和學會靜靜的聆聽是學唱歌曲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在此基礎上,我利用多媒體及歌詞卡片,出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傾聽音樂,以防止學生漫無目的聽和精力不集中!)

(四)藝術加工,培養自信12分鐘

會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卻常常容易被我們忽視,如何達到音樂課程標準中:“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將鼓勵學生把自己獨到見解說出來,並用自然的優美的聲音表現出來,同時我還將運用評價的積極作用,利用小粘貼或小紅星獎勵和鼓勵表現優秀的同學和進步大的同學,增強學生自信心,讓學生敢於表現自我。本環節我這樣設計:

1、讓學生用“lu”跟錄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旋律視唱。

2、師生接龍唱歌,教師唱前半句,學生接後半句。

3、教師彈琴,學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師隨時糾正學生唱錯的地方,突破難點樂句。

4、放錄音,指導學生戴頭飾表演唱《草原上》。

(本環節設計意圖,我根據膠南市雙主”活板塊唱歌課教學模式精心設計,通過讓學生多次聆聽音樂的基礎上,採用聽唱法、接龍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種教學形式,突破歌曲難點教學,讓學生樂於學,樂於唱!並通過教學實踐證明,本節課這種教學模式設計非常適合3年級小學生音樂課堂!)

(五)拓展延伸,情感昇華10分鐘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教師必須緊緊抓住學生的情感,將課堂創設成一種具有音樂性,情感性的音樂情境,使音樂審美教學始終帶有濃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環節我設計如下:

1、首先讓學生回顧老師剛上課時講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後教師簡單講解器樂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讓學生對欣賞曲《草原放牧》產生聽賞興趣。

2、初次欣賞《草原放牧》,讓學生感受草原放牧時的歡快情緒。

3、再次欣賞《草原放牧》,讓學生自編動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羣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現一下自己和小夥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歡歌跳舞的景象。

4、最後,邊欣賞《草原放牧》邊做自己創編的動作!

四、最後說說我的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要最大限度的給學生傳遞音樂信息,並能輔助學生學會本節課所要達到的所有教學目標。因此,我本堂課根據教學需要,我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課題、難點節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體課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

總之,本節課,我力求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音樂爲主線”的思想,並根據膠南市雙主”活板塊唱歌課教學模式及欣賞課教學模式精心設計,着眼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生的主動發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題目是欣賞小提琴獨奏《思鄉曲》。本課是《普通高中音樂教科書》(全一冊)96年版普通高中音樂教科書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音樂中第二節器樂曲中的一首小提琴獨奏曲《思鄉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音樂課本》中,馬思聰的《思鄉曲》是中國近現代音樂的優秀代表。引導學生對這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的瞭解,有助於欣賞他的作品。從而使學生對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從內容、風格上進行官能、情感、理智的欣賞。該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作爲中學生很有必要去欣賞它,同時對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記憶能力、聯想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教學目標及確立依據:

1)知識目標:通過欣賞《思鄉曲》,學習瞭解其演奏樂器——小提琴:曲作者馬思聰;作品的曲式與風格——帶再現的三部曲式。

2)情感目標: 通過欣賞《思鄉曲》,使學生從情感上願意聆聽,並有進一步學習和了解馬思聰其他作品的情緒,培養學生的思鄉情和愛國情。

3)德育目標:通過音樂作品的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審美實踐活動中能正確地感受、體驗、理解鑑賞音樂,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

確立依據:

(1)以大綱爲綱,以教材爲本,以教參爲指導。

(2)注意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發展學生智能,使學生全面發展。

(3)正確認識我國民族音樂,落實德育教育。

3、教學重、難點及確立依據:

