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初中語文說課稿

學識都 人氣:2.82W

各位評委老師

《貓》初中語文說課稿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貓》的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1.《貓》是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現代散文。本單元選入了五篇描寫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有人類對動物的認識和了解,也有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本文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給人留下深深的思考。

第一課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字詞教學和對前兩隻小貓故事的解讀,本節課重點剖析第三隻小貓帶給我們的心靈震顫,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而且能讓學生領略到語言美和作者細膩的描繪、樸素的文采。

2.學習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立

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繫”,結合本單元特點和七年級學生心理認知特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爲:

①用心體會第三隻小貓帶給我的心靈震顫。

②學習抓住特點進行細節刻畫的手法。

③養成嚴於律己,公正待人接物的品行。

3.教情、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曲折,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七年級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與生活非常接近,這都爲本文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本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是學習的重點,應該讓學生多談自己的看法,這也符合新課改“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的要求。爲此我採用朗讀感悟法、情景設置法,小組組內合作、組間討論等教學方法組織教學。課上主要開展好課本劇表演和課堂法庭兩個活動,完成對文本的解讀。

二、說預習

預習是學生課堂學習必備前提,是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徑,是四模塊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洋思中學、杜郎口中學的課改實踐證明缺少了預習環節的課堂註定是低效的。只有進行有效預習才能達到“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目的,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課堂,實現當堂達標。結合教學目標,我設計以下預習題目,在第一課時結束時佈置給學生。

1.以學習小組爲單位,把第三隻小貓的故事排練成課本劇。

2.把三隻小貓的故事對比,體會“自此,我家永不養貓”的含義。

爲保證預習的成效,我安排20分鐘的自習課讓學生開展預習,目的是培養預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前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依據學生預習情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環節和重難點。

三、說課堂

(一)激情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網絡流行的虐貓視頻和大街上的流浪貓圖片,帶動學生入情入境。問,在第三隻小貓身上有沒有捱打的經歷?哪小組能展示下你們排練的課本劇?

(二)課本劇表演

通過課本劇表演,真實再現文本內容。

(三)課堂法庭

表演完畢後,組織學生在課堂臨時組建課堂法庭,讓學生分別扮演法官、“我”“妻”“張嬸”“劉嫂”等角色,其餘學生組成評審團,針對小貓的死開展法庭舉證,找尋小貓死亡的真正原因。活動的開展能幫助學生理解“爲什麼我的良心受傷了?”的含義。這裏,我還要引導學生抓住“我很憤怒,叫道,一定是貓,一定是貓”等重點語句,細細品讀揣摩作者的內心世界。

(四)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爲達到最佳課堂效果,我趁熱打鐵,要求學生依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讀課文最後五段,“我心裏十分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了傷……自此,我家永不養貓。”這是作者的內心獨白更是心靈懺悔。在同學們入情之後,請大家小組內自由討論,談談課文告訴我們了什麼?

學生能很容易能得出以下觀點:

無論做什麼事情,千萬不能憑個人好惡、私心和偏見加以處置。也可能有的學生查閱了相關資料,得出作者是對當時社會人生的感觸,表現了一個進步知識分子嚴於律己的精神和仁愛之心。

這裏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解讀,但我也會把我的觀點和學生一起分享: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動物、植物都有他生存的權利,人類不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和諧是我們這個星球生存的永久主題。

四、當堂達標

此環節是以學習目標爲中心、落實“堂堂清”要求,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外負擔、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有效途徑。我設計以下題目要求學生在10分鐘內完成,3分鐘內檢查,2分鐘修改。

1.綜合能力檢測第一題,完成字詞考察。

2.文中的三隻小貓,你最喜歡那一隻,簡單說明理由。

3.爲第三隻小貓寫篇悼詞,不少於50字。

在這三個題目中,1題90%的同學能達標。2題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即可。3題其實是文本內容的向外拓展,也是表達能力的檢測。當我們的學生寫出這樣的句子:當我舉起沉重的木棒砸向你的時候,你沒有辯解、沒有反抗,便喵嗚一聲逃到屋瓦上去了。當我知道了真正的兇手時,你卻慘死在鄰居家的屋脊上。你或許是餓了,或許是凍了,還有可能是委屈和對我們家的戀戀不捨。你受了冤枉卻沒有辯解也無法辯解,最終死去。我認爲是自己把你害死的,這個過失永遠無法補救,對不起,小貓,一路走好!

當我們的學生寫出這些句子時,我們能說我們的課堂沒有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