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廳:兩年內養老保險全省自由轉

學識都 人氣:2.37W

職工工資必須得到提高,過去對於職工的合法權益就是太不重視了。”這個聲音,從全國政協委員、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林用三口中,擲地有聲地發出來。

勞動保障廳:兩年內養老保險全省自由轉

近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副部長孫寶樹,民政部部長李學舉、副部長李立國接受集體採訪,就大家關注的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自由流轉、社保一卡通流通、農民工養老辦法制定等問題做了明確的回答,其中明確表示兩年內,社保將實行省級統籌。林用三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則就就工資增長、社保卡流通等問題進行分析。這位兩鬢班白的老人發出這樣的吶喊聲“職工工資必須得到提高。”

就業穩定增長形勢依然嚴峻 六項措施加強就業工作

在回答有關當前就業形勢的問題時,田成平回答說,本屆政府這五年來非常重視就業工作。全國城鎮五年新增就業5100萬人,城市還接納了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到城鎮轉移就業。儘管如此,當前我國就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就城鎮而言,每年需要安排就業的有2400萬人,但每年只能提供1200多萬個崗位。每年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大約800萬人。正如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的,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是一項極爲艱鉅的任務,我們要用百倍的努力,做好就業這項關係民生之本的大事。

田成平指出,將從六方面來努力加強就業工作: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實現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繼續完善和落實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機制;完善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推進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強失業調控,建立失業預警制度。

社保框架已基本建立 跨省社保轉移辦法有望出臺

在回答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進展情況如何的問題時,田成平指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從總體框架上講已基本建立。城市建立了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在內的社保制度。在農村,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正積極探索,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改革正全面推進。爲實現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將對城鄉各類居民的社會保障都作出制度上的安排;繼續擴大制度覆蓋範圍,同時加強基金監管,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加強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加快社會保障立法。

??? 關於農民工社保問題,田成平說,將盡快制定出臺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關於農民工就業的戶籍問題如何改革,有關方面正在進行調查研究,將提出逐步解決問題的方案。關於社保關係跨省轉移問題,要在實現社會保險省級統籌基礎上,調研出臺社保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加上進一步加強全國社會保險信息網建設,就有條件在全國逐步實行社會保險卡“一卡通”。

認真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 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就業在談到如何看待對勞動合同法的不同看法時,孫寶樹指出,勞動合同法頒佈以來,廣大職工非常擁護,大多數企業認真貫徹實施。一些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是沒有全面理解,或理解片面、不正確造成的。他說,勞動合同法在起草審議期間,廣泛聽取了社會上方方面面的意見,也研究借鑑了國外經驗。審議過程中又反覆論證修改,獲高票通過。目前勞動合同法實施不足三個月,不是修改的問題,而是要認真貫徹實施的問題。

養老保險全國轉移 先得解決差額問題

職工工資必須得到提高

“職工工資必須得到提高,過去這個問題就是沒得到重視。”林用三在談到職工工資增長問題時略顯激動。他說,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必須建立起來,運用工資協商機制,屬於國際慣例。職工代表應該在工會組織下加強與資方就工資問題直接談判。當然,資方長期處於強勢地位,要切實改變勞方地位,不可能一步到位。《勞動合同法》相關配套法規現在正在制訂,相信會逐漸改變勞動者的勞動地位。“要真正實現企業與職工利益的一致性。”林用三說,《勞動合同法》實施後,相應的.勞動用工機制完善,企業經營成本肯定會提高。但這部分成本的提高對大多數企業實際影響不大,目前《勞動合同法》針對勞動者權益保護的條款是必須的,因爲過去職工合法權益沒有得到重視。職工工資必須得到提高,也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一方面。

社會保險 最好實行國家統籌

在林用三眼中,目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要讓農民工充分享受到社會保障,應該讓他們逐步進入城市保障體系。但是,這有一個保險關係轉移銜接的問題。因爲,農民工流動性很大,有的在農村還有土地,他有可能最後又會回到農村。當他們回到農村時,可以帶走個人帳戶中個人繳納的部分,但是企業繳納的又轉移到哪裏去呢?這個問題,必須仔細研究。“社保,最好就是實行國家統籌。”林用三認爲,只有國家制定統一的標準,才能讓養老保險關係自由轉移。但是,目前這個階段,一步顯然做不到。各地的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金額和標準都不一樣,因此,只能先把社保省級統籌做好,先利用兩年時間,在全國各省實行養老保險關係在本省內的自由轉移和接續。在這個基礎上,各省之間的省級機關相互進行協調,逐步實現全國範圍內的轉移和接續。

自由轉移難關鍵在於各省差額大

“北京的個人社保金可能有1000多,但湖南也許只有700多,各地的金額和標準不同導致跨省轉移困難。”林用三舉例說明。他說,各地社保差異很大,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方自然很高,但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方與之相比肯定有差距。比如,把社保關係從北京轉到湖南,或者從湖南轉到北京,中間的差額由誰來填補呢?用人單位肯定不願意出這個錢。社保一卡通,辦卡、刷卡都很容易,但是裏面的錢到底從哪裏來,這個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當然,這也是由於各地經濟發展不均衡造成的各地養老金水平不一致引起的。林用三認爲,如果等到國家財政實力增強,可以運用轉移支付的手段來補中間的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