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三字經的作文彙總九篇

學識都 人氣:3.1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三字經的作文彙總九篇

三字經的作文 篇1

自然界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棵樹容易枯死;而一個森林裏每棵樹都爭取雨露,享受陽光,健康成長。若我們仔細思慮,不難發現人也是如此,一個人沒有競爭對象,可能會碌碌無爲一輩子,相反,若有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時,反而會“茁長成長”。競爭,永遠是每個時代必不可少的東西。

梁啓超曾說:物競天擇勢必至,不優則劣兮不興則亡。人類能站在生物鏈的頂端,正是因爲時間累積的競爭所致。漁民爲了保證沙丁魚的存活率,會在沙丁魚羣中發上一條天地鮎魚;可樂之爭中,百事可樂永遠比可口可樂容量上多一些,永遠比可口可樂低5美分;近年來,中國的乒乓球隊更是開啓養狼計劃,通過增加外國運動員的兵乓求實力,倒逼國內球員提升憂患意識。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時代在變,但競爭不變,立足當下,我們更應念好競爭的三字經,讓自己在社會中脫穎而出,讓中國在世界中脫穎而出。

念好競爭三字經--知爲先。古代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話雖粗,但道理不粗,做什麼事,都要有方向性,方向與行爲不一致,只是在做無用功而已,甚至是南轅北撤。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乃至一個國家,競爭應具有方向性,目的性。一方面,我們應知不足而常樂,學習古人三省吾身,通過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我們要知道別人好的地方,學會借鑑,學會吸收,根據實際情況做到和而不同。

念好競爭的三字經—法爲基。事物好壞總是相伴相生,良性競爭能促進社會發展,但惡性競爭帶來的衝擊力,也是不容忽視。最近興起的共享單車,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所做的事情也是惡劣至極,爲了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惡意損壞對手的單車;奧運會本是公平競爭的平臺,也有運動員爲了獲得成功,走上了“服藥”這條不歸路,曝光之後,丟的何止是自己的臉面?因此,杜絕惡性競爭,我們必須以法束之,相關方面完善新法,做到有法可依;對於惡性競爭事件,重拳出擊,嚴究法律責任。

念好競爭的三字經—新爲根。如何在競爭中更好的脫穎而出,除了穩紮穩打,我認爲創新也必不可少。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改戶籍,定秦律,正是他對國家制度的創新,纔有了後來的大秦帝國;而今,我國在十九大中也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對於競爭,我們應有更開闊的視野,更新穎的思路,別人缺的,我們做到獨家一份,別人有的,我們則用新之一字來戰勝他們。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成功之路何其艱難。作爲新生代的我們,國家的責任已經傳到我們肩上,先人用他們的競爭換來了現在的強大中國,而作爲後繼者的我們,必不負先人之所託,我們將用競爭來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以競爭來追求國家的繁榮昌盛,用競爭來告訴世界,什麼是少年強,則國強。

三字經的作文 篇2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照常揹着書包,和好友佳欣一起上學。剛走進教室,上課鈴就響了。我快步走到座位上,等老師來上課。老師一進教室,就點我們幾個好友的名字:“佳欣、雪銀、麗佳、肖雨等同學,馬上到校長辦公室去一趟。”聽了老師的話,我和同學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校長辦公室走去。

來到校長辦公室,音樂老師羅葉每人發給我們一張卡片,我仔細一看,全是《三字經》的內容。我明白了:老師是要我們讀吧。讀《三字經》啊,我可喜歡了,全都是三字組成的,節奏感很強,一定很順口的。老師看着我們激動的樣子,微笑着說:“孩子們,你們先讀一遍吧。”沒等老師說完,我們便放聲讀起來。剛一讀完,我們就興致勃勃地看着老師,等待老師地“評判”。老師和顏悅色地說:“你們讀得很流利。但字音錯了不少啊!”當時,我們幾個同學都感到很鄂然。平時,我們聽家裏的爺爺、奶奶念,或是聽同學念,就跟着隨口唸出來來沒有認真練習過,自以爲讀得還可以,沒想到。然後,老師把易錯的字音一個一個地給我們糾正,要我們反覆練習幾遍,再從頭讀。

