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學識都 人氣:2.35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

三天的培訓結束了,總的來講,這三天的培訓給我的感覺就是累但快樂着。累是指連貫緊湊的時間讓我身體有點吃不消,尤其是最後一天,張老師考慮很多老師的家離花街比較遠,下午要趕着回家,中午13:30就開始了。快樂是指心靈上的,這也是我此次培訓最大的收穫。我接觸到了一些新的理念、親自體驗到了心理活動的樂趣、得到了專家的啓發、堅定了自己工作的目標、認識了幾個同行朋友。

首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什麼先進理念和意識。而是宋飛老師在活動和講座過程中針對具體情況作出的話語闡述。例如在組織活動時,碰到不配合、滿是不服和怨言的人時,心理輔導員自己首先要做到情緒穩定、鎮定自若。當然這句話不僅適用在工作中,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同樣適用,當你碰到孤傲的人時,想想這句話,也許看他的眼神就不再是鄙夷的,而是去努力探索他身上值得他驕傲的資本了。記得有一句話是:當你閉上嘴的時候,你就打開了眼睛;當你閉上眼的時候,你就打開了心靈。真的是這樣,閉上眼睛,就發現,這一刻,一切都是靜止的,外在的一切全都被拋開,惟一可以解讀的就是自我。當我們身心勞累時,嘗試着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裏閉會眼,找回那個迷失的自我。

除了專家的教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我體驗到的一系列活動。我學習到了很多組織主持活動的技巧、方法;從活動中體會到了活動的內涵。這些活動是我不曾體驗的,自己融入到團隊中,從最初的旁觀、被動到後來的積極、主動,我是被活動的魅力一步步吸引進去的。每做完一個活動,我都會想,這個活動我也要給我們學校的學生、老師們做,讓他們也有快樂的體驗、昇華的思考。

當然,三天的培訓,除了收穫,自始至終,我都有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一部分是因爲初次步入心裏健康教育的壓力,一部分是意識到自己的很多能力真是有待提高,自己離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師、活動主持人的距離還很遠。這一條路漫漫且艱辛,但心底裏卻有個強有力的聲音告訴我,一步步地去走,一件件地去做,我終會到達理想的彼岸。一切,只因,我熱愛這份工作。加油!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2

青年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我很感謝校領導能夠爲我們青年教師提供這次培訓的機會。雖然我已有四年的教學經歷,但我在教學常規和教學方法技巧等問題上,還是有很多欠缺之處,所以我迫切需要學習和提高。慶幸的是,領導們對我們新來的老師非常關心,從實際出發,從細微處出發,針對具體問題,精心安排了這次培訓,其目的是爲了讓我們新教師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能逐步地提高自己。我也抓住了這一良好的學習機會,新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郭校長等多位領導精心準備了這次培訓的內容,新教師培訓心得從各方面對我們進行了指導,尤其在職業道德素養方面。郭校長提出:新教師要儘快做到“入格”,適應學校的工作環境,端正態度,以積極的精神面貌工作和學習。這點我感受頗深:到現在爲止我在談固小學這個大集體裏工作學習快一年了,剛踏入這個集體,我作爲一名新教師對新的生活、新的環境、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生疏,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他人的接觸,這種心理很快離我而去,我感受到了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力量。每位領導、每位老師都是那麼的愛崗敬業,愛校愛教愛生,都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責,他們的這種責任心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我就暗下決心一定儘快轉變自己的角色,適應新的環境,融入到這個大集體中,踏下心來紮紮實實地工作,爲我們的大集體增光,也爲自己的職業發展添彩。

這次培訓像一陣及時雨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新調入上崗教師培訓心得和動力,而且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其一是鼓勵我要趕快適應新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等;其二是鼓勵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的那種生活態度;其三是鼓勵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其四是鼓勵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的佼佼者,爲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對新的開始,我想我會努力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切合點,讓自己充滿師愛,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長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在談固小學這片沃土上不斷髮揮自己的光和熱。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3

