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初中物理說課稿模板彙總7篇

學識都 人氣:2.25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初中物理說課稿模板彙總7篇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1

初中物理教科版說課稿:《滑輪》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通報版教材第一冊第十一章第四節《滑輪》。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本屆講授的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各自的優點,指出定滑輪的實質是一個等臂槓桿,動滑輪的實質是個動力臂等於阻力臂二倍的槓桿,並用槓桿平衡條件分析了它們的省力情況,把滑輪與槓桿聯繫在一起。最後講述了能同時應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優點的滑輪組。

經過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分析,根據孩子的特點和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省力情況。關鍵是抓好孩子的隨堂實驗。 因此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瞭解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作用。

②能分辨定滑輪與動滑輪,會用槓桿平衡條件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2、能力目標:

①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②培養孩子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

③培養孩子通過實驗現象總結歸納邏輯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實驗對孩子進行學科學、愛科學的教育。

②通過交流與合作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

③培養孩子樂於探索並善於探索的學習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和教學原則

根據《滑輪》一課的特點和孩子實際,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演示、孩子實驗、放電腦動畫、觀察、討論、講解爲主的多邊法教學。通過觀察、實驗和看電腦動畫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探索新知,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原則:

①以孩子爲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②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③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④鞏固與提高相統一的原則。

⑤具體和抽象相統一的原則。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分以下幾個環節:

1、新課引入:

用課件(胖子和瘦子的故事)引出滑輪,激發孩子學習這節課的興趣。一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2、演示、觀察、討論與講解相結合:

演示定滑 輪、動滑輪的用法,孩子實驗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此實驗中重物重力要大些,以減小動滑輪重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讓孩子把實驗結果填到設計好的表 格中。各實驗小組分析論證實驗結果並得出結論。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團結合作的精神。通過觀察實驗和相應的理論分析,培養孩子運用物理思維方法分析問題的能 力。

研究滑輪的實質用課件動畫說明滑輪是槓桿的變形。這樣做可以讓這個問題更直觀,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接着提出 問題:有沒有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的方法呢?然後孩子思考並討論得出結果,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來。然後用課件提出如何連接滑輪組,讓

孩子在練 習本上設計滑輪組,用課件動畫給出答案。孩子在按照圖中的設計組裝滑輪組,研究滑輪組的省力情況和繩子移動距離和重物上升的高度的關係。這個實驗有可能出 現偏差,這時可讓孩子分析出現偏差的原因。培養孩子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鞏固強化:

①讓孩子對照本節知識進行小結,培養孩子總結歸納的能力。

②完成按照本節目標設計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目的在於使孩子對知識形成持久性記憶,有認識的表象轉化爲孩子的內在能力,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2

我是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第三中學的一名物理老師,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八年級物理第八章運動和力中的第3節摩擦力。

這是我說課的流程,共六部分,分別是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和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20xx年審定的人教版新教材,本節與以往教材不同之處有兩點,一是從學生的親身體驗入手感知物理知識,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觀的有關摩擦力的彩色插圖,更多的從生活中理解摩擦力。這是本節的知識體系,包括認識摩擦力、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摩擦力是學習了彈力、重力後的又一種重要而常見的力,是力學的基礎。

(2)這不僅是二力平衡的應用,而且爲後面的功和簡單機械的學習,甚至高中學習做好鋪墊,在力學中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

(3)不但使學生學習到摩擦力的有關知識,而且是學生對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昇華,同時也逐漸培養學生養成科學探究和重視知識應用的好習慣。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雖具備了初步的歸納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異,知識應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過程中樂學、會學,提高能力是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摩擦力 。

(2)知道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具體問題。

2、過程與方法:

感受體驗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定義結論、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加強團隊合作、培養創新精神。

重點:

(1)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解釋生活中摩擦現象。

難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難點突破的措施:激趣誘導,以多種方式指導教學,把時間教給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通過遊戲引入、激發興趣;創設情境,形成新知;設疑啓發,引導探究;辯論比賽,鞏固新知,對學生進行適時正確的引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利用對教材的預習,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終形成物理知識、技能和方法。

五、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分六個環節,分別是遊戲引入、感受體驗、科學探究、知識應用、回顧反思、作業佈置。

1、遊戲引入:

