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師德演講稿範文彙總6篇

學識都 人氣:2.57W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德演講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師德演講稿範文彙總6篇

師德演講稿 篇1

夢,是少年獨上西樓的尋覓;

夢,是伊人在水一方的思緒;

夢,是被風初始化的某種風格;

夢,是帶着茉莉花香的咖啡;

夢,是一首清麗而耐人尋味的童年歌謠······

中國的孩子,都上過一堂相同的語文寫作課,主題再熟悉不過,那便是——我的夢想。課上,孩子們都對自己的“豪情壯志”侃侃而談,時日久遠,那些曾經的夢想已慢慢演變成歲月裏的泡沫,退變成兒時稚氣的回憶。

我,也曾在這課堂上放飛過自己的遐思,五彩各異的夢想,唯獨缺了“教師”。

細想起來,我的爺爺是一名人民教師, 16歲從教,我聽爺爺說,那時做教師很艱辛,家裏環境不好,每天學校分發的肉和菜,他都留着,帶回給兒女,中午就吃從家裏帶去的紅薯,有一次,早上去學校上課,半路在河裏洗紅薯,竟掉下河去;白天走着十幾裏山路去學校上課,放學回家還要承擔着承重的農活;不過那時的學生卻很上進,淳樸,學業優秀,不叫人擔心,現在算來,爺爺也算桃李滿園了。

爺爺從教生活很苦,不過每每提到過往,他都有掩隱不住的自豪和滿足,在他看來,那是一段辛酸並幸福着的歲月。

爺爺對後代寄予了深切的期盼,他說:“總想着有人能延續他的教師夢。”可惜父輩們並不如他所願,學業不理想,唯有姑姑在爺爺的勸說下做了代課教師,她是一名優秀的教師,曾受過很多的讚譽,不過,幾年後政策下來,離開了教師崗位。

看着爺爺滿屋滿牆的獎狀,兒時的我對未來依然懵然不知,從小學到大學,也不止一次聽爺爺訴說着他心底那個由來已久的“夢”,可我對“教師”這個職業似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

只是我並不知道的是,夢之伊始在爺爺的期盼中已日漸萌芽。

2xxx年,我大學畢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父親的提及下,我參加了金堂縣特崗教師公招考試,就這樣開始了我自己的“教師”路。

2年的特崗教師服務,給了我太多甜蜜的回憶,第一次講課、第一次與孩子心靈的對話、第一次與家長的溝通、第一次與同事的探討、第一次外出學習、第一次磨課······

這種種經歷總在我徹夜輾轉的思忖中日漸清晰、深刻,“教師”就這樣刻入我的生命,成爲我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特崗服務時間就在這點點滴滴中流逝,當服務期滿,心中酸楚難耐,想着即將結束的我的教師生涯,想着即將分別與我相處兩年的孩子們,我的心情總被灰色佔據。猶記與孩子們分別時,他們流下的淚水、寫下的字句,留給我至極的心痛。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教師”已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成爲我心底最真最想留住的“夢”。

原來,夢之伊始不在兒時的課堂,不再茫然的追逐歷程,竟在即將離開的瞬間!

結束是另一段新的開始,有了信念的支持,執着便有了方向。2xxx年我順利進入一所私立小學,在那個充滿競爭與挑戰的環境,我從更深的層面瞭解了“教師”職業,在壓力與挫折的歷練下,我已揭下那層懵懂的面紗,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更加地堅定而成熟。

2xxx年,當我再次回到金堂這個考場,內心充斥着複雜的情感,但我清楚的知道這一次我懷揣着的是篤定的信念。

我回到了這片土地,這方三尺講臺,這兒有熟悉,有親切,有不變的童真,只是我有了許多的不同,3年的歷練,造就了一個嶄新的我,少了往日的稚嫩、陌生,多了一份自信、獨立。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快樂,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小收穫。

前不久,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手捧着一張卡片來到我身邊,眼裏滿是認真:“老師,我送您一張心願卡片,您把您的夢想寫下來,貼在我們的心願牆上吧!”

