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中歷史說課稿錦集七篇

學識都 人氣:2.85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歷史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初中歷史說課稿錦集七篇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1

一、學情分析

1、九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廣,個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課堂上,應當順應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對學生的積極思維給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導,從而激發學生敢想、敢說、愛說的慾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部分學生對自主學習還不大習慣,缺乏相應的主動性;另外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他們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課要理清知識脈絡,由淺入深,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並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1、主體線索和分期:資本主義發展史就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確立及進一步發展完善的歷史,對於這段歷史的學習可抓住兩條線索,一是資本主義的發生史,二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資本主義的發生史是資本主義的童年時代,可分爲兩個階段:一是資本主義的興起;二是資產階級的革命時代。

資本主義的發展史是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並進一步發展走向成熟的時代,可分爲四個階段:一是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二是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三是兩次世界大戰;四是二戰後至今。

2、教材重難點

重點: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點,使學生全面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

難點:使學生理解知識間的相互聯繫,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亮兵中學的校情和學情,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教學緯度,本課的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點,全面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歸納所學知識的規律,弄清知識間的相互聯繫、前後知識間的聯繫。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2、過程與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並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能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不足的原因,使自己獲得提升;正視自己,樹立信心,確立目標,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教學方法:

1、從激發學生的目的出發,啓發誘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想法、意見給予充分肯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在歷史學習中應提供主動建構的時間和空間,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在課堂上要提供平臺給學生展示和討論,同時,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豐富教學資源,在有限的時間裏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概念、啓發思維的目的。力圖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構思:

1、本課共分爲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最終確立。

2、根據以上線索,重新組織教材並適當加工,利用真實、形象、有說服力的史實加以佐證,使學生的認識得到昇華和提高。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多角度探討問題。

六、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教師明確資本主義的發展線索,直入教學主題。

2、教師講授新課,理清資本主義發展的知識脈絡,爲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資本主義的發展。學生自讀教材,完成《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英美法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簡表》,鞏固基礎知識。

4、資本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確立。學生回顧工業革命的知識點,並自己歸納19世紀中期資產階級革命革命和改革的知識點。

5、活動與探究。教師提問並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和探究問題,每組派代表回答。

這樣,學生以問題爲導向,積極思考,開拓思路,多角度深層次地認識這一問題,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6、課堂總結。

7、課後作業。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2

▲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貞觀之治》是人教版初級中學歷史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的第二節內容。《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這一單元講述了隋唐時期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況。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階段。因此,是我國封建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時候的中國,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國文化對世界特別是亞洲產生了深遠影響。世界學者們公認的"中華文化圈"的總體格局就是這時候形成。所以,學習這一時期的歷史,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熱情。具體到本課,本課介紹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時期唐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武則天"政啓開元,治宏貞觀"的統治,使唐朝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發達的景象,爲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啓盛唐新氣象,應該說,學好《貞觀之治》是學好這一單元和整個唐朝歷史的基礎。再者,貞觀之治上承文景之治、開皇之治,下接開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學好本課,還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掌握封建社會盛世這個專題知識,爲當今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借鑑。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課的知識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教學目標爲:

知識與能力:

①通過學習,瞭解唐朝的建立,貞觀之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基本史實。

②掌握"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通過材料分析和歷史故事,加深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的認識,培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採用多媒體展示影視圖片,引導學生自主獲得歷史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與真實歷史之間的關係。

通過分組討論"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通過學習,明白"成由勤儉,敗由奢" 的道理。認識虛心接受他人正確意見的好處。

(2) 從唐朝的強盛中,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爲今天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發讀書的決心。

▲說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唐朝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爲鑑的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在中國封建帝王中是罕見的。唐太宗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爲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本課的難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對唐太宗、武則天等歷史人物做出恰當的評價。對於初中學生,他們評價一個人物,往往會帶有感情色彩,從"好"或"壞"出發,而不能客觀地分析,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

▲說教法

歷史知識的掌握離不開教師的教授,所以講授法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新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多種教學方式,因此,本節課還要採用分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材料分析法、練習法等。

