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清明節習俗

學識都 人氣:2.78W

江西清明節傳統習俗豐富奇特,做美食敬茶水萬變不離“感恩”!以下,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南昌清明節習俗,歡迎閱讀。

南昌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祭祖的日子。不過,在江西的清明習俗中,除了掃墓和祭祖,還有許多鮮爲人知的奇俗,其中既有怪異的“二次葬”,也有用麪糰製作成“魚肉”供奉先祖的禮俗等,這些奇風異俗共同構成了妙趣橫生且內涵豐富的江西清明節。

▲祭祖是清明節亙古不變的主題。

關鍵詞一:茶葉茶水祭祖可追溯至魏晉

祭祖是清明節的主題,一般在清明當日或“前三後四”,人們會到祖墳和故去親人的墳塋前,清理墳頭長出的雜草,並平整土地。而在江西一些地方,流傳至今的茶葉祭祖習俗則顯得獨特而雅緻。

九江德安一帶流傳着祭祖拜神時敬獻一碗茶湯的風俗。人們認爲,敬神後的茶能夠消除病痛,保佑人健康。清明節敬奉祖宗的牌位,或祭掃祖宗墳墓時,除了擺放各種祭品之外,還要斟上一杯茶,且往往要選用最好的茶葉。 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餘悅認爲,以茶祭祀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據其介紹,清明祭掃期間,有些人會在故人墳前灑上一些茶葉,以表示先人的恩情如茶葉的清香存於後人心中。這種用清茶祭奉祖宗的習俗,除了江西,在廣東地區也很盛行。

關鍵詞二:食貢麪糰製成“魚肉”供奉先人

與茶葉祭祀有着異曲同工之效的,是在贛縣流傳的用麪糰製作成“魚肉”祭祀先人的習俗。製成的祭品名叫“食貢”,與一些地方大魚大肉祭祀的鋪張相比,食貢以其“素”而顯得與衆不同。

用麪糰製作成的食貢十分多樣,有鯉魚、雞、鴨等不同造型,外觀惟妙惟肖,堪稱藝術品。據食貢製作技藝傳承人鍾兆福介紹,所有作爲“食貢”的物品都有一個贊號。如“雞”的贊號爲“德禽”,源於《幼學故事瓊林》中“雞有五德,故稱之曰德禽”的說法;“鯉魚”的贊號爲“金鱗”,源於“鯉魚跳龍門”的說法;“桃子”的`贊號爲“仙果”,象徵延年益壽;辣椒的贊號爲“辛味”等。 據《贛縣鍾氏志》記載,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贛縣當地舉行祭祖就使用了食貢。學者認爲,食貢的產生是中原文化以麪食祭祖之俗與當地融合的結果,加上舊時食糧緊缺等因素,用麪食祭拜折射了先人勤儉節約的智慧與美德。

關鍵詞三:感恩節爲耕牛慶生傳遞傳統美德

江西清明習俗中反映的傳統美德還有感恩。受西方文化影響,感恩節頗受當代人、尤其是年輕羣體的歡迎。其實,有很多學者早就論證過,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很多節慶都蘊含了感恩的元素,這些節慶日遠遠早於西方的感恩節,比如清明節。

南昌大學江右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柱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清明節內涵豐富,其中便有感恩之情,講究慎終追遠,既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也是對後人遵循傳統美德的引導。

在江西,除了追念先祖親人外,爲耕牛過生日便是“感恩”元素最鮮明的體現。據吉水縣廬陵文化研究學者曾建彬介紹,在古代吉安地區,重視農耕的社會環境中,爲耕牛慶生是清明的重要習俗之一。

牛的生日有兩種,一說在農曆四月初八,一說在清明節。事實上,由於江西所處地區氣候的原因,清明正是浸種催芽的時節,原爲農事最爲忙碌的時候。但根據習俗,就算再忙,這天也要爲耕牛放假,並讓其吃上精細的飼料,飽享一頓美味佳餚。 在曾建彬看來,這種習俗一方面源自以農業爲根基的年代對耕牛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傳遞出江西舊俗中的“感恩”內涵。

關鍵詞四:美食“清明果”源於寒食節傳統

和耕牛一樣,江西人自己在清明節也不忘一飽口福。這天雖然懷着對逝者的思念,但同樣是個美食節。

《新建縣誌》中就記載着“俗沿春餅,城面以麥,鄉面以米,薄者佳。”《玉山縣誌》寫着“米粉雜艾萌作果,謂之清明節果。”南昌人在清明時節會吃芥菜糰子;萍鄉當地則製作“艾米果”,還有“三月三,地菜當靈丹”的諺語

清明前後,江西各地大多都有用艾草或者野菜製作食品的習俗,被稱作“嘗青”。據民俗學者介紹,江西各地製作各種米果糰子,都是源於寒食節不生火做飯的傳統。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節,其習俗已基本融入清明節之中。 在撫州南豐,舊時還會舉辦家族相聚吃喝的宴會,稱爲“清明會”。由此可見,清明節對當地人而言不異於一個美食節。

關鍵詞五:蒸嘗爲清明祭祀專門留下的祭田

清明這天不論是祭拜先祖所用的香燭火紙,還是宴請族人所需的飯食,都需要不少開銷,根據舊時習俗,父親留給兒子的田產中,要分出一塊作爲祭田,每年獲得的田租,正好爲家族清明祭祖所用。

據餘悅介紹,自清代開始一直到民國時期,在江西省祭祀祖宗風氣盛行的情況下,各姓、各房都留有祭田。

在尋烏,這種祭田名叫“蒸嘗”。蒸嘗原本指秋冬二祭,後泛指祭祀,也指族人聚餐。據資料記載,民國時期,尋烏縣蒸嘗田有四萬三千畝,收租谷約八萬六千石(1石約60公斤)。 蒸嘗大部分的來源都是田產分給兒子時,留下一部分作爲死後祭祀掃墓的費用。也有的是後人爲了祭祀宗族先人而湊錢購買的田產,收取的租谷爲來年祭祀費用。有了“蒸嘗”作保障,自然不用擔心祭祀宴客時還得挨個湊份子了。

關鍵詞六:二次葬修水奇俗“入土不爲安”

雖然有感恩、美食等多重內涵,祭祀終究是清明節的主題。在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中,入土爲安是一個十分重要乃至根深蒂固的概念,然而在九江市修水縣部分地區,卻流傳着人死之後要葬兩次的奇俗。

修水縣東部的黃坳、黃港等地,人們遵從一個奇特的習俗。在親人已經入土的兩三年後,家屬往往選在清明節這天,挖開墳塋,將骨骸裝入一個陶罐當中,換 據瞭解,“二次葬”又稱“遷葬”“拾骨移葬”,曾在江西地區廣泛存在,其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首次時沒有條件,只好簡單完成,或是首次下葬後,家人運勢不佳,舊時人們受風水觀念影響,因此再次擇地下葬。

有學者指出,修水當地環境相對封閉,因此具有保存了這一古老習俗的客觀條件,另外也可能受當地“懷遠人”(客家人)習俗影響,二次葬是“懷遠人”最普遍採用的葬俗。客家人常常遷徙,裝入陶罐的骨骸能夠隨身攜帶,實際反映了對祖先的崇敬。

不論是看似有些駭人的“二次葬”,還是茶葉、食貢祭祖,或者製作清明米果,其實都寄託了對先人的懷念之情。一處再次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