就那一瞬間,我的心裏竟然有了些許悸動,原來,我又回到起點,回到了夢之伊始。我想告訴那個純真的孩子,我正在夢之伊始翹首以待,我離那個“夢”的真諦還有一段好長好長的距離。

而今,夢之伊始對我而言有了新的意義—新生命的誕生。

我已將爲人母,“爲師”、“育人”早已成爲我生命的主旋律,多少幸福多少期待在其中,而我也將在這夢之伊始靜靜等待,靜靜思索,一步步靠近那“夢”的真諦,譜寫出一曲屬於自己的華麗詩歌。

師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老師、同學們:

您們好!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我的職業;也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來思考我的價值;更不是歌手,沒有動聽的歌喉來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教師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我要在知識的寶庫裏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奧祕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的讚歌——因爲熱愛,所以選擇;我選擇,我熱愛。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開始了向優秀教師,學者型教師進步的征途。那麼,怎樣才能成爲一名優秀教師呢,我認爲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是首要的條件。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記得一年前,第一次怯怯地站上講臺,同時感觸到幾十雙純真稚嫩而又充滿渴望的目光,那一瞬間,我的所有希求已化成七彩粉筆,我知道這便是我的起點。我,一個涉世未深,對教育教學規律知之甚少,對困難艱辛估計不足的大孩子,在教學的過程中才真正體驗到了教師平凡生活的滋味,體驗到了其中的艱辛和壓力。

我苦惱過,迷惘過,但卻從未動搖過,退卻過,放棄過。我堅信,通過不懈的努力,自己一定能爲孩子們的天空添抹一簇繽紛。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的聆聽!

師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教師是個被稱爲光榮的職業,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覺得更是光榮。在幼兒園工作的這幾年,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成爲一名稱職的幼兒教師,就得付出許多心血和愛心……孩子就像一張白紙,需要我們用愛心和耐心去照顧他們。爲了更多地瞭解和探究孩子的心理髮展,我們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和討論。除了這些,更多的時候是精神上的責任和負擔。我們不但要保證孩子能得到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還要保證這個特殊羣體的生命安全。幼兒園教師看似一個輕鬆的職業,卻並非是件輕鬆的工作。

我非常認真地思考:怎樣做纔是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我追尋着去找答案,從教師、幼兒、家長中去尋找答案。在一次次的發現中,我認識到了幼兒教師的魅力;在一次次的感動中,不斷淨化着自己的心靈.提高自我素質。

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忙碌的,瑣碎的,具體到一日生活的每個細節裏。我樂意和孩子們在一起,願意和孩子們一起感受那種敞開心扉的純真無邪的快樂!

教師燦爛的笑臉是幼兒心中永不凋謝的花朵啊。你笑臉面對幼兒,幼兒就會笑臉面對你;你給幼兒一縷陽光,幼兒會還你一個太陽!

我深深知道: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光有一顆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在這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我們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學習中開闊了我的視野,也給了我教好孩子的信心和力量!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幼兒教師的要求、水平、自身素質也越來越高。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帶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需要我們互相溝通相互信任,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作爲一位幼兒園教師,我愛我的職業,我愛我的孩子,今天的我,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一種追求。我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師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十年前,懷揣着美麗的夢想,我踏上這條充滿希望的陽光之旅。一路走來,雖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十年的辛勤耕耘,十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熱愛着教師這一平凡而充實的職業。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感到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臉,渴求着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着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的深深的愛。

我所任教的大嶺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我們學校裏沒有高大的教學樓,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有的只是幾間陳舊簡陋的教室和凹凸不平的操場。夏天,當別人享受着涼爽的冷氣時,我們卻在悶熱的教室裏汗流浹背地上課。冬天,當別人都在享受空調的溫暖時,我們的手腳早已凍得又紅又腫,下課回到辦公室端起水杯喝水,卻發現杯子裏的水已經上凍了。上級領導來我們的學校視察,感慨地說:“大嶺小學的冬天真冷啊!大嶺小學的老師真撐凍啊!”是的,我們學校的辦學條件是倒數第一,但是我們的教學成績卻是正數第一。這是因爲我們大嶺小學有着許許多多不怕吃苦、無私奉獻的老師啊!

一位教育家說: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是心心相印的活動。當我們把愛注入孩子的心田時,他們的愛就會向我們匯聚成一片愛的海洋。

我們班有46個孩子,我把他們的生日榜貼在了教室的牆壁上,每逢哪個孩子過生日,我都會在這一天用不同的方式給他表示一下祝福,請大家一起爲他唱生日快樂歌,看到孩子們心裏的那份感動,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爲人師的幸福和滿足。

如果學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那麼教師的職責就是讓他們在生活這片溫暖的陽光裏絢麗綻放”。 我們班大部分學生都是農家子弟,家長從早到晚忙個不停,所以他們不像城裏孩子那樣能時刻得到家長的關注。看到這些單純、善良的孩子,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我知道除了學習外,更要讓孩子們懂得學會做人。在課間或放學後我都會和他們談天、做遊戲,幫他們購置一些學習用品。這時,孩子們的心與我的心拉近了距離。從那渴望的目光中,從那感激的淚花中,從那燦爛的微笑中,我讀到了一個字——誠。他們發自內心地走近了我,喜歡我,相信我。當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拿着一筐雞蛋來答謝我時,我體會到了被人認可的幸福和滿足。不是因爲雞蛋而是因爲家長與學生那顆誠摯的心。我拒絕了那筐雞蛋,接受了那份摯誠。我想:一筐雞蛋換一顆心,值啦!

