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預防網絡招聘求職被騙

學識都 人氣:6.38K

   與傳統現場招聘相比,網絡招聘更節省時間、精力,避免了大型綜合招聘會人山人海,甚至辛辛苦苦前來卻徒勞無功的不足,網絡求職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然而,令他們很苦惱的是,現在一些騙子卻瞄準網絡招聘,爲這些涉事不深的大學生們設置了重重陷阱。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關於求職陷阱的實例給各位參考,希望能給各位警醒。

教你如何預防網絡招聘求職被騙

網上招聘有風險

應聘尚須多留神首先,儘量選擇與正規的專業網站進行合作。像智聯招聘、51job、中華英才網等網站運作時間較長,經營規模較大,信譽度較好,可信度相對較高,他們對於網上求職 風險的防控措施也較爲完善。網上招聘騙局的形式多爲出售個人資料牟利、騙錢、騙取智力成果、過期信息耽誤事。對附加收費、免薪試用等招聘信息必須提高警 惕,按規定,“報名費”、“考試費”等費用是不能收取的。同時,填寫個人資料時,最好不要留下自己的詳細住址和手機號碼,一般留下電子信箱聯繫即可,儘可能作一些必要的保留。對於網上招聘信息要仔細甄別網絡上的招聘信息,特別是一些來歷不明的小網站、人員情況複雜的各種論壇上的信息,不要盲目輕信,要抱着謹慎態度,對 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多審視幾遍,細心查找其中是否存有漏洞。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風險金、報名費、培訓費等行爲都屬非法行爲。招聘單位培訓本單位職工,也不準收取培訓費。求職者遇此類情況,要堅決拒交,並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實地應聘過程中

要善於分析、隨機應變一些犯罪嫌疑人儘管精心設置騙局,但只要求職者提高警惕,善於從蛛絲馬跡中捕捉可疑情況,往往能夠及時收住腳。對於招聘者,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證明,或者通過細緻交談,從細節處辨明真僞;當招聘者選擇的面試地點及環境與求職者的預料有出入時,求職者可予以詢問,或要求在正規辦公地點面試。正常招聘一般不應收取各種名目的費用,一旦出現此類情況,求職者應予警惕,即便迫不得已交了錢,也別忘了要求其出具收 據或發票等。

如果看中了“時間久遠”的一個職位,要先打電話詢問企業是不是已經招滿。同時還可以在投簡歷前,通過自己應聘單位所在城市的熟人或者工商部門、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去打聽這家單位的狀況、覈實單位的真實性。複試時,要通過各種渠道對單位進行實地考察,以摸清應聘單位的發展前景。簽訂《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或者勞動合同時,一定要註明雙方談妥的.福利、保險、食宿條件等,這樣在產生糾紛時就不會空口無憑了。

 招聘網站有“陷阱” 畢業生求職須謹慎

 網投簡歷,竟招來“詐騙”短信

江西師範大學的小張在網上搜尋招聘信息廣投簡歷,在註冊一個招聘網站的賬號後,她填寫了包括姓名、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相關的個人信息,並向一些公司投出了簡歷。兩天後,她突然收到一條短信通知她去參加面試。

面對立竿見影的“效果”,小張反倒產生疑慮,自己並沒有向這個公司投簡歷。於是她在網上搜索這家公司,卻發現該公司官網並不存在。

無獨有偶,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北京某高校學生小楊,也有類似經歷。在某些招聘網站投出簡歷之後,“經常收到騷擾信息,甚至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有。”

 招聘網站或致個人信息泄露

近幾年,伴隨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國內專業招聘網站的數量也在急劇增長。湖南某高校長期從事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王老師認爲,畢業生找工作的心理十分急切,缺少對網絡招聘信息的必要判斷。一般情況下,規模大、正規的招聘網站可靠程度相對較高。

如果登錄幾家國內知名專業招聘網站,會發現在它們的“隱私條款”中都有對其註冊會員個人信息保護的承諾。對於求職者的簡歷都有三種不同程度的保密方式:一種是“完全保密”,即除了接受求職者主動投遞簡歷的用人單位之外,任何機構和個人都無法看到其個人信息。第二種是“僅對該招聘網站開放”,該招聘網站能隨時搜索求職者信息,以便提供面試機會。最後一種是“對所有公開”,所有註冊用戶都能看到該求職者的個人信息。

但是,一些中小型的招聘網站就沒有如此規範的條款。北京某律師事務所譚律師表示,我國法律條款中明確規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包括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公民的個人信息屬於犯罪行爲,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提高安全防範意識,謹防就業“陷阱”

畢業季即將到來,爲了防範畢業生找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畢業生就業求職課程,不僅指導畢業生如何有針對性進行職業規劃,還講授有關求職技巧,如何規避求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陷阱”就是其中重要內容。

“90後”李俊已從安徽某大學本科畢業。在找工作的那段時間裏,他將投過簡歷的單位和求職崗位都標記在一張表格上。他說,“在網上投了太多份簡歷,有時候,自己也記不清了”。接到面試通知電話後,他先會覈對表格中內容,並在其公司官網上查找確認電話是否來自該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李俊參加過學校開辦的畢業生求職技巧課程,他說,這些技巧都是在相關課程上學到的。

據2014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透露,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727萬。比去年“史上最難就業季”時699萬的畢業生數量還增加了28萬。

王老師認爲,即便就業形勢嚴峻,畢業生仍不能麻痹大意。在求職的每一個環節,都應始終具有安全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