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三下鄉實習活動總結

學識都 人氣:1.36W

     中文系一年一度的大學生青年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習活動自七月初拉開帷幕以來開展得紅紅火火、蓬蓬勃勃。

     在今年的三下鄉社會實習活動中,中文系共有多名學生參加了年的暑期社會實習,活動做到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點上小分隊有兩個,一個是中文系青年志願者赴縣水上小學及周邊鄉村實習團,主題爲關愛水上小學,文化助教支農;另一個是中文系黨員大學生赴淮陰區漁溝鎮、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實習團,主題爲踐行'三個代表',迎接十六大召開。面上要求所有回家度假的同學要認真學習江總書記5·31講話精神,結合自身實際,下基層爲當地發展出謀劃策,爲人民羣衆做一到兩件實事,並就現在城鄉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調查,寫出書面報告。

     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習活動體現了以下一些特點:

     一、愛心支教、文化助農

     經瞭解,縣地區有一所水上小學,那兒只有一名教師和十五名學生,平時的教學活動絕大部分在船上進行,教育教學條件極爲簡陋。這一事實震憾了中文系同學的心靈,大家一致認爲應該儘自己所能,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爲此,中文系從師範生中精挑細選了一批專業技能好、素質過硬的學生,赴水上小學進行支教。與此同時,中文系學生還向水上小學學生贈送了書包、鉛筆、練習本等學習用品。除此之外,實習團還特別邀請了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皇甫素飛老師隨行,爲水上小學的孩子們開設了一系列特殊的素質教育課,激發了水上學子們多方面的興趣,而皇甫素飛老師也被孩子們稱爲從電視上走下來的播音員。

     在支教的同時,中文系同學還登上漁船,深入到漁民當中,向漁民朋友宣傳《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衛生保健知識,並利用所學專長幫助漁民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了他們的文化修養。另外,針對近日法輪功邪教組織在境外利用科技手段,襲擊我鑫諾衛星轉發器事件,中文系實習團積極利用農村陣地與法輪功作鬥爭,製作相關科普知識展板以供羣衆觀看,並安排兩位同學作專門講解,宣傳了科學、宣傳了真理。

     二、倡導新風、傳播文明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是黨和國家以德治國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在基層羣衆中提倡社會公德、傳播文明新風顯得尤爲重要。同學們爲此專門編排了一臺文藝節目,先後去東大院、淮陰區漁溝鎮進行了演出,爲羣衆津津樂道,深受羣衆歡迎。另外,同學們還事先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有關內容以及衛生保健與農技常識製成展板,供羣衆觀看。與此同時,還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印製了相關內容的宣傳材料,散發給農民,深受農民朋友的喜愛。在漁溝鎮,同學們帶去的數百份宣傳材料散發完畢後,仍然不能滿足農民朋友的需要,加印的二百份不到十分鐘就被索要完畢。

     三、旗幟鮮明、與時俱進

     黨員大學生是暑期社會實習的中堅力量。由黨總支書記顧建國老師、副書記張國成老師親自率領的中文系黨員大學生及積子隊伍來到了漁溝鎮、鹽城新四軍紀念館等革命聖地,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三個代表思想。實習團成員還深入到基層羣衆中間,採用多種方式,向羣衆宣傳十六大,宣講黨的方針政策。與此同時,學生們還製作了三個代表在基層實習成果調查表,通過走訪農戶、漁民、村幹部等途徑,瞭解了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實習三個代表的實際情況。

     四、重溫黨史、堅定信念

     7月7日,中文系實習團赴革命聖地鹽城參觀了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紀念館中大量圖片、實物以及解說員詳實的講解,使同學們瞭解了新四軍的具體發展歷程以及一些歷史人物鮮爲人知的故事,使大家重溫了黨史,接受了革命洗禮。革命先輩們感人的壯舉,堅定了同學們永遠跟黨走的信念。

     本次社會實習活動效果顯著,成果豐碩:

     社會實習中,中文系學生深入基層,先後來到縣水上小學、市委東大院宿舍區、淮陰區漁溝鎮、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等地,通過開展理論宣講、科普宣傳、圖片展覽、文藝演出、社會調查、環保宣傳、支教助學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爲基層羣衆帶去了實惠。

     本次社會實習活動備受媒體關注,《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淮安日報》、《淮海晚報》、淮安電視臺、縣電視、淮陰區電視臺等媒體先後報道。

     在實習中,同學們實現了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青春也在三個代表的旗幟下熠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