初二學生活潑好動,對知識的渴求欲強,在新課開始我採用遊戲引入,男生用一個塗油的碗,女生用一個乾淨的碗,在學生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比賽抓碗遊戲,而力氣小的女生卻出乎意料的贏了。創設情境教學,引人入勝,引出新課,爲這節課順利的進行打下基礎。

2、感受新知:

問題是知識的產生點,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體驗,教師用擬人的口吻,類比拔河,提出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便於學生接受,使師生間的距離拉近。

生生合作,說出摩擦力的定義,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然後採用搶答的方式說出作用點和方向,不僅鞏固新知,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摩擦力的方向是理解摩擦力的一個難點,學生對運動方向和相對運動方向混爲一談,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經驗使學生總認爲摩擦力就是阻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人走路,同時解決了上面兩個問題。而採用舉手指的形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我設計了摩擦力大搜索這一環節,把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舉例比賽,在這種交流中學生的表現欲被調動,使兩個知識點順利銜接,爲突破難點做好鋪墊。

3、科學探究:

根據學習金字塔的理論,只有讓學生動手操作,甚至是教別人或馬上應用纔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本環節學生說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從生活經驗進行多方位的猜想,拓展學習思路,小組自行合作設計實驗方案,特別是如何探究影響摩擦力的因素,通過生生交流學會,通過我設計的火眼金睛環節等多種方式,真正學會控制變量法這一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學生在嘗試成功的喜悅之後,信心更足了,而教師此時及時肯定他們的猜想,,鼓勵他們合理分工後動手去驗證,引導他們進行數據分析,而對於學生其他猜想,也廣泛討論實驗,本實驗根據學生的猜想變量太多,小組合作分兩個階段有秩序的進行實驗,使課堂活而不亂,得出規範的結論,最後交流與評估。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且還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即使是失敗了,反思後再實踐驗證,這也是一種收穫。本環節,我採用小組實驗比賽的方式,選出幾個優勝小組來。

目的一是學會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習信心;二是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三是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爲了讓學生多角度、多方法解決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我設計了通過手和桌子探究摩擦力的方法,簡單且可操作性強,有利於學生對影響摩擦力的這兩個因素的進一步理解。

4、知識應用:

根據學生學習注意力不持久的現象,在此掀起課堂的高潮,我設計了辯論賽這一環節,主要有四個目的,一是在課堂中引用競爭機制,以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是增強學生的應用物理知識能力;三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是順利的進行知識點間的過渡。

再薄的一張紙也有它的兩面性,通過上面的辯論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摩擦力的兩面性,所以要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通過實例說出了具體的方法,從繫鞋帶到磁懸浮列車,加上老師展示一些圖片,使學生大開眼界。這樣不僅教會學生辯證的看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了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的熱情。通過聰明屋的這一環節,,等到知識的昇華。

5、回顧反思

達標測試環節,檢驗學生在本節課學習效果。

小結部分,先讓學生主動總結,學生交流,看誰的收穫多,查漏補缺,讓學生學會知識的梳理,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六、作業佈置:

作業題設計注重知識的應用和創新,簡單而新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

這時我的板書設計,一目瞭然。

七、設計思路

我們學校一直推行“1525高效生命課堂”教學模式,目的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在這節課中,教師激趣誘導,情景教學;學生探索發現,合作探究,同時加強合作交流,打造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課堂。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課的看法,非常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同仁們的指點、幫助,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我是南三德威中學物理教師:**,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物理第一冊(人教版)第十二章第一節 浮力(P176~P178),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分析、教學方法、教學工具、教學程序五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浮力;第二,物體的浮沉;第三,浮力產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並結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爲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繹推理能力等。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實踐觀點的教育。

4、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繫,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

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也是這節課的重點,這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屬農村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5歲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爲依託,可以藉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教學工具

1、學生器材:

對於每個實驗小組,準備了相同的實驗器材:一個燒杯、一個彈簧稱、一塊石頭、一根細線、適量水,物理教案《《浮力》說課稿 —— 初中物理第二冊教案》。

2、演示器材:

一個小鐵釘、一個木塊、一個乒乓球、一個空心金屬球

五、教學程序

教學中要以瞭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爲基礎,掌握知識爲中心,培養能力爲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學源於思,思源於疑,一上課便以課文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這節課主要採用實驗的方法來建立浮力的概念。我將書中圖12-2這個演示實驗改爲學生探索實驗,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爲了使學生能認識到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託的力,這裏我增加設計一個用手託石塊使彈簧秤示數減小這樣一個隨堂小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概括總結出浮力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從日常生活和常見的自然現象中舉例說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

在研究物體的浮沉條件這個重、難點時,日常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經驗或思維定勢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模糊的觀念,最突出的是“重的物體下沉,輕的物體上浮”。這裏可以演示一個小實驗:一根小鐵釘在水中下沉,而大木塊在水中會上浮,大木塊顯然比小鐵釘重。可能又有一部分同學這時會提出小鐵釘下沉是因爲鐵的密度大。教師可再演示一個小實驗:一個廢牙膏殼密度沒有變,空心時能浮在水面,揉成一團後在水中會下沉。說明密度也不是決定浮沉的條件。這樣經過演示,討論和分析,糾正了錯誤觀點,引導學生從運動和力的關係角度來討論物體的浮沉條件,對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係,根據二力合成知識,由學生討論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時強調物體上浮、下沉是運動過程,此時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結果是沉到液體底部,上浮的結果是浮出液麪,最後漂浮在液麪。並再演示一下浸沒在水中的木頭的上浮過程,以加深印象。漂浮與懸浮的共同點都是浮力等於重力,容易使學生產生“物體的漂浮與懸浮是一回事或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的錯誤觀點,這時我用一個乒乓球和一個空心金屬球投入水中分別演示漂浮與懸浮實驗。使學生直觀比較出漂浮是物體浮在液麪的平衡狀態,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懸浮是物體浸沒在液體內部的.平衡狀態,整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強調同一個物體在同一液體中既漂浮又懸浮是不可能的。

揭示浮力產生的原因這又是一個重、難點。這時可請同學回顧做過的一箇舊實驗:六個面紮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體,當它浸沒在水中時,六個面的橡皮膜均向內凹進,而且前後左右面凹進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進的程度要大。引導學生密切聯繫原有的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係,二力合成、二力平衡等知識,通過由淺入深分層次的分析,把突破難點的過程變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理解應用的過程,變成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過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浮力等於物體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最後再用如下演示實驗加以驗證:

(1) 將石蠟投入裝水的燒杯中,觀察其受到浮力是否上浮;

(2) 將石蠟放在另一燒杯底使其和杯底緊密接觸,沿杯壁緩慢注水觀察其是否上浮從而通過實驗證明前面理論分析得到的結論。並指出這也是物理學研究的方法:從實踐到理論,再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達到從小培養學生研究物理的正確方法的目的。

至此,教材內容已經講授完畢,浮力作爲同學們新認識的一種力,它的三要素也就清楚明瞭。

根據農村學校學生情況,我繼續引導同學們思考課文後的“想想議議”,由此引入對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研究。學生經過合理猜想,討論,設計出探索決定浮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方案。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得出浮力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與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沒後深度改變無關。受時間、器材限制,浮力大小與物體本身密度、形狀等因素無關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說明。這樣就爲下一節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留下懸念,作好鋪墊,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3、反饋和鞏固: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爲下一節課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作準備。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

4、板書設計:

第一節:浮力

1、 什麼是浮力

2、物體的浮沉(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懸浮:F浮=G

(4)漂浮:F浮=G--物體的一部分浸入液體中

3、浮力產生的原因

5、佈置作業:P178 1、2、3、4、5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重力》,下面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過渡句)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重力》選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質量、力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是本章的重點內容,它在力學學習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必須先研究重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無影響,是以後學習壓強、浮力、功等知識的基礎,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接下來談談我對學情的分析。

二、說學情

我所面對的是初中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對物理的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對實驗也充滿濃厚的興趣,但是很多同學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能力不強,需要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小組合作來提高學習效率。另外,重力現象與日常生活聯繫密切,學生已經能夠定性的認識,但尚不能夠科學認知,教師應該發揮學生的優勢,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可以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過渡句)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和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通過分析生活及實驗現象得出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困素有關的實驗過程,瞭解重力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係。會根據G—m圖象分析處理實驗結果。能正確書寫重力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係式G=mg,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確認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並能夠應用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生活與物理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繫。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如下: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力的大小、方向以及重心。