▲說學情學法

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慾強,思維活躍,所以要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分析資料,培養他們自主獲取信息能力。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進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因爲初一學生知識積累較少,還未形成正確史觀,所以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初步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3分鐘)

採用故事引入法導課。選用"魏徵逝世後,他的家人託人給唐太宗送去一個魏徵未寫完的奏章" 的故事導入。該故事緊扣本課內容,可以實現有效導入,同時因爲故事本身趣味性特點,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附故事:魏徵逝世後,他的家人託人給唐太宗送去一個魏徵未寫完的奏章。上面寫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壞事。人,有好人壞人,任用好人,則國家安泰,任用了壞人國家就要大亂;朝中大臣之間有愛有憎。往往對他愛的人,只看見長處,對他憎的人卻只能看見短處,這是不正確的。應當是:能看見所愛的人的短處,看到所憎人的長處。如果這樣,就能去掉真正的壞人,任用好人,天下就興旺了。"唐太宗看了這段話以後,非常感動,他對大臣們說:"今後,我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事,你們把魏徵的語言寫在笏上,看到我有錯時,隨時給我提出來,幫助我改正。"然後通過設計過渡語:唐太宗爲什麼能虛心聽取臣下的意見?他統治的時候,唐朝是一種怎樣的局面呢?現在我們來學習本課內容。來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一)、唐朝的建立(略講)

1、通過設計問題:① 隋朝是怎樣滅亡的?②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嗎?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一目的內容,找出答案。讓學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時間和都城,(教師板書概括)2、讓學生髮問,師解疑釋難。

(二)、"貞觀之治"(重點)

新課程倡導"用教材教"的理念。我按照"明晰概念――瞭解表現――探析成因"這樣的脈絡予以教學該目內容。

先用多媒體展示唐太宗畫像,簡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因目睹隋亡過程,前車之鑑,勵精圖治,成爲一代明君,形成"貞觀之治"的局面。然後聯繫藉助教材第九頁第一段的內容,指導學生理解"貞觀之治"的概念及其表現。

而在探析"貞觀之治"的原因時,我擬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共同合作,並在教師的引領下,概括出5點原因,並板書出來。此後,教師可以以史爲鑑,聯繫時政(點到爲止)繼這個環節結束後,展示《唐朝雨中耕作圖》感受經濟繁榮景象,讓學生認識到治世局面形成離不開人民的辛勤勞作,讓學生知道,這也是"貞觀之治"得以形成除開明政策外的另一重要原因。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大一統的漢朝》,它選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的第三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三大板塊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作爲本單元的第三課時,是由秦王朝的學習轉到漢朝的學習的過渡課,屬於概括性的篇章,向學生梳理了漢朝興衰的基本脈絡。西漢的漢武帝時期,不僅是西漢強盛的一個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期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它對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課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史的學習過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課標要求:

內容標準: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活動建議: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

那麼根據教材內容和課標要求,我的教學三維目標制定爲如下內容:

(二)教學目標

1. 瞭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並列舉漢武帝大一統的基本史實。

2. 學會一分爲二地全面評價歷史人物;

3.通過談話法實現師生互動;藉助表格歸納法記憶基本史實;利用歷史短劇將學習難點簡單化。

4. 體會統一、安定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維護統一的歷史使命感。

而要完成這些目標,則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確立依據:首先,這個重點的設置符合課標要求;其次,本課主要是從政治角度講述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時間跨度較大,涉及的史實較多。所以我根據教材內容,本課的教學重點的範圍縮小在西漢的興盛,而漢武帝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則成就了這一興盛,所以,將漢武帝的大一統作爲教學重點是比較恰當的。

2、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確立依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武帝在思想上加強中央集權,促成大一統的重要措施。而思想方面對於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加上教材上對這一內容的闡述較爲簡單,不利於學生形成全面清晰的認識,因而這一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至於如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我會在後面的說教學過程中具體說明。

二、說教法、學法

(一)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初一學生

優勢: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一第一學期的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思維較活躍,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會比較積極地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

不足:剛剛接觸歷史不久,還沒有積累一定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所以需要老師進行正確的引導。

根據學生的學情,我運用了下列的教法、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談話法和講解法,對於重點內容將採用表格歸納法、由學生表演歷史短劇的方式,加上多媒體的輔助,着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歷史思維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1課時)