短短的一天培訓時間,很緊張,也很充實。因爲我們在這緊張學習的氛圍中學到了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師是教育中的根本,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於教師,因而教師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狀況直接或是間接影響教師自身的發展狀況和學生的教育。我將盡心盡力把我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社會裏,一些教師的內心發生了動盪和傾斜,進而加劇內心的衝突。如果內心的矛盾得不到妥善處理,勢必影響着教育活動。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說,教師的心理健康,特別是人格的健全與否關係着學生的價值取向,關係着學生對於社會的態度,關係着學生的發展方向。時代要求教師應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意義顯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教師的心理健康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1、社會責任重大,民衆對於教師的期望過高。

信息時代、經濟時代的來臨,學生家長日益迫切感覺到了教育和知識的重要性。因而對孩子的教育便空前關注起來。作爲孩子的主要學校教育者,家長對教師對孩子的教育作用過分倚重。特別是教畢業班的教師,他們感覺到來自學生父母的壓力更大。自己孩子由於主觀努力程度不夠或者其他某些客觀原因導致了學習成績不好,學科教師便要受到很大的質詢。甚至學生與社會不良人員混雜,進而幹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經常逃學等等,家長只把目光投向教師。若認真分析,很多學校與家庭應聯合教育學生的事情現在只投在教師的身上。也就是說,教師承擔着一些本由多方聯合承擔的責任。社會給予教師的責任實在太多,給予的厚望太大,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

2、教師的審覈評價和教師的管理體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是十分合理的地方。這也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些制度注重看的是教師所教科目的學習成績,但是忽略了教師在改變學生的不良的價值取向,行爲習慣,思想道德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忽略了教師在教學工作以外的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一個人,一個正在不斷髮展的個體。教師教育學生的勞動成果,不能簡單地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斷定。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一個未成熟的個體得到發展,融入社會。但是勞動對象是人,並且人與人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此外,學生髮展表現需要長時間觀察,也是多個教育力量的合力所爲。總之,有效準確衡量學生的成長作爲教師考評的依據目前仍是十分困難的。因而,不完善的考覈評價體制對教師的心理健康仍有着一定的影響。3、人際關係也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因素。同行之間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競爭,像評定職稱,晉級等之事。教師之間的競爭性是很大的。符合條件的人很多,但是名額卻是很有限的。一些教師爲了凸顯科研成果,採用一些不適當的手段,這無疑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了一定的心理陰影。教師的競爭上崗,以及頻繁的考試等也是重要因素,加重教師的負擔。時代的發展對教師的業務要求也越來越高,有些教師心理承受着巨大壓力的能力可能有點低,因此產生焦慮等問題。過多的壓力會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4、身體健康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工作遠沒有社會上說得那樣簡單和輕鬆。教師行業雖然很光榮和偉大,可是在這光榮背後,是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勞動來應對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學校事務等大量的工作。此爲,教師還要承擔起一大部分育人的責任。因而,繁重的工作勢必威脅教師的身體健康。很多教師過早患上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肩周炎、咽喉炎等。大量的工作已使他們處於身心疲憊的狀態,再加上身體的病痛會進一步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總之,教師長時間處於強大的壓力之下。這種過多的壓力如果得不到及時合理的宣泄,積悶在胸中,會導致教師心理憔悴,精神狀態不良,帶來各種苦惱、焦慮、心悸、沮喪等,因而產生了心理的不適應。嚴重者可能導致了心理疾病。

教師心理健康很重要,因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師應要注意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作爲一名知識分子,並且具備了一定的心理學知識的人,教師應該充分認真思考自己對自身的能力,和期望作出合理的判斷,形成一個較爲恰當的值。這樣可以避免教師對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產生一種心理落差。具體地說,可以這樣做:

1、教師要拋棄或者淡薄一些觀點,如名利思想、完美標準。

面對社會上的種種壓力,教師首先應輕裝上陣,有適度點的壓力即可,不要給太多的負擔。其次,教師應仔細分析社會壓力的來源,正確分析尋求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合理的標準下,教師可以主動進行篩選。擇取合理的壓力,並轉變爲動力,用自己的行動解決問題。

2、教師應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對職業規律的認識,加強對學生的瞭解,加強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全面充實和提高自己。用自己光榮的行爲來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減少來源於學生的負面影響。