當我們讀這一遍的時候,都覺得有些膽怯,沒有第一遍的激情了,總害怕讀錯字音。但是,我們還是試着讀,我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了,沒有做不好的事。“人之初,性本善——-”這遍讀了下來,我們頭上還冒出了汗。哎,有這麼難嗎?我們幾個出了名的“讀書大王”,這可是頭一次“遇難”啊!我們又懷着急切的心情看着老師,只見老師微笑着對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的進步真大啊!這遍字音讀得很準了。”接着,老師又嚴肅地說:“每篇文章或詩句都有它們自己的意思和風格,《三字經》也是這樣的,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還得用心理解它的內容,體會它的感情啊。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讀,才能讀得很好。”

聽了老師的話,我們又低頭看着稿紙小聲念起來,一邊念一邊思考其中的道理。哦,原來《三字經》是教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帶着肯定、勸說的語氣讀纔對,不能只圖順口隨便讀。於是,我們跟隨着老師地指點,一遍遍地練習,到了第八遍的時候,我們不僅讀得很流利,而且還有古人讀書的味道了。這時,老師滿意地說:“孩子們,你們真棒!今天,我們一起享受到古人的風采了。我爲你們的進步感到驕傲!”聽了老師的話,我們情不自禁地擁抱着跳了起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總是樂滋滋的。是啊,讀書就是這樣,你越喜歡讀它、欣賞它,它就越是想給你做“朋友”。

三字經的作文 篇3

我讀過很多書,有天文書,有歷史書,有童話書,有漫畫書等等。這些書使我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得到了很多啓示,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三字經》這本書。它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經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師。每一次讀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讓我受益匪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三字經》的第一句,雖然很簡短,卻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下來都是很好的,沒好好學習才變得和別人不一樣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更是教育我們: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一無所知,能有什麼用呢?“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說的是古人在艱苦的環境裏仍堅持讀書,爲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還有“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還有孟母三遷、五子登科、孔融讓梨這些經典故事,甚至還有天文、地理、氣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識……《三字經》真是知識的寶庫、思想的寶庫!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它講的是東漢時期,一個叫黃香的人,九歲的時候非常懂得孝順,每當夏天,總是先把枕蓆扇涼了、蚊子趕跑了再請父母歇息。冬天,則自己先躺下,用體溫幫父母把被窩暖熱!這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訴我,這個故事講得不僅僅是孝順,更是愛!是親人之間至真至純的愛!而這個愛,是關心,是體貼,是相互的照顧和無私的奉獻!

每次讀到這裏,我的眼眶都是溼潤的,因爲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也想到了我對爸爸媽媽的一點一滴。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絞盡腦汁換着花樣給我做好吃的;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無論下雨下雪都等在學校門口接我回家;爲了我,爸爸媽媽總是上了一天班還不知疲倦地陪我學習陪我玩耍……我小時候很黏人,一離開媽媽的懷抱哭鬧,媽媽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極了,坐在那裏睡覺!一次我高燒近40度,爸爸一會兒一會兒地給我擦酒精,幫我降溫,竟一夜沒有閤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爲值日,走出教室的時候天都黑了,但是媽媽一直在校門口等。看着雪人一樣的媽媽,捂着媽媽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淚啪啪直掉!爸爸媽媽是這樣很愛很愛我,而我,卻不知道關心爸爸媽媽。好吃的東西我總是搶着吃,很少主動幫爸爸媽媽幹家務活,學習累了還好發脾氣,媽媽總是給我洗腳而我從沒給媽媽洗過一次……想到這些,想到黃香,我覺得好慚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學習、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自然,什麼是善惡,什麼是學習,什麼是愛!我愛這本書,喜歡書裏的智慧和精神。我更會在享受愛的時候,像黃香那樣,真摯地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每一個人!讓《三字經》伴我成長,讓愛與我同行!

三字經的作文 篇4

“螢火蟲,掛燈籠,飛到西,飛到東……”每當螢火蟲飛起的時候,我就想起我在螢火蟲的光下讀書的故事。

那年暑假,我回老家小住。夜晚,我驚喜地發現,在草叢裏有許多螢火蟲打着一盞盞綠色的“小燈籠”,一閃一閃地,好像在玩捉迷藏的遊戲。我突然想起《三字經》中“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的句子來,我何不捉一些螢火蟲,放在瓶子裏,學學古人在螢火蟲的光下讀書呢?