(一)導入新課(3分鐘)

因爲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大一統”這個名詞,所以我會在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前向學生解釋清楚“大一統”這個名詞的概念,讓學生對本課內容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明確學習方向。然後我會用語言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那麼,漢朝是如何實現大一統的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課尋找答案。

這樣的導入簡單直接,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並且帶着疑問有目的地展開新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34分鐘)

1.文景之治(10分鐘)

這一子目的內容比較簡單,首先我會讓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文景之治的背景,即西漢初的社會環境。然後利用這樣一個表格,與學生一同完成對第一子目的學習。這個表格是秦王朝和漢初文景時期統治政策的對比。我將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所學內容並利用本課教材內容完成這一表格。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複習鞏固前兩課的內容,還可以在對比中加深對文景之治的認識。另外,表格內容條理清晰,有助於學生記憶。

在完成這個表格歸納了文景之治的主要內容後,我會讓學生試着用一句話定義“文景之治”,讓學生提高歸納概括能力的同時對“文景之治”形成明確的概念。

接着我會用這樣一句話過渡到第二子目的學習:漢初文景時期休養生息帶來的經濟繁榮,爲西漢進入強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也爲漢武帝得以實現大一統提供了客觀條件。

2.漢武帝的大一統(17分鐘)

這一子目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首先我會讓學生閱讀小字部分,回答這一個問題:漢武帝完成大一統的主觀因素是什麼?——漢武帝年輕有爲,善於用人。

然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3分鐘分別討論總結出漢武帝在政治思想兩大方面所採取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至於經濟方面的措施,將在後面一課獨立單獨學習,這一點我會向學生說明。在小組討論總結出答案後,我會給出我的答案。然後對學生較難理解的推恩令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進行進一步講解。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老師在學生小組討論後給出答案,可以讓學生在已經思考總結過的前提下發現自己認識的不足之處,加深理解。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討論得出的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點撥。

那麼,對於推恩令的講解我將用這樣一幅圖表,直觀清晰,方便學生理解認識。

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一內容,我會讓學生表演課前準備好的歷史短劇,即由四個學生分別扮演漢武帝,法家、道家和儒家的代表人物,分別說明自己的主張,由漢武帝選擇採用,扮演漢武帝的學生要說明爲什麼這麼選擇。

然後我會進行小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是儒家思想成爲法定的封建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利用歷史短劇不僅可以重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將教學難點簡單化,加上教師的進一步總結,讓學生較輕鬆地進行理解學習。

最後,我依舊會用語言過渡到第三子目的學習:漢武帝的大一統,使西漢進入了鼎盛時期。但是,百餘年後,西漢逐漸走向了衰亡。重新建立的漢朝,定都在洛陽,歷史上稱爲東漢。

3.東漢的統治(7分鐘)

這一子目內容在教材中可以作爲自主學習部分,所以我會將其進行簡單處理。學生在閱讀全文後,讓一名學生試着對“光武中興”進行簡單定義,還有一名學生簡單向大家講述東漢的滅亡。這種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鞏固總結(3分鐘)

做好課堂總結有助於學生理清本課的歷史發展線索,也有助於老師重新強調重點和難點。這裏我將結合板書引導學生整理本節課的基本線索。

(四)課後作業

寫一寫:

俗話說,功過自有後人評,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漢武帝在位時,採取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但是秦二世而亡,而漢朝經歷了百餘年後才走向衰亡,你怎樣看待這兩位皇帝?

這一環節的設置是爲了對應課標要求“組織討論,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歷史作用”,因爲課時的限制,我將其靈活處理,作爲學生課後自主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4