如今,我已在講臺上站了10個年頭。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黃毛丫頭長大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這1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可我有着一顆火熱的心。我經常想着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就是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學生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也正是這樣的情感,使我在大嶺小學這塊土地上將自己的愛揮灑得淋漓盡致,使我在教育這片熱土上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得無怨無悔。

朋友們,憑着歲月賜予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你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闢風斬浪,奔向輝煌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在奉獻中閃光!

師德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最美教師張麗莉”的名字早已傳遍全中國,她應當成爲影響一代教師的楷模。張老師在關鍵時刻捨生忘死救學生的壯舉是一種正義衝動,源於平時的情感積累,形成於長年累月的行爲習慣。這一壯舉感動了她的學生們,感動了廣大學生家長,感動了社會,也感動了在座的你我。隨着媒體的介入,張麗莉老師從教以來恪盡職守、愛生敬業的事蹟很快流傳開來。傳遍了龍江大地,傳遍了大江南北,傳遍了華夏九州。

一位可敬、可信的優秀青年教師的形象清晰地展現於公衆視野。“師者,父母心。”張麗莉爲師,當之無愧。如果一位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發生危險,她肯定會奮不顧身,伸以援手。危急時刻,張麗莉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生,如同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捨生忘死。這怎能不讓人爲之震撼。

張麗莉是一位好老師。雖然她很年輕,但走上講臺後很快得到了同事的.認可、學生的愛戴與家長的尊敬。她的這些好品質、好作風有些是與生俱來,有些則得益於長期以來所受的教育,更多的則來源於她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愛,來源於對於教師職業的追求。她,工作出色,卻收入不高,但還是謝絕了改行轉業的建議;她,虛心學習,誠信求教,從不懈怠,自備輕便小凳子擠時間去聽課,每次聽課都有心得體會以資改進教案;不曾做母親的她,卻像對待子女那樣,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誰有了進步,都會得到她的鼓勵和小禮物;她舍不,得自己教過的每個學生羣體,耿耿於“從最初的陌生到用心相處”“期間夾雜的小衝突,穿插的大幸福”。

一個個細節,一個個故事,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了教師的內涵.作爲一個教“情在左,愛在右,走師,人是平凡的,但他的事業卻是偉大的。冰心說過: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開啓每個學生的心門,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憔悴紅顏,我們都要永守心中的希望之燈,樹萬世之師表,鑄不朽之師魂,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張麗莉老師出身於教師世家,她對於做優秀教師的追求還出於自己對於教師職業的透徹理解。她懂得,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好的教育不能沒有愛,真正的教育在於言教更在於身教。她用陽光、微笑和關懷感動她的學生,營造了相互關愛的羣體。上班時,她爲路遠來不及吃早飯的學生準備小食品;放學後,她牽手送學生出校門。危險襲來時,她先護住學生而被莽撞的自行車撞倒……她的學生們被感染,化解了“心理斷乳期”的逆反情緒,課下稱呼這位比自己大十多歲的女老師爲“麗莉姐姐”。

教師,不僅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敬語,更是無私奉獻的代名詞。教師的道德,更重要的是“自律”不僅是“他律”。我們的許多教師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面對金錢與名利的誘惑,面對行業不正之風的侵蝕與社會偏見的壓力,安守清貧,甘爲人梯,敬業愛崗,默默奉獻。多少個斗轉星移,多少個冬去春來,他們把全部的愛奉獻給自己的學生。正是張麗莉老師以及我們身邊的像張,什麼是“師愛”麗莉一樣的人民教師,讓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師德”;正是她們,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平凡之中孕育着偉大,也正是她們讓我懂得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光榮與神聖。由衷地熱愛自己的學生是教師必備的美德,師愛是師德之魂,師愛是寬容與理解,師愛是尊重與信任,師愛更是責任與期待。一直以來我在努力地奉獻着這種愛,傳遞着這種愛,播種這種愛。不懈的追求源於正確的價值觀念。

