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五篇

學識都 人氣:8.97K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現在社會,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爲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師德演講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五篇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1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有一則公益廣告恐怕大家都看到了,它描述了這樣一幅情景:一位媽媽正在給自己的媽媽洗腳,邊洗邊說:“勞累了一天了,洗洗腳吧!”蹲在一旁的兒子看到了快速的跑了出去,吃力的端來一盆水說:“媽媽,洗腳,我也給你講小鴨子的故事。”最後出現了這樣一句廣告詞: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則廣告使我深受啓發,由此想到:好孩子是從老師的好榜樣開始的。

一日生活中,老師和孩子想吃的時間較長,俗話說: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累。老師的性格往往從孩子的身上也可體現出來。在孩子的眼裏,老師是“聖人”,是完美無缺的。常聽家長和我溝通說:“我家的孩子最聽老師的話了,我說什麼也不聽啊!”有些時候,家裏的事還要拿到學校來解決。其實我認爲,在日常的細小事情中,老師也會有處所的地方,聰明的孩子一下就能察覺出來,便直言不諱的指出。

最近,在我班裏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下課了,孩子們玩起了小老師的遊戲,他們一會兒教識字,一會兒教唱歌,並不時地讓“學生”坐好,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小老師學着我的樣子開始批評“學生”了,那樣子可這像那麼回事,兇的不行了啊,一隻手指着“學生”,一隻手叉着腰,對着學生說:“我不喜歡你了,也不要你了,一會兒把你送別的班裏去。”望着孩子天真地申請,我有些不自在了,這就是我平時批評孩子時的樣子嗎?我給孩子做了一個什麼樣的榜樣?從這件小事中,我感悟到老師的示範作用還真挺重要的。這樣做不但會降低教師的威信,而且無形中對幼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師生關係產生距離。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作爲教師的我應更加註意自己的言行,以好的形象展現在幼兒面前。在這麼多雙眼睛的注視下,我更不允許自己出錯,我堅信:只要我們有好的榜樣,就會有許許多多的好孩子!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我是一名教師。當我談到老師時,會有人含糊地說:“老師,太普通了。是的,老師很普通,但是事業很偉大,因爲事業就是默默奉獻,無私奉獻。從事這樣的職業我很自豪!上了講臺,應該是舞臺,我好像感覺兩邊的紫色窗簾都在慢慢打開。最熱鬧的戲就要開始了。最讓我

激動的是這部劇有一羣忠於自己角色的演員,我的學生們!這部劇大概是世界上最長的。爲此,我想做一個充滿激情的播音員,向觀衆宣佈_ _班的好戲開始了!我覺得我也應該是一個合格的導演。我渴望輸出充滿時代氣息的戲劇: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是它的主旋律;理解、友誼、發展、創新應該是其主要內容;愛這個集體,被這個集體愛,是它的主要故事。作爲導演,我會爲所有演員精心設計生動的劇情,典型的人物,迷人的故事。我也願意做配角,盡我所能去服務和充當主角。不僅如此,我還想成爲最虔誠的觀衆,爲演員們真誠的表演而微笑、哭泣、鼓掌、吹風。人生的目的不在於炫耀和享受,而在於精神的充實和事業的成功。沒有士兵,誰也當不了將軍;沒有水手誰也當不了船長;沒有多行多業的分工,就沒有國家和民族。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改革在深化,教育要振興。

作爲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會努力把書教好!如果我的學生是蜜蜂,我就願意採蜜花;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我一定要做好保護花綠葉的工作;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會是一個好園丁。如果我的學生是衛星,我一定是火箭送他們上千裏之行;我的學生是火箭怎麼辦?我一定要成爲一名優秀的火箭兵,用我單薄的肩膀帶着他們走上輝煌的未來。不要讓父母認識你,不要讓老師認識你,最美的發現在孩子的眼裏。當我看着孩子們渴望的眼睛時,就像在明亮的星空中。在這閃爍的星光裏,我會發現真善美如山泉般清澈。同學們,爲了太陽底下最光榮的事業,讓我們攜手前進,不回頭,不猶豫。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大家好!

