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新政策

學識都 人氣:4.55K

據悉,目前有參與延遲退休政策討論的人士透露:“我們沒有討論過65歲之後的事情。”即退休年齡或鎖定65歲!

延遲退休新政策

  

目前德國和英國紛紛計劃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9歲,而中國的延遲退休方案尚未對外公佈,對於延遲退休最終鎖定的年齡,《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方案或鎖定在65歲。

參與延遲退休政策討論的人士透露:“我們沒有討論過65歲之後的事情。”

方案圍繞65歲之前退休討論

隨着延遲退休方案的漸進,一些商業保險公司已經應勢而動。《中國經營報》記者看到,針對客戶,一些保險公司已經將商業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齡推薦到65歲之後。此外,國內一家商業銀行已經將商業養老金理財產品的建議領取年齡推薦爲65歲。

一位參與人社部相關問題討論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討論的延遲退休的規劃,延遲退休的目標是65歲。”

有統計數據顯示,以男性爲例,在全球228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02個國家的退休年齡爲60歲,佔全球的61.08%,而65歲退休的國家,有44個,佔26.35%。

但是,英國和德國都有計劃將延遲退休的年齡推遲到69歲。

在2013年,英國財政大臣就在《秋季預算報告》中說,英國人領取退休金年齡將在2030年代中推遲至68歲,這要比原來的推遲退休年齡計劃提前了10年。英國還將在2040年代末將退休年齡進一步推遲至69歲。西班牙政府2011年與工會組織達成協議,決定把大多數人的法定退休年齡由65歲推遲至67歲,以削減財政赤字。

而中國的延遲退休方案尚未涉及65歲之後退休的情況。

前述參與相關問題討論的人士表示,“假如要68歲或者69歲退休,需要真正達到65歲退休後,再過十幾年再進行討論。”

此外,他還表示,“政策不鼓勵提前退休,只能到規定的時間,才能領取養老金”。

不久前,人社部部長尹蔚民稱:“中國是未富先老,養老保險保持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他表示,中國改革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將採取四個方面的措施,一是提高統籌層次,從省級統籌到全國統籌,在更大範圍內實現互助共濟;二是養老保險基金要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三是適時出臺漸進性的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四是完善個人賬戶制度,鼓勵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前述參與該問題討論的人士向記者透露,“退休延遲了,意味着繳納養老金會更多,那以後得到的也更多,多繳多得。”

按照計劃,2016年,延遲退休方案制定完成,2022年開始實施,有消息稱,延遲退休方案正在向有關部門報批,審覈後對外公佈。

針對對外公佈的時間,“現在還不好說。”前述人士表示。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截至2013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15%,總數超過2億,65歲以上的佔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10%。到2020年,60歲以上人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近19%,65歲以上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近13%。

分人羣延遲退休

針對延遲退休一事,社會給予了巨大關注。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社部高層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在制定延遲退休方案中,面臨最大的難題就是,不同人羣對延遲退休的接納程度不一樣。

當記者問及,延遲退休中,最糾結的問題在哪裏時,該人士表示:“制定政策都非常謹慎的。”

對於普通職工而言,雖然退休後,收入穩定,但是對於很多央企負責人而言,退休則意味着收入降低。

一位在2015年剛剛退休的央企高管向記者表示,過去高管退休後,仍任職務的,依然有績效獎金,但是,今年這一獎金已經被取消。

“之前的情況是,前任領導一般即使不在領導崗位,基本薪酬和績效獎金都會發放,但是現在績效獎金已經不給我們了。”一位從央企高管崗位上退下來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瞭解,目前央企負責人是由國務院國資委任命。

我國現行的退休政策是1978年制定的標準,男性職工年滿60週歲可以退休,女性職工退休年齡爲50週歲,女性幹部退休年齡則爲55週歲。

此後,男女退休年齡差距開始縮小。《關於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自2015年3月1日起,我國正副處級女幹部退休年齡延至60週歲,但若本人申請,可以在年滿55週歲時自願退休。

