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秋聲賦》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72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秋聲賦》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秋聲賦》說課稿

小學語文《秋聲賦》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登岳陽樓》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詩人時年57歲,身患重病,離去世僅二年。詩人歷經滄桑,年老多病,獨登此樓,感慨萬千。通篇是登岳陽樓詩卻不侷限於寫岳陽樓與洞庭水,時間上撫今追昔,空間上包吳楚、越關山。

其身世之悲,國家之憂,浩浩渺渺,與洞庭水勢融合無間,形成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寫景氣勢恢宏,抒情深沉感人。是學習古詩藝術手法的典範,是培養古詩鑑賞能力的好教材。

(二)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

1、幫助學生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學習情景交融的手法,體會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

3、培養對詩歌的意境、煉字的分析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沉雄悲壯、博大深遠的意境,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分析詩歌意境,體會煉字的妙處。

二、說教法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課既然是技能課,上課的時候,就應該以學生活動爲主,教師的活動應該壓縮到最低限度”。而新課程理念同樣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

基於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3)誦讀法——反覆朗讀,把握語言特色

4)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5)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誦讀法是古詩鑑賞的基礎,通過誦讀可以體會格律詩的韻律美,可以初步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作品風格,因此,誦讀的方法要靈活多樣,有教師範讀,學生範讀,全班齊讀,小組齊讀。有誦讀全篇,又有品讀名句。

討論法點撥法和引導學生分析鑑賞古詩的基本方法。討論法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

因而,我的這次課討論的方式較多,有小組討論、大組討論、師生對談等。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啓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三、說教學程序

新課程理念認爲: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這一點。

小學語文《秋聲賦》說課稿2

近日參加一次說課活動,第一次接觸到蘇教版的教材,分到《秋聲賦》這一課,四十五分鐘準備。

一次偶然的機會裏,筆者想到,自然科學的研究要儘快的運用到生產中去,才能發揮其價值。那麼社會科學方面的理論呢,是不是也要儘快的進入到實踐中去?由此進一步設想:社會科學關注的是人的精神(思想)領域,它的實踐(生產)第一線應該就是培養青年人的成長的校園吧。基於此種“幻想”,在課堂設計中,筆者力圖引入學科的前沿理論到中學(主要是高中)的課堂中來。以下是經回憶整理的材料,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教材分析:首次接觸到蘇教版的教材,對教材的編排非常喜歡,覺得這是比較接近語文課的一種教材。《秋聲賦》在本冊課文中被編入第四個文本研習專題:筆落驚風雨。這一安排體現了編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我在教材處理時會藉助對文本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這一專題的編排有一個特點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編者在概括詩詞賦時分別使用了這樣三句話:“詩從肺腑出”、“詞別是一家”、“文以氣爲主”。我認爲詩詞文均是作者肺腑噴出之“氣”,編者這樣說只是一種話語表述的方式,我們在處理教材時可把此作爲互文見意來理解,絕不能曲解,把這三句話作爲三者的不同特點以至誤導學生。

另外,在具體學習《秋聲賦》時,我還會把第一專題的“經世濟民”版塊與此文作對比。儒家傳統思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這裏得到了體現。《秋聲賦》寫於晚年,當時歐陽子就是處於很不得意的人生階段。另外還應該注意到,宋代正是儒釋道三教(此處僅指哲學思想,與宗教無關)融合的時期,在獨善其身時往往身上表現出道家的思想,如文中的“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於草木而爭榮”即可表現出這一點,這個在宋代是很正常的現象,師在傳授時不須諱言。如著名的《太極圖說》即出自周敦頤之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熟悉《秋聲賦》這篇文章;

2、在朗讀中體會賦文的特點;

3、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初步瞭解歐陽修;

教學重點:

同目標1、3。

教學難點:課文的二、三段用語典雅,引經據典,體現了賦的特點。可也正因爲如此,學生在學習中很可能會象文中的童子那樣“垂頭而睡”。

教法設計:

針對教學目標,本課在誦讀的基礎上,以問題帶動學習的參與,生成課堂。

教學過程:

一、以課文在全冊的位置分析導入

二、誦讀

1、範讀,整體感知(如能找到好的誦讀資源最好,否則由老師範讀)

2、學生讀,掃清字詞障礙

3、師生邊讀邊議,找出文章的思路:

夜讀――聞秋聲――童子所見――歐陽子所感(此爲文章主體部分)――童子昏睡

(在此環節,可順便解決賦體文的特點問題)

三、問題設計:

1、歐陽子對秋聲的'描述如此優秀(千載以下,此文仍在傳誦即是明證),可童子們爲何聽得“垂頭而睡”呢?

2、如何才能把“課”講得更生動,你能幫歐陽子出出主意麼?

[對問題一的討論,要緊扣文本。在討論的起始,爲了活躍氣氛,可以以現實中的語文課堂來與之比較。可這這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要學生通過細讀文本,來突破對課文難點的學習。教師要發揮導向作用。

對文本解讀發現的答案舉例:

(1)歐陽子是夜讀有感,發而爲文;而童子沒有感覺,是在歐陽子的指使下被動聽“秋”;情感基礎不同

(2)歐陽子採用賦體來形容秋聲,童子沒有這麼豐富的知識積累,故而不懂;文化基礎不同

(3)歐陽子歷經滄桑,而童子風華正;人生感悟不同]

[對問題二,只作爲學生對文章學習的感悟與吸收,屬發展範疇。如課堂不能完成,也可留作課外作業]

四、小結

本部分爲對課文內容短小精緻的描述,是老師上課重點“灌”的內容。說到這裏,我認爲,高中語文課的學習,其精粹內容,對文化的傳承,絕對以老師的“灌輸”爲主,學生討論,課堂生成都只是爲下面的“灌”打基礎,以使“灌”的過程自流流暢,水到渠成。僅僅停留在“生成”的課堂對高中生來說是一種淺層次的課堂。

五、作業

在熟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課本詳細的註釋,翻譯全文。

(本次作業即是對第二課時所做的預習。第二課時預計在第一課熟悉文章、瞭解作者的基礎上,從文字細節上去“讀”課文,以解決文言文學習中的知識積累問題。)

說課感言:

一、本課的創新之處:

1、引入20世紀西方文論中對文本解讀“向內轉”與“向外轉”概念,本課的設計,採用“文章――作者――文章”的模式。即先講文章,從中“發現”作者,然後教師補充,進一步瞭解作者,最後對作者的熟悉使學生更深入的瞭解文章內容。

2、引入敘述學中的“當下作者”的概念。我們傳統的讀書方法“知人論世”,故爾在課文學習中多采用先介紹作者,再學習文章的模式。先讀文章,可是作者的思想,往往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其實對作者的介紹,不但不能幫助對文章的解讀,反而會讓人迷惑不解:爲什麼作者會寫出內容上非常矛盾的東西呢?而“當下作者”的概念,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寫作文章時的“作者”,不等於就是生活中的作者。事實上文章中所表現出的思想,可能和作者的主流思想根本不同,甚至恰恰相反。在閱讀《秋聲賦》時就要注意歐陽修當時的人生遭遇、生活處境和思想狀態,而不能以其一生的經歷,用“知人論世”四個字來理解寫作《秋聲賦》時的歐陽修。

二、本課的不足:

1、備課時間倉促,又不能查閱任何資料。故而本課的教學設計,實際上只是一個框架。這樣粗糙的東西,要想拿到課堂上去講,老師至少還要閱讀一下有關歐陽修的評傳。

2、老師在試圖直接把學科研究中的理論直接引入到中學課堂上,這樣的方式能不能爲學生所接受,還有待於嘗試,本次設想也許只是紙上談兵。從這一點上說,“創新”也恰恰帶來了“不足”:在上課時會不會也再現“童子莫對,垂頭而睡”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