當今時代,可以說是最重視教育的時代,卻難說是社會環境最好的時代。各種功利訴求的干擾、升學的壓力,以及獨生子女們成長的特殊環境,往往使得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處於矛盾的漩渦之中。張麗莉老師也不會超然於世外。但是年輕的張老師用人格魅力化解一切。她的筆記本里記錄着學生的每一次考試成績,她收入微薄,卻默默資助生活更困難的學生達數年之久。從這些具體細節可以看出,張老師對於職業的追求,對於學生的熱愛,都源於她對於所處環境的正面判斷,來源於對社會的愛。”張麗莉老師用生命詮釋了教師的責任,詮釋了“學爲人師,行爲世範。

見義勇爲的中華傳統美德,爲世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曾幾何時,社會上屢屢發生的不該發生的事,讓人體味到人性的冷漠,讓人對人性中的真、善、美產生懷疑。張麗莉老師用她失去的雙腿再次豎起人們信念的柱石。正是由於有了千千萬萬像張麗莉這樣勇於奉獻的人,人間才如此溫暖,社會才如此美好。

教育事業是人類立足長遠、傳承文明的事業,其基礎是大愛無疆,是教師對於學生無私的愛、理性的愛。“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爲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柏拉圖說:”是世上最完善的美。人們把張麗莉稱爲最美女教師,是因爲“至善方能至美”。美是智慧的化身——其實高於智慧,因爲它無需任何解釋。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做一名教師就要有一顆愛心,因爲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它能清除悲傷的瓦礫,推倒絕望的斷壁,也能點燃希望的燈。誰說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誰說老師像粉筆,留下了知識,耗盡了生命不,老師是感情的富有者,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親愛的同志們,新的時代、新的教育理念爲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最美教師張麗莉”爲我們樹立了崇高的榜樣,讓我們立師志,修師德,練師功,追求至美,從至善開始。

師德演講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大愛鑄師魂,青春獻教育》。

我是一名鄉鎮小學的普通老師,從教至今已有十個年頭,用朋友的話說,走在大街上,人們一眼就能看出我是老師。每次上網聊天,不出兩句話,對方準會發過一條這樣的信息:“你是老師吧?”被猜中的次數多了,我才漸漸知曉原來只有老師纔會不計速度,力求把每個字,每個標點都輸入正確,而不會用別字、諧音字代替。我不知道她們的話是讚揚我,還是諷刺我,但不管是讚揚還是諷刺,我都將“老師”這個榮譽高高舉起,不動搖不自卑,用心愛學生,用愛鑄師魂,立志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

當前,全國教育戰線正在深入學習貫徹《中小學職業道德規範》通過認真地學習、實踐,我深刻地體會到“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教育每位學生的感情基礎。

20xx年3月31日,殷雪梅老師爲了拯救身後的學生,張開雙臂,用血肉之軀阻擋着魯莽而來的小轎車,孩子稚嫩的生命獲救了,殷老師52年的生命歷程卻戛然而止!

去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面對空如其來的災難,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弓着身子,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頂住了冰雹般墜落的碎磚瓦,身下蜷伏的四個學生獲救了,他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這張開的雙臂上,他就是譚千秋老師。

還有很多這樣英雄的老師有待我們追憶,“大愛鑄師魂,他們在危難時刻用鮮血和生命,用愛與責任詮釋了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作爲同行,他們是我的驕傲,也是我們所有爲人師者師德師風學習的楷模。

大多數的時候,教師的職業是默默無聞地奉獻,正如法國作家雨果所說:“花的事業是甜美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它是平凡而謙遜的”。在我的生命中經歷過太多這樣無私的老師,她們用無悔的青春爲教育事業傾注了一腔熱血。

上初三時,我的班主任趙文俠老師是個幾乎見不到太陽的人,早晨太陽還沒升起,她就到教室迎接每一個學生的到來,下午太陽已經落山了,她還在翹首眺望最後一位學生消失在馬路的盡頭,寒來暑往,不知道送走了多少批學生。李福愛老師是我小學3、4年級的班主任,記得小時候一到冬天,我的手腳就特別愛凍傷,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李老師都是捧過我的手放在爐子邊上烤火,再細心地爲我塗上藥膏。

正是受這些老師的影響,我纔在中考填報志願時,寫下了“師範”這個第一志願。我要將這根愛心接力棒繼續傳下去,愛我的學生,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作爲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想說我的選擇是光榮的,是無怨無悔的,我要把我有限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給教育這方熱土,用愛心與責任關心每個學生,鑄就崇高的師德、師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