記者瞭解到,這項退休政策制定時,全國人口平均壽命50歲,而目前,全國人口平均壽命已經超過70歲。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報告2013》中曾指出:“應把女性的退休年齡推遲:可以先將女工人的退休年齡與女幹部、事業單位的女職工統一起來。然後再將女性的退休年齡整體提高,縮小與男性退休年齡之間的差距。”

然而,真正執行到位的部門並不算多。 “但是,還是沒有執行到位,我們還是有女幹部將在55歲退休。”一位央企人士向記者表示。

延退有望新增千萬勞動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人口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爲1.37億人,佔總人口比重爲10.06%;60歲及以上人口爲2.12億人,佔總人口比重爲15.54%。同時,與老齡人口數量急劇增加的狀況相悖的是,我國的退休年齡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

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職工的退休年齡爲60週歲,女職工爲50週歲,女幹部的退休年齡爲55週歲。但根據人社部的數據,我國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而大多數國家退休都在65歲左右。同時,從企業退休職工的增長速度來看,我國平均每個工作日要爲24800人辦理退休手續,幾乎秒針每跳動一下就有一人退休。

“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壓力加劇的同時,女性過早退休已成爲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董登新表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50歲至59歲之間的女性人口爲8644萬人,因爲我國女工人退休年齡爲50歲,女幹部退休年齡爲55歲,假設從中剔除644萬女幹部,將有8000萬女性在50歲就面臨退休。這部分女性可以選擇在原崗位繼續就業,也可向養老服務業轉移。

我國大部分老年羣體退休後在做什麼?可能不是給子女做保姆,就是偶爾跳跳廣場舞。

“中國的女性是偉大的,她們不僅在工作時期要相夫教子,而且退休之後還要充當子女和孫子(女)的保姆,承擔一切家務。”董登新表示,如果延遲退休至60歲,同時開拓更多的工作崗位,這部分待退休羣體將有望成爲新增的勞動力。

2017年,我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即將正式推出,其中,延遲退休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擴大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降低每個勞動年齡人口供養的退休人數,增加經濟發展的勞動力供給。

在董登新看來,如果將50至59歲的女工人的退休年齡調整爲和男工人一樣的60歲,則可釋放8000萬女勞動力,她們是最富有人生經驗、最能理解老年人、最有愛心和同情心的一個龐大羣體,建議她們轉入社區就業,就可以極大地充實社區服務、家政服務、養老服務,這將是一筆巨大的社會財富。同時,也將帶來中國社區治理及養老服務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既能解放一大批家庭主婦,填補養老服務人員的巨大缺口,也是做大做強我國第三產業,尤其是社會服務業的最重要支撐。

將開發老年人力資源

其實,對於延遲退休之後的勞動力以及就業方面的問題,早在2013年,人社部就已對外徵求延遲退休方案,當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的方案中就已針對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有所涉及,方案希望在推行延遲退休年齡的同時解決相應人員向專項服務業轉型的工作。

“將延退人員向專項服務業轉型是一個思路,畢竟我國目前和未來最缺的就是老年護理方面的人才。”12月14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祕書長、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前院長董克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臨近退休的'就業人員,各國就業政策都有相關的保護政策。比如, 很多發展中國家,即便在裁員過程中採取的也是“後來者先走”,從而保障老年人的就業權利,因此,我國一旦實施延遲退休政策,關鍵還是要加大開發老年人力資源的力度。

據記者瞭解,我國的老齡人口在增加,在職人員在減少,這一增一減之間,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職工撫養比的下降。人社部最新發布的2015年社保報告顯示:我國養老保險撫養比繼續下降,不到3個人需要“養”一位老人,爲7年來最低水平。

