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機器人峯會主題宣傳片

學識都 人氣:4.91K

5月16日上午,以“智能+時代,智勝未來”爲主題的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峯會暨智能經濟人才峯會在寧波餘姚舉行。本屆峯會由工信部、科技部、國家外國專家局指導,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更加凸顯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實效化。

2017年中國機器人峯會主題宣傳片

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峯會盛大開幕。在開幕式上,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峯會主題宣傳片震撼發佈。

永久落戶餘姚的中國機器人峯會,上週在四明湖畔完美謝幕,而峯會帶來的深遠影響,正從這裏慢慢擴散開去。緊接而來的,是機器人領域又一場重頭戲——今明兩天,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主辦,餘姚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16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賽(南方賽區)將在餘姚市夢麟中學舉行。

回顧此次峯會,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衆多專家學者和企業領袖匯聚餘姚,爲國內機器人技術和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資源集聚、產業對接、協同創新、交流合作的廣闊空間。通過此次盛會,中國機器人峯會與世界機器人峯會在論壇、展覽等方面將建立深度合作關係,雙方將共同致力於搭建機器人創新創業平臺、推動機器人產業應用發展。

在業內權威專家看來,餘姚用深厚的文化積澱、便利的交通優勢、雄厚的經濟實力、巨大的`機器人產業市場和濃厚的創業氛圍,爲中國機器人峯會作支撐。而通過機器人峯會聚齊的人才,提供的機遇,思想碰撞產生的火花,爲餘姚智能製造業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這將促成互助互惠的良性發展,爲智能製造行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的可能,爲餘姚在區域發展中爭先進位勇立潮頭帶來源源不斷的驅動力。

再次聚首 峯會全面升格碩果累累

本屆峯會吸引了海外知名科學家、兩院院士、國家重大專項機器人專家、世界及中國500強企業負責人等1500多位業界精英。中國·餘姚首屆智能製造創業創新大賽、智能製造應用集成供需對接會、天使會投資論壇等配套活動同期舉行,參會總人數突破5000人次,參會嘉賓層次之高、參會人數之多創下了歷屆之最。

嘉賓中,除美國《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外,還有美國兩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馬克·卡考斯基,美國佐治亞理工移動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電子計算機學院首席教授羅納德·阿爾金,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國科學院院士澤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華勇、國家“863”計劃服務機器人重大專項專家組組長王田苗、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黃田等國內外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

峯會分主旨報告、交流對接、展覽展示、配套活動四大板塊。論壇主題涉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最新前沿技術、創新創業、職業技能培訓、投融資、供需對接等內容,均由海內外各領域知名專家主講。主講嘉賓與現場互動交流,共商機器人發展之計。

在主旨報告環節,李德毅、譚建榮、凱文·凱利、羅納德·阿爾金作了精彩的主題演講,而之後中外科學家、企業家的跨界對話以及高端訪談更是將峯會推向了高潮。

有着“未來學家”“互聯網預言家”“世界互聯網教父”和“硅谷精神之父”等稱號的凱文·凱利與中國智能製造界的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等問題展開跨界對話,帶來了一場“頭腦激盪”。高端訪談環節,來自新加坡、德國、俄羅斯、日本、美國及我國的專家圍繞“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發展趨勢”展開了一場跨國“大辯論”。

中國機器人峯會已連續舉辦四屆,本屆峯會較往屆更具專業化、國際化、高端化,吸引了150多家全國媒體報道峯會盛況,其中包括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中新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截至18日,各類媒體共刊發和轉發報道1400餘條,聚焦我市智能經濟發展的特色亮點,立體式、全方位、多角度向受衆推介餘姚。

峯會之外 更多希望種子落地餘姚

峯會上,“中國國際機器人智庫”正式成立,“僑夢苑”、“中科院協同創新體(寧波·餘姚)”、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揭牌,推動“中國製造2025”縱深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據悉,“中國國際機器人智庫”是一個以搭建平臺、解讀問題、助力行業發展爲宗旨的非官方非盈利性組織,旨在通過對機器人發展的全方位綜合性研究,爲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機器人相關的戰略技術和智力支持。