A、重點:通過聆聽,感受、體驗、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及音樂情感上的變化。

B、難點:在聆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審美評價。

確立依據:《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獨奏曲,通過一把琵琶把戰爭的整個過程描述的非常形象。從列營、吹打到得勝回營每一情節都極具寫實性。音樂藝術主要是通過聆聽來獲得感官上的欣賞,從而達到情感上的變化。此曲爲標題性音樂,易於被學生理解和參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對於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們在初中階段已有所瞭解,但對這首作品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課前以給學生布置下作業,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根據以往課堂情況分析,有85%的學生能付諸行動,但這其中只能有30%的學生對這首作品作到較全面的瞭解,而50%的學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軼聞趣事,而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一無所知。基於以上情況我確定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爲更好 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教材的加工重組及補充拓展:

A。重點難點的調整:

重點方面除教材原有的內容以外,又增加了一點學生更深層次瞭解曲作者愛國之情、思鄉之切

的可貴的思想品質,這也正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育培養的青年學生所應該具有的優良品質,正符合我校德育實驗四情之一的愛國情教育。

B。補充、拓展教材:

《思鄉曲》的創作素材取材於內蒙民歌《城牆上跑馬》甚至樂曲的第一大部分直接採用《城牆上跑馬》的旋律作主題。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這首歌作爲提高學生視唱能力的一個手段,即提高了學生的基本技能又拓展了知識。

讓學生利用多媒體和校園網查找作曲家的相關資料,在教師引導下采用記者答辯會的形式來介紹曲作者的生平,作爲課堂內容的補充和拓展。

、說教學目標:

對於本節課的內容,學生們在初中階段已有所瞭解,但對這首作品的風格和創作背景不一定把握的很好。所以,課前以給學生布置下作業,閱讀課本,查閱資料。根據以往課堂情況分析,有85%的學生能付諸行動,但這其中只能有30%的學生對這首作品作到較全面的瞭解,而50%的學生可能只零散的查找一些軼聞趣事,而還有一小部分學生一無所知。基於以上情況我確定了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和動作技能目標。

、說教學流程:

本課所使用的教學模式是參與__體驗的教學模式。程序是:情感喚起階段,以愛美爲特徵,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情感深入階段,以鑑賞美爲特徵,培養學生高尚健美的審美理想和趣味。情感外化階段,以創造美爲特徵,將內在審美情感體驗客觀化、對象化、形式化。

理論分析:以學生主動參與直接體驗音樂活動爲主要形式。活動的過程是情感、認知和行爲協調的過程,是學生身心協調成長、發展各種能力、學習各種知識技能的過程。

教學方法和策略:

本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音樂欣賞法;

(2)演示法;

(3)練習法。

教學流程;

(1)導入:教師拿一把小提琴。設置的問題是誰願意上來運用以往的知識經驗持琴、演奏? (激發興趣,喚起參與願望)

(2)放一段音樂。問題是聽了這段音樂有何感受?

(3)同一旋律,音區不同,力度不同,聽後會有何 感受?學生反饋。

(4)教師運用力度對比演唱此旋律會產生什麼樣 的'聯想。師聲互動。

(5)點出課題《思鄉曲》以上部分給學生提供多種參與情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體驗願望的機會。

(6)簡介作品:

1)樂曲以內蒙民歌《城牆上跑馬》爲基本素材 ,具有濃郁的民間音樂風格。

2)此曲採用帶再現的復三部曲式寫成。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我國民間音樂中常用的變奏手法。可謂中西結合、洋爲中用的成功嘗試。

(7)學習小提琴。由學生結合實際介紹小提琴的定弦及音色特點。教師歸納補充。

(8)學唱內蒙民歌《城牆上跑馬》知識拓展,通過練習評價總結等活動,深化情感體驗,知識技能遷移。

(9)介紹曲作者;先由一位學生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向學生介紹,然後採用答記者問的形式來介紹馬思聰,教師補充。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10)完整欣賞《思鄉曲》通過聆聽,分析作品曲式。要求學生用手勢(食指)表示第一變奏,用兩個手指表示第二變奏, 用三個手指表示第三變奏,學生專着的聽,並做出相應的反映,最終通過對比學生明確樂曲的曲式。

