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手抄報資料高中

學識都 人氣:2.76W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一個很美麗很浪漫的節日,那麼怎麼在我們的手抄報中表達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手抄報資料高中,希望大家能喜歡!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高中

描寫中秋節優美的句子

1)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着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別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這節日的氣氛,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望着皎潔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衝動。

2)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全家在師大校園裏漫步賞月。玉盤般的月亮高高懸在空中,可真圓啊!只可惜是個陰天,月亮像個頑皮害羞的小姑娘,一會兒躲在雲朵裏與我們捉迷藏,一會兒又露出臉兒來跟我們打招呼,過了一會兒,它又行走在薄薄的雲層中,就像戴着面紗的少女在輕歌曼舞。一陣陣清風吹來,多少有些涼意。風吹過樹林嘩嘩地響,像流水,像瀑布,像濤聲,還像美妙無比的的音樂,讓我陶醉在朦朧斑斕的月色之中。

3) 中秋的一天,早晨起來,感覺一絲涼意,站在我家房屋的坪臺上,看見全城攏罩在白霧之中,貢水河水面上一層薄薄的白色霧,幾隻白鷺從水面的白霧上輕輕滑過,有時就停在岸邊,等小魚游到水面上來。近處的各種樹葉一片金黃。遠處寶塔已經變得模模模糊糊了,只能看到點點蹤影。

4) 在那如畫的月光中我看到了山川,看到了大海,看到了嫦娥那婀娜的身姿,更看到了月下老人那慈祥的笑臉。山川蜿蜒起伏,大海波濤洶涌,嫦娥美麗動人,月下老人善良忠厚。我在月光的美麗畫卷中盪漾着,享受着。

5) 月光如水——她讓我感悟着生活,感覺着快樂。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我都會親眼的看一看是否有月亮在天空中懸掛,是否可以看到那如水的月光。她就像明鏡一樣使我從中體會着各種生活的影像,有美好,也有酸楚和苦澀,然而,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生活的快樂。因爲如水的月光像涓涓小溪一般流淌在我跳動的心房,煩惱似乎頃刻間煙硝雲散,心在瞬間清澈見底般的亮堂起來。

6) 月光,依舊如水,地面披了一層銀紗,窗櫺鍍了一層白金,神奇與美妙並存於腦間。透過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廣寒宮的冷氣奪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月桂樹的傷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淚拍擊出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的輓歌……

7) 月兒照着水,照着船,照着我。天很黑,很透明。幾顆不起眼的星星使勁地眨着眼,也想有月兒那麼美。可偏偏這時,烏雲伯伯嫉妒了,遮住了星,也遮住了月……

8) 月兒一動也不動地懸掛在空中,比天下任何一枚金幣都要圓,都要柔和。可是,她不知什麼時候換上了橘紅色的新外衣 ,也許爲我特意準備的。月中的`嫦娥獨自一人在做香甜可口的月餅,可是這美味的食物只能和我一人分享。

9) 月,你可知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衷情於你,千絲萬縷的情思寄託於你,思念存想沉醉於你,你不禁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古往今來,你一直是無數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遊子肝腸寸斷的寄託,是歸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10) 銀色亮麗,猶如一束光纖編織而成的長長的帶子,更是串串音符鑲嵌在蒼穹的宇宙之中,伴着江河湖海的滔滔吼聲,唱響了一首古老和現實相結合的,從猿到人的曠世不朽的歌。那是不同膚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用生命譜寫的偉大頌歌,她經久不息的在茫茫的夜空中迴盪着。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精選

1、月餅閤家團圓,月兔送吉祥,月圓人團圓事事圓滿。

2、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只願今日千里共嬋娟。

3、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4、思念,化作一陣香,躲進月餅裏。咀嚼着,咀嚼着,便在口中散開了,而心裏,滿滿的,都是親人的祝福。

5、品香甜的月餅,聊瑣碎的家常。望皎潔的明月,這便是中秋。

6、小時候,中秋是一個月餅,我咬一口,你咬一口;長大後,中秋是一杯濁酒,我泯一點,你泯一點;而現在,中秋是一輪圓月,我看一眼,你卻不在。

7、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8、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9、秋,是收穫的季節,也是最令人感慨的季節;那豐碩的果實,每一個都滿載着勞動者辛勤的汗水;那隨風輕舞的楓葉呀,每一片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絕唱;風輕拂,星低訴,舉杯邀明月,遙寄相思贈嫦娥。