一、說教學理念與目標

(一)有關教學理念結合

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初一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我力求用新課程理念來統領全課,本着促進學生髮展的基本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力求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舊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合作探究,獨立思考,團結協作,努力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分析、整合歷史資料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評價中,採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全程評價,充分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有關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將目標指向學生髮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爲核心的發展。依據《歷史課程標準》,結合本課的內容和授課學生的具體情況,本課教學目標分爲以下三點:1、知識與能力;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知識與能力的目標中,要求使學生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實;能夠正確識讀“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初步掌握識別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能夠正確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關於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要求識讀“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通過收集歷史資料並處理展示的過程,學習從多種途徑獲取歷史資料並分析、整合歷史信息的方法,並初步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課堂進程中自始至終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昇華,通過對張騫克服困難、不辱使命等內容的學習,培養不畏艱難險阻、勇於開拓的精神和堅強意志;通過絲綢之路開通後東西方頻繁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事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的橋樑作用;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二、說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有關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中國古代史內容。即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大一統的秦漢帝國”主題下的第四課,在學習了本單元秦漢時期大一統的國家形成和發展的背景下,迎來了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峯。本課將在瞭解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關係的基礎上,學習張騫出使西域及絲綢之路,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感知秦漢時期的大一統是全國性的多民族統一,各族間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各民族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秦漢大一統文明,從而加深對本單元主題的深入理解,併爲學習下一單元奠定基礎。從長遠的角度看,這節課對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掌握學法,對學習整個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歷史都有深遠的影響。所以本課的教學地位重要、意義重大。

(二)有關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學情,從促進學生髮展的角度出發,我將本課教學重點定爲絲綢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爲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民族關係的發展和中西方的交往產生了深遠影響,絲綢之路成爲當時和以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爲東西方交流的橋樑。從學生角度出發,對於初一學生來說,剛剛接觸歷史課,對於類似的探究性問題的學習一方面不是很感興趣,另一方面自身的分析、總結能力有限,所以,更應該在此方面加強鍛鍊。

本課的教學難點爲張騫出使西域。首先,西域的一部分地區現已屬於國外,另一部分屬於我國西北地區,學生的地理概念陌生,而且,地名多且生疏,讀音書寫難度大。同時,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初一學生分析、總結時也不容易把握準確。所以,將這部分內容定爲本課難點。

(三)有關教學安排

爲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新課標理念,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步驟的教學過程。即: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電視劇《大漢天子》中與匈奴戰爭的片段,並提問質疑,導入新課。用視頻片段導入

,符合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團結協作探求新知”。課前將學生分組並佈置每組的探究問題,組織學生查閱有關本課的各方面資料。在第一目“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關係”的學習中,由各組派代表講述查找到的相關歷史故事。在學習“張騫通西域”這一目中,由學生依據地圖,介紹張騫出使西域的情況,並組織學生表演歷史劇《西域歸來》,從而加深對張騫不畏艱難險阻、勇於開拓精神的認識並幫助分析張騫通西域的意義。“絲綢之路”這一目主要通過描繪路線圖、展示收集到的西域物品及討論絲綢之路的作用等活動來完成學習。這一環節的教學也突顯了以活動爲中心,圍繞活動開展學習,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突破了重、難點內容。三、“智力闖關小結反饋”,本環節將本課的一些基礎知識製作成競賽題的形式,進行小組搶答、競賽,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做一評價。四、“深度遷移拓展昇華”,最後將本課主題與現今社會相連,讓學生充當小導遊,帶領大家重走絲綢之路,瞭解今天絲綢之路上的風貌,從而達到知識內化、感受深化,能力強化。本課各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學生參與了整個教學過程,並在一種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了歷史。

三、說教法、學法指導

(一)有關教法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本課的教學中我遵循“導而不牽”、“活而有序”等教學思想。教學中體現了由重“教”到重“學”,重結果到重過程的轉變。結合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初一學生的特點,採取探究式教學法以及歷史情境教學法、討論法。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體現了以學生爲中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動中成長的理念,並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及探究學習的能力。

(二)有關學法指導

本節課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不僅授之以魚而且授之以漁,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針對初一學生重形象思維、知識體系鬆散和求知慾強等身心特徵,結合本課的重點、難點,這節課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爲中心,以活動爲中心,以能力爲中心。學生參與了整個教學過程,幾乎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完成。在本課中我力求教會學生以下方法:

1、分組合作法:按小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培養協作精神,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學習,增進友誼,同時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收集、整理資料:課前將學生合理分組,佈置本組要收集的資料內容,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書籍、網絡等多種途徑查找、收集相關的資料並進行整合,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從而鍛鍊和提高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成果展示法: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果,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有關教學媒體