3、教師應採用一定的措施,使情緒放鬆下來,緩解緊張的壓力。

(1)教師可以藉助一定的體育活動,使壓力外泄。通過肌肉、骨骼關節和呼吸運動的放鬆以及神經放鬆等基本動作,來降低機體的能量的消耗,從而控制不良情緒。

(2)轉移注意力。教師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參與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調節緊張的生活節奏使情緒得到鬆弛,減輕心理上的壓力。

(3)與朋友交談。教師發現有心理上的壓力和不良情緒,可以找自己的親密朋友,家屬等人同他們進行交流,把內心的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範圍內得到宣泄,把積累在內心中抑鬱的能量發泄出去。同時,通過交談,教師可以得到親朋好友的支持和理解,心理上會得到一些安慰。

4、藉助教工之家、聯誼、教師俱樂部以及教師心理門診、教師心理保健諮詢熱線和網上心理諮詢等措施來建立教師心理疏導系統,幫助教師及時緩解心理壓力,消除心理上的困擾。只要及時發現教師心理存在的問題,就可以幫助教師疏導和解決心理上的困擾,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4

時代在發展,人們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卻越來越多。如今,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因此,健康的心理是人類生存必備的條件和基礎。在中小學階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更加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爲學校裏一名兼職的心理教師,常常面對各種各樣學生的心理困惑,也就常常感到自己知識與能力的不足。

這次,我積極參加了同安區中小學心理健康輔導室兼職教師培訓班。幾次的培訓、學習之後,感覺收穫頗豐,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樹立了新理念,掌握了新方法,明晰了新途徑,過去百思不解的一些實際問題變得眉目疏朗了許多,真是受益匪淺。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教師首先要具備健康的心理。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很神聖的。教師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讓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和諧與溫馨的氣氛,讓學生如沐春風。因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發點。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不斷地完善品德修養,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爭做一名受歡迎的教師。

可見,我們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要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要學習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要善於調控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要善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要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要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

在這次學習中,,我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爲重要的影響。我們常常能在報紙或新聞中看到學生自殺的事例,有學習方面,也有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因素。這足以表明,當代青少年學生承受心理壓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這些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心理教師應力求“對症下藥”,給予學生鼓勵,幫他們重拾信心。要對學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學校因素,還是家庭或社會因素。當我們感覺無力擺脫社會風氣的困擾,就要會同學生家長採取較爲科學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我們要儘量爲學生創設健康、溫馨的教育、學習環境,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要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之中。

總之,我們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品格修養、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教育才能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才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讓新一代青少年健康茁壯地成長。

對於我們來說,這次培訓是我們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學習,無論在理論知識,還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對心理教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爲提升自身人格魅力,爲了孩子們能夠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會繼續學習,繼續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並將所學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際中。今後,我希望自己能成爲照亮孩子心靈的一束光!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5

8月22日——8月26日,我在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了光澤縣首期小學村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培訓,期間認真聆聽了黃國才、黃英琳、黃淙濱、官紅梅等老師的講授,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反思如下:

一、加強了學習

以前培訓也較多,對新課改也有一定的認識,但通過這次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不繫統、不全面。特別是黃國才老師的《小學教師做研究寫論文與專業成長》《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學,在改進教學中提升境界》、黃英琳老師的《農村小學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思考與策略》,黃淙濱老師的《幸福人教幸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加強了學習,學到了知識。

我特別喜歡黃淙濱老師關於幸福的言論: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一定的活動是生理幸福的必要。是啊,學會面帶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種快樂才能收穫幸福。我想,我會在今天的工作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把一堂課精彩地演繹,把每一句話精心地鍛造,把校園變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地。,你的那一杯杯清涼的水滋潤着我的心房;你的那一絲絲微笑讓我懂得了享受教育的快樂幸福,你的那一一句親切的話語爲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如果讓我給你評個級,我會毫不猶豫地寫上“優”。

實驗小學林遐老師的《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學到了許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

(1)把孩子的學習以外的事放在心上。

(2)賞識學生是良方。

(3)講究批評的方式。

李坊中小的曾立軍老師讓我明白了片斷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教學方法。

二、找到了差距

培訓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與授課老師所講的標準、與優秀老師、與教學大師相比,自身不足很明顯。今後只有快馬加鞭,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才能不虛此次培訓。