10、如此皎潔月光。那些人,便住在這月亮之中,托起的是滿滿的故鄉,只望這中秋明月,許我無數牽掛。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

中秋節傳說:嫦娥奔月與“不老藥”的故事更是一則關於中秋節家喻戶曉的的傳說,而關於嫦娥與后羿的故事也是存在不同版本的,所以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的傳說吧。更多關於中秋節的傳說盡在巨人作文網

嫦娥奔月,是一則家喻戶曉的愛情傳說,在所有中秋傳說中,它是最爲悽美的。嫦娥奔月怎麼與中秋節聯繫上的?這裏故事就多了。

嫦娥,原名姮娥,她是神話人物后羿的妻子。到西漢時,爲避漢文帝劉恆的諱,而改稱“嫦娥”。嫦娥奔月有兩種版本,均見於《淮南子》。一種版本是,嫦娥偷吃不老藥奔月:“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爲月精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后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

長生不死藥,貪心的嫦娥揹着丈夫偷後吃後,跑到了月亮上,成爲了月亮女神。

另一種版本是,嫦娥被迫吃不老藥:跟后羿學習射箭術的逢蒙聽說后羿搞到了長生不老藥,於是前去偷竊。逢蒙未能得手,惡從膽邊生,欲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自己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

在這兩種版本之外,我曾依古人筆記進行過分析,提出了嫦娥奔月的另一種版本:她是因爲丈夫后羿有了婚外情,絕情之下,才跑到了月亮上。此觀點後被不少人拿去了,成了他們自己的研究心得。閒話少說。嫦娥奔月後,變成了“月精”,即月亮女神。

成神了,人間便就開始拜神嫦娥了,但拜月是女人的事情,即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特別是結了婚的女人,在中秋節一定要拜拜月的,因爲月屬陰,主生育,過去是多子多福,拜月自然是希望自己多懷孕。拜月時,會供上一種圓圓的有餡的餅子,這種圓餅後來逐漸演變成了“月餅”。除了供月餅,另會有瓜果之類的時鮮,特別是有籽的瓜是不能少的。除了拜月,過去女人在中秋時,還要“摸秋”和“送瓜”,送瓜就是送子,此行爲是過去中國民間乞子心願的一種流露。

中秋習俗: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爲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中秋習俗:玩兔兒爺

近人金易、沈義羚所著的《宮女談往錄》中,記述了一位叫榮兒的宮女講述的故事。當時正是八國聯軍進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這位太后慌亂之中亦未忘舊禮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貢院中舉行了祭月之禮。故事說,"晚飯後按着宮裏的習慣,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着東北的習慣'男不拜兔,女不祭竈'罷,'太陰君'是由每家的主婦來祭的。在庭院的東南角上,擺上供桌,請出神碼來(一張紙上印一個大兔子在月宮裏搗藥),插在香壇裏。香壇是一個方鬥,晉北的鬥不是圓的,是方的。街上有時偶然聽到晉北人唱'圓不過月亮方不過鬥,甜不過尕妹妹的溫柔。'可見,晉北的鬥全是方的了。鬥裏盛滿新高粱,鬥口糊上黃紙,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盤月餅,月餅疊起來有半尺高。另外,中間一個大木盤,放着直徑有一尺長的圓月餅,這是專給祭兔時做的。還有兩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葉放在碗裏用涼水衝一下。就這樣,由皇后帶着妃子、格格和我們大家行完禮,就算禮成。我們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點禮儀不周,得罪了神鬼,給自己降下災難。所以一有給神鬼磕頭的機會,都是爭着參加,沒有一個人敢拉後的!我和娟子是替換着來磕的頭。"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宮廷中祭拜月兔的規矩,雖說是在逃難之中,香壇只好用晉北的方鬥來替代,但從心理角度說,因爲在難中,所以對神則更爲敬畏而虔誠。從這個故事看,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民間則不同,百姓們稱它爲玉兔兒爺,這種稱呼雖不如稱太陰君嚴肅莊重,但卻顯得更爲親切。而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餘,儘管略顯得對神不大尊敬,但卻反映了民間敬神心理的異化。中秋自從由祭月的禮俗轉化成民間節日後就淡化了禮俗色彩,而遊賞性質越來越突出,玩兔兒爺的風俗,可以說是這一現象的有力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