於是,我找二姐幫忙,當螢火蟲飛近了,二姐就拿扇子使勁一撲,它便掉到地上了,我連忙跑過去,把它放到瓶子裏。不一會兒,我們就捉到很多。我回到家裏,把瓶子掛在牆上,拿出爸爸剛給我買的《格列佛遊記》,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在那微弱的光下,我讀得是那樣認真的,那樣投入……

《三字經》伴我成長,讓我在書香中,懂得了如何做人,怎樣學習,給我無窮的、上進的力量。我真心感謝它。

三字經的作文 篇5

五歲時,我就開始讀《三字經》了,但是鬧了不少的笑話。

有一天,我和媽媽正在家裏讀“雞犬豕”那一篇的時候,我忽然叫道:“媽媽,媽媽,雞怎麼全都死了!”媽媽說:“咦,我們家沒有雞啊,怎麼全都死了呢?”我說:“你看這裏嘛,‘雞犬豕(shǐ)’不就是雞全都死了嗎!”媽媽哈哈大笑起來,說:“哈哈哈,傻孩子,這句話的意思是‘雞、狗、豬’。”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但卻有點兒不好意思。

又有一次,我正在背“日春夏,日秋冬……”媽媽在旁邊奇怪地問:“你背的什麼啊?”我又背了一遍“日(rì)春夏,日(rì)秋冬,此四時,運不窮”。媽媽說:“錯了,錯了!應該是‘曰春夏,曰秋冬’。那個字讀yuē。”我說:“媽媽,媽媽,怎麼這麼像‘日’呢?”媽媽說:“你仔細觀察一下吧,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我仔細地看了一會,說:“我知道了,‘曰’要扁一些,胖一些,‘日’要高一些,瘦一些。”媽媽微笑着說:“對呀!”

現在,我已經認識很多字了,我自己都能讀《小鹿斑比》這樣厚厚的書了。我想,以後我再也不會鬧這樣的.笑話了吧。

《三字經》不但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讓我學到了許多字,更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歡笑。我愛讀經典!

三字經的作文 篇6

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學習《三字經》,其中《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位名叫黃香的小孩,家裏的生活很艱苦。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對父親更加關心、照顧,儘量讓父親少操心。冬天的夜裏,天氣特別寒冷,黃香躺在被窩裏,半天仍是冷冰冰的,很難入睡。爲了讓自己的父親少挨冷受凍,小黃香就走進父親的房裏,給他鋪好被,然後鑽進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

學了這個故事後,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一直以來,家裏所有的勞動,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輔導功課……這一切都看作是父母必然要做的。而我自己呢?只要享受就好。爲什麼相同的年齡,黃香有這麼孝順?我還常常爲父母的關心不夠而滿腹牢騷,耿耿於懷。想到這裏,我的臉一下子變紅了……

晚上,我回到家,吃完晚飯後,我主動跑到水池邊,趕在媽媽的前面洗起碗來,不一會兒看見媽媽走過來,我立即大聲說:“媽媽從今天起,家裏的碗由我來洗了”。媽媽驚訝地看着我,我把《香九齡,能溫席》的小故事講了一遍給媽媽聽,完了後,我捏着小拳頭自豪地說,“維九齡,能洗碗”!只見媽媽的眼睛亮閃閃的,高興地豎起了大拇指。

其實,只要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句輕輕的問候,我們的父母就心滿意足了。愛人,首先要學會愛父母。

三字經的作文 篇7

這段時間,我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後喜歡看《三字經》,還大聲地背出來。媽媽覺得很奇怪,問我怎麼突然喜歡看這本書呢?她說自己也只會背前面的部分,還想跟我一起往下背呢。