三、解決了一些不惑

當老師的確有些問題總解決不好,我也一樣,如新理念的實施,怎樣減輕壓力,當好老師等問題也讓我困惑不解,這次培訓使我在這些方面有了一些新認識,解決了很多疑惑。

華美英教師談到在古詩“初聞涕淚滿衣裳”教學中,“裳”的讀音爲“cháng”,而我們日常教學中卻讀成了輕聲,聽了這堂課後我受益匪淺。

四、作了反思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一定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認識了自身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反思也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做好一名教師。作爲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要在以下幾方面加強自身修養。首先是情感上要豐富而真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語文教學是情感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教師與作者及學生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上,通過交流來感受對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學生受到薰陶,從而內化爲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師要身正爲範。在言行上要有風度。言的風度即指教師的語言有感染力,這主要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上要有藝術性。“行”的風度主要一點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學生,做學生行爲的表率。最後,語文教師要學高爲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

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在教學中,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並把這些知識遷移,運用到自身發展中去,教師這座橋就是爲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汲取知識養分而鋪設的一條通道。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運用好教材。我們不能把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髮揮的餘地。同時也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差異性,總之,教師要扮演好橋的角色,就是讓教師不要越權代替學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論。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教材交流。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是學生與教材聯繫的紐帶。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作爲引導者出現,而不是主導者。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6

此次,我再次學習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深深感受到教師心理健康對於教師的重要作用。教師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爲教師要用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薰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而幼兒教師應該怎樣維護和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呢?

(一)讓教師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是一個心理健康教師應具有的特點。只有坦誠地承認自己的缺陷與不足,並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優點,才能獲得別人對自己相應的尊重。

(二)不斷改善教師的心理環境:一個教師具有樂觀積極的自身心理環境,就會對教師工作充滿信心,對幼兒感興趣,以工作的勞苦爲歡樂。反之,當一個教師的心理環境處於消極狀態,她的情緒、教育行爲就會異常表現,對教育教學工作會產生負面影響。在工作評價方面,重視客觀、公開、公平、公正,爲教師積極地工作創設良好的精神氛圍。同時,注意將“獎懲性評價”逐步轉變爲“發展性評價”,使每位教師看到自己每個階段的進步與發展,讓教師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從而激勵教師不斷努力進取。

(三)重視改進教師人際關係:教師與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一樣,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際關係之中。幼兒教師的人際關係主要是教師與幼兒、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等之間的關係。這些人際關係構成了教師工作、生活的特殊環境也是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教師與家長是“平等”的,他們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領導與教師是“平等”的,他們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與教師是“平等”的,他們是同一條戰豪裏的“戰友”。教師要用兒童的眼光去分析幼兒,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爲;教師之間應建立互幫互學制度,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形成一個團結、健康的學習工作氛圍,使教師的心態處於“平穩”的狀態。

(四)加強教師心理健康防衛:雖然學生教育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性質較單純,園內的人際關係也相對簡單,但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爲人的內部心理狀態是在客觀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並隨外界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的`今天,教師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迴避的社會問題所困擾,容易造成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應該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心理健康講座,組織一些社會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7

帶着一份憧憬,帶着一份喜悅,帶着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心理健康的培訓,不僅有理論的學習,充實我們的大腦,同時還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參觀學習和調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感受一:認識心理健康重要,促發展。通過本次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質,助成長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爲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在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知識爆炸的今天,人類也隨之進入了情緒負重的年代。

大學生作爲現代社會的組成部分,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本身存在着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種種心理壓力積壓在一起,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作爲天子嬌子,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因此,在大學校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預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發生,及時爲學生疏通心裏,排解壓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麼作爲一個非專業人員,我們如何來判斷自己或者是周圍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項基本原則:

其一,心理與社會環境是否趨於一致。

其二,心理與行爲行動是否趨於一致。

其三、人的情緒在一個階段內是否穩定。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與以上違背較大的情緒,那麼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那麼什麼叫心理障礙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爲方面。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爲方面如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緒狀態,顯然不利於大學生的發展,因此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主動與學校的心理諮詢師溝通。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時間的推移,心理諮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8