作爲一名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修養是師德。一說起教師,人們往往把教師看做道德的典範,人格的楷模,是學生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因此,許多教師以"德高爲師,身正爲範"這八個字提醒自己、激勵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爲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教師師德的體現是在與學生相處時播撒師愛時體驗出來的,師德萌發了師愛,師愛滋潤了師德、提升了師德。

由於教師的勞動面對的是特殊的對象,是心靈天真,可塑性強的兒童和少年,他們的心靈和思想如同一張白紙,無論怎樣描摹都會留下鮮明而深刻的印記。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是其中主要的關係。師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讓學生理解教師對他的愛,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在現在的教育教學中,我們面對的是獨生子女、留守兒童。有的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有的是在爺爺奶奶的溺愛中長大的,他們所接受的愛大都是畸形的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自己博大無私的師愛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在健康的愛的陽光下成長,教學中我經歷這樣一個事例:我班有許多學生父母在外打工,每到星期天這些學生就在幾親戚家之間流浪,我知道後,多次陪他們過星期天,每週儘量讓他們通過電話或者網絡與父母溝通一兩次。讓他們體驗溫暖,那年我被評爲“愛生師德模範標兵”。教師師德的體現是在與學生相處時播撒師愛時體驗出來的,師德萌發了師愛,師愛滋潤了師德、提升了師德。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職責,也是人格。有人曾經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應改爲: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在學生的心目當中,就會有親近感。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替身。他們把職業道德高尚的教師,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人格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一種有形的表現,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能夠產生身教重於言教的良好效果。古語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則不從。”也正說明了這一點,由此也可以看到教師人格的力量。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用他的行動證明了,愛學生勝過愛自己的孩子。千鈞一髮時迸發的師愛,提升了張麗莉作爲一名教師的人格魅力。

總之,師德與師愛歸納爲一句話:把我們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師愛中健康地成長與發展,使學生成爲身心健康的人。這是教師師愛的踐行,這也是教師師德的提升。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4

懷着對孩子們的萬分喜愛,我來到幼兒園,做了一名平凡的保育老師,我工作在一個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大家庭”-紅四幼!我們這個家有着英明睿智的家長-我們可親可敬的汪園長,聰慧伶俐的賈園長、勤勞善良的吳醫生及三十多位團結一條心、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的好姐妹,而我也是成員中的一位,每一個家人都用愛在默默的耕耘,我感到很幸福!

教師,是一個平凡崇高的職業,作爲幼兒園的一名普通生活老師,我感到十分的榮幸和驕傲,同時也感受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作爲孩子們的生活老師,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係到他們以後的成長,所以我有責任去教育他們,同時更要愛護他們,關心他們。家長放心地將孩子交給我照顧,這就表示家長對我的信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對幼兒負責、對家長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從事保育工作已快兩年了,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會到現在有着幼兒護理、保健經驗豐富的保育老師,都離不開紅四幼姐妹們的幫助和園領導對我的培養和關心。孩子生病率提高了,出勤上不來,就在我乾着急的時候,吳醫生告訴我護理出現的誤區及應對方法;我的寶貝女兒格格感冒發燒,園領導爲了讓我安心的工作,把格格接到辦公室,親自喂她吃飯、服藥,保育老師們在一起時,總是有着說不完的開心事,大家相互討論育兒經驗並相互打氣,氣氛總是那麼融洽、和諧!在來園半年的時間裏,因爲我工作表現突出,園領導破格提前半年爲我女兒減免了一半的管理費併爲我申請了社保!我也爲自己取得的成績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有付出就有收穫,記得上個月中旬我生病發高燒,請了兩天假。兩天後我來上班,在看護小朋友喝水入廁時,我班的楊樂樂小朋友,雙手捧着我的水杯對我說:“葛老師,我聽李老師說您病了,一定要多喝噢!您不是經常對我們說多喝水纔不會生病嗎?”聽完樂樂的這句話,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像吃了蜜一樣的清甜,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其他孩子也圍着我,抱着我,幫我擦眼淚,我緊緊的抱着孩子們,“謝謝!謝謝樂樂!謝謝我的寶貝們!”在我生病期間,班裏的馬玲老師和李梅老師連上了兩個通班,她們輪流充當我的角色,給孩子們打飯、洗碗、洗毛巾、給孩子們喂藥,還囑咐我要好好休息,早日康復,早日回到班裏,她們需要我、孩子們更加需要我!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我所在的班級-大三班!馬玲老師,我們親切的稱她爲:“馬班長”!她有着8年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帶班經驗。9月在我們三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又奪得了“優秀班級”的光榮稱號!在這成績的背後,也有着我們辛酸的淚水,馬班長的女兒還不滿一歲,爲了快速開展班級工作,她毅然將孩子送到了南山的姐姐家裏,前段時間女兒連續發高燒,爲了不影響園內及班級工作,她含着淚水打電話囑咐姐姐照顧好孩子,依然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扔下的是一個孩子,擔負起的卻是衆多孩子的責任。配班李梅老師,感冒引起急性喉炎,說不出話來,就在這樣的身體狀況下依然堅持帶班,在紅四幼,這樣默默奉獻的老師、這樣感人的事例數不勝數,正是因爲有了他們,我們紅四幼纔會取得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成績!

