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先進事蹟材料

學識都 人氣:3.11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材料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材料可分爲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事蹟材料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記者先進事蹟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記者先進事蹟材料

記者先進事蹟材料1

各位領導,新聞界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們迎來了新聞工作者自己的節日。首先感謝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領導對新聞工作者的厚愛,感謝全市新聞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對我們的評選推舉,感謝廣大讀者和觀衆的關注支持。

市礦新聞工作者濟濟一堂,胸戴紅花感慨萬千。回望1986年以來,在七臺河礦工報社走過的23個春夏秋冬,面對今天的榮譽怎能不心潮澎湃。忘不了,老報人的諄諄教誨;忘不了,報社領導的激勵鞭策;忘不了,業界領導和同仁的支持勉勵。

個人做爲集體的一份子,榮譽屬於全體編採人員,獎章凝聚着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在礦區,井下恰如戰場,礦工報社、礦區電視臺的記者,有的一年下井近200次,在平均採高七八十釐米的工作面,和七煤礦工一樣“跪着採訪,站着做人”。這裏我向大家介紹幾位礦工報社的優秀記者、幾樁鮮爲人知的戰地記者故事:要聞記者王英新,年近五旬,帶病堅持工作,跟隨領導爬場子面任勞任怨;要聞記者王江,一方面肩扛家庭成員的病困,一方面跟隨主要領導下井,一次在井下手被擠傷,滴着血堅持採訪;攝影記者孫國祥有一次在採煤場子抓拍,一棵支柱砸到了礦靴上,腳面皮開肉綻;記者周傳才三次受傷,一次傷在肩上,一次傷在腳踝,還有一次傷在手上,青腫出血他簡單處理、瞞傷不報;記者閻英羣腰間盤突出依然堅持下井,還有我們的六朵金花女記者也和男記者一樣衝鋒在前,百里煤海廠礦井區、車間段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還有我們的`編輯,在詩人司品修主任的帶領下,挑燈夜戰編版面,甘爲他人做嫁衣。大家之所以衣帶漸寬終不悔,因爲我們有一個關愛編輯人員的礦工報社領導班子,有一個團結、溫暖、向上的戰鬥集體。就是這樣一個戰鬥集體創出了黑龍江省十佳企業報前三強的佳績。

礦區戰地記者是全市新聞宣傳大家庭的一員。市礦一家親,市報市臺精品迭出、創新發展,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要把鏡頭更多地對準市礦更多的、默默奉獻的編採、製作、技術和印刷發行人員,大家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

一年一度記者節,今天的榮譽就是明天的開始。讓我們攜手共勉:牢記政治責任與歷史責任,在新興傳媒異軍突起,多元發展,平面、聲屏、網絡互動的時代;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學習不止筆耕不輟,堅持實踐“三貼近”和不斷改進創新;努力提升新聞宣傳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導力,爲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引領服務於百姓文化生活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記者先進事蹟材料2

一名女記者,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足跡幾乎遍佈內蒙古阿拉善盟28萬平方公里的大地;因爲總在外採訪,她的兒子在兩歲以前見到年輕女性就叫媽媽;頸椎骨5處壓縮性骨折,面臨癱瘓危險的她手術一週後就不顧家人、同事和醫生的勸阻,在病牀上想方設法採寫新聞她,就是新消息報派駐內蒙古阿拉善盟記者何玉玲。

何玉玲從1999年應聘到新消息報起,就將自己的滿腔熱情與新聞事業牢牢系在了一起。她當過編輯,幹過記者,對每一項工作都兢兢業業,精益求精。2002年下半年,報社決定派她到內蒙古阿拉善盟任駐站記者。阿拉善盟所轄地域廣大,是寧夏面積的4倍多,而且多爲人煙稀少、生態環境差的地區,在這樣的地區採訪難度可想而知。許多好友當時都告誡她要慎重考慮,畢竟這是靠一個人去開拓一片新天地。面對報社的安排,何玉玲沒有絲毫猶豫,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鍥而不捨挖新聞