【難點】探究重力大小和質量的關係。

(過渡句)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

五、說教學方法

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實驗法、討論法等。

(過渡句)我認爲,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學法是上好一門課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最關鍵的一環,爲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1:新課導入

我會先通過多媒體播放“蘋果落地”、“瀑布”的動畫,讓同學們仔細觀察,同時思考爲什麼會有這些現象的產生?學生回答是因爲受到了力的作用,引出重力,由此導入新課。

【意圖: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方式導入課堂,是因爲重力現象在生活中較爲普遍,從這種生活現象入手,引導學生定量研究重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而且能很快進入學習高潮。】

環節2:新課講授

本環節總共分爲五個部分。

首先講解重力的概念。由導入中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總結出是因爲地球對它附近的物體的吸引作用,進而可以得出重力的概念,重力用字母G表示。並給學生強調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要受到重力。

其次探究重力的大小。首先提問學生重力有沒有大小,大家是如何感受重力的大小的?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並交流討論不難得出重力有大小,且大小和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則重力越大。但這只是定性的理解,此時我會引導學生定量的探究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係。

結合教材指導學生正確選取器材,設計並進行實驗,首先測量出一個鉤碼所受的重力,記錄數據。接着逐次增加鉤碼,分別測出它們所受的重力,準確記錄數據。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我會要求注意小組之間分工合作。之後讓學生以質量爲橫座標,重力爲縱座標描點連線,並觀察思考二者之間的關係。

讓學生觀察鉛垂線的方向與水平桌面和斜面的關係,以此來區分“豎直向下”和“垂直於接觸面”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此時教師可以從數學角度強調豎直也是一種垂直,是特殊的垂直情況,是與水平面垂直。

接下來我會給學生講解重心以及重力的由來。

我會先讓學生嘗試將鋼筆或者刻度尺放在手指上並且能讓它們靜止不動。學生完成小實驗之後,我會提問學生是不是隨便怎麼放都可以做到靜止不動。學生會答出只有在某一個固定的位置纔可以。於是我在此基礎上總結: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某一個點上,我們把這個點叫做重心。

我會引導學生思考物體的重心位置是不是與它的形狀以及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學生通過尋找方形薄板以及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的小實驗會總結出質量分佈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最後我會給學生講解重力的由來。先讓學生用細線牽着橡皮做一個“模擬”引力的小實驗,然後通過講解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例子使學生明白由於地球對它附近物體的引力,纔會出現多媒體上那些一系列物體在下落的現象。

【意圖:這樣設計不僅能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這個環節中,教師始終扮演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環節3:拓展提升

在此環節,我會讓學生結合本節課知識,思考如何利用三角尺判斷桌面是否水平,還需要哪些物品?應該怎樣操作?

【意圖:這樣設計不僅可以讓學生將課堂知識得以拓展,而且可以調動課堂氣氛,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使得有趣的知識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中顯得更有味道,也做到了活學活用。】

環節4:小結作業

對於課堂小結,我打算讓學生自己來總結,

【意圖: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教學反饋,及時加以疏導。】

之後我會留下這樣一個作業,課後寫一篇“如果沒有重力,生活將會怎樣”的短文。

【意圖:這不僅能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也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思考,真正體現了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七、說板書設計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5

一、說教學觀

由於本節課是基於活動教學觀而進行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簡單介紹一下活動教學觀。活動教學觀以“以活動促發展”爲教學的指導思想,認爲“活動”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學過程就是一個特殊的活動過程,教學的關鍵就在於構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對知識、技能、策略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活動教學觀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爲主要形式,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爲基本特徵,以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發展爲核心,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爲根本目的的教學觀。活動教學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突出學生對知識主動探索發現的學習,強調學生獨立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重視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

在活動教學觀的指導下,通過對教材以及學生分析,得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進而組織教學活動,具體的教學過程分爲: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問題解決、引導知識整理、指導練習應用、提供反饋評價。首先,我來說一下我對教材的分析。

