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1.23W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第四冊的內容。要求同學認識兩個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同學對質量單位的初步嘗試,下文是關於《克與千克》說課稿,歡迎借鑑!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說課稿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說課稿篇1

一、說教學分析

《克與千克》是人教課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即教材101-102頁一個課時的內容。這是小學數學質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習本課也是爲後面“噸”的教學奠定基礎。本課要求學生認識 兩個常用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以及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意義,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

二、說學情分析

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已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和兒童的天性,好奇心特別強。對此可以抓住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再結合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1.知識目標: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理解1千克=1000克。

2.能力目標: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估計物體質量的意識和判斷能力。通過動手、體會、觀察克與千克的關係,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總結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以上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相互滲透,能夠形成知識與能力,德育與智育的雙向結合。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三維目標和教學內容,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爲 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理解1千克=1000克。並將理解1千克=1000克確定爲本節課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法爲主。教學通過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從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使學生學會動手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時還採用啓發式教學、直觀教學等教學方法,爲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創造良好條件。

六、說教具學具

爲了能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依據課堂設計的需要,我會提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袋裝1千克蘋果、一包1千克砂糖、500克砂糖若干、4克乒乓球若干、1剋扣子若干、天平若干等物品。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在我們身邊數學無處不在。

七、說教學過程

爲了體現並優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創設了以下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體驗操作,獲取新知

3、加深記憶,總結經驗

4、作業佈置,鞏固知識。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超市買東西嗎?以此調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同學們回答後,我開始講述 :小雪也特別喜歡購物。於是,星期天小雪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超市裏的東西可真多呀!有吃的,有用的,還有玩的,真是琳琅滿目(隨着教師的敘述,大屏幕出現小雪和媽媽的購物情景)從而提出問題:看一看大家都買了什麼?分別有多重?(大屏幕出現顧客採購的物品)這時學生會說:蘋果1千克,餅乾11克,豆油5千克,由此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克與千克》也讓同學們認識到用來表示物品有多重用克和千克做單位,克和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

那麼同學們知道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嗎?

(二)體驗操作,獲取新知。

在這一部分將通過各種活動完成以下三個目標建立1克與1千克的概念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動手動腦,親自驗證。首先,拿出我們課前準備的教具學具(蘋果,釦子,乒乓球,砂糖大小包)“掂一掂”感受一下物品的重量請同學們小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並請同學們記住這種感受。接下來,我們利用上節課學習的內容:稱的使用。來稱一稱我們掂過的物品中的其中兩樣(蘋果,釦子)觀察數據釦子1克蘋果1千克,師生共同鑑證,並作自我反思,明確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說一說”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是1克1千克?教師蒐集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對生活能有更多的瞭解。2分錢大約重1克,曲別針大約重1克,2粒膠囊大約是1克,一袋精製鹽大約1千克。“比一比”我們知道了釦子1克,蘋果1千克,那麼在我們的學具中其他三件物品(乒乓球,砂糖大小包)與(蘋果,釦子)比一比那個重一些那個輕一些?小組討論,同學發言。“稱一稱”師生一起稱一稱其他三件物品觀察數據,共同驗證(乒乓球1克,小包砂糖500克,大包砂糖1千克)由此可以得出(釦子,乒乓球)輕一些,(蘋果,大包砂糖)重一些。於是,提醒同學們觀察這些數據與單位,從中發現哪些問題、說出這些問題,大家思考討論並回答也讓同學們感覺到數學發現的樂趣。教師做小結:比較輕的物品用“克”作單位,比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估一估”依據生活經驗以及前面的體驗,來考察學生的判斷能力。請同學們看圖讀數,估計單位。(柿子300克,草莓10克,蘋果200克,西瓜3千克,菠蘿2千克,)。

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已經對克與千克建立初步的概念,那麼我們開始思考克與千克有什麼關係呢?

(三)加深記憶,總結經驗。

首先“掂一掂”左手掂一包500克砂糖,右手掂一包1千克砂糖。說說感受。然後給左手加一包500克砂糖。問:兩隻手那個重?那個輕?小組討論,同學發言。“稱一稱”師生共同稱一稱,驗證同學的結果(1千克砂糖比500克砂糖重,2包500克砂糖與1千克砂糖一樣重)。通過實驗我們不難得出1千克=500克+500克=1000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1千克=1000克,那麼這就解決我們的思考,也讓同學們理解了克與千克之間的關係。接下來通過課堂小練,在圓圈中填上“>”“<”或“=”來加深同學的理解,同時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效果“做真正的數學”。爲了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學習身邊的的數學,還要學習世界的數學。來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視野(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大約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鴕鳥,大約有100千克重。它的一個蛋就重1500克)。

請同學們思考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以此來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表象。數學課程的內容不僅要包括數學的一些現成結果。還要使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

(四)作業佈置,鞏固知識。

“稱一稱”請同學們下去稱一稱我們的書本和自己分別有多重?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說課稿篇2

一、說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第四冊的內容。要求學生認識兩個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對質量單位的初步嘗試,也是爲後面“噸”的教學奠定基礎。從學生的感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出發,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然後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及知識應用。

圍繞這節課的內容,以新的教學理念作指導,結合課題的實驗方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克和千克,對1千克、幾千克、1克、幾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能進行簡單的質量計算

2、繼續培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鼓勵個性化的學習意識。

3、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是對千克與克的認識並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難點是對克的認識。 爲了更好地達到這些目標,在教學中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教法: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雖然他們已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還是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這一特點,爲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爲主,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遊戲情境、活動情境,讓學生充分去感受、發現,獲取新知,同時還採用啓發式教學、直觀教學等教學方法,爲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創造了良好基礎。

學法:爲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並優化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法上採用了讓學生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在這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學環節