這節課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其中有電視劇的視頻片段、有動畫的歷史地圖及歷史圖片等資料,其目的在於將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與本課教學內容相結合,且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使學生樂於學習。藉助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幫助學生學習較複雜的張騫通西域及絲綢之路路線圖。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採用了提綱式板書,以本課講授內容的內在邏輯關係爲線索,體現了本課的知識結構,板書層次分明,內容系統,便於學生提綱挈領地掌握知識。

四、說教學評價

新課程評價應該把學生作爲評價主體,在評價過程中,學生不是一系列評價的消極應付者,而應該是主動參與者。課堂上多邊互動的評價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並能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共同作用下前進。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多元化評價方法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師教學情況。在課堂訓練中,學生完成的任務是具有基礎性、開放性、綜合性、探究性的。在體現任務的基礎性、開放性時,主要採用自評、互評;體現綜合性、探究性時則以師評爲主。這樣使學生在課堂中能進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在評價時,我注意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還通過“學生歷史學習觀察檢測表”(見附表),瞭解學生在課前及課堂上如何參與活動,在小組討論中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評價。自始至終我尊重學生理解和體驗的差異,注重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有效地控制課堂評價過程使學生體驗成功與進步,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創新的慾望,促進每個學生的協調發展。

同時,對於教師自身的教學評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等情況的觀察,獲取反饋信息,迅速對自己的教學行爲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第六單元第20課《社會生活的變化》。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套教材的編排充分體現了現代化史觀、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的特點。本課主要講述的是從戰爭到民國時期,隨着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國由傳統社會 逐漸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社會生活領域發生變化的一些情況。這種敘述體現了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本課內容又與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的社會生活的變化緊密相 關。所以本課佔有承上啓下的總結性地位。

二、說目標

在反覆閱讀教材、認真鑽研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課標”)和《宜賓市初中畢業會考與高中招生考試說明》的基礎上,我將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1、知識目標:

(1)知道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的史實。

(2)以《申報》、商務印書館等爲例,瞭解大衆傳媒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

(3)瞭解民國以來剪髮辮、易服飾,改稱呼等社會習俗方面的變化。

2、能力目標:

通過中國近代社會生活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比較,使學生學會運用發展的觀點和歷史縱向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西方社會工業文明的傳入使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些變化客觀上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這些變化是以我們中華民族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爲代價的,進一步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發展觀和社會進步觀。

三、說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在社會的轉型期,交通和通訊工具的改變是社會進步特別是物質文明進步的標誌性產物,影響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社會發展的前瞻性,有力的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而大衆傳播媒體的變化主要是精神文明進步的產物,與物質文明相輔相成,也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所以本課的重點確定爲:新式交通和通訊工具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社會習俗的變化。

2、教學難點:

從文明史觀來分析近代社會生活變化的特點、原因和評價,需要對政治史的基本知識較準確的掌握,對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本課的難點確定爲:近代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特點、原因、評價。

四、說教法、學法

採用多媒體演示法,給學生以直觀的歷史感受;情境教學法,創設新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合作探究法,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其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其發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所以,本課採用的學法有:比較法、討論法、歸納法。

五、說教學過程

新課標呼喚的教學過程是 “依賴主體的不斷活動”而構建認知的過程,整個過程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有效的、科學的課堂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爲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設計爲“爲拍攝電影做準備工作”的活動課,對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的設計:

1、導入新課:(約2分鐘)

爲了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上,我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電影”爲話題導入新課。導語爲:“同學們喜歡看電影嗎?”在得到學生肯定的回答之後,我進一步提問:“你知道爲了拍出一部高質量的影片,需要哪些人的努力工作嗎?”問題提出後,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可能會想到導演、演員、編劇、監製、燈光師、化妝師、劇務、製片人等等。這樣學生的精力立即集中到了課堂上。

2、講授新課:(約15分鐘)

在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之後,我緊接着提出本節課的設想:“我們班準備拍攝一部反映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電影。今天,就由同學們來擔當導演和劇組人員。全班分成4組,分別從交通、通訊、文化生活、社會習俗等四個方面來爲本片的拍攝作一些準備工作。”