二、說教材分析

魯科版《化學反應原理》一共由三章組成,即: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化學反應的方向、限度與速率,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爲。第三章又分爲水溶液,弱電解質的電離 鹽類的水解,沉澱溶解平衡,離子反應四節內容,而處於第二節第二大塊的鹽類的水解知識在高中化學學習中起到一個承前啓後的作用,因爲鹽類水解的學習可以加深對強弱電解質,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等知識更深的理解,同時對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爲進一步認識。並且鹽類水解是繼弱酸、弱鹼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後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鹽類水解的相關知識還可以進一步指導高三有關電解和物質的檢測等知識的學習。

三、說學生分析

結合之前所學的化學平衡的原理,化學平衡的移動,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等知識,學生具備了分析溶液中各種離子水解平衡的能力。另外,學生經過高中兩年的化學學習,其獨立學習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理性認識能力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爲:

1. 知識與技能:

a.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能判斷各類鹽的水溶液的酸鹼性,會解釋鹽類物質的水溶液顯酸性或顯鹼性的原因

b.初步掌握鹽類水解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過程與方法:

a. 通過參與實驗探究,學會控制變量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b. 通過師生交流討論,學會分析和歸納,體驗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通過實驗,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b.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酸鹼中和反應和鹽類水解反應

五、說教學過程

1. 首先呈現問題:酸溶液顯酸性,鹼溶液顯鹼性,鹽溶液呢?是否一定顯中性?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帶着因疑惑引發的激情和想要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參與課堂活動。

2. 緊接着,進行分組實驗。當學生們發現實驗結果與其想象的鹽溶液的酸鹼性不同時,就引起了認知衝突,爲後續的學習做鋪墊,並讓學生獲得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顯中性的感性認識。

3. 在實驗之後,自然會得出三個問題:爲什麼有的鹽溶液會顯酸性或鹼性?鹽溶液顯酸、鹼性有何規律?我們如何表示鹽溶液顯酸鹼性的過程?而這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整個教學環節一,都是爲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預期,明確任務。

4. 接下來進行教學環節二,首先,教師提出問題:向水中加入醋酸鈉固體,溶液中會發生哪些變化?於是,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溶液中,水可以電離出……醋酸鈉可以電離出……再依據碰撞理論,學生可以順利想到溶液中將形成弱電解質CH3COOH,再考慮到CH3COOH的生成使溶液中C(H+)減少,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致使溶液中C(OH-)>C(H+),於是溶液顯鹼性。

5. 在問題2解決後,再讓學生自己分析氯化銨、氯化鈉固體加入水中後,溶液所發生的變化。由於在教師與學生共同交流與合作分析出醋酸鈉溶液顯鹼性的原因之後,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分析鹽類在水溶液中的行爲的能力。此時問題3的提出有利於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應用,促進新知識的掌握。

6. 經過以上的教學活動,學生對鹽類水解有了自己的認識,可以讓學生嘗試給出鹽類水解的定義。再經過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鹽類水解的本質。

7. 然後提出問題4鹽類水解有何規律?學生根據鹽類水解的定義和本質,再回扣分組實驗的結果,總結出鹽類水解的規律,即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

8. 接着讓學生思考如何用方程式來表示鹽的水解,以及多元弱酸的鹽和多元弱鹼的鹽如何書寫其水解方程式?

9.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知道鹽加入水中有些會水解而有些不會。此時,應該趁熱打鐵,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和系統化。加深學生對鹽類水解的本質、定義以及水解方程式書寫的印象。該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與建構。

10.爲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靜態的知識結構是否轉化爲動態的程序性知識,並形成有利於問題解決的活動經驗結構,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通過練習獲得有關知識理解的反饋信息,促進知識的遷移,使知識轉化爲能力。爲此,我精選了嘗試性練習和創新應用性練習兩種類型的習題。嘗試性練習幫助學生知識再現,創新應用性練習幫助學生將不同的知識技能結構進行重新組塊。

11. 通過課下對作業的批改和與學生的交流討論,瞭解學生對該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並提供反饋和評價。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爲了檢驗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12. 再根據提供的反饋評價對教學設計進行改組優化。