本節課設計了三大教學環節:一是遊戲發現,激發探究欲;二是主動參與,探究新知;三是應用新知,昇華體驗。

1、遊戲發現,激發探究欲

在這個環節中,創設了“背一背”這個遊戲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去感受輕和重,然後揭示課題,目的在於利用熟悉的遊戲情境,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親切感,並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爲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堅實基礎。

2、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所以分3步來實施:

第一步:認識千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說一說1千克物品,“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說”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着對“三件視覺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評一評、稱一稱,還設計了讓學生想辦法找幾千克的物品,然後輪流感受,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僅一次次強化了學生對“1千克”的體驗,更是對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培養,是對學生自主探究程度、學生體驗態度的一種信息反饋和檢驗。

第二步:認識克。克相對千克而言,沒有那麼直觀,感覺也不會那麼清晰。爲了突破這一難點,在學生對千克有了一定認識的前提下,馬上讓學生掂一掂1克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目的是爲了讓學生在感覺上與千克形成明顯的反差,對學生進行強烈刺激,使學生在腦海中克與千克形成鮮明對比,進而建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概念。爲了使學生剛建立的概念得到進一步鞏固,於是又設計了兩道練習題。練習的目的除了鞏固新知外也是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自我檢查的一種深化。

第三步:認識千克與克的關係。試教時設計的是一道填空題:1粒釦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麼1000粒重()克,從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後發現這樣設計給學生的鋪墊太厚,沒有思維度。後來把這一環節改爲“由1粒釦子的質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釦子有多重?”這樣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興趣,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厚。對“克和千克”的換算公式,設計了教師讀、學生聽、學生讀、大家評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在讀和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並牢牢記在心中。

3、應用新知,昇華體驗

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對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爲了使這些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創設了兩個問題情境:針對物品重量能提什麼數學問題;怎樣讓氣球載滿物體順利升空。

第一個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把新知和過去的學習經驗相結合,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可以極大地擴充訓練容量,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體現。第二個問題情境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並且把學生那種嚮往宇宙、嚮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活躍,情感達到最高潮,從而把本節課的感知、體驗,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得以進一步昇華。總之,本節課在設計上儘量遵循孩子們的認知規律,充分體現教育新理念,爲孩子們的自主、獨立、合作、個性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機會。畢竟,我們還在實驗、還在探索,所以教學中難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敬請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克與千克》說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克和千克的認識》。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幾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認識》是人教版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是“數與代數”中“常見的量”的重要內容。克和千克這2個量比較抽象,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的輕重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具體、直觀,不能只靠觀察得到認識。要幫助學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的直觀概念,應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鮮明,深刻的感知。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

2、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瞭解用天平和檯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並理解克和千克的關係。

3、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質量單位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質量單位與時間生活是緊密聯繫的,在時間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教學難點:是克和千克質量觀念的建立。

(四)教具準備:天平,硬幣,雞蛋,鹽,橘子,及多媒體課件。

(五)教法學法:建構主義認爲,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不應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獲得,而是學生在一定情境下藉助教師的引導,通過自身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而主動獲得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創設法、啓發式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等。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方法來獲取新知。

二、說學情

“克與千克的認識”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一是生活經驗不多,二是比較抽象,因此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爲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克與千克,所以在教學設計上,特別注意強化學生的實踐活動。我將觀察、動手操作、演示、實踐運用等有機的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通過猜一猜、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等實際操作,讓學生對克與千克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使他們成爲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參與者與創造者” 。秉着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我在教學中將設計一下五個環節:

(一)口算:略

(二)動畫激趣,優化導入

上課伊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喜羊羊和美羊羊在超市購物的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過來,再通過所購買物品的質量引出國際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揭示並板書課題)

(三)動手操作,準確認知

質量單位的建立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要讓他們感受並能準確的體會克和千克,需要建立在大量鮮明深刻的感知上。因此,我充分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先建立克的質量觀念,然後認識千克的質量觀念並溝通克與千克之間的聯繫。

1、在建立“克”的質量觀念這一層中我主要通過以下一些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概念。

①猜一猜 2分硬幣的量量。

②稱一稱。利用天平稱硬幣的重量.

③掂一掂硬幣的重量。

④估一估一個雞蛋的質量,再用天平稱一稱。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學習體驗新知、運用新知,同時培養其估算能力。

2、在這一層次之後,我又引導學生通過2個活動來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①拎一拎。讓學生分別用手拎500克、1000克鹽的質量。同時提示到,當物體的質量達到1000克時,我們可以用一個更大的質量單位來表示,那就是1千克。這一活動讓學生通過肌肉用力的意識幫助形成較牢固的1千克的質量觀念。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克與千克之間的關係,從而達到一個較爲完整的從克過渡到千克的認知過程,進而歸納得出1千克=1000克( 並進行板書) 。

②找一找。讓學生結合生活,列舉生活中大約1千克質量的物體。

以上把1克---50克---500克---1千克幾個質量,通過猜,稱,掂,估,拎,找的過程將新課教學層層深入,課堂中儘可能創造條件,多給學生親身經歷質量的過程,進而全面系統的經歷認知,體驗,掌握。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中“教師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突破了學生對質量的準確感知這一難點,更爲給學生呈現了一個較爲直觀的認知過程。

(四)實踐運用,鞏固拓展

在我看來,一堂有效課堂中好的練習題的設計,應該是既能鞏固新知,又能突破重難點,更能培養學生能力,激發興趣。爲此,我設計了一套三星級的練習,一星級爲基礎練習,二星級是提高練習,三星級是實踐拓展,這一套練習,不但使得“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得到落實,同時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與快樂。

(五)回憶交流,總結評價

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啓發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

四、說板書設計

克與千克

1千克=1000克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