五、說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手段將採用課件和錄像。現代教學媒體不受時間、 空間、 宏觀 、微觀的限制,視聽結合,形象直觀,如實地傳輸、保存和再現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傳輸速度,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更好地發揮高水平教師的作用,使音樂教育社會化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6

各位考官好,我是應聘高中音樂教師的03號考生,我抽到的說課題目是《金蛇狂舞》,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我的說課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

說教材

這一課選自於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第十六單元。此曲是聶耳在1934年根據民間器樂曲牌《倒八板》整理改編並親自指揮錄成唱片的。樂曲以活潑跳躍的旋律和鏗鏘有力的節奏,表現出江南人民在節日的夜晚賽龍船的熱烈場景和歡騰的情緒,以鮮明的民族色彩,簡練的筆墨,勾畫了一副生動的民間生活風俗畫面。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樂隊合奏曲的瞭解。

我將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激發。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家聶耳音樂風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聶耳的生平及他對音樂的貢獻。

依據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感受《金蛇狂舞》的音樂形象。

教學難點:能夠爲樂曲創編豐富的打擊樂器節奏。

說學情

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較強,在初中階段,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鑑賞能力,並有了大量的音樂素材積累,但是對音樂本體的組織形態以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聯繫還不夠了解。這些都將成爲我組織教學考慮的因素。

說教法

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欣賞法、評價教學法等。

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合作探究法、實踐練習法等。

說教學過程

我將我的課堂順序設計爲4個步驟:

1.導入

讓學生談一下對聶耳的瞭解,並告訴他們聶耳除了寫出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音樂以外,還有很多專業性很強的音樂作品,以此激發學生興趣,引出新課。

2.新授

(1)學生初聽《金蛇狂舞》,感受音樂基本情緒,之後我會講述該曲的背景知識以及聶耳的生平與貢獻 。

(2)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民樂合奏音樂,嘗試歸納該音樂形式的特點。

(3)分段聆聽樂曲,並對樂曲的曲式結構、配器以及旋法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更加理性的感受樂曲。

3.鞏固練習

(1)給學生以視頻的形式介紹中國傳統打擊樂器的音色和節奏特點,並抽出常見節奏型進行練習。

(2)播放一首被去掉打擊樂器的民樂曲,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給曲子編配打擊樂,並進行實踐。

4.小結

(1)每個小組展示編配成果,之後以師生共評的方式進行探討。

(2)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並介紹一些其他優秀的聶耳作品供學生課後欣賞。

說教學體會

爲了使課堂的氣氛更加的適合學生學習,我將我的板書設計如下:我的板書主要分爲主板書和副板書,主板書內容以譜例爲主,譜子寫在黑板上方便學生了解音樂的旋律組織形式,副板書的內容以知識點爲主,方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篇三:《鱒魚》說課稿

各位評委好,我是應聘高中音樂教師的1號,我的題目是《鱒魚》,我將從說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6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說教材

這一課選自於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第九單元。《鱒魚》是舒伯特1817年夏天寫成的一首藝術歌曲,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整體氣氛輕鬆活潑。這一節課的學習爲學生了解浪漫主義時期藝術歌曲乃至整個浪漫主義音樂風格打下基礎。

我將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得到提升。

過程與方法目標:聆聽《鱒魚》,感受歌曲情緒,能夠 隨音樂哼唱,理解記憶音樂主題。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瞭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對音樂的貢獻,知道“藝術歌曲”、“聲樂套曲”的音樂知識。

依據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聆聽舒伯特藝術歌曲,感受其風格特徵。

教學難點:體驗三首歌曲的音樂情緒和審美價值。

說學情

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控能力較強,在初中階段,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鑑賞能力,並有了大量的音樂素材積累,但是對音樂本體的組織形態以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聯繫還不夠了解。這些都將成爲我組織教學考慮的因素。

說教法

針對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欣賞法、評價教學法等。

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如下學法:合作探究法、實踐練習法等。

說教學過程

我將我的課堂順序設計爲4個步驟:

1.導入

以舒伯特的一些趣聞軼事作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並讓他們對舒伯特有一個初步印象。