雖然是一位普通的生活老師,別人可能認爲是個不起眼的崗位,但我熱愛這份工作,更熱愛這些孩子們!愛是無私的,也是做好一位合格保育員的前提條件,我用心詮釋着愛,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們常常依偎在我身邊,給我講他們家裏的事,有時候也會從家裏帶一顆糖、一個蘋果給我吃,在路邊遠遠看到我,就會大聲的喊:“葛老師、葛老師。”這個時候,工作的辛苦已經變得不重要了,孩子們天真無瑕的童心更堅定了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世上沒有哪位母親擁有這麼多的孩子,可我擁有了;在工作中,我既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舉世矚目的功績,和在坐的每位保育老師一樣,我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中用心呵護着每一個孩子,用愛和大家一起耕耘着,奉獻着!我將繼續在紅四幼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裏;在這平凡的崗位上發揮我的光和熱,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我相信,在我們紅四幼全體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我更堅信,在集團領導的帶領下,集團姐妹們將攜手共進,再創輝煌!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所理解的師德》。

站在校園裏看夕陽的餘暉,才知道什麼是歲月流淌的聲音。

一年年,沒有喧騰,沒有掌聲,沒有盛放的禮花,一天天,都是忙碌和瑣碎。如果,這就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那麼,我生命中的高潮和那絢爛奪目的華章,又在哪裏?可是現在,我會記得一個人、一個面影、一個忙碌的身影;她教我用平凡中的瑣碎,爲自己綻開一朵朵小花……原來,只要你願意,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每一天都是你最美麗的年華!原來,教師這個職業的意義,是我們自己賦予的,沒人能告訴我們。

她與我的年齡相仿。英語教師。學校裏唯一的心理諮詢師。她叫朱園。

一件穿了幾年的風衣,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褲,一雙極其廉價的運動鞋,肩挎一個20元左右的帆布包,這就是她全部的裝扮;可是,就像許多人所說的那樣,“她真的很美,一直美到了最後”!學生們不會想到,高燒不退的朱園老師,是在吊完水之後,又回到學校給他們上課的;學生們不會想到,直到病痛折磨得無法忍受,她才向學校請假,纔在家人的陪同下赴南京檢查;學生們也不會想到,這竟然是她短暫教學生涯的最後一課;學生們更不會想到,新年的禮炮響起的時候,卻是互道珍重與告別的時刻……

“EC病毒感染的噬血細胞功能症”!病魔肆虐的災難面前,人是多麼微弱與渺小。無論愛她的人如何挽留,她都頭也不回地走了。可是我知道,她的另一段生命纔剛剛開始,——我們軀體的血液裏,又將多出一種新的元素!