“中科院協同創新體(寧波·餘姚)”由中科院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餘姚市人民政府、弘一資本集團有限公司、舜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設運營,設置專利基金2億元、產業基金100億元。針對產業轉型升級難、科技成果轉化難的痛點,該協同創新體將以智能製造爲突破點,深化“政產學研用”合作,打通政府機構、知識產權、資本和產業之間的通道,發揮市場和產業的力量,搭建起開源的、普惠的、標準化的產業轉型平臺體系。

此外,一批項目在“雙峯會”期間集體簽約。其中峯會開幕式簽約項目26個,簽約金額368.74億元,包括中科院協同創新體(寧波·餘姚)、政商經體戰略合作等重要項目7個,北斗導航等智能製造業項目8個,方太數字化工廠智能製造應用集成改造類項目11個。在智能經濟人才峯會人才項目對接洽談會上,智能製造創新港、智慧養老機器人、癌症診斷、超大容量高性能分佈式雲存儲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等12個項目簽約。

5月15日,中國雲城暨國際機器人交易博覽中心奠基,深圳華爲技術有限公司等12家行業龍頭企業首批簽約入駐。這是國家發改委、中國城鎮化促進會等六部門共同推動實施的國家“千企千鎮工程”的首個落地項目。中國雲城將以“產城融合”和“產融結合”爲目標,以集聚和孵化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智能製造等高新技術類產業爲主要特徵的城市綜合體開發項目。

同日,長三角機器人博覽城開業,集中展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及其系統解決方案等,還將定期開展需求對接會,促成裝備製造企業和終端用戶精準對接,填補了國內機器人專業交易市場的空白。

集思廣益 餘姚智能經濟六大重點明晰

當前,全球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孕育期,智能經濟作爲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以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爲支撐,以智能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爲主要形式,將智能技術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實現智能化革新,併成爲引領未來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的主角。

“餘姚作爲綜合實力較強、產業基礎雄厚的地區,發展智能經濟具備良好條件。”餘姚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說,根據省委大力發展智能經濟的要求,餘姚在智能經濟的區域競爭中率先起跑,錨定打造全國智能經濟發展示範樣板的戰略追求,通過聚焦重點產業、突出企業主體、強化平臺依託、統籌高端要素、深化跨界融合、完善工作機制等六大重點,傾力推進餘姚由“製造大市”向“智造強市”躍升。

——餘姚將依託現有機械五金、塑料模具、電子信息、家用電器等產業優勢,結合智能經濟發展趨勢,緊扣新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三大領域”,主攻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光電信息、智能家電、高端金屬合金材料等“五大產業”,不斷給產業結構的提檔升級加註“智能”因子。

——餘姚將積極推動創新企業產業化發展、傳統企業智能化發展、平臺企業生態化發展,以形成基礎厚實、機構合理、實力突出的智能經濟企業梯隊,厚植智能經濟發展根基。

——餘姚將以現有產業集聚區和規劃發展區爲基礎,按照“重點發展一批、優化提升一批、精心培育一批”的要求,建設若干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產業鏈完善、產學研用有機結合、引領示範作用顯著的智能經濟集聚區,引領輻射全市智能經濟發展。

——餘姚將結合自身產業方向,加快智能應用系統建設,大力推廣“+智能”模式,重點建設智能服務業、智能旅遊、智能農業。

——餘姚將從工作推進、智庫支撐、服務保障等方面入手,積極完善全方位、多維度的智能經濟發展機制,以形成最優發展生態,匹配國內智能經濟發展示範樣板這一目標。

此外,在人才方面,餘姚將在近年來加速集聚創新要素、人才要素、金融要素的基礎上,繼續用好、用活、用足各類高端要素,爲打造智能經濟發展示範樣板增強底氣和信心,切實把要素資源轉化爲智能經濟的競爭優勢、發展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