一、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對人永久性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給我們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師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的意義維護好學生的自尊

首先班主任要有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着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爲爲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爲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在學生中間,或者指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因爲學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爲自強、自立、自信,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區分不同學生心理狀況

從學習中來看,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爲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爲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

在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爲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

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裏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纔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對象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纔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

異常行爲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爲,這種行爲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爲不同,可以稱爲“偏態行爲”。班主任如果能及時鑑別學生的行爲,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回覆到正常狀態,那麼,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爲、不道德行爲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減少。

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爲,包括反社會行爲和異常行爲。所謂“非線性”地發生,是指這些行爲的發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係,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學生突然害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所有物體,這是一種異常行爲,包括他自己在內,誰也弄不清他爲什麼會怕方格。正是由於這種非線性的特點,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爲的產生就無法預測。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下所發生的反社會行爲或異常行爲既沒有直接的原因,也沒有明確的行爲動機,因此,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然產物。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爲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作爲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於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他們要求給予指導,以幫助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於班主任,在面對學生髮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並積極組織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四、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爲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爲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衆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

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對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爲,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爲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我們做爲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本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我覺得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我們也要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總之,教書就是育人。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我們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的在健康教育上對學生產生作用。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9

這次我參加了白下區首屆心理教師的培訓,通過一學期的學習,讓我對心理教育有了一定的瞭解,也爲我解決了不少在工作中所出現的難題,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在現階段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他們出生起就擁有了太多的愛,獨生子女家庭經濟相對寬裕,有可能爲孩子提供較好的生活、學習條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獨一無二,若教育不得法,輕易出現一些心理偏異。比如輕易使孩子變得自私,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從不知爲別人着想。

而且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爲伴,幼時缺少與小夥伴一起遊戲的集體活動,既不易養成與人協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競爭性,在班級中輕易表現爲不懂得尊重別人。在家裏,父母代勞獨生子女的許多本應自理的事情,使其易於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勞動自覺性。這些都是我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所碰到的問題,經過學習我試着將所學到的心理知識運用到教育工作中,現小結如下:

一、調整自己,優化與學生的關係。

作爲一名教師,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會產生心理優越感,有時考慮問題會站在成人的角度來思考,輕易忽略學生的感受,而導致一些不夠客觀甚至是武斷的結論。因此首先要調整自己,放低姿態,多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學生用學生的眼睛觀察四周的事物,取得學生對自己的認同和信任,讓學生在情感上、心理上接受我。在平等尊重的立場出發,尊重學生的人格,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相信學生對自己的誠意和談話內容,建立一種朋友式的友好信賴關係,這樣才能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深切關心,瞭解學生的內心

當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往往會給他在情緒上或是行爲上帶來一些影響,這時學生需要別人的支持和鼓勵,有時教師幾句暖和人心的話,一些關懷的表示,都可以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和理解。在得到學生認同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循循善誘,注重啓發鼓勵學生吐露真情,啓發學生正確地表達所要表達地思想。教師應該儘量弄清事情地來龍去脈,冷靜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學生地傾訴來發表自己地建議。當弄清事情原委後,再幫助學生說明他自己的主觀看法,這樣就可以找到問題的癥結。

三、針對差異,不同輔導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他自己的獨特的性格、愛好、習慣、愛好等等。那麼在做心理教育工作時就是因人制宜,既要注重學生的共同表現和一般規律,又要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努力使教育適合學生的個別特點。教師要明白他的學生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社會背景,具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價值觀,因此在教育中要靈活運用各種教育策略,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0

我參加了長達三個多月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裏,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

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爲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二)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爲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衆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注重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因此,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爲,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爲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短短的幾個月培訓時間,很緊張,也很充實。因爲我們在這緊張學習的氛圍中學到了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把我們所學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給學生。我們將盡心盡力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1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通過學習,我也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說明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

學習之後,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爲,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回顧多年來的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經歷,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尤其近幾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爲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

