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崗前培訓心得體會

學識都 人氣:3.21W

20**年8月25日到27日,連續三天的入職培訓結束了,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而是覺得壓力很大。這三天十幾位資深老記者的經驗之談,帶給我很多做人做事的啓發,但帶給我最大的感受還是壓力。

報社崗前培訓心得體會

這個壓力來自於三方面,一方面是對每月1200元稿費的任務量沒有概念,擔心自己完不成;二方面是中國經濟時報是一份影響力大的報紙,擔心自己寫不出好的報道;三方面是這裏高手如雲,初來乍到的自己,有些惶恐。

但也正應了一句俗話:有壓力纔有動力。這幾天突然覺得自己時間越來越不夠用,好多事情沒有做,好多東西沒有看……但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空虛,只覺得渾身都是力量,急需時間去釋放。這種狀態是我盼望已久的。大展宏圖的機會到了,有些擔心,但更多的是欣喜、激動和躍躍欲試。

下午要和新聞中心的同事一起去秋遊,要去兩天。剛來還沒工作就趕上部門旅遊真是一件高興的事。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新同事多多交流。

現在,把三天的培訓做一個大概的整理,將精髓部分摘錄如下。

其實這三天所講內容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報社和報紙的基本概況;二是如何做一個好記者;三是如何作一篇好報道。包括社長、主任記者以及其他名記基本講得就是這三個問題。

報社和報紙的基本情況在先前的工作中我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以後工作中會有更深的認識,所以就不重點說了。我想做記錄的主要是如何做一名好記者和如何做好報道這兩大點,也是對我影響最深的。

“你們找到了一個激動人心的職業!”這是幾十年前新華社一名老記者送給剛參加工作的包總的,他又轉送給我們。“記者”這份職業是我一直所向往的,小的時候覺得它很神祕,上大學的時候覺得它很神聖,而真正開始從事這份工作的時候更大的感覺是責任和壓力。做一名好記者是我的理想,如今終於要實現了,真的很激動。保持對這份工作的.激情,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來做,是成爲一名好記者的第一個要求。牢記保持激情的工作狀態!

能夠改變命運的人有兩種:大善之人和大惡之人。這是包總介紹的《了凡四訓》中所云。既然不希望命運被別人掌控,就要學會自己掌控命運。鑑於本人沒有做大惡之人的本事,遂以後堅持做大善之人。“發正確的心,做正確的事”,以後可以作爲自己職業道德的一個座右銘。有付出纔能有回報,儘自己的努力幫助別人,擴大自己的人脈網絡,打一個堅實的基礎平臺。

“泡在新聞裏”這是一個新聞人所必須做到的。此外更深更廣的專業知識會讓自己的業務能力迅速提升。各位老師介紹了一些好書和好的網站、論壇,以後可以去看看。書籍:《了凡四訓》、《善念長存》、《和諧拯救危機》、《路透金融詞典》、《大學》、《南懷瑾文集》;報刊雜誌《財經》、《參考消息》、《新華文摘》;網站:FT、華爾街日報、路透網、財經網、鳳凰網;論壇:李稻葵論壇、三味書屋論壇等。此外做剪報也是知識儲備的一個途徑,“新視點”的文章要仔細研讀,可以將其作爲自己的資料庫,學習專家學者分析問題的方法,還可以從中找到新聞線索和採訪對象來源。

因爲我們報紙自身的特性,以後可能和專家學者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多。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和這些專家學者打好關係。讓採訪對象信任自己,願意接受採訪,首先要保證對採訪對象的尊重,不斷章取義,不爲出名而損害採訪對象的利益。此外樹立嚴肅、認真不譁衆取寵的文風,是獲得採訪對象好感的基礎。樹立一個好的正面的個人名譽形象很重要!

報社編採指南,仔細研讀,甚至是背下來!

“要做勇士而不是烈士!”做新聞報道講究方法,不可蠻幹,不可情緒化,要冷靜客觀。做事低調、誠信。“與當事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和永遠的質疑。”

以上幾點是做好記者的要求。下面整理一下做好報道的要求。

幾乎所有老記者都提到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下筆謹慎”!下筆之前,一定要打腹稿,想清楚。

其次,文章要學會寫得“深入淺出”,讓絕大部分讀者都能看懂。專業的知識一定要自己先弄懂,然後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再表達給讀者。

本報所做文章除了客觀性之外,還要求有建設性。有解決的思路,對讀者有所啓發,有所用處。不僅報道什麼事,爲什麼發生,還要找出這件事如何解決或是這件事的影響。

在採訪過程中,採訪多方,聽各方聲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是保障客觀性的前提。一定要記住採訪當事人,更要採訪當事人的對立方以及相關方。

注意細節,細節可以爲一篇文章增色,增強可讀性。細節亦可以反應重要問題。此外,也要注意標題的製作。

“原創”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做自己的東西。可以把別人的東西拿過來,但那隻能作爲原料。原料要經過自己的烹飪,成爲美味的飯菜之後再呈現給讀者。在信息傳播速度如此之快的網絡時代,記者不僅能夠採購回原料,更要學會烹飪出美味。深度報道是未來紙媒的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