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並請其將新舊事物進行對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接着,每組派兩名學生,其中一人介紹近代之前的社會生活某個方面的情形,另一人則介紹近代以來該方面出現的新變化,其他人可以及時進行補充或者糾正,教師則用多媒體課件適時地加以演示。這樣,學生的身心都融入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高漲。通過師生互動、討論,我們已將我國近代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變化一一指出。如下:

第一組:交通工具

——近代之前有:馬車、木船、轎子等。

近代有:火車、輪船、汽車、電車、飛機。

在此,我請所有學生思考新式交通工具與中國傳統交通工具在動力方面的區別是什麼。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以得出結論:新式交通工具主要以蒸汽機或內燃機、電力爲動力,而中國傳統交通工具主要靠畜力、水力、風力、人力等自然力。這樣,學生就明白爲何西方文明剛傳入中國時,中國人 “無不充滿好奇”了。

第二組:通訊工具

——近代之前:喇叭、擊鼓傳聲、烽火臺、驛站、信號旗、信鴿、燈塔等。

近代有:電報、電話、郵政。

在此,教師請學生舉例說明新式通訊方式有何優點,使學生明白這樣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是歷史的進步,以培養其社會進步觀。

第三組:文化生活

——近代之前有:畫像、舞臺劇、皮影戲等。

近代有:照相、電影、近代報刊、書籍出版業。

在此處,我以《申報》不同版面的內容爲例,請學生評價近代報刊起到的作用,以培養其分析問題的能力。

爲了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其感受到歷史其實就在自己身邊,在介紹近代書籍出版業時,我展示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的圖片,因爲這是學生必備的工具書。

第四組:社會習俗

——由於該方面的變化主要發生在辛亥革命之後,故將社會習俗進行對比的時間界限劃爲“辛亥革命”前後,與前三組有所不同。

辛亥革命之前:男人留辮子、長袍馬褂、跪拜禮、女子纏足等。

辛亥革命之後:剪辮、易服、改稱呼、變禮儀等。

在第四小組的學生介紹社會習俗的變化之後,教師展示一些衆所周知的明星(如張國立、王剛、陸毅等)在影視作品中的相關照片。我又介紹了中山裝的內涵、“三寸金蓮”的來歷。明星、故事這兩大元素將所有學生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也將本節課推向高潮。

爲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我設計了“火眼金睛”環節,請學生爲劇本糾錯,劇本如下:“1921年的元旦,我在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聲音很大。突然有人進來說,從南京來電報了,中華民國成立了,我們快把辮子剪掉吧,於是,我很快去做了,還照了一張照片做留戀,然後我坐火車去了南京,見到了孫中山,他說:“你見到了本總統還不下跪?”

最後我鼓勵大家:“相信我們一定能拍出高質量的電影”。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其實踐能力。

3、合作探究:(約10分鐘)

(1)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變化有什麼特點?

我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歸納出變化的特點。“同學們,你有沒有注意到馬車、燈塔、信號旗、舞臺劇等一些近代之前的事物到近代乃至現在依然存在?這說明了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什麼特點?”“中山裝的來歷又說明了什麼特點呢?”在學生們討論回答之後,我總結其特點爲:中西並存、土洋結合。

(2)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我採用講解法突破此教學難點,火車、輪船是工業革命的產物;有線電報、電話、照相和電影等則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這些變化都是隨着列強對中國的不斷侵略而出現的;而社會習俗的變化主要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出現的。

變化的原因爲:①西方工業文明的傳入(兩次工業革命的科技發明)②辛亥革命的衝擊。

(3)如何評價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

學生通過對中國近代之前和近代社會生活進行比較,可以總結出這些變化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這是其進步性。爲了讓學生認識到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侷限性,我節選了老舍先生《茶館》的一段文字:

宋恩子:“民國好幾年了,怎麼還請安?你們不會鞠躬嗎?

崔久峯:“做過國會議員,那真是造孽呀!革命有什麼用呢,不過自誤誤人而已!”