可惜,我們無力擺脫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說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我們惟一能做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們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首先,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其次,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最後,我也希望各類各級學校和社會、家庭都要把教師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一大內容重視起來,作爲一項戰略任務來抓,並在機制上、師資上落實到位,方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收到實效,從而培養出適應未來的具有現代素質的人才。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2

xx月xx日上午,在社區學校階梯教室,我參加南山x證培訓,有幸聽了呂教授《如何上好心理活動課》的講座,受益匪淺。現談一談自己聆聽後的幾點心得體會:

(1)知道了怎樣的班會課纔有效。

(2)知道了班會課的主題從哪來。主題班會開展的好壞,影響到班級的班風學風的建設。平時,需要多關注學生,以身邊事,抓住契機,用心理學的理念對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心理教育。

(3)知道了班會不是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實際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及本班的學生特點,並不是什麼形式都可以直接拿來死板硬套。選材可以選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有針對性的。

(4)知道了班會課也要懂得積累。作爲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比較重要,平時,開展主題班會的材料可通過收集孩子自己的視頻、照片、文本記載。有助於自己材料的累積,也有助於某些主題的昇華。

總之,主題班會的開展和實施要寓教育與活動,以學生的經驗爲載體,以活動爲中介,通過活動,通過師生的共同參與,引起學生相應的心理體驗,在活動中建立起學生認同和接受的規範和價值,促進學生的自我認識及自我成長!還必須多注重這方面理論的學習。

下午x教授的《學習行爲障礙的識別與輔導》講座,更是精彩多多。教授那涓涓細流般的話語,本身對聽者就是一種靈魂的洗禮!

課後,聯想較多,我最大的收穫是:教授的解決策略。在這方面,本人在班務管理中有反面的經歷:本班有一名學生,孩子自控力很差,不愛學習。媽媽爲了他寫作業,幾乎天天氣到用請衣架。孩子第一天上課就好東張西望,一會兒玩這,一會兒摸那,學習很差。一次在我的語文課上,我當着同學們的面收走他課上正玩着的美術學具,並訓了他幾句,後來,孩子自己把美術學具從我的辦公桌上拿走了,我知道後,立即找他要追回,並訓責他爲什麼私自拿老師桌上的東西,而他卻一句不吭,不買老師的帳也不說一句話,最終不歡而散。現在想來,在課堂上自己對待有問題的學生的是那麼簡單、粗暴,事後處理,其結果肯定不也極度傷害了師生情感會。如那時能運用上行爲學習理論來思考問題,或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從育人的角度看,潛意識心理理論及其矯正治觀,體現了新課程觀的一些要求:

(1)瞭解學生的經驗脈絡,個體情緒,巧妙地激發學生自發地內省、反思,從而調整自己的狀態,並通過習慣堅持,養成自覺的意識。在這過程中,破壞已形成的情緒體驗,建立新的情緒體驗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花開的心境。

(2)藝術化的矯正方式:使矯正的過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種藝術化的手段,它無需多少技巧,可以是言語,也只要隻言片語,可以是手勢,甚至是—個眼神,輕鬆點撥,點到爲止。

教師們總希望師生關係默契和諧,學生自覺配合教師的狀態。在這種理想的狀態中,教師可以輕鬆駕駛場面,學生們的心情也較自然,教師不用經常訓斥學生,學生也不用提心吊膽,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與生活中去。怎麼做到呢?怎樣對待班上那個別的“活動”分子呢?x教授告訴我們要從瞭解孩子入手,用心去追溯孩子問題形成的淵源,要有靜待花開的心情,等待着每朵花兒的熱烈開放!短短三小時的講座,使我得到了講座理論以外的收穫,這也許就是三生有幸吧!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3

由衷感謝教育部門爲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每位教師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本次培訓按照遠程研討與課程資源等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在學科課程專家和指導教師引領下,積極展開展學科教學案例分析和問題研討,實現了教師與課程專家的面對面交流,既利於課程專家的專業引領,更利於調動廣大教師參與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其培訓主體的作用,將理論指導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專家與教師的互動交流,解決了教師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培訓中,講座、課例、網絡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穎、豐富的形式,爲參訓教師打開了一扇學科理念、理論、實踐活動的窗口,增強了培訓的實效性。

