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公開課教學設計

學識都 人氣:3.07W

《師說》是一篇抨擊時弊,宣揚師道的著名論文。是韓愈議論文中的典範作品。文章批評了當時不重視師道的不良風氣,以嫺熟的藝術技巧,運用正反對比的手法,有力地揭示出士大夫階層的愚頑與可笑。靈活自然的敘述和議論,將“從師之道”的幾個重要原則問題闡述得極爲深刻,令人信服。其縝密的邏輯,嚴謹的結構,規範的語言對學生的閱讀寫作有着較強的指導作用。但文章的觀點從現在看來,卻存在着明顯的侷限性。如何發揮這篇文章的資源優勢,引發學生積極展開求異思維,培養他們“動口說”“動手寫”等能力,是值得語文教學工作者探究的一個議題。

《師說》公開課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224班是個文科班,雖然文化課的基礎並不是很紮實的,但學生的思維較爲活躍,加上我平時也常把“誘其趣”、“導其疑”“倡其辨”“促其思”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只要誘導得法,學生會表現出空前的探究熱情,分組討論時,教室內會涌動着一種積極探索、主動進取的熱烈氣氛,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可能成爲參與者。而因“參與”感受到的喜悅又會激發他們更深層次的探求願望。

【教學理念】

關於語文教學,葉老有過一段精闢的論述:“學生只領會教材的質與文還不夠”,“必於教學之際培養其自動性,終臻不待教師指導而能自領會之境。”(《書簡》)楊賢江先生也認爲學習上應提倡“自動主義”:“教授之力,僅爲誘導之具,而自動之力,實爲成功之基。”而張熊飛教授實踐和倡導的“誘思探究教學論”也以“誘導學生思維”爲教學的主要手段,並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爲教學的終極目標。所以我組織本課教學時力求做到以引導學生感知、認識韓愈“論師”的主要觀點爲誘發點,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研究的慾望,圍繞“師”這一永久話題設置了一系列疑問,並以此爲作文契機,進而發動學生“動口說”“動手寫”,大膽評論韓氏理論,提出自己關於“師”的見解和看法。

【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

課前我首先組織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對照註解,把握重點字詞語“惑、下、句讀、遺、相若、盛、不齒、專攻、拘、嘉、貽、乃、則、於、所以”等和詞類活用的幾個例子(如“吾師道也”,吾從而師之,則恥師焉),並疏通文意,進而熟悉並背誦全文

二、問題導入

教師:同學們,“勇奪三軍之冠,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在其著名的《師說》中闡明瞭哪些重要的觀點?大家是否可以背得出來?

(問題一經提出,學生躍躍欲試,已進入“憤”“悱”之境。)

教師:好,請同學用文中原話回答。

1、老師的職責是什麼?

2、求學的人爲什麼要從師學習?

3、擇師的標準和態度是什麼?

4、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作出了什麼論斷?

同學積極思考(2分鐘),然後舉手發言,背誦出下列文句:

板書: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三、引導學生聯繫時代背景、文章第二段以及下列材料,開動腦子,分析上述觀點的合理性和進步性

《答韋中立書》:“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同學們左右低聲研討,然後發言。)

李鵬飛:《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的,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我國古代關於“師”的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焦陽:

作者說:“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在少年人、賤人身上也可能有道,對於有道的人,不論其長幼、貴賤,都應該視之以爲師。他還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爲榜樣,教訓那些“君子”們。這就是說下等人也有值得上等人學習之處。這就不僅打破了天命觀、天才論的框框,甚至也突破了剝削階級的等級偏見,這在門第觀念特別強的封建時代顯然是難能可貴的。至於他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提倡教育者要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那就更是有進步意義的了。

……

四、引導學生對前代名人的觀點質疑

教師:用我們現代的眼光來審視一下韓愈關於從師學習的觀點及論述,看看還存在哪些侷限性,請同學們圍繞“教師的職責”“擇師的標準”“師生的關係”等問題按小組討論,而後作典型發言,談談自己的看法。

(全班分爲六個小組,同學熱烈討論,每個人都成爲參與者,教室內涌動着積極探索的熱潮。)

教師:

同學們討論得如此熱烈,那我們乾脆來個口頭話題作文,話題是:

“我心中的好老師”、“最漂亮的師生關係”

(同學聽後更加興高采烈,小組長代表本組發言。)