因爲她,我們明白了沒有得到學生髮自內心的認可,就不算教師。送別朱園的時候,數百名學生和家長自發地來到殯儀館,他們手捧鮮花,舉着“朱園老師,我們愛您!”、“朱老師,一路走好!”的橫幅,面色悲慟,有的,甚至泣不成聲。這是什麼?這是愛的感懷、師的頌歌,是溫暖的人心。

我想,朱園老師之所以那麼貪戀她的工作,一定不爲別的,只因這些學生不是感恩在將來,而是回報在現在;他們和朱園老師一起生活,一起追求,一起打拼,一起哭笑,一起玩鬧,他們已把對老師的好感和謝意,表達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裏了。這種細節,一定比我們看到的多得多,只有朱園老師自己最明白、最懂得!人生的路上,正因有他們的陪伴,我們教師的生命才變得如此豐盈、如此充實。這怎麼不是種感恩呢?學生給予我們的,也許足夠多了,我們還能希求什麼呢!?

教育,不過是一次相遇、一種緣分……

因爲她,我們明白了沒有愛心和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的同理心,就不算教師。病重期間,朱園依然在爲學生着想。學生們要去看望她,她跟同事們說,不要讓學生來,醫院裏氣氛不好,路上也不安全;有三個學生違規在課堂上玩手機,被她臨時保管,本想期末歸還,可她做不到了。她叮囑爸爸,一定要請學校領導把手機還給學生,他們都是好孩子,以後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的。學生去看望她,她留給他們的最後一句話往往是:好好學習,保重身體。朱園老師,就是用這樣一種方式,表達着她對於學生、對於教育的理解。

平等的觀念不只是成就了學生的獨立、坦誠,也成全了我們自己。因爲,居高臨下的施捨,讓我們永遠不懂得學生最真實的需要;當然,也就絕不可能觸摸到,生命裏最真實的幸福和感動。當前,教改還在艱難中行進。但教改改變的,到底是我們自己的人生;教改提升的,到底是我們自身的生活質量!

因爲她,我們明白了沒有個性沒有色彩沒有自我成長,就不算教師。很多年輕女教師都該是鄰家的小妹妹、大姐姐。但她們往往不是,她們比其它行業的勞動者,更早地學會了嚴肅,更早地收起了活潑、靈動與微笑,並用這嚴肅,催促着或是引領着她的學生們在出人頭地中出生入死。但朱園,卻是比較不同的一個。

她會給你羞澀的、甜甜的笑,會對你輕言慢語,會捧起一本書,癡癡地看上一會兒。或許這時,柔發會遮住她的面頰、藏起她的鏡片……她很善良,很溫和,很安靜,愛讀書,她把她所有的閒暇時間都花在了專業研修上,而且能夠保持女孩子的風度和儒雅的氣質。這也讓我相信,每個老師都有她的特質,都有她能給、而其他老師給不了這個世界的東西。

這五六年的時光,朱園老師一定把她的足跡留在了這裏,留在了歲月的深處,留在了那些並不爲人注意的角落。我知道,一場浩繁而真切的生命的悸動,纔剛剛拉開序幕。她的學生,她的好友,或是她的親人,會用她前世的那些影像,默默地、默默地爲她壘築一個更加美麗的來生。她的許多語言、許多特別,正等着我們去發現、去珍藏,不會也不該就這樣消失!

讓我們一頁頁地翻看,她在作業批改中留下的痕跡、她在師生談話中留下的痕跡、她在同事談笑間留下的痕跡……到最後,我們一定會發現,真實的永恆的印痕,是刻在我們心坎上的——看不見,摸不着,唯有靈魂能夠觸摸得到。一切,都取決於我們自己,取決於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關注的到底是什麼,選擇的到底是什麼。

我只是很擔心,甚至很恐懼。我所怕的是,即使到生命終了,我們也不曾在彼此的靈魂中駐足、在彼此的生命中留痕。因爲我們正置身於一種生存的恐懼中,從而變得麻木,變得乏味,變得無動於衷或是言不由衷。當人生不再有更動人、更真切的嚮往,我們的精神生命,其實就已經消失——對於我們正在從事的工作,這無疑是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我的演講完了,我的思考卻不會結束:

沒有經歷過困惑和陣痛,就不算教師;

沒有獨立的判斷和堅守,就不算教師……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