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期求職陷阱案例分析

學識都 人氣:2.67W

現在正處於招聘旺季,相關騙局也進入高發期。不少大學生的確遇到了“就業陷阱”,如試用期未滿就被無故辭退;招聘時工作崗位是儲備經理,但是培訓後,崗位卻變爲業務員。那麼,面對一個個“就業陷阱”,缺乏社會經驗的高校畢業生又該如何加以規避呢?

試用期求職陷阱案例分析

案例1:試用期即將結束被莫名辭退

“我去年通過網絡找到一份廣告平面設計的工作,面試時,人事部主任答應,試用期一個月,之後就可以簽訂用工協議。”大四學生小夏說,在試用階段,小夏每天工作時間都在8小時以上,經常加班。“當時心裏覺得,單位會看我這一個月的表現來決定錄不錄用,所以我比較努力,但最後卻發現並不是這樣。”

試用期還有5天時,人事部主任找到小夏,叫他打一份畢業論文完成時間表。沒想到,當天下午小夏就接到電話說他被辭退了,理由是他畢業論文的時間安排不符合公司規定。小夏不僅被“莫名辭退”,還一分錢都沒拿到。

專家提醒:看企業招聘頻率識別“陷阱”

揚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在確定去某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該公司員工詢問那裏的工作情況。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發佈相同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週後再次發佈同樣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此時要多留一個心眼。

案例2:上崗後企業隨意更改職位

信息學院大四學生小潘今年1月份參加了一場招聘會,當時他看中一家單位的儲備經理崗位,經過兩次面試後被錄取了,和該單位簽訂了一份合約:經過培訓後,試用期內無故辭職,需要賠償3000元。

但是經過兩個星期的培訓後,小潘正式走上崗位,卻發現公司給的崗位居然是業務員,試用期工資和業務量有關。“但是我學的是軟件編程,與業務員壓根沒有任何關係。”在經過深思熟慮後,小潘交了3000元,果斷辭去了這份工作。

專家提醒:虛而不實的職位不靠譜

揚州大學園植學院負責招聘工作的'曹老師表示,這種情況,他們也曾遇到過,招聘單位在招聘廣告上把職位寫成“市場總監”、“保險事業部經理”,結果到了崗位,應聘者卻發現其實是去做“業務員”、“保險代理員”等。有的單位還會以“到基層先鍛鍊鍛鍊”爲幌子,欺騙求職者,使他們繼續工作下去。

求職時要多留個心眼,首先要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詢問工作細節。曹老師提醒,某些用人單位提供虛而不實的職位,常常冠以好聽的頭銜,但是卻強調無需經驗,這裏面肯定大有文章。有一些招聘單位雖在招聘廣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種職位,但其實這些職位都是做業務的,甚至沒有底薪。

案例3:沒投簡歷,卻被通知面試

揚州某高校應屆畢業生彭浩(化名)前一段時間收到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電子郵件,通知他去面試。“可是我並沒有向該單位投送過簡歷”,害怕遭遇“皮包公司”,他趕緊上網查了一下信息。

讓彭浩驚訝的是,他上網搜索後發現,該公司居然用同一個電話、地址註冊了3家公司,涉及建材、培訓等不同領域。該公司提供給求職畢業生的待遇異常優厚,工資在3000到5000元不等,而對於學歷的要求竟然是中專以上。

“要求學歷不高,但是卻能夠提供這麼高的工資,當時第一感覺就是這家單位很可疑。”隨後彭浩向工商部門瞭解到,該公司已不存在。

專家提醒:向工商部門覈實企業情況

不少單位會以低標準將畢業生招進來爲公司幹活,而其承諾的高工資是不會兌現的,最後只會浪費求職者的時間和感情。

如何規避呢?對此,曹老師提醒,如果接到一些並不熟知或者並未投放簡歷的公司的面試通知,應該事先向有關部門查詢、覈實該公司的真實情況,並上網搜索一下該公司的網站,確定其規模與用人需求,然後再去面試。“如果實在不能確定其公司的真假,也可以向專業老師請教,畢竟老師接觸的企業會比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