在瞭解她的同行眼中,何玉玲最大的特點是新聞眼光“刁鑽”,她往往能發現別人不易察覺或者熟視無睹的新聞。

2003年,中央一些媒體記者到阿拉善採風,提出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到底是在酒泉還是額濟納這一問題。這個細節被細心的何玉玲記在心裏,爲了找到相關新聞線索,她隨後幾次深入額濟納,並長期關注這一事件。神舟四號升空後,她在家鄉聽到飛船搭載阿拉善肉蓯蓉籽的消息,馬上意識到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好線索,便立即通過各種渠道展開採訪,經過阿盟有關部門同意,慎重發回了這一消息。報社領導接到稿件後,認爲事關重大,必須要送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審查後才能見報。爲了爭取讓這條珍貴的消息順利見報,何玉玲費盡周折最終找到了北京有關負責人的電話。但這位負責人要求必須等神舟四號返回後北京有關公證部門公證後才准許她將消息發出。此後的10多天裏,何玉玲每天都要往北京打幾個電話,好事多磨,在她這股鍥而不捨的勁頭下,北京的這位負責人被感動了,《“沙漠人蔘”逍遙太空遊蓯蓉種子搭“神舟”四號返回》這篇全國獨家的消息終於出現在新消息報的醒目位置,國內外諸多媒體也都以新消息報的消息爲藍本,刊播了這一重大新聞,該文章連獲寧夏新聞獎二等獎、全國省級都市報好新聞一等獎、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捨身忘我爲新聞

何玉玲工作起來不畏艱險是出了名的。阿盟飛播造林,將那達慕賽馬場臨時改建成飛機場,何玉玲拉起同行的記者就要上飛機。飛行員一句“飛機簡陋,險情隨時可能發生,你們的安全我們不敢負責。”嚇退了別人,但何玉玲卻衝進了機艙。爲了採訪阿拉善盟10號公路建設的相關新聞,何玉玲曾幾次深入無人區的工地採訪。渴了,只能喝工地上挖出的又苦又鹹的鹽鹼水;餓了,只能用隨身攜帶的小鍋倒上鹽鹼水煮方便麪。

2003年7月10日,何玉玲回銀川述職,一天內就返回,按說不用帶相機了。但她認爲,記者隨時都可能發現新聞,不帶相機等於失職。於是,她帶着兒子,揹着相機回到銀川。下午6點,何玉玲乘班車回阿左旗。一小時後,車突然停了,前方近百輛車排起了長龍。車上人探頭一看:哎呀!發大水了,路沖斷了!何玉玲一聽本能地從座位上跳起來,取出相機,

衝向現場,不停地拍攝。這時,有人驚呼:“孩子!孩子!完了!”一長溜路邊停靠的車輛上,許多人將腦袋探出車窗,衝着何玉玲吼起來。“你也算個當媽的。孩子要被水沖走了,還在前邊亂拍啥!”正拍得起勁的何玉玲如遭棒喝,趕緊回頭,原來兩歲的兒子自己跳下班車緊追媽媽,竟然連跌帶爬地來到了洪水邊。猙獰的浪頭惡狠狠地撲了過來,小傢伙嚇傻了,像根木頭一樣佇立在即將漫過膝蓋的洪水面前“媽呀!”何玉玲尖叫一聲,衝過去抱起兒子,頭也不回地跳上了車。“從沒見過你這種女人”埋怨聲四起,何玉玲什麼都聽不進去,只是緊緊地抱着孩子,母子倆的眼淚啪嗒啪嗒地匯到一起,整整流了一路。

一年多的時間裏,何玉玲的足跡踏遍了聞名世界的東風航天城,神祕的黑城、綠城、居延海、胡楊林,遠足至中蒙邊界的策克口岸。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她曾三次赴額濟納采訪,發回的幾十篇呼籲加強額濟納居延文化遺蹟保護的新聞,引起國內外的關注。

何玉玲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報社領導的高度評價,也贏得了同事們的尊敬。但是,在家裏,她卻不得不面臨父母、丈夫的責備。何玉玲的丈夫曾用“三多”形容妻子:出外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多,和採訪對象在一起的時間比陪他的時間多,抱電腦的時間比抱孩子的時間多。許多次,何玉玲因爲採訪而和丈夫鬧矛盾,兩人的婚姻甚至一度面臨崩潰。

該同志1985年進入長春電視臺,從事新聞工作二十年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採寫播發了大量反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關係百姓生活的作品,先後獲得全國好新聞三等獎、省市好新聞一等獎等數十個獎項。在2003年抗擊非典的宣傳工作中,李同志帶頭衝在一線,冒着被傳染的危險,深入疫區進行採訪,被評爲吉林省防治非典先進個人,因其在首屆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期間工作出色,被評爲省對外開放突出貢獻先進個人,

長春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該同志1997年進入長春電視臺工作,自覺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共報道撰寫了3000多條新聞,獲得省、市各類獎項50多個。其中,《把飯店搬到你家裏》獲全國城市電視臺新聞類三等獎;《這樣的會聽不夠》獲吉林省新聞獎短消息三等獎。2004年被市委宣傳部確定爲市委特派記者,重點報道市委主要領導活動,在及時、準確、高質量的.報道領導活動同時,嚴守新聞紀律,注重記者形象,較好履行了特派記者的職責。特別是她採寫的市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解讀系列報道,受到了市領導的肯定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