其實媽媽不知道,是因爲在學校裏,我經常聽到好多同學都會背《三字經》,而我卻只會開頭那幾句,心裏不服輸。所以這個寒假我想好好學習一下,爭取趕上同學們。

我原本以爲單純地背《三字經》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沒想到纔看了前幾頁,我愛不釋手了。因爲這裏面講的全是古代的小故事,並且都是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琅琅上口。有的句子能從字面上理解含義,有的句子意思很深奧了,好在每一頁都有拼音和註釋,可以讓我輕鬆快樂地學習。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是說黃香九歲時知道在冬天先幫父母把被子暖熱了再讓他們睡覺。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向黃香學習,體諒父母的辛苦,有時間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聽父母的話,孝敬父母。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後他媽媽剪斷織好的布來教育他的故事。我明白了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我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不會退縮,要勇敢面對不放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告訴我們,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不能成爲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認真學習,無法明白爲人處世的道理。即使這個人再聰明,如果不用在正當的地方,不刻苦不努力,長大後也會一事無成的。

媽媽說《三字經》這本書蘊含着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從中學習了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識,讀後的確感到受益匪淺。我終於明白了古人爲什麼說讀了《三字經》,可以知道天下事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打算繼續讀下去,不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好好學習,理解記憶。我要把《三字經》上的知識時刻牢記在心,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的道理,做一個好孩子!

三字經的作文 篇8

在古代,人們編寫了三字經,而在現代我家也出現了三字經。奇了?怎麼會有兩部三字經呢、其實,我家的“三字經”講的不是哲學,而是口頭禪。這時大家會問口頭禪怎麼可以當三字經呢?爲了解開這個謎題,還是讓我來爲大家講解一下吧。

在我家排名第一的口頭禪,當然是我的口頭禪——撓癢癢。只要晚上睡覺,就是爸爸媽媽最頭疼的時候,只要我說出我的口頭禪時,爸爸媽媽就會到處亂跑,他們就會進入紅色警戒狀態。跟在後面的我追着他們給我撓癢癢,直到爸爸媽媽妥協爲止。當然有時他們也會躲起來。真不愧爲我家排名第一的口頭禪。

我家排名第二的口頭禪就是老爸的寫作業。只要話音剛落,我就會好不情願的拿起筆又開始在艱難的學習之路上,早上還沒睡醒,突然聽到李昊,寫作業,下午我正在看電視,又是寫作業,就連我上廁所老爸都叫,由於這樣沒完沒了的寫,我的學習一直保持優良。真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啊。

排名第三的就是老媽的背英語,上學時,晚上剛寫完作業心想,這下可以好好休息了,可是還未想完,老媽就把我緝捕審問:“今天英語學到第幾課了,單詞、句子背會了沒?”這麼一問,我打算休息的慾望立刻變成了黃粱美夢。正因爲老媽喋喋不休的口頭禪,我的英語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怎麼樣,我家的“三字經”是不是特別好玩呢?

三字經的作文 篇9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大家也許知道,烏鴉是被人厭惡的生物,代表着倒黴,而其實烏鴉另外還有外號,叫“孝鳥”。據說烏鴉是很孝敬父母的,大烏鴉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就天天飛來飛去,四處尋找食物,食物找到了,自己一般都捨不得吃,而將食物餵給父母。因爲烏鴉特別講究孝敬父母,所以古人就把它叫做“孝鳥”,而且對它這種行爲”稱作“烏鴉反哺。

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思情最深的絕對是父母,因爲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辛勤地將我們哺育成人,我們的成長中凝結着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護和辛苦撫養下慢慢成長,並且逐漸變得成熟的。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知孝敬,那就喪失了人生來就有良心,那是沒有道德可言的。某些成功人士認爲,給父母親吃的、穿的、喝的,並且每個月往家裏寄幾個錢就是孝敬父母的話,那你再看看三字經中的“香九齡 能溫席,孝與親,所當執。”意思是在冬天的時候黃香爲父親溫暖牀被,他自己很冷,但父親每個冬天的夜晚都很暖和,這種孝順的品質,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效法的。

給父母捶一次背,揉揉肩膀,給父母洗一次腳,跟他們談談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用好的成績回報他們,就是我們對他們的孝敬,我們要用盡全力去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我也要更好地努力學習,長大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當我也成爲成功人士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將是父母、是他們費盡千辛萬苦將我撫養成人,我要做的就是用行動孝敬他們,用最真摯的愛去報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