13.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6

一、教學背景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到物理,從自然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驗和活動,從被動到主動,在鍛鍊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瞭解科技發展,從而融入到現代社會中。所以本課(聲現象)在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員參與、讓學生主動探究等方面作者作了一些努力。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聲現象是學生剛接觸物理並逐步參與系統學習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保護好學生這一寶貴的好奇心和嚴謹認真的求學態度尤爲重要。而這又主要來源於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激發。《聲音的特性》是第二節,在瞭解了聲音的產生、傳播道理之後,對身邊出奇的聲音現象感到驚異的同時,適時提出聲音的特性以幫助學生建立概念至關重要。這是聲現象中的重點小節,也是難點一節。這對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聲音,認識噪聲、聽不見的聲音從而把握聲現象,培養起觀察、比較、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也有重要意義,並可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產生物理學習的持久動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方面:

知道響度、音調、音色是聲音的三個特徵;瞭解響度與振幅(距離聲源遠近)有關,音調與頻率有關,音色與發聲體發聲情況不同有關。

2、過程和方法層面:

通過演示、觀察、探究、活動、討論等方法,培養學生親歷親爲和比較、歸納、總結問題的能力,並能從中體驗轉換法與控制變量法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各種活動中激發和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參與和體驗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感受科學探究方法的偉大,並能激發起爲科學進步而努力奉獻的決心和信心。

四、教學重點、難點

響度、音調、音色是理解日常聲現象中的重點,更是難點。比較三個特性,我們覺得,聲音的響度與音色特點稍許容易接受一點(可能與生活原有的經驗知識基礎有關),可對於音調及其影響因素有一定的困難,可視作一個難點。另外,學生對於聲音的響度(大小)與聲音的音調(高低)概念也易混淆,這也算作一個難點吧,應重點突破的。同時,難點的還有一點就是概念較多:強弱、大小、響度、振幅、高低、音調、快慢、頻率、赫茲等,需要逐步深入。對響度、振幅、音調、頻率應重點強調。

五、教學法選擇及其依據:

本節課準備採用演示實驗、實驗探究、歸納總結、交流討論等方法,指導學生從活動中總結與聲音有關的現象與本質。因爲畢竟聲現象與生活結合的還是比較緊密而易於建立模型的。學生的理解難度也不是很大,鼓勵學生多動手,動腦,動感官,對於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有幫助的。

從學生層面來理解,剛接觸到的物理現象,都是從學生的生活現象開始的。因此,感性、直接、易於把握便成了學生學習物理的代言,然而唯一缺失的就是從生活中總結歸納現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爲科學地描述現象,總結規律或是在引導下科學有序地建構模型,從而掌握新興知識還是必要的。本課的設計就是注重了這一點的訓練。

六、教學輔助手段

實物器材:羊皮鼓、二胡、紙屑、鋼尺、梳子、撲克牌、A4紙、橡皮筋等。

多媒體器材:視頻、各種課前錄製的聲音文件、展臺等。

七、教學過程及思路設計:

(一)、課前活動

爲了能夠突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活動的目的性和操作熟練程度,爲解決重難點服務,設計了三個實驗,其中一個爲自選實驗,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的主導思想。

實驗1:選擇鋼尺或橡皮筋做這樣一個實驗

伸出長度

撥動方式

振動幅度

聲音強弱(大小)

等長

用力撥動

輕輕撥動

活動2:撕一張紙,比較快撕、慢撕發出聲音高低的不同(注:只要判斷出尖細與低沉即可)

撕的方式

快速撕動

緩慢撕動

聲音高低(尖、沉)

活動3:用硬紙片划動梳出,比較有何不同(類同活動2)

劃的方式

快劃

慢劃

聲音高低

(二)、課堂實施過程:

1、溫故知新:

用孔子的話“溫故而知新”,引出對前面知識的鞏固,此環節中涉及到聲音的產生、傳播及固、液體傳聲的不同。既是對前面的總結,也是爲今天的學習做一個知識性的情景滲透,讓學生的思維集中到聲現象中來。

2、激趣導入:

世界真的精彩。聲現象便是一例,然後用多媒體播放課前採集的各類聲音:動物叫聲、音樂鈴聲、煙花綻放、車水馬龍等等。讓學生辨聽並體驗不同,接着讓學生交流感受,也給學生一個消化吸收的時間,最後請學生代表課堂公開交流心境。爲引出探究這些聲音的特性打下內部需要的心理基礎,這樣課題的揭示便顯得水到渠成而不費力氣。

3、教學新知:

(1)理解響度特徵並探究其影響因素:

以教師演示敲鼓行爲引導學生思考“響鼓重槌敲”的道理,進而自然引出“響度”概念。深入一步:“響度與振動振幅有關嗎?”同時向學生揭示“振幅”概念。在學生充分討論並得出初步猜想的前提下提問學生“怎樣檢查振幅大小?”引導學生探究的方法,不失時宜地加以方法的指導——“轉換法”,同時用學生的演示實驗來結束討論驗證猜想。接下安排了學生的一個活動過程,同時體現課堂的開放性和自主性:“用所提供的器材設計一個實驗,檢驗響度與振幅的關係”,鋼尺、橡皮筋等皆可成爲實驗的器材。在此活動中仍然遵循“先說方法,再實驗,後交流”的思路,體現對方法指導和對實驗有效性的調控,在此過程中,也滲透給學生另一種科學方法,即“控制變量法”,如“鋼尺伸出長度一定、橡皮筋伸長長度一定等”。這些物理方法的滲透和指導,對於把握實驗環節,培養科學思維是有幫助的。

在探究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這個問題時,這裏還補充了與“距離聲源遠近”的關係,同樣是採用學生身邊可信服的理由——“對前排學生說句悄悄話,請後排同學猜”,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接受了聲音響度的特性。

(2)理解音調特徵,並探究其影響因素:

音調的特性是本節的難點,因此在這個環節上,教學設計加大了時間分配的額度。首先以彙報劃梳齒實驗引出聲音高低的概念,並指出這就是音調,與剛纔的強弱有所不同。

接着引導學生從聲音產生的角度看,“音調與振動快慢有關嗎?”爲了便於學生理解,這個環節預設了一個視頻演示和活動模擬的情節——撕布、撕紙,以幫助學生朝着定向性目標進發,得出音調與振動快慢有關,進而指出頻率的概念。在教學這個概念時,爲避免學生腦海中概念混淆,這裏並未花費更多時間,而是一筆帶過,聽懂就行,以免強調過多適得其反(因爲在以往的實際教學案例中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接着以兩個視頻軟件來介紹和表現音調與頻率的關係——不同聲音頻率音調的高低,讓學生辨聽並找出規律。然後又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探究如何改變絃樂器的音調——二胡演奏的應用,既輕鬆了課堂氛圍,並滲透以民族自豪感教育,讓學生感同身受,更加親切,得出“長短、粗細、鬆緊”時影響絃樂器音調高低的道理。這裏同樣也滲透了“控制變量法”的思想。然後用介紹人體發聲頻率的不一樣指出男女生聲音的不同。這對於學生一般性知識的拓展也是一個途徑。爲了鞏固難點突破的成果,讓學生及時對生活中的兩個現象進行了判斷,即男低音唱,女高音伴,女生小麗和爺爺學唱戲的不同,加強了對音調特性的理解。

(3)理解音色特徵,探究其影響音因素:

首先讓學生欣賞用不同樂器演奏的同一段音樂的方式,表面上是讓學生放鬆一下,其實是在輕鬆之餘滲透了知識,體現了愉快教學的審美理念。(當然素材是課前老師錄製的)引出了音色的概念,並指出(或由學生討論)由於發聲體結構或材料不同造成,同時從“聲音是一種波”上理解波形與對應音色的關係,播放一段音樂,示波器顯示不同波形,加強對音色特性的感性理解。最後介紹了音色在生活中的應用——音色密碼。這一塊處理較爲簡潔,因爲學生有“未見其聲便知其人”的生活基礎做鋪墊。

4、全課小結階段:

此環節分兩步走,一是引導學生回憶聲音的三要素(聲音的特性),二是涉及對具體概念,影響因素的討論。爲了全盤把握,用媒體先後展示,形成知識結構模型及框架,便於意義記憶。

5、課堂鞏固:

以“學以致用”的觀點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男女聲音的差別,聲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聽診器如何增大響度等。

爲了讓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吃的更好,本課堂最後設計了一個“延伸學習”環節。即讓學生判斷生活中的聲現象主要由聲音的哪個特性所決定的。(燒開水,向水瓶灌水,自制塑料管笛等)從而真正實現了從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6、板書設計:

二、聲音的特徵

1、響度——振幅 (轉換法、控制變量法)