課程內容實在,培訓檔次高,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培訓內容對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特別有針對性,各位專家的講解使我對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又有了新的感悟和提高,感覺這次培訓比以往的培訓都好,我們從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次培訓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通過這一週的培訓,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猶如井底之蛙。我隨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陳舊僵化的理念,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完整的社會人,不僅僅是接受知識,還需要我們瞭解學生成長需求,創造各種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條件。培訓是我更進一步地明白了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也不再是充當“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研究者”、“開發者”、“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爲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

通過學習,讓我茅塞頓開。我深深感覺到,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與時代同行。我們的課堂變革與學校變革,都與社會變革血脈相連。通過學習,我的思維方法與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轉換。希望今後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時代性和社會性。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4

參加了xx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使我有幸與4位心理博士零距離接觸。通過爲期6天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說,這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4位博士分別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問題做出精彩的闡述,典型案例的剖析讓我震驚。這些見解和寶貴經驗使我明白,作爲一名教師,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當前,中小學生由於受個體發展,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一些心理異常現象。諸如懶惰、好動、打架罵人、偷摸說謊、迷戀遊戲機,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驕傲、自卑、倔強、厭學、無禮、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現象。如果這些心理異常行爲長時間得不到引導、矯正和教育,而個體主觀上又難以自我調解,將會積習難改,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妨礙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面對社會的變化,我們已逐漸意識到學生的有些問題並不全是思想品德問題,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來處理,即便是思想品德問題,其解決也有賴於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的配合。班主任只有掌握有關心理診斷,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教育的理論,並持之以恆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才能卓有成效地解決自己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因此我認爲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以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和要求,對於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這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它對於我的影響將會久遠而綿長,如陳年老酒,將越釀越香。專家教授們用他們的智慧爲我點燃了一盞明燈,激勵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指引我將所學所感用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上路,與同事、與學生、與家長的心相約,助學生自助!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5

我有幸參加了教師心理健康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我個人而言,收穫確是豐富且充實的。這次培訓不僅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培訓,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個講座都蘊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在此期間,我自學了網絡課程,對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瞭解,使我意識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重要性,意識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識到教師健康的心理對學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在這次培訓中,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感受頗多。

一、通過培訓,我認識到: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關學生因品行障礙或人格障礙做出違法事情的時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爲何有那麼多的學生,會無所顧忌地去違法犯罪,爲患社會,我想這除了少數客觀的原因以外,更多的還在於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導致他們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造成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學習壓力、社會影響、家庭環境和教師的教育方法等。如我班有個小男孩,長的活潑可愛,但是上課總是喜歡打斷老師講話,跟同學玩時又喜歡動手動腳去搞別人,因此經常遭到同學的打罵,還有,作業老是慢別人一拍,就此,我將情況向家長反映了幾次,但家長卻不重視,一段時間後其成績及下降。後來我只好再次找來了家長,先教育家長要從小重視培養小孩的良好習慣,並告訴他其孩子智力很好,很有發展前途,應該用鼓勵的方法讓他改掉壞習慣。接下來我也找學生交談了幾次,跟他聊聊學習上的優點與缺點,讓他要有信心地改掉壞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現在基本上能改掉上課不隨便插嘴的壞習慣,對學習也有了更濃的興趣,也變的更細心了。由此可見,只有瞭解學生存在問題的成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去避免它,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各科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得到全面發展。

二、通過培訓,我體會到:

沒有良好心理素質的教師,就不能培養出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學生,要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掌握如何使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學生;反過來說,教師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將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個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狀況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當我們心理健康時,做事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爲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作爲一個社會個體,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自身的工作壓力,學會自我調節,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讓自己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做一個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通過培訓,我學會了:

1、自我調節心理,保持樂觀的心態。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作爲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更要學會自我調節心理,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以積極的一面去影響你的學生。

2、準確客觀的自我定位,情緒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的定位不夠合理,定位越高,越難以實現,給自己帶來的失望也越大,從而導致心緒不佳。

3、工作之餘多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使人忘卻煩惱,愉悅身心。教師必須勞逸結合,適量參加體育鍛煉以緩解工作的壓力,釋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4、用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圈

5、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

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這一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會將所學所感用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銳意創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讓自己這顆種子能在教育教學的沃土中茁壯成長!