“這種情況下,推動延遲退休、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刻不容緩。”董登新稱。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不久前也再次提及這個話題:爲應對老齡化速度快、“未富先老”,中國將採取開發老年人力資源,拓寬女性就業渠道,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勞動力市場配置效率,擴大勞動參與率。通過銀髮經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把老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不過,延遲退休對勞動力的供給不僅是量的問題,更是結構的問題。農村有大量富餘人員需要轉向服務業,尤其是涉及老人和孩子的服務業,這部分缺上千萬人的崗位,也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延遲退休年齡這套方案在制訂過程中,國務院層面會爲其配備多種配套措施,比如,養老金的制度結構,它不僅是財務問題更是年輕人對養老金制度的支持問題,尤其個人賬戶一定要體現出多工作、多積累的特性。”楊燕綏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曾明確表示,農村富餘人員和加工業大齡人員向服務業轉移需要政策支持,比如職業培訓、諮詢、安全保護等方面的政策。

據記者瞭解,“全面建成以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託、機構爲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已被民政部和國家發改委納入《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屆時,將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進行相關工作的推動,並將建立養老助殘、生態環保、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入、農村留守人員關愛、禁毒戒毒、應急救援、助醫助學等重點領域志願服務的長效機制。

延遲退休政策預計2021年正式實施

“人口老齡化應當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標誌,是隨着經濟、醫療水平的提高帶來的。目前老年服務需求非常龐大。養老保障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指出,養老需求市場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金維剛指出,目前在我們養老服務體系從供給側的角度來講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各種各樣的需求正在不斷地增長。目前許多地方的社區養老、醫療服務機構建設供不應求,今後對養老院、護理院、老年公寓、日間託老所、老年公寓等各類服務機構和設施需求巨大。

目前,我國已經及時建立了基本醫療養老保障體系。城鎮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城鄉居民達到法定年齡都將享有醫療養老保障。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維剛稱,目前,全國參保人數 8.58億,參保率82%。按照我們國家“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末我們養老保險的覆蓋率將達到90%。基金收入現在已經超過了3萬億元,基金的支出總量也達到了2.8萬億元。到了去年年底累計結餘已經接近4萬億元,數量非常的龐大。城鎮職工參保人數爲3.54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爲5.05億元。然而截至2015年末,全國有7.55萬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與全國1500萬個企業相比,微不足道。

城鄉保險方面,現在的覆蓋人數超過了5億人,這個是2009年開始國家建立的制度,過去是在地方上建立的地方性的制度,覆蓋有限,水平比較低。現在基金的總的收入規律達到了兩千多個億,人均養老金的水平也達到了一百多元。這裏面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財政支付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的還很有限。

在補充養老保險方面,企業年金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發展得不快。“去年爲止全國只有七萬多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跟企業總的數量來講這只是一個零頭,參加年金的人數也就兩千多萬人,整個的年金覆蓋率跟基本養老保險相比只佔7%,佔的規模也比較小。基金累計結餘去年接近一萬億元,在國家基本養老保險費率比較高,某種程度上抑制了企業年金的發展,加上這些年經濟下滑,企業年金受到了制約。”金維剛說道。

與此同時,金維剛指出,我們現有的保障體系承受的壓力在不斷增加。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失衡;中斷繳費或蓄意少繳費現象相當嚴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過高;個人賬戶形成鉅額空賬等現象比較嚴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籌資與待遇之間失衡;城鎮職工退休年齡較低,撫養比不斷提高;尚未建立正常的養老金協調和職能機制;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嚴重滯後等問題突出。

金維剛提到,在完善養老保障制度體系方面,要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全面推開機關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建設,促進企業年金與職業年金協調發展,實行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並逐步實施。他提到,延遲退休政策將於明年向社會正式公佈,預計2021年正式實施。

其中,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主要是滿足全國的失能、半失能人員對護理服務的社會需求。目前,全國失能、半失能人口3750萬人,其中老年人口超過3500萬人。所以非常需要通過社會的制度安排解決這些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護理的需求。“在建立長期護理保險方面,現在基本思路是,以建立具有社會保險性質的長期護理保險爲基礎,並以建立商業性的長期護理保險爲輔助。”金維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