賀勁達:教學活動不應該是老師單向的“講授”或“傳遞”,學生也不能只成爲被動接受的一方。我想一名好的老師,應當是一名高級琴手,能拔響學生大腦裏的每根弦;應當是一個出色的導遊,總能把學生引向風光旖旎之境;應當是一位幽默大師,總能把學生逗得樂顛樂顛的;更應當是一隻鐘錶,總能在鈴聲一響時恰到好處地結束講課,讓學生盡情地享受那自由自在的課間十分鐘。”

張妍:“教學應該成爲一門藝術,教師要學會不刻意的讚美學生,以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李鵬飛:“老師要轉變觀念,要從傳統的教師角色中走出來,變成一個顧問,一個平等的參與者。師生應在課堂上建立起一種‘對話’關係,師生之間不再是灌輸與被灌輸的關係,而是一種平等、民主、充滿愛心的雙向交流關係。”

賀曉東:“‘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然而,怎樣叫學生去發現真理呢?問號是催人攀登科學高峯的銅鞭,啓發是引導學生勤學深思的鑰匙。”

劉潔:韓門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藝經傳都通習之”,又拜名家(韓愈)爲師,可一生平平,“泯然衆人”。這個事實足以說明韓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之觀點的侷限性。

“教與學是一個相互補充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老師與學生思維上的同頻共振。老師的作用應該由‘傳道、授業、解惑’改爲啓動思維,誘發激情,引導學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自覺探索,主動進取。”

“老師應像一片樹葉,有一條主幹脈,那便是他的.總體教學思想,而葉面上的層層脈絡就是他針對每一類學生而設計的不同教學方案,充分挖掘各類學生的內在潛能,彌補他們思維方式上的不足,並能夠端正學生的心態,使他們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在課堂上,老師應該用他的魔棒把學生的思維擊活,讓他們成爲課堂的主體。”

“老師應是我們的朋友,在你犯錯誤時,去細心的教導你;老師應象我們的親人,在生活上幫助你;老師更應是一位伯樂,善於發掘每一個人的優點,給他們以鼓勵和表揚。”

“不要吝嗇您那一句鼓勵的話,回爲那很有可能會把一個墮落的天使挽救迴天堂;不要將您的諷刺撒向大江南北,因爲那也很有可能會使一個正在努力的人失去信心。老師,您是神聖的,但我們更希望您是可親的。”

“‘古之學者必有師’中的‘師’只指人,而我認爲師可以是一句話,一本書,一件事。”

“‘沒有知識的道德是愚昧的,沒有道德的知識是危險的’。所以我認爲‘師者,所以令學生德才兼備者也。’”

“老師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老師應‘授之以漁’,教給我們生存之道”……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有效的設疑,分組討論的方式激活了全班同學的思維,思維的火花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五、小結本課,佈置作業

教師:很好。同學們剛纔的發言,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批判了名家的觀點,並已從各個方面描述了理想中的教師的形象,說明了教師的職責和良好的師生關係。看來,我也得重塑自我了。下課之後,把剛纔的發言整理成短文。

【目標分析】

本課原定目標是:發動學生“動口說”“動手寫”“動腦思”,大膽評論韓氏理論,提出自己關於“師”的見解和看法。課堂上同學們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動腦”帶動了“動手”“動口”,而“動手”“動口”又促進了動腦。提出了一些很有值的見解和看法。應該說基本上實現了預定目標。

【課後反思】

1、只要誘導得法,設疑貼近學生生活和思想,他們會表現出超出我們預料的探究熱情。課堂上從始至都涌動着活躍的思維和熱烈的情緒。

2、學生在思考、探求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已有的知識貯存積累。同學在發言時嫺熟地引用了中外名言。賀勁達同學能用一連串的比喻說明“師”的作用。

3、思索、探究的過程,本身就可能成爲學生養成某種能力的過程。劉潔同學在論證韓愈關於“從師學習”觀點的不合理性時,居然以韓門弟子李蟠十七就“六藝經傳都通習之”,又拜名家爲師,可一生平平,“泯然衆人”的事實說明韓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之觀點的侷限性,表現出了嚴密的邏輯思維,不經意間,熟練地運用了引伸論證的方法。

4、“說師”爲主題的話題作文,讓學生們說出了許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入思考。學生的思維有時是超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