通過簡短的兩句話及課本內容,學生很快就歸納出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侷限性——變化是有限的,很多變化只是出現在大城市中,廣大農村變化沒有這麼大。傳統的習慣勢力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的。

最後,教師指出對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變化的評價爲:①變化有限,且以中華民族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深淵爲代價,②這些變化卻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

本探究題目可以培養學生全面、客觀地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4、課堂總結:(約5分鐘)

結合板書與學生一起回顧本課所學的知識,再次指出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板書設計爲結構式,目的在於力求思路清晰,使板書成爲學生學習的一種有效工具。

5、課堂練習(8分鐘)

六、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我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討論探究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最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初中歷史新課程,一起有效地實施歷史新課程!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6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突出地講了“鐵農具、牛耕的推廣”與“商鞅變法”兩個史實,該課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重要內容。是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題材,也是學生借古看今,深切認識改革開放是振興中華民族的重要戰略的好的學習材料。

2、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層次,理解能力都不強。前面已經學習了“春秋戰國的紛爭”,學生對春秋戰國的社會形勢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爲爭奪人口,土地和對別國的支配權不斷地進行兼併戰爭,與此同時,紛紛進行改革,發展經濟,強化軍事,形成了社會大變革的趨勢。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對春秋和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得到推廣這一歷史現象的分析研究,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及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通過對商鞅變法原因及後果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動力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通過討論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有何啓示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鐵農具和牛耕產生髮展情況的討論研究過程,以及對商鞅變法的瞭解,研究過程,幫助學生感知人類生產進步與社會變革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初步掌握、歸納、比較、置疑等基本的學習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斷、推理能力;養成自主探究的個性與習慣,逐步掌握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樹立科學的唯物史觀、世界觀,樹立凡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改革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念,將來積極支持和投身到社會主義改革事業中去。

重點、難點:

本課有兩個重點:一是鐵農具、牛耕的推廣及意義;二是商鞅變法。

本課的難點是“生產力的進步推動社會大變革”,即鐵農具與牛耕的推廣與各國變法之間的關係。

教法與學法:

可採用“問題討論式教學法”或“學生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因爲本課內容難度較大,爲啓發學生思考,可將所有教學內容均以提問置疑方式切入,然後通過師生共同討論,逐一解決突破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一、關於“鐵農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廣”這一目的可以分爲“鐵農具”和“牛耕”兩個部分來討論。

1、“鐵農具”可設置這樣一些問題

①中國境內大約在什麼時候開始製造和使用鐵器?其依據是什麼?(學生閱讀課文後思考回答)

②想一想:圖中的各種農具都有些什麼用途?它們與今天的鐵農具有何不一樣?原因是什麼?(多媒體演示《戰國鐵農具文物圖》,然後組織討論)。

③《戰國鐵器主要出土地點分佈圖》給我們提供了一些什麼信息?說明了什麼問題?多媒體演示教材《分佈圖》,然後提問,組織學生歸納——鐵器分佈非常廣泛,說明鐵農具不僅開始使用,而且得到推廣。

2、“牛耕的使用推廣”可設置這樣一些問題:

①牛耕發明以前,人們是怎樣耕田的?②牛耕大概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③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有着什麼樣的關係?(組織學生閱讀課文,並展開想象,進行討論,然後回答。)

3、“鐵農具和牛耕推廣的意義”這一小目下可設置問題:

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有何重大意義?(組織學生拓深、拓寬教材內容來回答,教師作必要的分析補充)

二、關於“商鞅變法”可設置以下四個問題展開教學

1、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爲什麼要相信變法?(組織學生閱讀課文,進行討論)

2、你知道“商鞅舌戰”和“徙木立信”的故事嗎?請講給同學們聽聽。(對商鞅變法主要的經過補充一些故事,這樣能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3、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其中哪條措施最重要 ?爲什麼?

4、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是什麼?(用多媒體的交互功能將內容與作用結合起來,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揮,教師隨機演示)

內 容 作 用

承認土地私有,准許自由買賣 廢除了舊制度 增強了國力

獎勵耕戰 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

建立縣制 增強了秦軍戰鬥力

總結:

1、使秦國成爲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

2、爲以後兼併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拓展延伸

1、設置材料問答題:

(多媒體)有一次,前總理朱鎔基在北京觀看話劇《商鞅》。當該劇最後演到商鞅因變法被舊貴族們處以極刑車裂而死時,朱總理潸然淚下,感慨地說道:“改革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①設問:舊貴族爲何這樣仇視商鞅?商鞅遇害後,他的變法事業失敗了沒有?爲什麼?朱總理的話表達了他一個怎樣的信念?