2.新授

(1)學生初聽《鱒魚》,感受音樂基本情緒,之後我會講述藝術歌曲的特點以及該曲的背景知識 。

(2)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習的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嘗試歸納該流派風格特點。

(3)分段聆聽樂曲,並對樂曲的曲式結構、配器以及旋法進行講解,引導學生更加理性的感受樂曲。

3.鞏固練習

(1)聆聽《鱒魚》的鋼琴五重奏版,應到學生跟隨樂曲哼唱旋律。之後讓學生談一下聆聽不同版本的感受。

(2)把學生分爲幾個小組,討論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音樂風格的同異。

4.小結

(1)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討論成果,之後以師生共評的方式進行探討。

(2)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並介紹一些其他優秀的舒伯特作品供學生課後欣賞。

說板書設計

爲了使課堂的氣氛更加的適合學生學習,我將我的板書設計如下:我的板書主要分爲主板書和副板書,主板書內容以譜例爲主,譜子寫在黑板上方便學生了解音樂的旋律組織形式,副板書的內容以知識點爲主,方便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高中音樂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說大綱;根據大綱要求,本單元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以下三個問題.即: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及藝術作用;怎樣鑑賞音樂;音樂與人生的關係.這三個問題,不僅對學生學習音樂鑑賞具有基礎性,指導性的意義,而且對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觀,形成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用音樂來提高生活質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是高中音樂鑑賞第一單元的第一節.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導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響樂<第六悲愴交響曲>,還有的就是要講授音樂的基本要素.內容比較多,我計劃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教學。

3、教學目標

一個是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感悟、表現和創造音樂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的能力。高質量的人生,應該用音樂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鑑賞的興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認識音樂要素的基本內容。 三是聆聽《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學重點有兩個

一是認識音樂要素、音樂形式要素的基本內容。

二是通過鑑賞作品《草原牧歌》認識部分音樂形式要素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5、教學難點

認識節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藝術作用。

二、說教法說學法

高一的學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斷力,知識結構完整、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教學重點,我選用的教法是參與互動式教法,在講授音樂理論知識的時候,儘量的結合作品,通過讓學生聽,看,參與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來實現我教學的目的。在導入中,我用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起討論,最後總結,從而達成與學生的互動.總之,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也能從樂趣中學習到一些音樂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本單元主要是通過幾首音樂作品來說明音樂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在這一課中我主要採用對比聆聽法,講授法,談話法,練習法等.

1) 導入:談話導入:音樂與人生有什麼關係?設計意圖是引起學生的思考。

2) 認識音樂鑑賞的相關知識,首先是課堂提問學習導言,格言和散文.學完導言之後便是初步學習音樂要素及音樂語言.最後把節奏,速度,力度這三個最常見的音樂要素作重點講解.

3)鑑賞<草原牧歌>.這一環節也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聽,再對比聆聽.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指導學生參與鑑賞實踐活動.第二部分是對比聆聽這首曲子.教師分別打出兩個不同主題的餓節奏,並請學生配上不同音高的樂音,並讓學生體驗哪位同學的配音最美.然後對比聽,唱兩個主題音樂.最後是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部分,介紹幾個蒙古族舞蹈動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題,請學生在音樂的配合下跳舞.這部分應用的主要的教學方法是練習法,設計意圖是加深音樂記憶,培養和激發持久興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聽《草原放牧》思考“拓展與研究”第1、2、5題和第3題有關《草原放牧》的項目。完整播放音樂,學生思考後提問回答,教師做以鼓勵爲主的補充和評價,並做好記錄,作爲形成性評價的材料之一。這部分主要應用的是談話法,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做題,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培養學習鑑賞音樂的信心。

五、小結:

總的來說,這是一堂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一堂課,教師主要通過學生的參與體驗互動和聆聽教學法,講解教學法,感悟教學法,課堂提問法與練習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讓學生對音樂鑑賞產生興趣。

謝謝評委,說課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