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訣》小學數學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4.45K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7的乘法口訣》小學數學說課稿

《7的乘法口訣》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版教材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六單元第一節課的內容。這一課在學習口訣部分的中間。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學習口訣的經驗。也能熟記1至6的乘法口訣。學好這一課也能爲學習8和9的乘法口訣打好基礎。的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學的特點結合本課知識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寫七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7的`乘法口訣是怎麼來的。

2、使學生熟記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正確計算乘法。

3、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爲基礎,通過編寫口訣,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類推能力。

教學重點:經歷7的乘法口訣編寫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與靈活性。

教學難點:熟記7的乘法口訣能用七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三、教法與學法

本課主要採取教師引導法和演繹概括法教學。在推導7的乘法口訣時,採用實教師引導法,讓學生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學得有親切感。在交流總結時採用演繹概括法,引導學生總結出口訣特點。具體的教學中還注意兩點:一是發揚教學民主,用讚許、激勵、表揚,體驗,創設情境等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二是合理應用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索求知的慾望。

課標中提出在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節課不論是整體設計還是各環節的細節處理上都體現這一理念,本課着重培養學生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

2、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感受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3、養成善於與同學合作,共同討論和探索問題的習慣。學生在課堂中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與同學合作中動手動腦動口等活動來探求新知,生成新知。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出示同學們經常愛玩的七巧板並向他們介紹相關知識。讓孩子們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擺出可愛的圖案學生彙報接着問學生想不想知道還可以擺出哪些可愛的圖案師出示例一的七種圖案和統計表的放大圖

2、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想知道拼擺這些圖案一共用了多少個七巧板讓他們想辦法並說出理由其次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算出統計表的填寫接着在回憶過去學習五和六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用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等方法讓學生自主地編寫7的乘法口訣。,讓學生仔細地觀察每一幅圖然後根據加法的結果列出乘法算式,再根據乘法算式自己編出乘法口訣。然後寫出另一個算式通過自主地學習,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3、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通過多種練習(如對口令、、大轉盤搶答聽記口訣花瓶連線用口訣計算七言詩生活中與七有關係的應用題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小組活動中熟練運用7的乘法口訣,同時注重與生活相聯繫,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應用能力。

4、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談收穫,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同時鼓勵學生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用自己智慧的雙眼發現更多的有趣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