②問答題:

爲什麼“商鞅雖死,而秦法未敗”?它給予我們怎樣的啓示?

初中歷史說課稿 篇7

我說課的題目是《科舉制的創立》。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語: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科舉制的創立》是人教版初中歷史7年級下冊第4課的教學內容,包括科舉制的誕生、科舉制的完善、科舉制的影響三個子目的內容。本課主要講述了科舉制度的確立、健全和完善,以及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本課上承隋唐時期政治經濟繁榮情況,下啓輝煌的隋唐文化,起到了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講授的時候要重點講述科舉制完善的過程及影響。

二、說學情

過渡語: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

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歷史,知識層次,理解能力都不強。但是他們對歷史充滿興趣,對歷史知識有無限的探索慾望。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順應學生的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和依據,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科舉制誕生的原因;列舉科舉制創立與發展的史實;全面理解科舉制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歸納科舉制創立和完善的過程,提高歸納、整合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分析科舉制的影響,認識科舉制的創立在當時社會的進步性,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科舉制的學習,認識到科舉制的誕生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組成部分。

四、說重難點

過渡: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科舉制創立與發展的史實。

【難點】

理解科舉制的影響。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教學方法的選擇。

在本課,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史料分析法和小組討論法等。通過啓發式的教學,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語:接下來,我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和難點,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環節一:導入新課

過渡語:衆所周知,一堂歷史課如果有好的開頭,就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使他們心懷期待地投入新的學習內容中去。爲此我採用生活實例法導入新課:

我會提問學生在生活中所見到的考試有哪些?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問中國古代的考試製度是什麼時候確定的?順勢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採用生活實例導入,從生活入手,拉近了大家日常生活和歷史的距離,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興趣。

環節二:新課教學

1、科舉制的誕生

針對這一部分的內容,我主要採取了啓發式談話法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本內容,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的依據是什麼?給統治帶來了哪些不利的影響?學生通過這些問題的回答,可以得出:科舉制設立的原因是九品中正制不能選拔出優秀的人才,而且不利於中央集權。

接下來我會出示相關史料,繼續啓發學生思考:面對這種弊端,隋文帝進行了哪些改革?在隋文帝的基礎之上,隋煬帝又採取了哪些措施選拔人才?

學生通過思考可以回答出:隋文帝開始通過分科考試選拔人才,隋煬帝時期設置進士科,標誌着科舉制的正式誕生。

【設計意圖】通過啓發式談話法循序漸進的引出問題的答案,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思考和探索,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思維。

2、科舉制的完善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內容,但是線索比較清晰,內容也比爲簡單。因此可以結合史料,採用提綱挈領的方法,讓學生去自主探究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去完善科舉制,從而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學生很容易可以總結出:

唐太宗:擴大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

武則天:開創武舉和殿試;

唐玄宗:詩賦成爲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優點,一方面能方便記憶,另一方面能夠容易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繫與區別,簡單而實用。

3、科舉制的影響

科舉制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知識,本知識點理論性較強。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採取史料分析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史料,然後讓學生以歷史學習小組爲單位來討論科舉制的影響,之後派代表發言,最後我會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作適當的總結點撥。讓學生明白科舉制的積極影響是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也促進文學藝術的發展;消極影響是科舉制發展到後期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並引導學生形成一種辯證看待問題的歷史思維。

【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深層思維,從而掌握這一難點知識。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鞏固知識,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知識。因此在小結環節我採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內容的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同時完成本課教學目標。

2、作業:我會佈置開放性作業,請同學們回去思考,學習本課後,你對現在學校的考試製度和考試形式有什麼想法嗎?你如何看待考試作弊現象?

【設計意圖】開放式的作業設計,更能夠提高大家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同學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歷史課堂的學習中來。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着簡潔、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