距離聲源的遠近

2、音調——頻率 (粗細、長短、鬆緊)

3、音色——結構 材料 (波形)

初中物理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電流和電路》。

一. 教材分析

《電流和電路》是新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五章第二節內容,本節課是學好電學的基礎,貫穿整個初中電學的教學,從前後聯繫來看,學生在第一節學習了電荷的知識後,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節課內容,而在本節課裏學生要知道電流的形成和方向規定,電路的構成,能規範地畫出電路圖和識別電路的三種狀態是本節課的重要任務。爲後面的電學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 學生情況分析

初中學生對“電”並不陌生,有一些感性認識和生活經驗,但由於電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所以學生對“電”還是感到非常神祕,這爲教師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前提;同時九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物理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技能,觀察、實驗、分析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爲本節課的探究實驗奠定了基礎。但是由於學生還沒有真正地連接過電路,再加上年齡小,抽象思維較差,所以,在連接電路、理解電流的形成上還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使用多媒體來輔助學生理解本節課的內容。

三. 教學目標

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電流的形成、電流方向的規定,能說出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能記住並會畫一些常用的電路元件的符號,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3)能辨別通路、短路和開路(斷路),並能說出短路的危害

2. 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從現象中分析問題,總結規律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習電路連接、畫電路圖等基本技能的實踐活動中培養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通過對電池的瞭解,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節約能源的意識。

四. 重難點分析

重點:我把本節課的重點定爲知道電流的形成和電流的方向規定。 難點: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圖和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 五. 教學過程

爲了達到教學目的,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實驗引入新課:

我們生活在電的世界裏,也許你會感到它很神祕,爲什麼錄音機通電就能播放音樂,冰箱通電就能工作,這些看似複雜的東西實際都是由最簡單的元件組合而成,讓我們走進這個電的世界,利用我們手中的器材,怎麼才能讓小燈泡亮起來?(激發學生興趣)接着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

(二)圍繞目標,展開探究

實驗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由於學生首次連接電路,所以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

(1)任何時候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2)連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要斷開。在學生動手連接電路前,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本教科書中的實驗警示,並對他們示範,老師再一次提醒如果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此時通過導線的電流會很大,會將電源燒壞。在學生做實驗時,要有科學的實驗習慣,必須有正確的實驗操作,先結合實驗的進程,規範實驗操作,(利用教師給出的一些器材即兩節電池、一個開關、一個小燈泡和一些導線來連接電路,小燈泡亮)

實驗結束後讓完成“燈泡亮”的學生展示電路,利用學生展示的電路從而引導學生歸納出電流的定義、電流方向的規定,以及在電路中電源外部的電流方向。(在歸納過程中並運用多媒體展示導體中電荷的定向移動來輔助學生的理解)

然後,教師設問:“剛纔連接的電路中有哪些元件?在教師引導下,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認識電路的組成及電路元件的作用。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驗,容易分析歸納電路的組成:電源、用電器、開關以及導線。並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生活中的各種電源、用電器、開關,同時引導學生聯繫實際,根據平時的觀察,列舉知道的用電器、電源、開關、導線,並說出它們的作用。體會物理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接着用多媒體展示電飯鍋內部的複雜電路,引出畫電路圖的必要性。(從日常生活的現象入手,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由於學生首次學習畫電路圖,所以對學生要求規範十分重要。進行規範的畫圖示範,結合元件符號的特點,針對學生容易馬虎的地方,提出畫好元件符號的要求。規範畫電路圖的電路圖的要求,並結合同學們的實驗,讓同學們把實物連接電路畫成電路圖,學生經過訓練,認識電路、連接電路和畫電路圖的能力會有較快的提高,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最後,教師再次設問:“在剛纔的實驗中,有的小組的同學滿懷信心地連接了電路,並與電路圖相符,應該是正確的,可是閉合開關後卻發現用電器不工作,原因何在?”從而引出電路中的斷路(開路)、通路、短路三種狀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向學生介紹短路帶來的危害,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講完如何畫電路圖和電路的三種狀態後都設置相關練習題,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一些練習,既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四)課堂小結,單元迴歸

以知識樹的形式進行課堂小結既可以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回顧、梳理,又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一個知識體系。

(五)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